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大米加工
,具體是一種用于鍋爐的除稻殼灰燼的裝置。
技術介紹
目前,在大米的加工過程中,通常將稻谷脫殼后的稻殼作為鍋爐的燃料,而在將鍋爐內燃燒后的稻殼灰燼排出過程中,多采用的方式為人工操作,不僅工作效率低、勞動強度大,而且稻殼在燃燒會產生大量的熱量,稍有不慎會對操作人員造成傷害,同時人工將稻殼灰燼從鍋爐內掏出過程中,稻殼灰燼會飛散產生粉塵等雜質,既不利于操作人員的人身健康,又降低了環保性能。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克服現有人工除鍋爐內稻殼灰燼存在的工作效率低、勞動強度大、安全性能差、環保性能低的問題,提供一種自動化程度高、結構設計合理、工作效率高的用于鍋爐的除稻殼灰燼的裝置,不僅降低了勞動強度,而且還提高了安全性能和環保性能。本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用于鍋爐的除稻殼灰燼的裝置,包括提料室、電機、隔溫罩、落料板、連接槽和傳輸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提料室內設置有轉軸,并在提料室上設置有防護板,通過防護板提高了安全性能,所述的轉軸上設置有轉動輪、從動輪,所述的電機設置在提料室上,并在電機上設置有主動輪,所述的主動輪通過皮帶與從動輪連接,所述的隔溫罩、落料板設置在提料室的同一端,通過隔溫罩避免了未充分燃燒的稻殼灰燼的熱量逸出提料室,進一步提高了安全性能,所述的連接槽設置在提料室上,將連接槽放置在鍋爐內,便于稻殼灰燼落入連接槽內,進而提高了除稻殼灰燼的效率,所述的傳輸帶設置在轉動輪上,并在傳輸帶上設置有刮板,通過刮板能夠將鍋爐內燃燒后的稻殼灰燼經過提料室、落料板排出鍋爐外,避 ...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鍋爐的除稻殼灰燼的裝置,包括提料室、電機、隔溫罩、落料板、連接槽和傳輸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提料室內設置有轉軸,并在提料室上設置有防護板,所述的轉軸上設置有轉動輪、從動輪,所述的電機設置在提料室上,并在電機上設置有主動輪,所述的主動輪通過皮帶與從動輪連接,所述的隔溫罩、落料板設置在提料室的同一端,所述的連接槽設置在提料室上,所述的傳輸帶設置在轉動輪上,并在傳輸帶上設置有刮板。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用于鍋爐的除稻殼灰燼的裝置,包括提料室、電機、隔溫罩、落料板、連接槽和傳輸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提料室內設置有轉軸,并在提料室上設置有防護板,所述的轉軸上設置有轉動輪、從動輪,所述的電機設置在提料室上,并在電機上設置有主動輪,所述的主動輪通過皮帶與從動輪連接,所述的隔溫罩、落料板設置在提料室的同一端,所述的連接槽...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周逢冬,吳祥,
申請(專利權)人:南陵縣永興米業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安徽;3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