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扣持元件及照明燈具,該扣持元件用于將光源板固定于照明燈具的基板,由主體部和一對扣持部組成,所述主體部為一盒體,包括橫向側壁和縱向側壁,所述橫向側壁下端設置有凹槽,用于在固定光源板時,在所述扣持元件和基板之間容納所述光源板;所述扣持部由所述縱向側壁向下延伸形成;用于穿過所述基板上的開口與所述基板扣持結合。采用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扣持元件,便于實現快速準確地安裝,并且固定可靠。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照明模組,尤其涉及一種扣持元件及照明燈具。
技術介紹
作為照明燈具的代表,發光二極管(Light-EmittingDiode,簡稱LED)照明近年來在各個領域廣泛得到應用。現有技術中,LED燈具分布在光源板上,再將光源板組裝于底盤或吸頂盤等,形成了LED照明模組。然而,光源板組裝于照明燈具底盤后,如何固定是業內需要解決的問題。現有技術中,光源板采用背膠的方式進行固定,LED燈具進行照明時會發熱,由于光源板會吸收部分熱量,使得涂抹在光源板背面的背膠的固定能力降低,可能會導致光源板脫落。另外,光源板還可采用螺釘進行固定,為了滿足光源板進行螺釘固定,需要將光源板加寬,使得制造成本增加,另一方面,采用螺釘對光源板進行固定,安裝時操作復雜,不利于實現快速安裝。
技術實現思路
鑒于上述問題,提出了本技術以便提供一種克服上述問題或者至少部分地解決上述問題的扣持元件及照明燈具。基于本技術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扣持元件,用于將光源板固定于照明燈具的基板,由主體部和一對扣持部組成,所述主體部為一盒體,包括橫向側壁和縱向側壁,所述橫向側壁下端設置有凹槽,用于在固定光源板時,在所述扣持元件和基板之間容納所述光源板;所述扣持部由所述縱向側壁向下延伸形成;用于穿過所述基板上的開口與所述基板扣持結合。可選地,所述凹槽的深度等于光源板的厚度。可選地,所述凹槽的寬度等于光源板的寬度。可選地,所述扣持部末端形成有內勾。可選地,所述盒體包括從頂部向下貫穿的方形通孔,所述方形通孔形成有內縱向側壁,所述扣持部由所述內縱向側壁向下延伸形成。基于本技術的另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照明燈具,包括基板,光源板,和上述的扣持元件。可選地,所述基板開設有成對設置于所述光源板兩側的開口,所述扣持元件的扣持部穿過所述開口與所述基板扣持結合。可選地,所述光源板上間隔設置有多個LED芯片,所述扣持元件設置在所述LED芯片之間固定所述光源板。本技術提供的扣持元件,主體部的橫向側壁開設有凹槽,通過凹槽將光源板按壓在基板上,再配合基板與扣持部的內勾的扣持結合,將光源板固定于基板上。本技術通過主體部橫向側壁的凹槽直接按壓光源板,起到固定光源板的作用,防止光源板偏移,另一方面在安裝扣持元件時還起到預定位的作用。本技術提供的扣持元件結構簡單,便于實現準確快速地安裝,同時固定可靠,無須對光源板進行加寬,使得制造成本不會增加。上述說明僅是本技術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手段,而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予以實施,并且為了讓本技術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優點能夠更明顯易懂,以下特舉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根據下文結合附圖對本技術具體實施例的詳細描述,本領域技術人員將會更加明了本技術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優點和特征。附圖說明通過閱讀下文優選實施方式的詳細描述,各種其他的優點和益處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將變得清楚明了。附圖僅用于示出優選實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認為是對本技術的限制。而且在整個附圖中,用相同的參考符號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圖中:圖1示出了根據本技術一個實施例的扣持元件的結構示意圖;圖2示出了根據本技術一個實施例的扣持元件的橫向剖視圖;圖3示出了根據本技術一個實施例的扣持元件的另一種結構示意圖;圖4示出了根據本技術一個實施例的扣持元件的橫向剖視圖;以及圖5示出了根據本技術一個實施例的照明燈具的正面視圖和背面視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參照附圖更詳細地描述本公開的示例性實施例。雖然附圖中顯示了本公開的示例性實施例,然而應當理解,可以以各種形式實現本公開而不應被這里闡述的實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這些實施例是為了能夠更透徹地理解本公開,并且能夠將本公開的范圍完整的傳達給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實施例一圖1示出了根據本技術一個實施例的扣持元件的結構示意圖。圖2示出了根據本技術一個實施例的扣持元件的橫向剖視圖。參見圖1、圖2,扣持元件包括主體部1和一對扣持部2兩部分。主體部1為一盒體,包括一對橫向側壁11和一對縱向側壁12,其中,橫向側壁11下端開有凹槽11a,將光源板固定于照明燈具的基板時,凹槽11a容納光源板,一方面對光源板進行固定,另一方面在安裝扣持元件時還起到定位的作用。扣持部2是由主體部1的縱向側壁12向基板方向延伸而成,并且扣持部2的末端形成有內勾21。其中,內勾21可穿過基板上的開口,并與基板扣持結合。本技術中的扣持部采用塑膠材料制作而成,對光源板進行固定時,通過內勾21的彈性變形,將扣持部2穿過基板的開口,與基板形成扣持結合。本技術提供的扣持元件,主體部1的橫向側壁11開設有凹槽11a,通過凹槽11a將光源板按壓在基板上,再配合基板與扣持部2的內勾21的扣持結合,將光源板固定于基板上。本技術通過主體部1橫向側壁11的凹槽11a直接按壓光源板,起到固定光源板的作用,防止光源板偏移,另一方面在安裝扣持元件時還起到預定位的作用。本技術提供的扣持元件結構簡單,便于實現準確快速地安裝,同時固定可靠,無須對光源板進行加寬,使得制造成本不會增加。實施例二本技術的一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扣持元件。扣持元件包括主體部1和一對扣持部2兩部分。主體部1為一盒體,包括一對橫向側壁11和一對縱向側壁12。其中,橫向側壁11下端開有凹槽11a,凹槽11a容納光源板,凹槽11a的深度等于光源板的厚度,對扣持元件進行裝配時,凹槽11a直接按壓光源板,對光源板進行固定,另外,凹槽11a的寬度等于光源板的寬度,對扣持元件的裝配能起到更好地預定位作用。扣持部2與實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做過多贅述。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扣持元件,根據光源板的尺寸對凹槽11a的尺寸進行了限定,即凹槽11a的寬度等于光源板的寬度,凹槽11a的深度等于光源板的厚度,使得主體部1能更好地對光源板進行固定,更好地防止光源板偏移。實施例三圖3示出了根據本技術一個實施例的扣持元件的另一種結構示意圖。圖4示出了根據本技術一個實施例的扣持元件的橫向剖視圖。參見圖3、圖4,扣持元件包括主體部1和一對扣持部2兩部分。主體部1為一盒體,包括一對橫向側壁11、一對縱向側壁12和一個方形通孔13。其中,橫向側壁11下端開有凹槽11a,凹槽11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扣持元件,用于將光源板固定于照明燈具的基板,由主體部和一對扣持部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體部為一盒體,包括橫向側壁和縱向側壁,所述橫向側壁下端設置有凹槽,用于在固定光源板時,在所述扣持元件和基板之間容納所述光源板;所述扣持部由所述縱向側壁向下延伸形成,用于穿過所述基板上的開口與所述基板扣持結合。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扣持元件,用于將光源板固定于照明燈具的基板,由主體部和一對
扣持部組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體部為一盒體,包括橫向側壁和縱向側壁,所述橫向側壁下端設置
有凹槽,用于在固定光源板時,在所述扣持元件和基板之間容納所述光源板;
所述扣持部由所述縱向側壁向下延伸形成,用于穿過所述基板上的開口與
所述基板扣持結合。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扣持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深度等于光
源板的厚度。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扣持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寬度等
于光源板的寬度。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扣持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扣持部末端形成有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海生,
申請(專利權)人:歐普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上海;3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