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一種插入式AB對稱流量計,包括:迎流管,用于測量正壓側的靜壓力,下端設置有呈尖角狀的第一開口;背流管,位于所述迎流管的正下游,用于測量負壓側的動壓力,下端設置有第二開口;絲杠管,嵌套于所述迎流管與背流管外周,并與所述迎流管和背流管剛性連接;升降密封件,設置于所述絲杠管外部,并與所述絲杠管螺紋連接;套管,與所述升降密封裝置的下端連接,并套裝于所述絲杠管外部,用于密封所述升降密封件的下端。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結構簡單,可實現針對可燃流體、有毒有害流體、高溫流體等在線插拔測量功能,并能增大差壓值,提高測量范圍。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流量測量
,具體涉及一種插入式AB對稱流量計。
技術介紹
流量計,作為工業計量的重要部分,廣泛應用于石油、天然氣、煤炭、冶煉等眾多領域。一直以來,針對于大型管道的流量計量儀表,由于管道截面積大,造成適于安裝的傳統節流裝置常常體積龐大、質量超重,非常不便于安裝和使用。針對上述問題,大尺寸管道通常采用巴類或探針類流量計進行流量計量。但是當管道中的流體為可燃類、高溫類、有毒有害類等流體時,流量計的在線安裝就變得十分的危險與困難了。而巴類與探針類流量計在測量過程中,由于這兩類流量計的差壓靈敏度不高,如遇到流速小的情況則會造成無法測量的結果,嚴重影響生產需求。因此如何解決管道中的流體為可燃類、高溫類、有毒有害類等流體的情況,如何避免流速小而導致流量計無法測量的情況,是本技術的一個關鍵。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針對上述問題不足之處,提供一種插入式AB對稱流量計,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差壓值大、測量范圍廣,可對復雜流況的管路實施在線安裝。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插入式AB對稱流量計,包括:迎流管,用于測量正壓側的靜壓力,下端設置有呈尖角狀的第一開口;背流管,位于所述迎流管的正下游,用于測量負壓側的動壓力,下端設置有第二開口;絲杠管,嵌套于所述迎流管與背流管外周,并與所述迎流管和背流管剛性連接;升降密封件,設置于所述絲杠管外部,并與所述絲杠管螺紋連接;套管,與所述升降密封裝置的下端連接,并套裝于所述絲杠管外部,用于密封所述升降密封件的下端。優選的,所述第一開口的角度為5-15°,所述第二開口的角度為80-100°。優選的,所述升降密封件的內壁設置有內螺紋,所述絲杠管外壁設置有與所述升降密封件螺紋連接的外螺紋。優選的,所述迎流管為半剖狀管結構。本技術采用升降密封結構設計,可實現針對可燃流體、有毒有害流體、高溫流體等在線插拔測量功能,通過調整迎流管與背流管開口角度,確定合理的開口角度范圍,且整個迎流管均為半剖管且下端保留尖角,保證正壓側靜壓力的穩定測量和負壓測產生更小的負壓值,從而增大差壓值,提高測量范圍。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中插入式AB對稱流量計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迎流管;2、背流管;3、絲杠管;4、套管;5、升降密封件。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除非另作定義,本文使用的技術術語或者科學術語應當為本技術所屬領域內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義。本技術專利申請說明書以及權利要求書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類似的詞語并不表示任何順序、數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來區分不同的組成部分。同樣,“一個”、“一”或者“該”等類似詞語也不表示數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個。“包括”或者“包含”等類似的詞語意指出現該詞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蓋出現在該詞后面列舉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上”、“下”、等僅用于表示相對位置關系,當被描述對象的絕對位置改變后,則該相對位置關系也可能相應地改變。“連接”不限于具體的連接形式,可以是直接連接,也可以是通過其他部件間接連接,可以是不可拆卸的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的連接,可以是電氣或信號連接,也可以是機械或物理連接。如圖1示出了本技術中插入式AB對稱流量計的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中的插入式AB對稱流量計,包括:迎流管1、背流管2、絲杠管3、套管4和升降密封件5,迎流管1位于背流管2的正上游,絲杠管3嵌套于所述迎流管1與背流管2外周,并與迎流管1和背流管2剛性連接,升降密封件5安裝于所述絲杠管3外部,所述升降密封件5的內壁設置有內螺紋,所述絲杠管3外壁設置有絲杠螺紋,進而與所述升降密封件5螺紋連接,套管4連接于升降密封裝置5的下端,并套裝于絲杠管3外部,用于密封整個升降密封件5的下端。進一步地,所述迎流管1為半剖管,且下端設置有第一開口,所述第一開口為尖角狀,所述第一開口的角度α為5-15°,可使迎流管1的迎流面增大,實現對正壓側的靜壓力更好的測量。本實施例中的半剖結構可增大迎流面,從而再次保證對正壓側靜壓力的穩定測量,而流體流過尖角可使附近區域產生更小的負壓值;所述背流管2底端設置有第二開口,所述第二開口的角度β為80-100°,所述述第二開口接近于水平狀的管口,可有效避免負壓側靜壓力的干擾,獲取比靜壓力更小的動壓力,從而增大差壓值。更進一步地,升降密封件5內部還設有可填充密封材料的空間,可利用其與絲杠管3的配合,使測量部件在套管4中完成密封升降,實現針對可燃流體、有毒有害流體、高溫流體等在線插拔測量功能。在具體應用中,將套管4底部機械密封或焊接在管道球閥或其他預留口上,打開管道球閥的開關,利用絲杠管3與升降密封件5之間的螺紋配合關系,旋轉絲杠管3,使絲杠管3帶動迎流管1和背流管2一同下降進入管道內,并將迎流管1位于背流管2的正上游。當被測流體流過迎流管1與背流管2時,迎流管1采集正壓,背流管2采集負壓,迎流管1和背流管2采集所得的正負壓可通過外接差壓變送器收集轉換成差壓信號,最終計算成流量信號被顯示出來。本技術與現有的巴類、探針類流量計相比,通過自帶密封與旋轉升降特點,可實現針對可燃流體、有毒有害流體、高溫流體等在線插拔測量功能;迎流管半剖結構設計與底端較小的開口角度,可實現對正壓側的靜壓力更好的測量;迎流管下端保留尖角和背流管底端接近于水平狀的管口,可使流體流過尖角產生更小的負壓側動壓值,并且可有效避免負壓側靜壓力的干擾,從而增大差壓值,適用量程更廣。以上僅為本技術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術,凡在本技術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插入式AB對稱流量計,其特征在于,包括:迎流管,用于測量正壓側的靜壓力,下端設置有呈尖角狀的第一開口;背流管,位于所述迎流管的正下游,用于測量負壓側的動壓力,下端設置有第二開口;絲杠管,嵌套于所述迎流管與背流管外周,并與所述迎流管和背流管剛性連接;升降密封件,設置于所述絲杠管外部,并與所述絲杠管螺紋連接;套管,與所述升降密封裝置的下端連接,并套裝于所述絲杠管外部,用于密封所述升降密封件的下端。
【技術特征摘要】
1.插入式AB對稱流量計,其特征在于,包括:
迎流管,用于測量正壓側的靜壓力,下端設置有呈尖角狀的第一開口;
背流管,位于所述迎流管的正下游,用于測量負壓側的動壓力,下端設置有第二開口;
絲杠管,嵌套于所述迎流管與背流管外周,并與所述迎流管和背流管剛性連接;
升降密封件,設置于所述絲杠管外部,并與所述絲杠管螺紋連接;
套管,與所述升降密封裝置的下端連接,并套裝于所述絲杠管外部,用于密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賈會安,劉博,張朋剛,
申請(專利權)人:遼寧聚焦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遼寧;2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