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遠程控制設備進行電源切投的裝置屬于遠程控制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遠程控制設備進行電源切投的裝置。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一種可大幅度縮短變電站故障處理時間的遠程控制設備進行電源切投的裝置。本發明專利技術包括單片機、第一繼電器、第二繼電器、網絡通信芯片和溫度采集芯片,其結構要點單片機的通信端口與網絡通信芯片的通信端口相連;第一繼電器的常閉開關一端與零線相連,另一端與零線輸出端頭相連;第二繼電器的常閉開關一端與火線相連,另一端與火線輸出端頭相連;第一繼電器的線圈端與單片機的第一控制信號輸出端口相連,第二繼電器的線圈端與單片機的第二控制信號輸出端口相連;溫度采集芯片的信號輸出端口與單片機的信號輸入端口相連。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遠程控制
,尤其涉及一種遠程控制設備進行電源切投的裝置。
技術介紹
經過長期運行統計,變電站調控自動化和保護自動化設備普遍存在著死機現象,而且此類故障出現頻率極高,造成的影響嚴重。但是該故障處理方法比較簡單,重啟電源,基本可以解決90%這類問題。沈陽供電公司目前維護的變電站分布較廣,維護人員緊缺,造成處理類似故障時間較長,影響系統運行安全和運行指標。應用自動化終端技術實現自動化系統設備在線監控,主要使用既有網絡,完成遠端進行故障設備的切斷和再投入動作,提高故障設備的再投入效率,降低設備故障帶來的影響。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就是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可大幅度縮短變電站故障處理時間的遠程控制設備進行電源切投的裝置。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本專利技術包括單片機、第一繼電器、第二繼電器、網絡通信芯片和溫度采集芯片,其結構要點單片機的通信端口與網絡通信芯片的通信端口相連;第一繼電器的常閉開關一端與零線相連,另一端與零線輸出端頭相連;第二繼電器的常閉開關一端與火線相連,另一端與火線輸出端頭相連;第一繼電器的線圈端與單片機的第一控制信號輸出端口相連,第二繼電器的線圈端與單片機的第二控制信號輸出端口相連;溫度采集芯片的信號輸出端口與單片機的信號輸入端口相連;第一繼電器的常開開關一端與單片機的信號輸入端口相連,另一端接地;第二繼電器的常開開關一端與單片機的信號輸入端口相連,另一端接地。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本專利技術所述單片機采用AT80C52單片機,網絡通信芯片采用MOXA41207芯片,AT80C52單片機的10、11引腳與MOXA41207芯片的3、2引腳對應連接。作為另一種優選方案,本專利技術所述第一繼電器、第二繼電器采用歐姆龍G6B-2214P-US繼電器;第一繼電器的6引腳與零線相連,5引腳與零線輸出端頭相連,3引腳與AT80C52單片機的5引腳相連,4引腳接地,1引腳分別與AT80C52單片機的1引腳、第一二極管正極相連,8引腳分別與第一二極管負極、直流電源相連。第二繼電器的6引腳與火線相連,5引腳與火線輸出端頭相連,3引腳與AT80C52單片機的6引腳相連,4引腳接地,1引腳分別與AT80C52單片機的1引腳、第二二極管正極相連,8引腳分別與第二二極管負極、直流電源相連。其次,本專利技術所述溫度采集芯片包括裝置內溫度采集芯片和裝置外溫度采集芯片,裝置內溫度采集芯片和裝置外溫度采集芯片均采用18B20芯片,裝置內溫度采集芯片的2腳與AT80C52單片機的27腳相連,裝置外溫度采集芯片的2腳與AT80C52單片機的28腳相連。另外,本專利技術所述第一二極管和第二二極管均采用1N4007二極管。本專利技術有益效果。本專利技術安裝在用電器所在現場,與用電器的電源設備連接,通過單片機對溫度和投切狀態進行采集,向控制端進行狀態匯報,并完成控制端的控制指令。如果設備發生死機問題,通過本專利技術可以遠程人工復位故障設備,實現遠程無人值守變電站。極大縮短變電站故障處理時間,為自動化系統安全運行提供保障。綜上所述,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遠程控制設備進行電源切投裝置的硬件基礎。附圖說明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技術做進一步說明。本專利技術保護范圍不僅局限于以下內容的表述。圖1是本專利技術電路原理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使用狀態連接圖。圖2中,1為控制端,2為本專利技術,3為電源設備,4為用電器。具體實施方式如圖所示,本專利技術包括單片機、第一繼電器、第二繼電器、網絡通信芯片和溫度采集芯片,其結構要點單片機的通信端口與網絡通信芯片的通信端口相連;第一繼電器的常閉開關一端與零線相連,另一端與零線輸出端頭相連;第二繼電器的常閉開關一端與火線相連,另一端與火線輸出端頭相連;第一繼電器的線圈端與單片機的第一控制信號輸出端口相連,第二繼電器的線圈端與單片機的第二控制信號輸出端口相連;溫度采集芯片的信號輸出端口與單片機的信號輸入端口相連;第一繼電器的常開開關一端與單片機的信號輸入端口相連,另一端接地;第二繼電器的常開開關一端與單片機的信號輸入端口相連,另一端接地。所述單片機采用AT80C52單片機,網絡通信芯片采用MOXA41207芯片,AT80C52單片機的10、11引腳與MOXA41207芯片的3、2引腳對應連接。所述第一繼電器、第二繼電器采用歐姆龍G6B-2214P-US繼電器;第一繼電器的6引腳與零線相連,5引腳與零線輸出端頭相連,3引腳與AT80C52單片機的5引腳相連,4引腳接地,1引腳分別與AT80C52單片機的1引腳、第一二極管正極相連,8引腳分別與第一二極管負極、直流電源相連。第二繼電器的6引腳與火線相連,5引腳與火線輸出端頭相連,3引腳與AT80C52單片機的6引腳相連,4引腳接地,1引腳分別與AT80C52單片機的1引腳、第二二極管正極相連,8引腳分別與第二二極管負極、直流電源相連。所述溫度采集芯片包括裝置內溫度采集芯片和裝置外溫度采集芯片,裝置內溫度采集芯片和裝置外溫度采集芯片均采用18B20芯片,裝置內溫度采集芯片的2腳與AT80C52單片機的27腳相連,裝置外溫度采集芯片的2腳與AT80C52單片機的28腳相連。18B20芯片使用簡便,測量準確、測量范圍大。所述第一二極管和第二二極管均采用1N4007二極管。下面結合附圖說明本專利技術的連接和工作過程。將本專利技術網絡通信芯片的通信端口通過網絡與遠程控制端相連,零線輸出端頭與用電器的電源零線輸入端頭相連,火線輸出端頭與用電器的電源火線輸入端頭相連。常規狀態時,由于繼電器常閉接點連接電源設備和用電器,用電器處于投入電源狀態,用電器處于正常工作狀態。當用電器異常時,例如:用電器溫度過高時,溫度采集芯片取得當前溫度,經過單片機進行數據處理,通過網絡通信芯片發送給控制端。控制端人工判斷需要進行電源復歸操作時,通過人機界面發送切斷指令。切斷指令通過網絡達到網絡通信芯片,再經過單片機進行通信解析,對切斷指令進行實施,通知第一繼電器、第二繼電器進行動作,常閉接點斷開,使電源設備與用電器的零線和火線分別斷開,使用電器處于失電狀態。一段時間后,再通過控制端發送投入指令,投入指令通過網絡達到網絡通信芯片,再經過單片機進行通信解析,對投入指令進行實施,通知第一繼電器、第二繼電器進行動作,常閉接點吸合,使電源設備和用電器的零線和火線分別連接,用電器重新處于正常工作狀態。可以理解的是,以上關于本專利技術的具體描述,僅用于說明本專利技術而并非受限于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所描述的技術方案,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仍然可以對本專利技術進行修改或等同替換,以達到相同的技術效果;只要滿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遠程控制設備進行電源切投的裝置,包括單片機、第一繼電器、第二繼電器、網絡通信芯片和溫度采集芯片,其特征在于單片機的通信端口與網絡通信芯片的通信端口相連;第一繼電器的常閉開關一端與零線相連,另一端與零線輸出端頭相連;第二繼電器的常閉開關一端與火線相連,另一端與火線輸出端頭相連;第一繼電器的線圈端與單片機的第一控制信號輸出端口相連,第二繼電器的線圈端與單片機的第二控制信號輸出端口相連;溫度采集芯片的信號輸出端口與單片機的信號輸入端口相連;第一繼電器的常開開關一端與單片機的信號輸入端口相連,另一端接地;第二繼電器的常開開關一端與單片機的信號輸入端口相連,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繼電器、第二繼電器采用歐姆龍G6B?2214P?US繼電器;第一繼電器的6引腳與零線相連,5引腳與零線輸出端頭相連,3引腳與AT80C52單片機的5引腳相連,4引腳接地,1引腳分別與AT80C52單片機的1引腳、第一二極管正極相連,8引腳分別與第一二極管負極、直流電源相連;第二繼電器的6引腳與火線相連,5引腳與火線輸出端頭相連,3引腳與AT80C52單片機的6引腳相連,4引腳接地,1引腳分別與AT80C52單片機的1引腳、第二二極管正極相連,8引腳分別與第二二極管負極、直流電源相連。...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遠程控制設備進行電源切投的裝置,包括單片機、第一繼電器、第二繼電器、網絡通信芯片和溫度采集芯片,其特征在于單片機的通信端口與網絡通信芯片的通信端口相連;第一繼電器的常閉開關一端與零線相連,另一端與零線輸出端頭相連;第二繼電器的常閉開關一端與火線相連,另一端與火線輸出端頭相連;第一繼電器的線圈端與單片機的第一控制信號輸出端口相連,第二繼電器的線圈端與單片機的第二控制信號輸出端口相連;溫度采集芯片的信號輸出端口與單片機的信號輸入端口相連;第一繼電器的常開開關一端與單片機的信號輸入端口相連,另一端接地;第二繼電器的常開開關一端與單片機的信號輸入端口相連,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繼電器、第二繼電器采用歐姆龍G6B-2214P-US繼電器;第一繼電器的6引腳與零線相連,5引腳與零線輸出端頭相連,3引腳與AT80C52單片機的5引腳相連,4引腳接地,1引腳分別與AT80C52單片機的1引腳、第一二極管正極相連,8引腳分別與第一二極管負極、直流電源相連;第二繼...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然,馬煜,李祎,陶洪生,鐘麗波,趙斌,劉嘉明,楊一帆,
申請(專利權)人:國家電網公司,國網遼寧省電力有限公司沈陽供電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北京;1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