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多跨簡支鋼桁梁橋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步驟一、搭設鋼桁梁拼裝支架,安裝第一跨鋼桁梁的前三個節間,安裝全回轉橋面吊機,拼裝第一跨鋼桁梁的剩余節間,拆除鋼桁梁拼裝支架;步驟二、拼裝第二跨鋼桁梁的前兩個節間,頂升所述第二鋼桁梁的前兩節間和第一跨鋼桁梁,利用橋面吊機懸臂拼裝第二跨鋼桁梁的剩余節間;步驟三、重復步驟二安裝第三跨鋼桁梁和第四跨鋼桁梁,以連續的四跨鋼桁梁為一個工段;步驟四、在完成第一個工段后,重復步驟二和步驟三繼續安裝下一個工段,同步在上一個工段的鋼桁梁上安裝上層公路橋面板和下層鐵路槽型梁。本發明專利技術施工簡便、可多作業面作業縮短了工期、降低施工成本且施工風險較小。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橋梁施工
更具體地說,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多跨簡支鋼桁梁橋的施工方法。
技術介紹
鋼桁架橋以其剛度大、經濟性好、施工快速、便捷,外形雄偉等優點而得以修建較多。大跨簡支鋼桁梁橋在不同工程規模、環境條件下,施工方法的選擇直接影響工程造價和施工工期。常用的簡支鋼桁梁施工方法主要有:滿堂支架拼裝、轉體施工法、頂推施工、整體吊裝法、浮拖架設施工法、橫移法。而這些施工方法受場地或通航條件限制,滿堂支架法因墩身高度及地基情況,臨時結構費用較高;轉體施工法、橫移法對于單孔簡支鋼桁梁實施效果較好,但不適用于水中多跨施工;頂推施工因墩身較高、場地限制,施工工期較長;整體吊裝法、浮拖架設施工法對通航條件限制有要求。目前,多跨簡支鋼桁梁橋多用作大跨公鐵兩用橋的引橋段,其跨數多,施工通航條件有限,地基較差。滬通長江大橋跨橫港沙淺水區為21×112m簡支鋼桁梁橋,跨長江北大堤2×112m簡支鋼桁梁橋規模大、跨數多,且均位于淺水區,無通航條件,墩身高度高,施工風險高,難度大。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一個目的是解決至少上述問題,并提供至少后面將說明的優點。本專利技術還有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多跨簡支鋼桁梁橋的施工方法,其施工簡便、可多作業面作業縮短了工期、降低施工成本且施工風險較小。為了實現本專利技術的這些目的和其它優點,提供了一種多跨簡支鋼桁梁橋的施工方法,包括在已施工完成的多個橋墩上安裝多跨鋼桁梁、上層公路橋面板以及下層鐵路槽型梁,還包括以下步驟:步驟一、在1#墩和2#墩之間搭設鋼桁梁拼裝支架,其高度需滿足懸臂拼裝的第一跨鋼桁梁的最后一個節間上所述2#墩的要求,利用塔吊在所述1#墩的墩頂和所述鋼桁梁拼裝支架上安裝所述第一跨鋼桁梁的前三個節間,并將所述第一跨鋼桁梁的前端部臨時錨固在所述1#墩的墩頂,利用塔吊在所述第一跨鋼桁梁的前三個節間上安裝全回轉橋面吊機,所述橋面吊機懸臂拼裝所述第一跨鋼桁梁的剩余節間,拆除所述鋼桁梁拼裝支架;步驟二、利用所述橋面吊機拼裝第二跨鋼桁梁的前兩個節間,通過臨時連接桿件在所述2#墩的墩頂上方將所述第一跨鋼桁梁和所述第二跨鋼桁梁的前兩個節間進行連接,在所述2#墩的墩頂設置第一千斤頂,頂升所述第二跨鋼桁梁的前兩節間和所述第一跨鋼桁梁,頂升高度需滿足懸臂拼裝的所述第二跨鋼桁梁的最后一個節間上3#墩的要求,利用所述橋面吊機懸臂拼裝所述第二跨鋼桁梁的剩余節間,完成所述第二跨鋼桁梁上所述3#墩,所述第一千斤頂回落,使所述第二跨鋼桁梁的兩端分別落至所述2#墩的墩頂和所述3#墩的墩頂;步驟三、重復步驟二安裝所述3#墩和4#墩之間的第三跨鋼桁梁,以及所述4#墩和5#墩之間的第四跨鋼桁梁,以連續五個橋墩間的四跨鋼桁梁為一個工段;步驟四、在完成第一個工段后,重復步驟二和步驟三繼續安裝下一個工段,同步在上一個工段的鋼桁梁上安裝上層公路橋面板和下層鐵路槽型梁,通過拆除上一個工段的正中間的橋墩墩頂的臨時連接桿件,將一個工段分成兩個由兩跨連續的鋼桁梁組成的安裝單元,對任意一個安裝單元的上層公路橋面板和下層鐵路槽型梁安裝完成后,解除兩跨中間的臨時連接桿件,利用各橋墩墩頂的第二千斤頂將一個安裝單元的兩跨鋼桁梁依次整體調位,并固定于橋墩墩頂的永久支座上,依次安裝后一個工段上的上層公路橋面板和下層鐵路槽型梁,以完成多跨簡支鋼桁梁橋的架設。優選的是,所述的多跨簡支鋼桁梁橋的施工方法,所述步驟二中所述第二跨鋼桁梁的安裝完成后即拆除所述第一跨鋼桁梁前端部的臨時錨固。優選的是,所述的多跨簡支鋼桁梁橋的施工方法,所述步驟四包括以下步驟:步驟a、利用塔吊,在鋼桁梁的上弦桿上安裝用于吊裝上層公路橋面板和下層鐵路槽型梁的提升門架、能夠在鋼桁梁上弦桿上沿縱橋向行走的第一門吊、以及在鋼桁梁下弦桿上沿縱橋向行走的第二門吊;步驟b、對于任意一個所述安裝單元,拆除前后兩側的橋墩墩頂處的臨時連接桿件,利用所述提升門架吊起下層鐵路槽形梁,用所述第二門吊將下層鐵路槽型梁運輸到位,將下層鐵路槽型梁鋪設在下弦桿上,在鋼桁梁的上弦桿上安裝公路小縱梁,利用所述提升門架吊起上層公路橋面板,用所述第一門吊在鋼桁梁上將上層公路橋面板運輸到位,將上層公路橋面板鋪設在由相鄰的兩個小縱梁和鋼桁梁的兩個橫梁形成的長方形區域中,然后澆筑上層公路橋面板的濕接縫;步驟c、用第三千斤頂將兩跨鋼桁梁的前后兩個端部向上提升45cm,然后澆筑槽形梁的濕接縫;將所述第三千斤頂回落,拆除中間橋墩墩頂的臨時連接桿件,使得連續的兩跨鋼桁梁變為簡支結構;步驟d、用所述第二千斤頂將鋼桁梁調位,將兩跨鋼桁梁的前、中、后三個端部與各橋墩墩頂的永久支座進行錨固,并對三個橋墩的永久支座灌漿。優選的是,所述的多跨簡支鋼桁梁橋的施工方法,所述橋面吊機為75t橋面吊機。優選的是,所述的多跨簡支鋼桁梁橋的施工方法,所述第一門吊為25t門吊,所述第二門吊為50t門吊。優選的是,所述的多跨簡支鋼桁梁橋的施工方法,簡支鋼桁梁的桿件在制造廠內制造,通過駁船運輸至橋位處提梁站,上層公路橋面板及下層鐵路槽形梁現場預制場內預制,通過平板車運輸至橋位處。優選的是,所述的多跨簡支鋼桁梁橋的施工方法,在所述步驟一之前,在每個橋墩的墩頂安裝所述永久支座。優選的是,所述的多跨簡支鋼桁梁橋的施工方法,所述塔吊為3600t.m的塔吊。本專利技術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第一、本專利技術通過臨時連接桿件,將簡支鋼桁梁由簡支變為連續,只需在首跨下部搭建鋼桁梁的拼裝支架,在連續狀態下采用全懸臂散件拼裝鋼桁梁完成其他鋼桁梁的安裝,有效克服了墩高較高,地基承載能力弱,不宜搭建大量支架,以及通航受限制等不利施工條件,同時可多作業面施工,大大縮短施工周期降低了工程造價、提高了經濟效益;第二、本專利技術中簡支多跨鋼桁梁橋施工采用成熟的懸臂施工工藝,施工方便快捷,風險小,且鋼桁梁安裝可多作業面施工,對多跨簡支鋼桁梁,有效縮短施工工期。本專利技術的其它優點、目標和特征將部分通過下面的說明體現,部分還將通過對本專利技術的研究和實踐而為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所理解。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所述的多跨簡支鋼桁梁的施工方法中施工步驟B的縱橋向視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所述的多跨簡支鋼桁梁的施工方法中施工步驟C的縱橋向視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所述的多跨簡支鋼桁梁的施工方法中施工步驟D的2)的縱橋向視圖;圖4為本專利技術所述的多跨簡支鋼桁梁的施工方法中施工步驟E的縱橋向視圖;圖5為本專利技術所述的多跨簡支鋼桁梁的施工方法中施工步驟F的縱橋向視圖;圖6為本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多跨簡支鋼桁梁橋的施工方法,包括在已施工完成的多個橋墩上安裝多跨鋼桁梁、上層公路橋面板以及下層鐵路槽型梁,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步驟一、在1#墩和2#墩之間搭設鋼桁梁拼裝支架,其高度需滿足懸臂拼裝的第一跨鋼桁梁的最后一個節間上所述2#墩的要求,利用塔吊在所述1#墩的墩頂和所述鋼桁梁拼裝支架上安裝所述第一跨鋼桁梁的前三個節間,并將所述第一跨鋼桁梁的前端部臨時錨固在所述1#墩的墩頂,利用塔吊在所述第一跨鋼桁梁的前三個節間上安裝全回轉橋面吊機,所述橋面吊機懸臂拼裝所述第一跨鋼桁梁的剩余節間,拆除所述鋼桁梁拼裝支架;步驟二、利用所述橋面吊機拼裝第二跨鋼桁梁的前兩個節間,通過臨時連接桿件在所述2#墩的墩頂上方將所述第一跨鋼桁梁和所述第二跨鋼桁梁的前兩個節間進行連接,在所述2#墩的墩頂設置第一千斤頂,頂升所述第二跨鋼桁梁的前兩節間和所述第一跨鋼桁梁,頂升高度需滿足懸臂拼裝的所述第二跨鋼桁梁的最后一個節間上3#墩的要求,利用所述橋面吊機懸臂拼裝所述第二跨鋼桁梁的剩余節間,完成所述第二跨鋼桁梁上所述3#墩,所述第一千斤頂回落,使所述第二跨鋼桁梁的兩端分別落至所述2#墩的墩頂和所述3#墩的墩頂;步驟三、重復步驟二安裝所述3#墩和4#墩之間的第三跨鋼桁梁,以及所述4#墩和5#墩之間的第四跨鋼桁梁,以連續五個橋墩間的四跨鋼桁梁為一個工段;步驟四、在完成第一個工段后,重復步驟二和步驟三繼續安裝下一個工段,同步在上一個工段的鋼桁梁上安裝上層公路橋面板和下層鐵路槽型梁,通過拆除上一個工段的正中間的橋墩墩頂的臨時連接桿件,將一個工段分成兩個由兩跨連續的鋼桁梁組成的安裝單元,對任意一個安裝單元的上層公路橋面板和下層鐵路槽型梁安裝完成后,解除兩跨中間的臨時連接桿件,利用各橋墩墩頂的第二千斤頂將一個安裝單元的兩跨鋼桁梁依次整體調位,并固定于橋墩墩頂的永久支座上,依次安裝后一個工段上的上層公路橋面板和下層鐵路槽型梁,以完成多跨簡支鋼桁梁橋的架設。...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多跨簡支鋼桁梁橋的施工方法,包括在已施工完成的多個橋墩上安裝多跨鋼
桁梁、上層公路橋面板以及下層鐵路槽型梁,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在1#墩和2#墩之間搭設鋼桁梁拼裝支架,其高度需滿足懸臂拼裝的第一跨
鋼桁梁的最后一個節間上所述2#墩的要求,利用塔吊在所述1#墩的墩頂和所述鋼桁梁拼
裝支架上安裝所述第一跨鋼桁梁的前三個節間,并將所述第一跨鋼桁梁的前端部臨時錨固
在所述1#墩的墩頂,利用塔吊在所述第一跨鋼桁梁的前三個節間上安裝全回轉橋面吊機,
所述橋面吊機懸臂拼裝所述第一跨鋼桁梁的剩余節間,拆除所述鋼桁梁拼裝支架;
步驟二、利用所述橋面吊機拼裝第二跨鋼桁梁的前兩個節間,通過臨時連接桿件在所
述2#墩的墩頂上方將所述第一跨鋼桁梁和所述第二跨鋼桁梁的前兩個節間進行連接,在
所述2#墩的墩頂設置第一千斤頂,頂升所述第二跨鋼桁梁的前兩節間和所述第一跨鋼桁
梁,頂升高度需滿足懸臂拼裝的所述第二跨鋼桁梁的最后一個節間上3#墩的要求,利用
所述橋面吊機懸臂拼裝所述第二跨鋼桁梁的剩余節間,完成所述第二跨鋼桁梁上所述3#
墩,所述第一千斤頂回落,使所述第二跨鋼桁梁的兩端分別落至所述2#墩的墩頂和所述
3#墩的墩頂;
步驟三、重復步驟二安裝所述3#墩和4#墩之間的第三跨鋼桁梁,以及所述4#墩和5#
墩之間的第四跨鋼桁梁,以連續五個橋墩間的四跨鋼桁梁為一個工段;
步驟四、在完成第一個工段后,重復步驟二和步驟三繼續安裝下一個工段,同步在上
一個工段的鋼桁梁上安裝上層公路橋面板和下層鐵路槽型梁,通過拆除上一個工段的正中
間的橋墩墩頂的臨時連接桿件,將一個工段分成兩個由兩跨連續的鋼桁梁組成的安裝單
元,對任意一個安裝單元的上層公路橋面板和下層鐵路槽型梁安裝完成后,解除兩跨中間
的臨時連接桿件,利用各橋墩墩頂的第二千斤頂將一個安裝單元的兩跨鋼桁梁依次整體調
位,并固定于橋墩墩頂的永久支座上,依次安裝后一個工段上的上層公路橋面板和下層鐵
路槽型梁,以完成多跨簡支鋼桁梁橋的架設。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跨簡支鋼桁梁橋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田唯,項梁,游新鵬,姚清濤,唐啟,
申請(專利權)人:中交第二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武漢智行國際工程咨詢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湖北;4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