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一種內外箱嵌套式環保垃圾車,其包括有外箱和用于容納垃圾的內箱,于外箱左右兩側分別設有投放口,前側設有門,于外箱內設有紫外燈及壓縮裝置;并于外箱底部設有一用于承載內箱的支撐板,該支撐板中部設置有一凹槽,于該凹槽底部連通有U型排水管;該內箱為透明箱體,其可抽出式位于外箱中,于內箱底部設有用于垃圾固液分離的濾板,于濾板上設置有復數個濾孔,于濾板下方設置有一收集濾液的漏斗,該漏斗正對于上述凹槽,并于漏斗底部設置有一閥門。藉此,通過將垃圾車設為外箱和內箱嵌套式組合方式,使垃圾車外觀更好的融入到周圍的環境中,提高環境舒適度,同時,可對垃圾進行殺毒壓縮處理,減少異味,延長人為垃圾處理周期。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環保設施領域技術,尤其是指一種內外箱嵌套式環保垃圾車。
技術介紹
垃圾箱是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環保設備,公園、電影院、景區等公共場所,都會遇到一個棘手的問題,很多垃圾帶有大量液體,如飲料瓶和吃剩的泡面,直接扔入垃圾箱中會帶來如下問題:一是有的會從垃圾箱的縫隙中流出,對環境造成破壞;二是會給清理人員帶來困擾,不易清理。此外,垃圾中含有液體,垃圾容易腐化和發臭。傳統垃圾箱無法進行固液分離,也不具備消毒裝置,垃圾箱內垃圾容易腐敗變質產生難聞氣味,而且,傳統的垃圾箱容易出現垃圾外溢導致周邊空氣均會受到影響。因此,應對現有垃圾箱進行改進,以使其更加環保,同時使之與環境更好融合。
技術實現思路
有鑒于此,本技術針對現有技術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內外箱嵌套式環保垃圾車,通過將垃圾車設置為外箱和內箱嵌套式組合方式,使垃圾車外觀更好的融入到周圍的環境中,提高環境舒適度,同時,可對垃圾進行殺毒壓縮處理,減少異味,延長人為垃圾處理周期。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如下之技術方案:一種內外箱嵌套式環保垃圾車,包括有外箱和用于容納垃圾的內箱,于外箱左右兩側分別設置有連通內箱的投放口,前側設置有門,于外箱內設置有用于對內箱中垃圾進行紫外線殺菌的紫外燈以及用于對內箱中垃圾進行壓縮處理的壓縮裝置;并于外箱底部設置有一用于承載內箱的支撐板,該支撐板中部設置有一凹槽,于該凹槽底部連通有一連接下水道的U型排水管;該內箱為透明箱體,其可抽出式位于外箱中,于內箱底部設置有用于垃圾固液分離的濾板,于濾板上設置有復數個濾孔,于濾板下方設置有一收集濾液的漏斗,該漏斗正對于上述凹槽,并于漏斗底部設置有一閥門。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內箱底部設置有滾輪,于支撐板上對應內箱滾輪設置有限位槽,內箱滾輪位于限位槽中。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支撐板外側邊緣對應上述限位槽分別設置有輔助內箱移動至支撐板上的斜板。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外箱內壁兩側分別向下傾斜式設置有一用于傾倒垃圾的通道,于外箱兩側外壁上分別對應通道設置有一活動蓋板。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外箱兩側底部分別設置有一用于腳踏打開活動蓋板的踏板。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外箱外壁上具有多個用于廣告的廣告區。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紫外燈設置于外箱兩側及頂部內壁上,壓縮裝置豎直設置于外箱頂部內壁,并正對于內箱。本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明顯的優點和有益效果,具體而言,由上述技術方案可知,通過將垃圾車設置為外箱和內箱嵌套式組合方式,使垃圾車外觀更好的融入到周圍的環境中,提高環境舒適度,同時,垃圾車內設置有紫外燈可對垃圾進行殺毒處理,減少異味,壓縮裝置可以對垃圾進行壓縮,延長人為垃圾處理周期,該垃圾車在外觀上及實際運用中相對于傳統垃圾車均具有極大優勢,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為更清楚地闡述本技術的結構特征和功效,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例來對其進行詳細說明。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之垃圾車整體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之垃圾車外箱和內箱內部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之外箱內部結構側視示意圖;附圖標識說明:10、外箱11、門12、投放口13、通道14、活動蓋板15、踏板16、紫外燈17、壓縮裝置18、支撐板181、凹槽182、限位槽183、斜板19、U型排水管20、廣告區30、內箱31、濾板32、濾孔33、漏斗34、閥門35、滾輪。具體實施方式本技術如圖1至圖3所示,一種內外箱嵌套式環保垃圾車,包括有外箱10和用于容納垃圾的內箱30,內箱30可抽出式位于外箱10中,其中:該外箱10前側設置有門11,兩側分別設置有連通內箱30的投放口12,于外箱10內壁兩側分別對應投放口12向下傾斜式設置有一通道13,于兩投放口12處分別設置有一活動蓋板14,于外箱10兩側底部分別設置有一用于腳踏打開活動蓋板14的踏板15;于外箱10兩側及頂部內壁上分別設置有用于對內箱30中垃圾進行紫外線殺菌的紫外燈16,該紫外燈16可以保證在一個垃圾處理周期內各類食品、糖類、酸類、油脂類等有機物無明顯酸腐,無明顯異味;于外箱10頂部內壁上設置有用于對內箱30中垃圾進行壓縮處理的自動控制型壓縮裝置17,該壓縮裝置17可以壓縮內箱30中紙類、塑料類包裝材料,盡可能節省垃圾車的容納空間,延長人為垃圾處理周期,同時擠壓排除垃圾中積聚的液體;并于外箱10底部設置有一用于承載內箱30的支撐板18,該支撐板18中部設置有一凹槽181,于該凹槽181底部連通有一連接下水道的U型排水管19,該凹槽181及U型排水管19具備一定容量的廢液緩沖作用,外箱10與下水道之間有明確的隔離措施,異味不回流;此外,于外箱10外壁上設置有多個用于廣告的廣告區20,該廣告區20可方便做廣告或環境融合性裝飾裝潢;該外箱10整潔無外溢現象,箱體外觀能夠更好的融入環境當中,人們即便在垃圾箱旁邊休息、吃飯也沒有像在傳統垃圾箱附近的惡逆感。該內箱30為透明箱體,其可抽出式位于外箱10中;該內箱30底部設置有用于垃圾固液分離的濾板31,于濾板31上設置有復數個濾孔32,于濾板31下方設置有一收集濾液的漏斗33,該漏斗33正對于上述凹槽181,并于漏斗33底部設置有一控制漏斗33開閉的閥門34;于內箱30底部設置有滾輪35,于上述支撐板18上對應內箱30滾輪35設置有限位槽182,內箱30滾輪35位于限位槽182中,并于支撐板18外側邊緣對應限位槽182設置有輔助內箱30移動至支撐板18上的斜板183;轉運垃圾時,只需打開外箱10將垃圾車轉運到垃圾場即可,無需操作人員直接接觸垃圾;該外箱10和內箱30嵌套式垃圾車適用于自清潔餐桌及各類液體沖洗排污裝置。本技術的設計重點在于,通過將垃圾車設置為外箱和內箱嵌套式組合方式,使垃圾車外觀更好的融入到周圍的環境中,提高環境舒適度,同時,垃圾車內設置有紫外燈可對垃圾進行殺毒處理,減少異味,壓縮裝置可以對垃圾進行壓縮,延長人為垃圾處理周期,該垃圾車在外觀上及實際運用中相對于傳統垃圾車均具有極大優勢,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以上所述,僅是本技術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技術的技術范圍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據本技術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做的任何細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技術技術方案的范圍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內外箱嵌套式環保垃圾車,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外箱和用于容納垃圾的內箱,于外箱左右兩側分別設置有連通內箱的投放口,前側設置有門,于外箱內設置有用于對內箱中垃圾進行紫外線殺菌的紫外燈以及用于對內箱中垃圾進行壓縮處理的壓縮裝置;并于外箱底部設置有一用于承載內箱的支撐板,該支撐板中部設置有一凹槽,于該凹槽底部連通有一連接下水道的U型排水管;該內箱為透明箱體,其可抽出式位于外箱中,于內箱底部設置有用于垃圾固液分離的濾板,于濾板上設置有復數個濾孔,于濾板下方設置有一收集濾液的漏斗,該漏斗正對于上述凹槽,并于漏斗底部設置有一閥門。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內外箱嵌套式環保垃圾車,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外箱和用于容納垃圾的內箱,于外箱左右兩側分別設置有連通內箱的投放口,前側設置有門,于外箱內設置有用于對內箱中垃圾進行紫外線殺菌的紫外燈以及用于對內箱中垃圾進行壓縮處理的壓縮裝置;并于外箱底部設置有一用于承載內箱的支撐板,該支撐板中部設置有一凹槽,于該凹槽底部連通有一連接下水道的U型排水管;該內箱為透明箱體,其可抽出式位于外箱中,于內箱底部設置有用于垃圾固液分離的濾板,于濾板上設置有復數個濾孔,于濾板下方設置有一收集濾液的漏斗,該漏斗正對于上述凹槽,并于漏斗底部設置有一閥門。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外箱嵌套式環保垃圾車,其特征在于:所述內箱底部設置有滾輪,于支撐板上對應內箱滾輪設置有限位槽,內箱滾輪位于限...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周信祥,劉偉,常俊峰,
申請(專利權)人:廣州聯帆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