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一種用于PCB板檢測裝置中的光源系統,包括安裝支架,安裝支架與CCD分離并設置在檢測裝置的面板上,至少一組燈組,每燈組包括兩個燈體,兩個燈體分別傾斜設置在安裝支架上,兩個燈體的出光面相對設置,兩個燈體的頂部和底部均形成間隙,頂部間隙的寬度小于底部間隙的寬度,且底部間隙為線掃描的出光區域。燈組獨立于CCD單獨設置在檢測裝置的面板上,使其出光范圍不再受CCD殼體尺寸限制,可以根據待檢測PCB板的尺寸,隨時更換不同長度的燈體來調整出光范圍的大?。粌蔁趔w的設置方式,使得CCD形成線掃描方式,PCB板只要在兩燈體的出光區域下方沿著一個方向移動,就可以完成PCB板表面的掃描,提高CCD的掃描效率。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光源照射
,具體涉及一種用于PCB板檢測裝置中的光源系統。
技術介紹
目前,在對PCB板外觀檢測機中使用的光源系統主要是LED燈光源,其結構主要包括基板,固定在基板上的燈罩,燈罩與基板形成空腔,在基板的位于空腔內一側表面上設置發光體,在基板的背向空腔一側的表面上設置散熱體;散熱體包括固定在基板上的基底,沿著豎直方向安裝在基底上的若干相互平行且高度一致的散熱翅片。且光源系統直接安裝在CCD鏡頭的四周,并位于CCD殼體內。但是,上述的光源系統,發光體發光時散出的熱量需要先傳遞至基板,再經基板傳遞至散熱體的基底,最后傳遞至基底上的若干散熱翅片,外界空氣進入相鄰散熱翅片形成的間隙內,才能夠與散熱翅片進行對流換熱,使得發光體產生的熱量不能及時地排出,尤其是基板上安裝發光體的位置處的熱量不能夠及時地散出,導致發光體周圍聚集大量的熱量,從而影響發光體的使用壽命。此外,由于光源系統安裝在CCD殼體內,光源系統的出光面大小通常受CCD殼體尺寸的限制,不能夠隨著待檢測PCB板的尺寸大小進行適應性調整,在對大尺寸PCB板表面進行掃描時,需要CCD重復多次的掃描方式才能夠對PCB板表面掃描完整,難以一次性地對PCB板表面進行檢測掃描,并且光源系統必須依附于CCD安裝,安裝不方便。
技術實現思路
因此,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的光源系統其出光面受CCD殼體限制,不便于調整的缺陷,從而提供一種出光范圍可以調整的光源系統。本技術所要解決的另一個技術問題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的光源系統散熱效率低的技術缺陷,從而提供一種能夠提高散熱效率的光源系統。為此,本技術提供一種用于PCB板檢測裝置中的光源系統,包括安裝支架,與CCD分離,并設置在檢測裝置的面板上;燈組,至少為一組,每組燈組包括兩個燈體,兩個燈體分別傾斜設置在所述安裝支架上,兩個所述燈體的出光面相對設置,兩個燈體的頂部和底部均形成間隙,頂部間隙的寬度小于底部間隙的寬度,且底部間隙為線掃描的出光區域。上述的用于PCB板檢測裝置中的光源系統,任一所述燈體傾斜設置在安裝支架上的角度為25°-35°,以使兩燈體之間形成的角度為110°-130°。上述的用于PCB板檢測裝置中的光源系統,所述頂部間隙的寬度為5-7㎜。上述的用于PCB板檢測裝置中的光源系統,所述燈體包括殼體,具有基底以及頂部開口;基板,安裝在所述基底的內表面上;發光體,若干個,位于所述殼體內,并安裝在所述基板上;出光板,設置在所述殼體的頂部開口上,呈透明狀,用于將發光體發出的光照射出去;散熱腔,至少為一個,設置在所述基底上,且與發光體的安裝位置相背的對應位置處。上述的用于PCB板檢測裝置中的光源系統,還包括若干個散熱翅片,若干個所述散熱翅片設置在散熱腔的外部底面上,和/或設置在所述基底的與散熱腔同側的表面上。上述的用于PCB板檢測裝置中的光源系統,所述散熱腔至少為兩個,至少兩個散熱腔間隔設置在所述基底上,相鄰散熱腔之間也設置有散熱翅片。上述的用于PCB板檢測裝置中的光源系統,若干個散熱翅片的縱向截面的外輪廓形狀為圓弧形,且圓弧形的最低點位于所述基底中間位置處的散熱翅片上。上述的用于PCB板檢測裝置中的光源系統,所述散熱翅片沿著豎直方向延伸,且垂直于所述基底設置。上述的用于PCB板檢測裝置中的光源系統,還包括導熱片,所述導熱片位于所述基板和所述基底之間,且所述導熱片的導熱系數大于所述基底的導熱系數。上述的用于PCB板檢測裝置中的光源系統,還包括反光膜,所述反光膜設置在所述殼體的側壁內表面上。上述的用于PCB板檢測裝置中的光源系統,所述殼體的側壁內表面的頂部處開設槽,且所述槽的底部具有向外延伸的平臺;所述出光板插接安裝在所述槽內,并搭接在所述平臺上。上述的用于PCB板檢測裝置中的光源系統,所述殼體包括凹形槽本體,頂部具有開口,兩側壁呈敞開式,所述凹形槽本體的底面為所述基底,所述凹形槽本體的頂部開口為所述頂部開口;擋板,兩個,分別設置在所述凹形槽本體的敞開式兩側壁上;所述凹形槽本體、出光板以及所述擋板形成安裝所述發光體的密封腔。本技術提供的技術方案,具有如下優點:1.本技術提供的用于PCB板檢測裝置中的光源系統,包括安裝支架,安裝支架與CCD分離設置在檢測裝置的面板上;至少為一組燈組,每組燈組包括兩個燈體,兩個燈體分別傾斜設置在安裝支架上,兩個燈體的出光面相對設置,兩個燈體的頂部和底部均形成間隙,頂部間隙的寬度小于底部間隙的寬度,且底部間隙為線掃描的出光區域。此用于PCB板檢測裝置中的光源系統,將燈組獨立與CCD單獨設置在檢測裝置的面板上,使其出光范圍不再受CCD殼體尺寸限制,可以根據待檢測PCB板的尺寸,隨時更換不同長度的燈體來調整出光范圍的大??;并且兩個燈體在安裝支架上的設置方式,使得CCD對PCB板表面掃描時形成線掃描方式,PCB板只要在兩燈體底部間隙的出光區域下方沿著一個方向移動,就可以完成PCB板表面的掃描,無需CCD重復多次對PCB板掃描,提高CCD的掃描效率,進而提高檢測裝置的檢測效率。2.本技術提供的用于PCB板檢測裝置中的光源系統,燈組中的燈體包括殼體,安裝在殼體基底內表面上的基板,安裝在基板上的若干個發光體,設置在殼體的頂部開口上的出光板,以及至少一個散熱腔,散熱腔設置在基底上,與發光體的安裝位置相背的對應位置處。此燈組中的燈體,發光體發光時散發出的熱量先傳遞至發光體安裝位置處的基板上,再經基板傳遞至基底上,與發光體安裝位置相對的散熱腔內不斷地有外界空氣流入、流出,流入的空氣直接與基底換熱,將發光體安裝位置處對應的基板、基底上的熱量及時地散出去,不會在發光體安裝位置處聚集熱量,降低發光體溫度,提高該燈體的散熱效率。3.本技術提供的用于PCB板檢測裝置中的光源系統,還包括若干個散熱翅片,若干個所述散熱翅片設置在散熱腔的外部底面上,和/或設置在所述基底的與散熱腔同側的表面上。發光體安裝位置之外的基板上的熱量經基底傳遞至散熱翅片上,散熱翅片上的熱量可以通過進入相鄰散熱翅片之間間隙內的外界空氣進行對流換熱;同時發光體安裝位置處的基板上的熱量經基底傳遞至散熱腔上,散熱腔進一步地將部分熱量傳遞至散熱腔外部底面的散熱翅片上,散熱翅片與外界環境進行對流換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PCB板檢測裝置中的光源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裝支架(10),與CCD分離,并設置在檢測裝置的面板上;燈組,至少為一組,每組燈組包括兩個燈體(11),兩個燈體(11)分別傾斜設置在所述安裝支架(10)上,兩個所述燈體(11)的出光面相對設置,兩個燈體(11)的頂部和底部均形成間隙,頂部間隙的寬度小于底部間隙的寬度,且底部間隙為線掃描的出光區域。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用于PCB板檢測裝置中的光源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裝支架(10),與CCD分離,并設置在檢測裝置的面板上;
燈組,至少為一組,每組燈組包括兩個燈體(11),兩個燈體(11)分
別傾斜設置在所述安裝支架(10)上,兩個所述燈體(11)的出光面相對
設置,兩個燈體(11)的頂部和底部均形成間隙,頂部間隙的寬度小于底
部間隙的寬度,且底部間隙為線掃描的出光區域。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PCB板檢測裝置中的光源系統,其特征在
于:任一所述燈體(11)傾斜設置在安裝支架(10)上的角度為25°-35°,
以使兩燈體(11)之間形成的角度為110°-130°。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PCB板檢測裝置中的光源系統,其特征在
于:所述頂部間隙的寬度為5-7㎜。
4.根據權利要求1-3中任一項所述的用于PCB板檢測裝置中的光源系
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燈體(11)包括
殼體(5),具有基底(1)以及頂部開口;
基板(6),安裝在所述基底(1)的內表面上;
發光體(2),若干個,位于所述殼體(5)內,并安裝在所述基板(6)
上;
出光板(7),設置在所述殼體(5)的頂部開口上,呈透明狀,用于將
發光體(2)發出的光照射出去;
散熱腔(3),至少為一個,設置在所述基底(1)上,且與發光體(2)
的安裝位置相背的對應位置處。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PCB板檢測裝置中的光源系統,其特征在
于:還包括若干個散熱翅片(4),若干個所述散熱翅片(4)設置在散熱腔
(3)的外部底面上,和/或設置在所述基底(1)的與散熱腔(3)同側的
表面上。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PCB板檢測裝置中的光源系統,其特征在
于:所述散熱腔(3)至少為...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黃韜,
申請(專利權)人:南京協辰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