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雙曲面支座,該支座設有下座板、中座板和上座板;所述下座板的上部在限位方向兩側設有限位板,下座板和上座板上滑移凹球面的外部均設有內嵌圓環;所述中座板設置在下座板和上座板的滑移凹球面及內嵌圓環圍成的空間內,且圍成的空間直徑大于中座板的直徑;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在下座板的頂部四側設置限位板,且在上座板和下座板上設置內嵌圓環,中座板設置在下座板和上座板的滑移凹球面及內嵌圓環圍成的空間內,且圍成的空間直徑大于中座板的直徑,可有效解決梁體落梁的問題。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橋梁結構或建筑
,具體的說是一種雙曲面支座。
技術介紹
減隔震支座的震后位移通常按抗震計算結果設計,但地震時存在種種不可預測的因素,不排除震后位移超出理論計算值的可能性,當支座在地震情況下運動至最大位移處時,如果沒有防落梁措施,容易造成梁體落梁危險。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上述現有的雙曲面球型減隔震支座沒有防落梁措施,支座滑移到最大位置易形成梁體落梁問題,本技術提供一種雙曲面支座。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雙曲面支座,該支座設有下座板、中座板和上座板,所述下座板的上部和上座板下部均設有滑移凹球面,所述中座板的上、下表面均為凸球面;所述下座板的上部和中座板的下部分別設有相匹配的凹球面滑板和凸球面滑板,中座板的上部和上座板的下部分別設有相匹配的凸球面滑板和凹球面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座板和上座板上滑移凹球面的外部均設有內嵌圓環;所述中座板設置在下座板和上座板的滑移凹球面及內嵌圓環圍成的空間內,且圍成的空間直徑大于中座板的直徑,所述下座板的上部限位方向兩側設有限位板。所述上座板與中座板之間、中座板與下座板之間的凹球面滑板和凸球面滑板分別組成上球面摩擦副和下球面摩擦副,這兩個摩擦副均為滑動和轉動摩擦副,所述凹球面滑板為不銹鋼球面滑板,凸球面滑板為非金屬球面滑板。所述上座板的下部限位方向兩側和與其相對應的限位板內側均設有導向滑板,兩個導向滑板組成導向摩擦副。所述中座板為上、下表面均呈凸球面的圓柱形。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本技術提供的雙曲面支座,通過在上座板和下座板上設置內嵌圓環,中座板設置在下座板和上座板的滑移凹球面及內嵌圓環圍成的空間內,且圍成的空間直徑大于中座板的直徑,且在下座板的上部限位方向兩側設置限位板,可有效解決梁體落梁的問題;正常運行時,支座在滑移方向滑移,在限位方向限位,同時具有轉動功能;小震時,地震水平作用力小于限位板的水平極限承載力時,限位板仍然起到限位作用,支座起到硬抗式支座功能作用;中震時,當地震水平力超過限位板的水平極限承載力時,限位板剪斷破壞,兩個球面摩擦副的水平滑動約束解除,支座通過上座板與中座板、中座板與下座板的雙球面合成作用實現水平往復滑動,在往復滑動過程中,通過滑動面的摩擦阻力耗散地震能量,并延長結構自振周期,達到減隔震效果;大震時,支座運行到地震縱橋向或橫橋向最大位移處,支座在水平方向從上到下即上座板下部內嵌圓環與中座板接觸擠壓,中座板與下座板上部內嵌圓環接觸擠壓,這樣支座在縱橋向或橫橋向各個部件依次相互接觸擠壓,阻止梁體繼續向前運動最終實現支座的防落梁功能作用;地震過后,支座上部結構自重沿曲面方向的分力作為回復力,使支座復位。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實施例1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實施例1結構的A-A剖視圖圖3是本技術實施例2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技術實施例2結構的A-A剖視圖圖5是本技術實施例3結構示意圖圖6是本技術實施例3結構的A-A剖視圖圖7是本技術實施例中防落梁功能起作用時的結構示意圖;附圖標記:1、下座板,2、中座板,3、上座板,4、限位板,5、下球面摩擦副,6、上球面摩擦副,7、導向摩擦副,8、錨栓。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做進一步的闡述。如圖所示:一種雙曲面支座,該支座設有下座板1、中座板2和上座板3,所述下座板1的上部和上座板3下部均設有滑移凹球面,所述中座板2的上、下表面均為凸球面;所述下座板1的上部和中座板2的下部分別設有相匹配的凹球面滑板和凸球面滑板,中座板2的上部和上座板3的下部分別設有相匹配的凸球面滑板和凹球面滑板,所述下座板1的上部限位方向兩側均設有限位板4,下座板1和上座板3上滑移凹球面的外部均設有內嵌圓環;所述中座板2設置在下座板1和上座板3的滑移凹球面及內嵌圓環圍成的空間內,且圍成的空間直徑大于中座板2的直徑,所述下座板1的上部限位方向兩側均設有限位板4。實施例1給出多向活動防落梁功能的雙曲面球型減隔震支座,如圖1、2所示。其主要由下座板1、中座板2、上座板3、限位板4、下球面摩擦副5、上球面摩擦副6和錨栓8組成。下座板1上部內嵌圓柱面,中心部位為球面,球面上部焊接球面不銹鋼滑板;中座板2上、下部均為凸球面,外側為圓柱面,上、下凸球面均鑲嵌非金屬球面滑板;上座板3下部內嵌圓柱面,下部中心為凹球面,凹球面上焊接不銹鋼球面滑板。下座板1焊接的球面不銹鋼滑板與中座板2鑲嵌的非金屬球面滑板組成下球面摩擦副5;上座板3焊接的球面不銹鋼滑板與中座板2鑲嵌的非金屬球面滑板組成上球面摩擦副6;支座的每個摩擦副均包括不銹鋼滑板和非金屬滑板。上球面摩擦副6和下球面摩擦副5共同承擔支座的豎向承載、轉動和地震下的曲面滑動作用。本實施例的多向活動防落梁功能的雙曲面球型減隔震支座,正常運行時,支座縱、橫橋向均可以滑移。發生地震時,支座通過雙球面的合成作用實現水平往復滑動。在往復滑動過程中,通過兩球面摩擦副的摩擦阻力耗散地震能量,并延長結構自振周期,達到減隔震效果;大震時,支座運行到地震最大位移處,支座在水平方向從上到下即上座板3下部內嵌圓環與中座板2接觸擠壓,中座板2與下座板1上部內嵌圓環接觸擠壓,這樣支座在限位方向各個部件依次相互接觸擠壓,阻止梁體繼續向前運動最終實現支座的防落梁功能作用見圖7;地震過后,支座上部結構自重形成恢復力,使支座復位。實施例2給出單向活動防落梁功能的雙曲面球型減隔震支座,如圖3、4所示。其主要由下座板1、中座板2、上座板3、限位板4、下球面摩擦副5、上球面摩擦副6、導向摩擦副7和錨栓8組成。下座板1在限位方向兩側設置有限位板4,上部內嵌圓柱面,中心部位為球面,球面上部焊接球面不銹鋼滑板;中座板2上、下部均為凸球面,外側為圓柱面,上、下凸球面均鑲嵌非金屬球面滑板;上座板3下部在限位方向兩側均設置導向非金屬球面滑板,下部內嵌圓柱面,下部中心為凹球面,凹球面上焊接不銹鋼球面滑板。下座板1焊接的球面不銹鋼滑板與中座板2鑲嵌的非金屬球面滑板組成下球面摩擦副5;上座板3焊接的球面不銹鋼滑板與中座板2鑲嵌的非金屬球面滑板組成上球面摩擦副6;限位板4焊接的導向不銹鋼滑板與上座板3下部鑲嵌的導向非金屬滑板組成導向摩擦副7;支座的每個摩擦副均包括不銹鋼滑板和非金屬滑板。上球面摩擦副6和下球面摩擦副5共同承擔支座的豎向承載、轉動和地震下的曲面滑動作用;導向摩擦副7承擔支座水平力傳遞作用。本實施例的單向活動防落梁功能的雙曲面球型減隔震支座,正常運行時,支座的上球面摩擦副6和下球面摩擦副5受到限位板4的約束,支座在限位方向起到固定作用,在活動方向可以滑移。發生小震時,地震水平作用力小于限位板4的水平極限承載力時,限位板4仍然起到限位作用,支座起到硬抗式支座功能作用;中震時,當地震水平力超過限位板4的水平極限承載力時,限位板4剪斷破壞,兩個球面摩擦副的水平滑動約束解除,支座通過雙球面的合成作用實現水平往復滑動。在往復滑動過程中,通過兩球面摩擦副的摩擦阻力耗散地震能量,并延長結構自振周期,達到減隔震效果;大震時,支座運行到地震最大位移處,支座在水平方向從上到下即上座板3下部內嵌圓環與中座板2接觸擠壓,中座板2與下座板1上部內嵌圓環接觸擠壓,這樣支座在限位方向各個部件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雙曲面支座,該支座設有下座板(1)、中座板(2)和上座板(3),所述下座板(1)的上部和上座板(3)下部均設有滑移凹球面,所述中座板(2)的上、下表面均為凸球面;所述下座板(1)的上部和中座板(2)的下部分別設有相匹配的凹球面滑板和凸球面滑板,中座板(2)的上部和上座板(3)的下部分別設有相匹配的凸球面滑板和凹球面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座板(1)和上座板(3)上滑移凹球面的外部均設有內嵌圓環;所述中座板(2)設置在下座板(1)和上座板(3)的滑移凹球面及內嵌圓環圍成的空間內,且圍成的空間直徑大于中座板(2)的直徑,所述下座板(1)的上部限位方向兩側均設有限位板(4)。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雙曲面支座,該支座設有下座板(1)、中座板(2)和上座板(3),所述下座板(1)的上部和上座板(3)下部均設有滑移凹球面,所述中座板(2)的上、下表面均為凸球面;所述下座板(1)的上部和中座板(2)的下部分別設有相匹配的凹球面滑板和凸球面滑板,中座板(2)的上部和上座板(3)的下部分別設有相匹配的凸球面滑板和凹球面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座板(1)和上座板(3)上滑移凹球面的外部均設有內嵌圓環;所述中座板(2)設置在下座板(1)和上座板(3)的滑移凹球面及內嵌圓環圍成的空間內,且圍成的空間直徑大于中座板(2)的直徑,所述下座板(1)的上部限位方...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恒躍,寧平華,王勇,楊勇,顧海龍,樂小剛,胡會勇,許江,
申請(專利權)人:洛陽雙瑞特種裝備有限公司,廣州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河南;4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