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植物纖維烘干設備,包括有烘干筒(1),烘干筒(1)的外壁上設有支承環(10)和齒環(12),其中支承環(10)設于其下方的支承座(11)上,齒環(12)與其一側的電機(13)連接;所述烘干筒(1)的一端設有進料口(15),另一端設有出料口(14),進料口(15)和出料口(14)之間的烘干筒(1)內壁上設有螺旋導料板(16),進料口(15)處連接有喂料裝置(17)和熱風爐(18)。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具有可連續烘干,操作簡單,節約時間和人力物力的有益效果,同時具有風送設備不易堵塞,資源利用率高,以及工作環境干凈,烘干植物纖維絲質量好的有益效果。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烘干設備,特別是一種植物纖維烘干設備。
技術介紹
在植物纖維床墊生產過程中,首先需要將植物纖維原料做成一段段的植物纖維絲,然后將植物纖維絲烘干,烘干之后再通過噴膠、制片、壓合等工序將其制成植物纖維床墊。但傳統的植物纖維烘干方式是將植物纖維放入烘干設備中,烘干以后取出再放入另一批待烘干的植物纖維,操作復雜,浪費時間、人力和物力,另外,現目前的植物纖維床墊生產已經實現流水線生產,植物纖維絲在運送過程中已經不再是傳統的人工運輸,取而代之的是采用風送設備使植物纖維絲通過管道進行運輸,例如在植物纖維絲烘干環節,植物纖維絲在烘干筒內烘干以后,從烘干筒的出料端出來,掉落到出料端下方集料斗中,然后通過與集料斗連接的管道進行運輸,但在一些大型的植物纖維床墊生產企業,烘干筒的尺寸規格非常大,一次性烘干量很多,但為了保證足夠的抽吸力,風送設備的管道通常較小,造成單下料管不能滿足這種大型烘干筒的使用要求,因此現目前采用較多的就是雙下料管,通過在出料口的下方設置兩個集料斗,并分別連接一個風送管道,以滿足下料量大的需求,但是現有的雙下料管式烘干筒中,由于烘干筒是處于旋轉狀態,當植物纖維絲到達出料端時,會受到烘干筒旋轉產生的離心力作用,從烘干筒旋轉方向的一側掉落,造成其中一個閉風器內的植物纖維絲較多,有時容易造成與該閉風器連接的風送設備堵塞,而進入另一個閉風器內的植物纖維絲較少,對與該閉風器連接的風送設備的利用率不高,浪費資源。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植物纖維烘干設備。本技術具有可連續烘干,操作簡單,節約時間和人力物力的特點,同時解決了分料不均勻的問題,避免了風送設備堵塞的現象,提高了資源利用率,此外,本技術還具有工作環境干凈,烘干植物纖維絲質量好的特點。本技術的技術方案:一種植物纖維烘干設備,包括有烘干筒,烘干筒的外壁上設有支承環和齒環,其中支承環設于其下方的支承座上,齒環與其一側的電機連接;所述烘干筒的一端設有進料口,另一端設有出料口,進料口和出料口之間的烘干筒內壁上設有螺旋導料板,進料口處連接有喂料裝置和熱風爐。前述的植物纖維烘干設備,所述烘干筒的外壁上覆蓋有一層保溫層。前述的植物纖維烘干設備,所述出料口的一側設有均勻分料裝置,所述均勻分料裝置包括有密封箱,密封箱的一側設有擋板,擋板的下端設有缺口,缺口下方的密封箱內設有兩個閉風器,兩個閉風器的集料斗之間設有分料桿,密封箱上連接有除塵管,除塵管的一端設有抽風機。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本技術通過在烘干筒內設置螺旋導料板,使用時將待烘干的植物纖維從喂料裝置處連續不斷的送入烘干筒內,并通過電機和齒環帶動烘干筒旋轉,使螺旋導料板將植物纖維不斷的從進料口一端運送至出料口一端,并從出料口離開烘干筒,植物纖維移動過程中受到熱風爐送至烘干筒內的熱風作用,達到烘干的目的,由于整個過程中植物纖維都在不斷的進入烘干筒和離開烘干筒,達到了連續烘干的效果,節約了時間,且烘干的植物纖維不需要人工取出,節約了人力物力。同時,本技術通過在烘干筒的出料口設置擋板,擋板上設置有缺口,缺口位于擋板最下端,烘干過程中,擋料板不隨烘干筒旋轉,物料隨烘干筒旋轉,物料在螺旋導料板和重力雙重作用下,最終會掉到缺口位置,此時在抽風機風力帶動下,從缺口處掉落,掉落下來的植物纖維絲在分料桿的作用下均勻的分配到兩個閉風器中,解決了分料不均勻的問題,避免了風送設備堵塞的現象,同時與閉風器連接的放松設備均能夠得到最大化的利用,提高了資源利用率。此外,本技術的出料口和閉風器均設置在密封箱內,避免了烘干過程中產生的植物纖維粉塵擴散,使生產環境更加干凈;同時除塵管和抽風機除了產生抽吸力將烘干筒內的植物纖維從缺口處吸出以外,還將烘干過程中產生的粉塵抽走,避免粉塵與植物纖維絲一起被輸送至下一道工序,提高了植物纖維絲的質量。綜上所述,本技術解決了分料不均勻的問題,避免了風送設備堵塞的現象,提高了資源利用率,此外,本技術具有可連續烘干,操作簡單,節約時間和人力物力的有益效果,同時具有風送設備不易堵塞,資源利用率高,以及工作環境干凈,烘干植物纖維絲質量好的有益效果。附圖說明附圖1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附圖2為附圖1的左視圖;附圖3為烘干筒的截面圖。附圖標記說明:1-烘干筒,2-擋板,3-密封箱,4-缺口,5-除塵管,6-抽風機,7-閉風器,8-分料桿,9-集料斗,10-支承環,11-支承座,12-齒環,13-電機,14-出料口,15-進料口,16-螺旋導料板,17-喂料裝置,18-熱風爐。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的說明,但并不作為對本技術限制的依據。本技術的實施例:一種植物纖維烘干設備,如附圖1-3所示,包括有烘干筒1,烘干筒1的外壁上設有支承環10和齒環12,其中支承環10設于其下方的支承座11上,齒環12與其一側的電機13連接;所述烘干筒1的一端設有進料口15,另一端設有出料口14,進料口15和出料口14之間的烘干筒1內壁上設有螺旋導料板16,進料口15處連接有喂料裝置17和熱風爐18。本技術工作時,首先將待烘干的植物纖維連續不斷的經喂料裝置17送入烘干筒1中,同時熱風爐18內產生的熱風與待烘干的植物纖維一起送入烘干筒1中,此時電機13轉動,通過齒環12帶動烘干筒1在支承座11的上方原地旋轉,而烘干筒1內的螺旋導料板16則不斷的將進料口15一端的植物纖維轉移至出料口14,轉移過程中植物纖維在熱風的作用下被烘干,烘干的植物纖維不斷的從出料口14離開烘干筒1內,實現連續烘干。作為優選,所述烘干筒1的外壁上覆蓋有一層保溫層,減少烘干筒1內的熱量流失。作為優選,所述出料口14的一側設有均勻分料裝置,所述均勻分料裝置包括有密封箱3,密封箱3的一側設有擋板2,擋板2擋在出料口14的一側,擋板2的下端設有缺口4,缺口4下方的密封箱3內設有兩個閉風器7,兩個閉風器7的集料斗9之間設有分料桿8,密封箱3上連接有除塵管5,除塵管5的一端設有抽風機6。工作時,移動至出料口14的植物纖維在重力和螺旋導料板16的作用下,最終會掉到出料口14的最下方,即缺口4的位置,同時抽風機6產生抽力,植物纖維在抽力的作用下從缺口4掉落出來,并在在分料桿8的作用下均勻的分配到分料桿8兩側的閉風器7中,同時烘干過程中產生的粉塵通過除塵管5抽走,減少了烘干的植物纖維中的粉塵含量,提高了植物纖維的質量,且避免粉塵擴散,改善了生產環境。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植物纖維烘干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烘干筒(1),烘干筒(1)的外壁上設有支承環(10)和齒環(12),其中支承環(10)設于其下方的支承座(11)上,齒環(12)與其一側的電機(13)連接;所述烘干筒(1)的一端設有進料口(15),另一端設有出料口(14),進料口(15)和出料口(14)之間的烘干筒(1)內壁上設有螺旋導料板(16),進料口(15)處連接有喂料裝置(17)和熱風爐(18)。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植物纖維烘干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烘干筒(1),烘干筒(1)的外壁上設有支承環(10)和齒環(12),其中支承環(10)設于其下方的支承座(11)上,齒環(12)與其一側的電機(13)連接;所述烘干筒(1)的一端設有進料口(15),另一端設有出料口(14),進料口(15)和出料口(14)之間的烘干筒(1)內壁上設有螺旋導料板(16),進料口(15)處連接有喂料裝置(17)和熱風爐(18)。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纖維烘干設備,...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宗勇,時小兵,劉金權,黃龍,方衛,
申請(專利權)人:貴州大自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貴州;5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