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清潔式除塵除味車間設備,外殼內部設置過濾風機、電磁閥、儲液槽、冷卻管及熱交換機,外殼側表面設置有控制盒,過濾風機的進風口設置在外殼側面下端位置,過濾風機的出風口通過電磁閥與儲液槽導通,儲液槽頂部設置有換氣管路與外殼頂部設置的換氣孔相對應,所述冷卻管以螺旋方式纏繞于儲液槽側表面,冷卻管一端與熱交換機的進液口導通,另一端與熱交換機的出液口導通,控制盒通過導線分別與過濾風機、電磁閥及熱交換機電連接。應用濕式收塵技術,有效的結合木質粉塵的清潔,甲醛等有害氣體的凈化反應,以及對車間溫度,濕度的管控實現一機多用有效的提高設備使用效率。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除塵裝置領域,具體為一種清潔式除塵除味車間設備。
技術介紹
除塵裝置俗稱除塵器,是除去或降低煙氣中飛灰含量的裝置。除塵裝置的種類可以分為生物納膜抑塵裝置、云霧抑塵裝置、云霧抑塵裝置、布袋除塵裝置、旋風除塵裝置、濕式除塵裝置、靜電除塵裝置、脫硫除塵裝置。廣泛應用于化工、石油、冶金、建筑、礦山、機械、輕紡等工業。濕式收塵技術是通過壓降來吸收附著粉塵顆粒的空氣,在離心力以及水與粉塵氣體混合的雙重作用下除塵,可以高效地處理各種材料和尺寸的粉塵,包括微米級的細微顆粒物。采用獨特的葉輪設計能夠產生更高的壓降和空氣流速,從而提供更高的除塵效率。排風扇的設計也經過了充分估算,確保滿足系統升級和提供更高壓降的需求。濕式收塵技術的配套設備能提供人工清除、自動清淤、連續排污3種淤泥輸出方式,獨特設計的擋板可以去除殘留在空氣中的水滴,而且通過改變擋板高度,可以靈活調整除塵效率。在使用過程中,能夠根據粉塵顆粒尺寸來確定所需最小壓降及適合的功率,實現高效除塵和低成本的最優化組合。現有的車間除塵裝置其功能單一,在生產木炭、木膠模板生產車間內由于其灰塵量大,有毒、有害氣體多,因此只簡單的進行除塵遠遠達不到使用者的使用需求。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應用濕式收塵技術,結合木質粉塵的清潔,甲醛等有害氣體的凈化反應,以及對車間溫度,濕度的管控實現一機多用有效的提高設備使用效率,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的問題。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清潔式除塵除味車間設備,包括外殼、過濾風機、電磁閥、儲液槽、冷卻管、熱交換機和控制盒,外殼內部設置過濾風機、電磁閥、儲液槽、冷卻管及熱交換機,外殼側表面設置有控制盒,過濾風機的進風口設置在外殼側面下端位置,過濾風機的出風口通過電磁閥與儲液槽導通,儲液槽頂部設置有換氣管路與外殼頂部設置的換氣孔相對應,冷卻管以螺旋方式纏繞于儲液槽側表面,冷卻管一端與熱交換機的進液口導通,另一端與熱交換機的出液口導通,控制盒通過導線分別與過濾風機、電磁閥及熱交換機電連接。優選的,過濾風機的進風口內部活動設置有濾網,濾網外側配合設置有彈性開關,所述彈性開關通過導線與控制盒電連接。優選的,彈性開關內側垂直設置有若干個疏通塞,所述疏通塞位置與濾網網孔對應,疏通塞橫截面邊緣距離濾網的網孔邊緣0.1-0.5mm。優選的,儲液槽側面設置有液位顯示裝置,所述液位顯示裝置設置位置外側的外殼上設有開孔。優選的,儲液槽3/4高度位置設置溢水孔,所述溢水孔上連接有導流管一端,導流管另一端設置在所述外殼底部。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術應用濕式收塵技術,通過過濾風機、電磁閥、儲液槽、冷卻管、熱交換機和控制盒的配合使用,有效的結合木質粉塵的清潔,甲醛等有害氣體的凈化反應,以及對車間溫度,濕度的管控實現一機多用有效的提高設備使用效率。(2)在技術中過濾風機的進風口內部活動設置有濾網,針對生產木炭、木膠模板生產車間的特殊性,減少大型的雜質進入到過濾風機內部,從而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3)技術中的彈性開關內側垂直設置有若干個疏通塞,由于使用者在每次開啟設備時均需要按壓彈性開關,此時可以帶動疏通塞以疏通濾網,防止濾網堵塞。(4)本技術的儲液槽側面設置有液位顯示裝置,使用者可直觀的看到當時儲液槽內部液體的量,降低使用難度。(5)在技術中的儲液槽3/4高度位置設置溢水孔,有效防止儲液槽內部液位過高直接從換氣管路溢出到車間地面,影響車間內環境整潔。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如圖1所示,本技術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清潔式除塵除味車間設備,包括外殼1、過濾風機2、電磁閥3、儲液槽4、冷卻管5、熱交換機6和控制盒7,外殼1內部設置過濾風機2、電磁閥3、儲液槽4、冷卻管5及熱交換機6,外殼1側表面設置有控制盒7,過濾風機2的進風口設置在外殼1側面下端位置,過濾風機2的出風口通過電磁閥3與儲液槽4導通,儲液槽4頂部設置有換氣管路8與外殼1頂部設置的換氣孔9相對應,冷卻管5以螺旋方式纏繞于儲液槽4側表面,冷卻管5一端與熱交換機6的進液口導通,另一端與熱交換機6的出液口導通,控制盒7通過導線分別與過濾風機2、電磁閥3及熱交換機6電連接。其應用濕式收塵技術,通過過濾風機2、電磁閥3、儲液槽4、冷卻管5、熱交換機6和控制盒7的配合使用,有效的結合木質粉塵的清潔,甲醛等有害氣體的凈化反應,以及對車間溫度,濕度的管控實現一機多用有效的提高設備使用效率。其中過濾風機2的進風口內部活動設置有濾網10,濾網10外側配合設置有彈性開關11,彈性開關11通過導線與控制盒7電連接。針對生產木炭、木膠模板生產車間的特殊性,減少大型的雜質進入到過濾風機2內部,從而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彈性開關11內側垂直設置有若干個疏通塞12,疏通塞12位置與濾網10網孔對應,疏通塞12橫截面邊緣距離濾網10的網孔邊緣0.1-0.5mm。由于使用者在每次開啟設備時均需要按壓彈性開關11,此時可以帶動疏通塞12以疏通濾網10,防止濾網10堵塞。與此同時,儲液槽4側面設置有液位顯示裝置13,液位顯示裝置13設置位置外側的外殼1上設有開孔14。使用者可直觀的看到當時儲液槽4內部液體的量,降低使用難度。并且儲液槽4的3/4高度位置設置溢水孔15,所述溢水孔15上連接有導流管16一端,導流管16另一端設置在所述外殼1底部。有效防止儲液槽4內部液位過高直接從換氣管路溢出到車間地面,影響車間內環境整潔。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技術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技術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技術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清潔式除塵除味車間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殼、過濾風機、電磁閥、儲液槽、冷卻管、熱交換機和控制盒,所述外殼內部設置過濾風機、電磁閥、儲液槽、冷卻管及熱交換機,外殼側表面設置有控制盒,所述過濾風機的進風口設置在外殼側面下端位置,過濾風機的出風口通過電磁閥與儲液槽導通,儲液槽頂部設置有換氣管路與外殼頂部設置的換氣孔相對應,所述冷卻管以螺旋方式纏繞于儲液槽側表面,冷卻管一端與熱交換機的進液口導通,另一端與熱交換機的出液口導通,所述控制盒通過導線分別與過濾風機、電磁閥及熱交換機電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清潔式除塵除味車間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殼、過濾風機、電磁閥、儲液槽、冷卻管、熱交換機和控制盒,所述外殼內部設置過濾風機、電磁閥、儲液槽、冷卻管及熱交換機,外殼側表面設置有控制盒,所述過濾風機的進風口設置在外殼側面下端位置,過濾風機的出風口通過電磁閥與儲液槽導通,儲液槽頂部設置有換氣管路與外殼頂部設置的換氣孔相對應,所述冷卻管以螺旋方式纏繞于儲液槽側表面,冷卻管一端與熱交換機的進液口導通,另一端與熱交換機的出液口導通,所述控制盒通過導線分別與過濾風機、電磁閥及熱交換機電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清潔式除塵除味車間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濾風機的進風口內部活動設置有濾網...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康斌,張彥軍,王夢涵,任裕珊,劉興,
申請(專利權)人:民樂縣廣匯建材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甘肅;6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