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屬于支座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摩擦雙曲面支座。其主要技術特征為:包括頂部為平面、底部為凹球面的中間板,頂部和底部都為凸球面的球面板,頂部為凹球面、底部為平面的下支座板,中間板與球面板間、球面板與下支座板間分別設置有球面四氟板,下支座板上通過螺栓固定有與中間板相匹配的下擋板,所述中間板的上面設置有頂部和底部都為平面的上支座板,上支座板下部設置有上擋板,上支座板與中間板間設置有平面不銹鋼板和平面四氟板構成的摩擦副。該摩擦雙曲面支座的上支座板用平板與上擋板結合,地震時能抵抗地震力,同時將力傳給中間板把固定下擋板的螺栓剪斷,支座沿著下支座板的凹球面運動,達到摩擦耗能。(*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支座
,尤其涉及ー種摩擦雙曲面支座。
技術介紹
近年來,隨著基礎建設投資的加大,公路工程建設得到了迅猛發展,高速公路、城市立交橋、高架橋、大型跨海、跨河斜拉橋和懸索橋的大量建設,對于橋梁抗震支座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量地震破壞現場可以發現,橋梁破壞均是固定墩破壞、倒塌,造成橋墩連續破壞。現在的支座均分為固定支座、活動支座。地震時固定支座承受梁體的主要地震力,因此以造成破壞。現在的幾種支座形式均存在明顯的不足之處I、板式橡膠支座板式橡膠支座具有一定的減震功能,但是大量工程中,支座的脫空、偏載等問題成普遍問題,造成支座壽命變短,影響了工程質量。2、球形支座球形支座雖然可以解決支座的脫空和偏載問題,但是其固定支座與梁體和墩臺固結,地震時固定墩成為承受地震力的主受カ墩,易造成墩柱破壞,不能起到減震效果。3、盆式支座盆式支座存在球形支座同樣的問題,還存在轉角比球形支座小,承載カ比球形支座小的問題。4、球形支座與盆式支座結合的摩擦擺支座球形支座與盆式支座結合的摩擦擺支座普遍存在適應地震位移時的轉角能力差,當出現地震時轉角限制摩擦擺支座的減震功能。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提供一種抗震效果好的摩擦雙曲面支座。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為包括頂部為平面、底部為凹球面的中間板,頂部和底部都為凸球面的球面板,頂部為凹球面、底部為平面的下支座板,中間板與球面板間、球面板與下支座板間分別設置有球面四氟板,下支座板上通過螺栓固定有與中間板相匹配的下擋板,所述中間板的上面設置有頂部和底部都為平面的上支座板,上支座板下部設置有上擋板,上支座板與中間板間設置有平面不銹鋼板和平面四氟板構成的摩擦副。本技術所提供的ー種摩擦雙曲面支座,上支座板采用平板與上擋板相結合的結構,這種結構在地震時,能夠抵抗地震力,同時將カ傳遞給中間板,使中間板與下支座板上的下擋板撞擊,把固定下擋板的螺栓剪斷,使支座沿著下支座板的凹球面運動,達到摩擦耗能的目的。上支座板與中間板間設置有平面不銹鋼板和平面四氟板構成的摩擦副,在正常使用時支座的位移由兩者的相對位移來實現。正常支座的轉動通過中間板的凹球面與球面板的上凸球面通過球面四氟板轉動實現。當地震時,中間板的凹球面與球面板的上凸球面能夠適應大轉角的要求,不會阻礙轉動和滑動。球面板的上凸球面實現支座轉角的要求,下凸球面與下支座板的凹球面實現摩擦擺動,通過耗能減少地震的能量,達到減震的目的。下支座板上通過螺栓固定環形的下擋板,下擋板與中間板的側面下部接觸。正常使用吋,兩者之間的間隙能夠滿足支座的轉角要求,起到下部固定作用。地震時,下擋板的固定螺栓剪斷,下部實現自由滑動,通過耗能來減震。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ー種摩擦雙曲面支座的第一種結構示意圖;圖2為ー種摩擦雙曲面支座的第二種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所提供的ー種摩擦雙曲面支座的結構和原理做進ー步詳細說明。如圖1、2所示,本技術所提供的ー種摩擦雙曲面支座包括頂部和底部都為平面的上支座板I,頂部為平面、底部為凹球面的中間板2,頂部和底部都為凸球面的球面板3,頂部為凹球面、底部為平面的下支座板4,上支座板I下部設置有上擋板5,上支座板I與中間板2間設置有平面不銹鋼板6和平面四氟板7構成的摩擦副,中間板2與球面板3間、球面板3與下支座板4間分別設置有球面四氟板8、9,下支座板4上通過螺栓固定有與中間板2相匹配的下擋板10。本技術所提供的ー種摩擦雙曲面支座,上支座板I采用平板與上擋板5相結合的結構,這種結構在地震時,能夠抵抗地震力,同時將カ傳遞給中間板2,使中間板2與下支座板4上的下擋板10撞擊,把固定下擋板10的螺栓剪斷,使支座沿著下支座板4的凹球面運動,達到摩擦耗能的目的。上支座板I與中間板2間設置有平面不銹鋼板6和平面四氟板7構成的摩擦副,在正常使用時支座的位移由兩者的相對位移來實現。正常支座的轉動通過中間板2的凹球面與球面板3的上凸球面通過球面四氟板8轉動實現。當地震時,中間板2的凹球面與球面板3的上凸球面能夠適應大轉角的要求,不會阻礙轉動和滑動。球面板3的上凸球面實現支座轉角的要求,下凸球面與下支座板4的凹球面實現摩擦擺動,通過耗能減少地震的能量,達到減震的目的。下支座板4上通過螺栓固定環形的下擋板10,下擋板10與中間板2的側面下部接觸。正常使用時,兩者之間的間隙能夠滿足支座的轉角要求,起到下部固定作用。地震時,下擋板10的固定螺栓剪斷,下部實現自由滑動,通過耗能來減震。權利要求1. ー種摩擦雙曲面支座,包括頂部為平面、底部為凹球面的中間板,頂部和底部都為凸球面的球面板,頂部為凹球面、底部為平面的下支座板,中間板與球面板間、球面板與下支座板間分別設置有球面四氟板,下支座板上通過螺栓固定有與中間板相匹配的下擋板,其特征在干所述中間板的上面設置有頂部和底部都為平面的上支座板,上支座板下部設置有上擋板,上支座板與中間板間設置有平面不銹鋼板和平面四氟板構成的摩擦副。專利摘要本技術屬于支座
,公開了一種摩擦雙曲面支座。其主要技術特征為包括頂部為平面、底部為凹球面的中間板,頂部和底部都為凸球面的球面板,頂部為凹球面、底部為平面的下支座板,中間板與球面板間、球面板與下支座板間分別設置有球面四氟板,下支座板上通過螺栓固定有與中間板相匹配的下擋板,所述中間板的上面設置有頂部和底部都為平面的上支座板,上支座板下部設置有上擋板,上支座板與中間板間設置有平面不銹鋼板和平面四氟板構成的摩擦副。該摩擦雙曲面支座的上支座板用平板與上擋板結合,地震時能抵抗地震力,同時將力傳給中間板把固定下擋板的螺栓剪斷,支座沿著下支座板的凹球面運動,達到摩擦耗能。文檔編號E01D19/04GK202658518SQ20122036513公開日2013年1月9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26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26日專利技術者姬志田, 李建軍, 李洪坡, 孫保真 申請人:衡水貴平工程橡塑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摩擦雙曲面支座,包括頂部為平面、底部為凹球面的中間板,頂部和底部都為凸球面的球面板,頂部為凹球面、底部為平面的下支座板,中間板與球面板間、球面板與下支座板間分別設置有球面四氟板,下支座板上通過螺栓固定有與中間板相匹配的下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間板的上面設置有頂部和底部都為平面的上支座板,上支座板下部設置有上擋板,上支座板與中間板間設置有平面不銹鋼板和平面四氟板構成的摩擦副。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姬志田,李建軍,李洪坡,孫保真,
申請(專利權)人:衡水貴平工程橡塑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