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用于對軌道車輛元件進行冷卻的冷卻通風裝置,所述冷卻通風裝置設計成置于所述軌道車輛的頂部上,該類型的冷卻通風裝置包括管道,所述管道相對于軌道車輛大體上縱向地延伸并且所述管道依次包括前部部分、中心部分和后部部分,所述前部部分配備有用于吸入空氣的前部開口,所述中心部分中容置有所述待冷卻的元件,所述后部部分配備有用于排放廢氣的后部開口。本專利技術更具體地涉及一種用于對導管進行冷卻的冷卻通風裝置,所述導管用于來自冷卻裝置的冷凝器的傳熱流體的循環(huán),所述冷卻裝置具體地為用于對將功率供應到車輛的牽引馬達上的電子功率部件進行冷卻的冷卻裝置。
技術介紹
為了確保這種具有良好性能的冷凝器的正常操作,有必要按照以下的方式在導管的周圍產(chǎn)生空氣流動,使得:有利于導管和環(huán)繞導管的空氣之間的熱交換。文獻EP0578549描述了一種包括空氣循環(huán)管道的冷卻通風裝置,所述空氣循環(huán)管道內(nèi)部容置有待冷卻的元件,所述待冷卻的元件在該情況下是制動變阻器。所述管道具有前部部分和后部部分,所述前部部分和后部部分形成可部署在軌道車輛的頂部整流罩的上方的移動式風斗,以便使沿運轉(zhuǎn)中的車輛流動的空氣的一部分轉(zhuǎn)向,以便導致空氣在待冷卻的元件周圍循環(huán)。然而,這種冷卻通風裝置并不能提供完全的滿意度。穿過管道的氣流容易受到用于驅(qū)動前部部分和后部部分的驅(qū)動氣缸的機械故障。因此,具有移動式風斗的方案是不實際的。此外,這種冷卻通風裝置 ...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對軌道車輛(1)的元件(12)進行冷卻的通風裝置(10),包括管道(24),所述通風裝置(10)被設計成以使所述管道相對于所述軌道車輛(1)大體上縱向地延伸的方式置于所述軌道車輛(1)的頂部(18)上,所述管道依次包括前部部分(32)、中心部分(34)和后部部分(36),所述前部部分(32)裝備有用于吸入空氣的前部開口(28),所述中心部分(34)中容納有待冷卻的所述元件(12),所述后部部分(36)裝備有用于排放廢氣的后部開口(30),所述管道(24)的橫截面的表面從所述前部開口(28)到所述后部開口(30)以利用文丘里效應使所述管道(24)中的空氣流動產(chǎn)生加速的方式發(fā)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24)為主管道,所述裝置另外包括大體平行于所述主管道延伸的第二管道(26),所述第二管道(26)包括前部部件(44)、中心部件(60)以及后部部件(48),所述前部部件(44)裝備有用于吸氣的前部孔口(40),所述后部部件(48)裝備有用于排氣的后部孔口(42),所述第二管道(26)的橫截面的表面從所述第二管道的前部孔口(40)到所述后部孔口(42)按照以下的方式發(fā)展,使得:產(chǎn)生促進所 ...
【技術特征摘要】
2014.12.03 FR 14618841.一種用于對軌道車輛(1)的元件(12)進行冷卻的通風裝置(10),包
括管道(24),所述通風裝置(10)被設計成以使所述管道相對于所述軌道車輛
(1)大體上縱向地延伸的方式置于所述軌道車輛(1)的頂部(18)上,所述
管道依次包括前部部分(32)、中心部分(34)和后部部分(36),所述前部部
分(32)裝備有用于吸入空氣的前部開口(28),所述中心部分(34)中容納有
待冷卻的所述元件(12),所述后部部分(36)裝備有用于排放廢氣的后部開口
(30),所述管道(24)的橫截面的表面從所述前部開口(28)到所述后部開口
(30)以利用文丘里效應使所述管道(24)中的空氣流動產(chǎn)生加速的方式發(fā)展,
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24)為主管道,所述裝置另外包括大體平行于所述主
管道延伸的第二管道(26),所述第二管道(26)包括前部部件(44)、中心部
件(60)以及后部部件(48),所述前部部件(44)裝備有用于吸氣的前部孔口
(40),所述后部部件(48)裝備有用于排氣的后部孔口(42),所述第二管道
(26)的橫截面的表面從所述第二管道的前部孔口(40)到所述后部孔口(42)
按照以下的方式發(fā)展,使得:產(chǎn)生促進所述主管道中的空氣流動的加速的湍流。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通風裝置(10),其中,所述主管道的中心部分
(34)的橫截面的表面低于所述主管道的前部部分(32)的橫截面的表面。
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2所述的通風裝置(10),其...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塞巴斯蒂安·尼科勞,丹尼斯·科爾尼,
申請(專利權(quán))人:阿爾斯通運輸技術公司,
類型:發(fā)明
國別省市:法國;FR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