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luidized bed slag waste heat recovery system, which comprises a fluidized bed, a flue gas pipeline, a slag discharging pipeline, a slag cooler connected with the slag discharging pipeline and a waste heat boiler connected with the slag cooler. The waste heat boiler comprises an air passage, a first water tank and a two water tank which are orderly arranged along the outer side of the air channel along the air flow direction in the air passage. The slag cooler comprises a slag cooling device shell, slag cooler casing is provided with a central axis to the slag cooler shell rotation drum, for containing slag and air containing space formed between the cylinder and the slag cooler shell, end wall slag cooler casing is provided with cold air entrance, the other end wall slag cooler casing is provided with a hot air outlet, the side wall of the housing adjacent the slag cooler with cold air entrance into the slag hole, the side wall of the shell of the slag cooler near the hot air outlet is provided with a slag hole, slag slag into the port through pipeline and fluidization chamber, air entrance channel hot air through the air outlet pipe in line with the waste heat boiler connected.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余熱回收系統,尤其涉及一種用于流化床的余熱回收系統。
技術介紹
面對日益嚴峻的環境問題和能源危機,全世界都在大力提倡節能減排,尤其是對于耗能和污染都較嚴重的工業窯爐相關產業,如何進行節能減排改造,已經成為本領域技術人員在設計該類設備時必須要考慮的因素。以流化床為例,其煙氣出口處的煙氣溫度通常會達到800攝氏度左右,排出的爐渣溫度高達1000攝氏度。如果將這些煙氣和爐渣直接排放到環境中,不但會造成能源浪費,還會對環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壞。如中國專利201420786054.0公開的一種循環流化床處理皮革廢料的氣化燃燒及余熱利用系統,其中,循環流化床氣化爐的下方設置有進風口,循環流化床氣化爐的爐膛內設置有布風板,出料口、給料口和回料口分別設置在氣化爐內布風板上方的爐膛側壁上,且給料口的設置位置高于出料口;循環流化床氣化爐的爐膛出口與旋風分離器的入口相連,旋風分離器下方的立管連接返料器,返料器通過返料口與循環流化床氣化爐的回料口相連,旋風分離器的煤氣出口與燃燒器的煤氣入口相連,燃燒器上設置有空氣入口,燃燒器的出口與燃燒室的入口相連,燃燒室的煙氣出口處設置有換熱器。然而,該專利所設計的余熱利用系統僅僅能夠回收流化床氣化爐排出的高溫煙氣的余熱,浪費了高溫爐渣的大量熱能。又如中國專利201320173832.4公開的一種利用循環流化床鍋爐煙氣余熱和底渣余熱的污泥干燥裝置,其包括循環流化床鍋爐、煙氣余熱干燥機、底渣余熱干燥機,煙氣余熱干燥機的熱煙氣進口通過引風機與循環流化床鍋爐尾部煙道空氣預熱器后部煙氣出口連接,熱交換后的低溫煙氣出口接入空 ...
【技術保護點】
一種流化床爐渣余熱回收系統,包括:流化床,所述流化床包括流化床本體、設于所述流化床本體內部并將所述流化床本體內部分隔為位于中上部的流化室和位于下部的風室的布風板、排布于所述布風板上的若干個風帽;煙氣管道,所述煙氣管道連接于所述流化床的側壁上部;以及排渣管道,所述排渣管道連接于所述流化床的側壁下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化床爐渣余熱回收系統還包括設于所述排渣管道中的冷渣器及與所述冷渣器通過空氣管線連接的余熱鍋爐,所述余熱鍋爐包括空氣通道、沿所述空氣通道中的空氣流動方向于所述空氣通道的外側依次布置的第一水箱及第二水箱;所述冷渣器包括冷渣器殼體,所述冷渣器殼體內設有以所述冷渣器殼體的中心軸線為轉軸的滾筒,所述滾筒與所述冷渣器殼體之間形成有用于容置爐渣和空氣的容置空間,所述冷渣器殼體的一端壁設有冷空氣入口,所述冷渣器殼體的另一端壁設有熱空氣出口,所述冷渣器殼體的側壁上鄰近所述冷空氣入口設有入渣口,所述冷渣器殼體的側壁上鄰近所述熱空氣出口設有出渣口,所述入渣口通過所述排渣管道與所述流化室連通,所述熱空氣出口通過空氣管線與所述余熱鍋爐的所述空氣通道的入口連通。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流化床爐渣余熱回收系統,包括:流化床,所述流化床包括流化床本體、設于所述流化床本體內部并將所述流化床本體內部分隔為位于中上部的流化室和位于下部的風室的布風板、排布于所述布風板上的若干個風帽;煙氣管道,所述煙氣管道連接于所述流化床的側壁上部;以及排渣管道,所述排渣管道連接于所述流化床的側壁下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化床爐渣余熱回收系統還包括設于所述排渣管道中的冷渣器及與所述冷渣器通過空氣管線連接的余熱鍋爐,所述余熱鍋爐包括空氣通道、沿所述空氣通道中的空氣流動方向于所述空氣通道的外側依次布置的第一水箱及第二水箱;所述冷渣器包括冷渣器殼體,所述冷渣器殼體內設有以所述冷渣器殼體的中心軸線為轉軸的滾筒,所述滾筒與所述冷渣器殼體之間形成有用于容置爐渣和空氣的容置空間,所述冷渣器殼體的一端壁設有冷空氣入口,所述冷渣器殼體的另一端壁設有熱空氣出口,所述冷渣器殼體的側壁上鄰近所述冷空氣入口設有入渣口,所述冷渣器殼體的側壁上鄰近所述熱空氣出口設有出渣口,所述入渣口通過所述排渣管道與所述流化室連通,所述熱空氣出口通過空氣管線與所述余熱鍋爐的所述空氣通道的入口連通。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流化床爐渣余熱回收系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余熱鍋爐的所述空氣通道上對應于所述第一水箱處開設有至少一個第一通孔,自所述空氣通道內壁圍繞所述第一通孔向所述空氣通道內延伸設有噴管段,自所述空氣通道內壁圍繞所述噴管段向所述空氣通道內延伸設有套在所述噴管段外部的換熱筒,所述噴管段和所述換熱筒的末端均封閉,自所述空氣通道外壁圍繞所述第一通孔向所述空氣通道外延伸設有供水管段,所述供水管段穿過所述第一水箱并且頂端延伸于所述第一水箱外部,并且進一步在所述空氣通道上于所述換熱筒內壁與所述噴管段外壁之間的環形區域間隔設置至少三個通汽孔,所述供水管段的頂端設有進水口,所述噴管段的周壁上設有若干個噴水孔;以及在所述余熱鍋爐的所述空氣通道上對應于所述第二水箱處開設有至少一個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中穿插有熱管,所述熱管的蒸發端延伸于所述
\t空氣通道中,所述熱管的冷凝端延伸于所述第二水箱中。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流化床爐渣余熱回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箱包括第一入口及第一出口,所述第二水箱包括第二入口及第二出口,所述第二出口通過熱水管線與所述第一入口相連通。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流化床爐渣余熱回收...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宋長志,邱燕飛,李樹學,
申請(專利權)人:廣東省特種設備檢測研究院,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