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一種吡唑醚菌酯生產過程中所用高效環保反應釜,包括:釜體,其上端設有進料管、一安裝通孔,下端設出料管,下部一側設取樣管;夾套,套設于釜體外側,與釜體外壁之間形成一空腔,夾套內表面由下至上依次涂覆有防腐層、保溫層以及防水層;攪拌單元,包括電機、攪拌桿、攪拌槳;加熱單元,包括加熱流體儲罐和設置于加熱流體儲罐內側的加熱件;冷卻單元,包括冷卻流體儲罐及冷凍盤管,冷凍盤管設置于攪拌桿上。所述反應釜可有效防止原料的交叉污染,加熱、冷卻方式環保可控且控制精確,保溫性能好,利于吡唑醚菌酯原料的充分混合,反應條件控制精確,利于提高產率和收率,節能環保,提高經濟效益。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吡唑醚菌酯生產過程中所用高效環保反應釜。
技術介紹
吡唑醚菌酯是一種甲氧基丙烯酸酯類新型殺菌劑,為新型廣譜殺菌劑,作用機理為線粒體呼吸抑制劑,使線粒體不能產生和提供細胞正常代謝所需的能量,最終導致細胞死亡。它能抑制作物子囊菌綱、擔子菌綱、半知菌綱、卵菌綱等真菌引起的大多數病害。對孢子萌發及菌絲的生長有很強的抑制作用,具有保護和治療活性。具有滲透性及局部內吸活性,持效期長,耐雨水沖刷。被廣泛用于防治小麥、水稻、花生、葡萄、蔬菜、馬鈴薯、香蕉、檸檬、咖啡、果樹、核桃、茶樹、煙草和觀賞植物、草坪及其它大田作物上的病害。該殺菌劑不僅毒性低,對非靶標生物安全,而且對使用者和環境均安全友好,已被美國EPA美國環境保護署列為“減小風險的候選藥劑”。反應釜是綜合反應容器,根據反應條件對反應釜結構功能及配置附件的設計。從開始的進料-反應-出料均能夠以較高的自動化程度完成預先設定好的反應步驟,對反應過程中的溫度、壓力、力學控制(攪拌、鼓風等)、反應物/產物濃度等重要參數進行嚴格的調控。其結構一般由釜體、傳動裝置、攪拌裝置、加熱裝置、冷卻裝置、密封裝置組成。反應釜作為吡唑醚菌酯生產過程中原料混合、反應的重要容器,其性能的好壞直接影響吡唑醚菌酯的產率和收率,然而,現有吡唑醚菌酯生產用反應釜,并未根據吡唑醚菌酯的生產工藝量身定做,加料口過少,導致原料在加料過程中便出現混合,影響產率和純度,溫度控制不精確,波動幅度大,對反應影響較大。對于吡唑醚菌酯生產用反應釜,較為少見,而對于反應釜,目前國內主要存在如下專利文獻:中國專利授權公告號:CN205127931U,公開了一種2-氯-5-氯甲基噻唑反應釜的水循環保溫裝置,包括反應釜,反應釜的內部具有加熱棒安裝支架,加熱棒安裝支架上安裝有一圈電加熱棒;反應釜的釜壁外側設有一個外釜體,反應釜的上端設有蒸汽出氣接口,所述蒸汽出氣接口上端連接有一個固液分離器,固液分離器連接有U型排氣換熱管,U型排氣換熱管的外側螺旋設置有換熱循環管,換熱循環管的兩端通過管道連通于所述外釜體的內部,且換熱循環管上安裝有水閥和循環泵,外釜體的下側設有補液管。本技術采用的水循環保溫裝置能夠對反應釜內進行保溫處理,而且外釜體的循環水是通過與反應釜作業產生的蒸汽進行換熱,大大提高了能源利用率,提高反應釜的工作效率。然而,該專利所提供的反應釜的水循環保溫裝置是通過水循環進行保溫,通過與釜體產生的蒸汽進行換熱對循環水進行加熱,然而,該水循環方式對溫度的控制并不精確,沒有降溫措施,且保溫性能有待商榷。
技術實現思路
為解決上述存在的問題,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吡唑醚菌酯生產過程中所用高效環保反應釜,所述反應釜可有效防止原料的交叉污染,加熱、冷卻方式環保可控且控制精確,保溫性能好,利于吡唑醚菌酯原料的充分混合,反應條件控制精確,利于提高產率和收率,節能環保,提高經濟效益。為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吡唑醚菌酯生產過程中所用高效環保反應釜,包括:釜體,其上端設有至少一個進料管并設有一安裝通孔,下端設出料管,下部一側設取樣管;夾套,套設于所述釜體外側,并與釜體外壁之間形成一空腔,夾套上開設有與釜體進料管、安裝通孔、出料管及取樣管相對應的通孔,夾套內表面由下至上依次涂覆有防腐層、保溫層以及防水層;攪拌單元,包括電機、一端與電機輸出軸連接的攪拌桿、設置于攪拌桿另一端的攪拌槳,所述電機位于釜體上方,攪拌桿相對電機的另一端通過安裝通孔伸入釜體內側,攪拌槳與位于釜體內側的攪拌桿端部連接;加熱單元,設置于釜體一側,包括加熱流體儲罐和設置于加熱流體儲罐內側的加熱件,其出液口和回液口分別通過管路與所述空腔連通形成循環;冷卻單元,設置于釜體一側,包括冷卻流體儲罐及兩端分別通過管路與冷卻流體儲罐出液口、回液口連通的冷凍盤管,所述冷凍盤管設置于位于釜體內側的攪拌單元攪拌桿上。進一步,所述釜體上進料管的數量為2~3個。另,所述釜體上還設有用于監測釜體內部溫度的溫度測量部件。另有,所述防腐層為環氧復合材料涂層或酚醛環氧涂層。再,所述防水層為礦脂底漆涂層。再有,所述保溫層由ZS-1耐高溫隔熱保溫涂料噴涂形成。且,所述加熱流體儲罐出液口與空腔之間的管路上設有第一流量閥和第一流量泵,回液口與空腔之間的管路上設有第一回液泵,所述加熱流體儲罐內的加熱流體為自來水。另,所述冷卻流體儲罐出液口與釜體之間的管路上設第二流量閥和第二流量泵,回液口與釜體之間的管路上設有第二回液泵,所述冷卻流體儲罐內的冷卻流體為冷凍鹽水。再,所述冷凍盤管沿攪拌桿長度方向盤旋設置于攪拌桿上。再有,所述進料管上設有進料閥,出料管上設有出料閥,取樣管上設有取樣閥。本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反應釜設置多個進料管,可有效防止原料的交叉污染;設置取樣管,可隨時取樣分析,利于提高產率;采用向夾套與釜體之間的空腔內加水得方式對釜體進行加熱,滿足吡唑醚菌酯生產過程中的加熱溫度需要,且水可循環利用,節能環保;采用冷凍盤管對釜體內的混合溶液進行冷卻,冷凍鹽水作為冷卻介質,冷卻方式環保可控;設置溫度測料部件,及時監控釜體內部溫度變化,通過第一、第二流量閥,第一、第二流量泵控制熱水、冷水流量,控制精確;夾套內壁依次設置防腐層、保溫層以及防水層,防腐、保溫及防水性能好,有效提升反應釜使用壽命,配合攪拌單元,利于吡唑醚菌酯原料的充分混合,反應條件控制精確,利于提高產率和收率,節能環保,有利于提高經濟效益,降低生產成本。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所提供的一種吡唑醚菌酯生產過程中所用高效環保反應釜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做進一步的說明,但實施例并不限制本技術的保護范圍。參照圖1,本技術所述的一種吡唑醚菌酯生產過程中所用高效環保反應釜,包括:釜體1,其上端設有至少一個進料管11并設有一安裝通孔12,下端設出料管13,下部一側設取樣管14;夾套2,套設于所述釜體1外側,并與釜體1外壁之間形成一空腔3,夾套2上開設有與釜體1進料管11、安裝通孔12、出料管13及取樣管14相對應的通孔(未圖示),夾套2內表面由下至上依次涂覆有防腐層21、保溫層22以及防水層23;攪拌單元4,包括電機41、一端與電機41輸出軸連接的攪拌桿42、設置于攪拌桿42另一端的攪拌槳43,所述電機41位于釜體1上方,攪拌桿42相對電機41的另一端通過安裝通孔12伸入釜體1內側,攪拌槳43與位于釜體1內側的攪拌桿42端部連接;加熱單元5,設置于釜體1一側,包括加熱流體儲罐51和設置于加熱流體儲罐51內側的加熱件52,其出液口53和回液口54分別通過管路與所述空腔3連通形成循環;冷卻單元6,設置于釜體1一側,包括冷卻流體儲罐61及兩端分別通過管路與冷卻流體儲罐61出液口62、回液口63連通的冷凍盤管64,所述冷凍盤管64設置于位于釜體1內側的攪拌單元4攪拌桿42上。進一步,所述釜體1上進料管11的數量為2~3個。另,所述釜體1上還設有用于監測釜體1內部溫度的溫度測量部件15。另有,所述防腐層21為環氧復合材料涂層或酚醛環氧涂層。再,所述防水層23為礦脂底漆涂層。再有,所述保溫層22由ZS-1耐高溫隔熱保溫涂料噴涂形成。且,所述加熱流體儲罐51出液口53與空腔3之間的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吡唑醚菌酯生產過程中所用高效環保反應釜,其特征在于,包括:釜體,其上端設有至少一個進料管并設有一安裝通孔,下端設出料管,下部一側設取樣管;夾套,套設于所述釜體外側,并與釜體外壁之間形成一空腔,夾套上開設有與釜體進料管、安裝通孔、出料管及取樣管相對應的通孔,夾套內表面由下至上依次涂覆有防腐層、保溫層以及防水層;攪拌單元,包括電機、一端與電機輸出軸連接的攪拌桿、設置于攪拌桿另一端的攪拌槳,所述電機位于釜體上方,攪拌桿相對電機的另一端通過安裝通孔伸入釜體內側,攪拌槳與位于釜體內側的攪拌桿端部連接;加熱單元,設置于釜體一側,包括加熱流體儲罐和設置于加熱流體儲罐內側的加熱件,其出液口和回液口分別通過管路與所述空腔連通形成循環;冷卻單元,設置于釜體一側,包括冷卻流體儲罐及兩端分別通過管路與冷卻流體儲罐出液口、回液口連通的冷凍盤管,所述冷凍盤管設置于位于釜體內側的攪拌單元攪拌桿上。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吡唑醚菌酯生產過程中所用高效環保反應釜,其特征在于,包括:釜體,其上端設有至少一個進料管并設有一安裝通孔,下端設出料管,下部一側設取樣管;夾套,套設于所述釜體外側,并與釜體外壁之間形成一空腔,夾套上開設有與釜體進料管、安裝通孔、出料管及取樣管相對應的通孔,夾套內表面由下至上依次涂覆有防腐層、保溫層以及防水層;攪拌單元,包括電機、一端與電機輸出軸連接的攪拌桿、設置于攪拌桿另一端的攪拌槳,所述電機位于釜體上方,攪拌桿相對電機的另一端通過安裝通孔伸入釜體內側,攪拌槳與位于釜體內側的攪拌桿端部連接;加熱單元,設置于釜體一側,包括加熱流體儲罐和設置于加熱流體儲罐內側的加熱件,其出液口和回液口分別通過管路與所述空腔連通形成循環;冷卻單元,設置于釜體一側,包括冷卻流體儲罐及兩端分別通過管路與冷卻流體儲罐出液口、回液口連通的冷凍盤管,所述冷凍盤管設置于位于釜體內側的攪拌單元攪拌桿上。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吡唑醚菌酯生產過程中所用高效環保反應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釜體上進料管的數量為2~3個。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吡唑醚菌酯生產過程中所用高效環保反應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釜體上還設有用于監測釜體內部溫度的溫度測量部件。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潘紅,劉斌,
申請(專利權)人:潘紅,劉斌,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