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水草切割裝置及水草采收系統,該水草切割裝置包括馬達、用于固定馬達的連接座、設置在馬達的驅動軸上的刀盤、設置在刀盤上的刀片、罩設在驅動軸外周的罩殼、設置在驅動軸遠離馬達的端部并防止刀盤相對驅動軸松動的鎖緊機構。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一方面由罩殼的設置,徹底解決了水草纏繞驅動軸的問題,延長馬達的使用壽命;另一方面通過鎖緊機構的設置,防止刀盤相對驅動軸的松動,確保了切割效率,也解決了安全隱患,同時,結構簡單,實施方便,且成本低。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水草切割裝置,同時還涉及一種水草采收系統。
技術介紹
近年來,由于湖泊、河流內的水質受到嚴重污染,水中雜物較多,水體的富營養化加劇了水草、水花生等水生植物的生長,給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帶來了很大的不便,為了清除和收集這些水草、水花生等水生植物,人們研制了出了很多種全自動割草船。現有的用在全自動割草船的切割裝置為設置在收集臂前端的橫向割刀,使用現有的全自動割草船對水草、水花生等水生植物進行收集時,由于只在水平方向設置橫向割刀,在遇到大量的水草或水花生堆積時,會造成切割不徹底,影響收集效果,同時,容易出現水草或水花生纏繞剪刀的現象。因此,部分廠家進一步的在收集臂前端左右兩側上分別設置有固定架,在固定架上固定設置有液壓驅動馬達,在液壓驅動馬達上設置有刀盤,在刀盤上設置有若干刀片,由刀盤帶動刀片切割水草。然而,上述的刀盤在轉動時,水草容易纏繞在驅動軸上,致使液壓驅動馬達使用壽命轎底,同時,刀盤長期的轉動其與驅動軸之間的配合,容易導致刀盤的松動,不僅影響了切割效率,而且存在了極大的安全隱患。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改進的水草切割裝置。同時,本技術還提供了一種改進的水草采收系統。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采取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水草切割裝置,其包括馬達、用于固定馬達的連接座、設置在馬達的驅動軸上的刀盤、設置在刀盤上的刀片、罩設在驅動軸外周的罩殼、設置在驅動軸遠離馬達的端部并防止刀盤相對驅動軸松動的鎖緊機構。優選地,在刀盤靠近馬達的側面上設有安裝槽,罩殼一端部連接在連接座上、另一端部伸入安裝槽內。根據本技術的一個具體實施和優選方面,鎖緊機構包括位于刀盤遠離馬達的側面的墊片、自墊片的中心穿過與驅動軸遠離馬達的端部相螺紋連接的鎖緊螺栓,當鎖緊螺栓擰緊時,墊片緊貼在刀盤遠離馬達的側面上。優選地,鎖緊機構還包括用于將鎖緊螺栓壓緊在刀盤上的壓條、用于將壓條的兩端部固定在刀盤上的鉚釘或螺釘。進一步的,壓條包括與刀盤平行設置并扣壓在鎖緊螺栓外端面的扣板、自扣板兩端部向內傾斜的彎折板、以及設置在彎折板末端部并沿著與扣板延伸方向一致的連接板,其中彎折板與扣板形成的區域能夠避開鎖緊機構,鉚釘或螺釘將連接板與刀盤相固定連接。根據本技術的一個具體實施和優選方面,刀片有多把,且繞著刀盤周向均勻分部。優選地,刀片通過螺栓連接件可轉動或固定的設置在刀盤上。優選地,刀片沿其自身長度方向的兩側分別設有刀刃。本技術采取的另一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水草采收系統,其包括采收支架、以及上述的水草切割裝置,其中水草切割裝置有兩個并分別設置在采收支架的兩側,兩側的驅動軸均水平設置,且兩側的刀盤分別緊靠在采收支架的內側。由水草切割裝置的位置設置,進而便于切碎后水草的收集,具有良好的收集效果。優選地,在采收支架兩側分別連接架,連接座能夠沿著連接架長度方向上下移動地連接在連接架上。從而能夠不同水生植物選擇性的調節切割裝置入水的深度,增加水生植物的采收效率。由于以上技術方案的實施,本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本技術一方面由罩殼的設置,徹底解決了水草纏繞驅動軸的問題,延長馬達的使用壽命;另一方面通過鎖緊機構的設置,防止刀盤相對驅動軸的松動,確保了切割效率,也解決了安全隱患,同時,結構簡單,實施方便,且成本低。附圖說明圖1為根據本技術的水草切割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中更換刀片后水草切割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1或圖2中去除刀片后的剖視示意圖;圖4為根據本技術的水草采收系統的結構示意圖;其中:1、采收支架;2、水草切割裝置;20、馬達;21、連接座;22、驅動軸;23、刀盤;23a、安裝槽;24、刀片;25、罩殼;26、鎖緊機構;260、墊片;261、鎖緊螺栓;27、壓條;270、扣板;271、彎折板;272、連接板;28、鉚釘或螺釘;29、螺栓連接件。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的實施例對本技術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參見圖1至圖4,本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水草采收系統,其包括采收支架1、設置在采收支架1兩側的水草切割裝置2。水草切割裝置2包括馬達20、用于固定馬達20的連接座21、設置在馬達20的驅動軸22上的刀盤23、設置在刀盤23上的刀片24、罩設在驅動軸22外周的罩殼25、設置在驅動軸22遠離馬達20的端部并防止刀盤23相對驅動軸22松動的鎖緊機構26。具體的,在采收支架1兩側分別連接架3,連接座21能夠沿著連接架3長度方向上下移動地連接在連接架3上。從而能夠不同水生植物選擇性的調節切割裝置入水的深度,增加水生植物的采收效率。本例中,分別在連接座21和連接架3上設有排孔,在外連接件的作用下,將連接座21和連接架3相對固定連接。同時,位于兩側的驅動軸22均水平設置,且兩側的刀盤23分別緊靠在采收支架1的內側。由水草切割裝置2的位置設置,進而便于切碎后水草的收集,具有良好的收集效果。進一步的,在刀盤23靠近馬達20的側面上設有安裝槽23a,罩殼25一端部連接在連接座21上、另一端部伸入安裝槽23a內。本例中,鎖緊機構26包括位于刀盤23遠離馬達20的側面的墊片260、自墊片260的中心穿過與驅動軸22遠離馬達20的端部相螺紋連接的鎖緊螺栓261,當鎖緊螺栓261擰緊時,墊片260緊貼在刀盤23遠離馬達20的側面上。進一步的,鎖緊機構26還包括用于將鎖緊螺栓261壓緊在刀盤23上的壓條27、用于將壓條27的兩端部固定在刀盤23上的鉚釘或螺釘28。具體的,壓條27包括與刀盤23平行設置并扣壓在鎖緊螺栓261外端面的扣板270、自扣板270兩端部向內傾斜的彎折板271、以及設置在彎折板271末端部并沿著與扣板270延伸方向一致的連接板272,其中彎折板271與扣板270形成的區域能夠避開鎖緊機構26,鉚釘或螺釘28將連接板272與刀盤23相固定連接。此外,本例中,刀片24有多把,且繞著刀盤23周向均勻分部。進一步的,刀片24通過螺栓連接件29可轉動或固定的設置在刀盤23上。最佳的方式是轉動,這樣可以保護刀片24,延長自身的使用壽命。進一步的,刀片24沿其自身長度方向的兩側分別設有刀刃,使得馬達20正反轉動時候都能切割水草。以上對本技術做了詳盡的描述,其目的在于讓熟悉此領域技術的人士能夠了解本技術的內容并加以實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術的保護范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水草切割裝置,其包括馬達、用于固定馬達的連接座、設置在所述馬達的驅動軸上的刀盤、以及設置在所述刀盤上的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草切割裝置還包括罩設在所述驅動軸外周的罩殼、設置在所述驅動軸遠離所述馬達的端部并防止所述刀盤相對所述驅動軸松動的鎖緊機構。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水草切割裝置,其包括馬達、用于固定馬達的連接座、設置在所述馬達的驅動軸
上的刀盤、以及設置在所述刀盤上的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草切割裝置還包括罩設在
所述驅動軸外周的罩殼、設置在所述驅動軸遠離所述馬達的端部并防止所述刀盤相對所述
驅動軸松動的鎖緊機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草切割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刀盤靠近所述馬達的側面
上設有安裝槽,所述的罩殼一端部連接在所述連接座上、另一端部伸入所述安裝槽內。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草切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鎖緊機構包括位于所述刀
盤遠離所述馬達的側面的墊片、自所述墊片的中心穿過與所述驅動軸遠離所述馬達的端部
相螺紋連接的鎖緊螺栓,當所述的鎖緊螺栓擰緊時,所述的墊片緊貼在所述刀盤遠離所述
馬達的側面上。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水草切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鎖緊機構還包括用于將所
述鎖緊螺栓壓緊在所述刀盤上的壓條、用于將所述壓條的兩端部固定在所述刀盤上的鉚釘
或螺釘。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水草切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壓條包括與所述刀盤平行
設置并扣壓在所述鎖緊螺栓外端面的...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何曉,李海南,樊愛振,周海,郭衛,倪杰,吳培松,董鳳亮,
申請(專利權)人:蘇州飛馳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