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于柴油機連桿中分連接面孔齒復合加工的夾具和方法,該夾具包括夾具體、大端搭壓組件、支承座組件、大端墊圈組件、小端搭壓組件、小端墊圈組件和定位座組件,安裝在臥式加工中心的機床工作臺上,對所述連桿體和連桿蓋進行一次性裝夾校調,裝夾時連桿體和連桿蓋分別緊靠定位座組件的下定位面和上定位面,使連桿體的中心線與連桿蓋的中心線左右錯位半個齒距,同時兩者緊靠所述支承座組件的側面以抵消切削力,然后通過機床工作臺旋轉的兩個工位,完成所述連桿中分連接面及其連接孔和連接齒的復合加工。本發明專利技術通過一次裝夾校調就能完成連桿中分連接面及其孔齒等所有要素的加工,縮短了工期,提高了效率和精度,保證了質量,降低了勞動強度。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用于柴油機連桿中分連接面孔齒復合加工的夾具及方法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大型柴油機構件的加工工藝,尤其涉及一種在臥式加工中心上通過一次裝夾用于柴油機連桿中分連接面孔齒復合加工的夾具及方法,屬于柴油機制造
技術介紹
連桿與曲軸一樣是柴油機上最關鍵的運動件,其小端與活塞組件相連,大端與曲軸的曲柄銷相配合組合成曲柄連桿機構,作用是把氣缸內活塞的往復動力轉化為曲軸的回轉扭矩進行動力輸出。請參閱圖1,中高速柴油機連桿C的典型結構是其在大端軸承處中分為連桿體C1和連桿蓋C2兩部分,該兩部分的中分面通過連接孔(包括銷孔)和連接齒相配合連接起來。所述中分面及其連接孔(包括銷孔)和連接齒的加工方法通常有兩種:一種是,首先在臥式加工中心上分別完成連桿體C1和連桿蓋C2的中分面(即齒頂面)及其上的連接孔(包括銷孔)的加工,然后將連桿體C1和連桿蓋C2一起裝夾在強力磨齒機上,以銷孔為校調基準完成裝夾后,將連桿體C1和連桿蓋C2一起進行強力磨齒機加工。另一種是,首先在臥式加工中心上分別完成連桿體C1和連桿蓋C2的中分面(即齒頂面)及其上的連接孔(包括銷孔)的加工,然后將連桿體C1和連桿蓋C2在中大型數控鏜銑床或臥式加工中心上中心錯位半齒距地上下疊放,以銷孔為校調基準完成裝夾后,使用成型銑齒刀進行銑齒加工。由于柴油機連桿C中分面上連接孔(即螺栓孔包括銷孔)和連接齒等要素都有較高的形位精度加工要求,因此在強力磨齒機上機加工或在中大型數控機床上銑齒加工時都必須對中分面上已加工的銷孔或螺栓孔進行精確校調,這往往需要花費較多的校調工時,所以上述連桿中分面的加工工藝方案存在有以下缺點:1、連桿中分面的孔、齒等加工要素須在兩種機床上多次裝夾校調分三道工序才能完成加工,導致工件周轉繁復,輔助工時大,生產周期長,生產效率低。2、連桿中分面的孔、齒等加工校調精度要求較高,裝夾校調次數過多難免產生累積誤差,從而無法保證孔齒的形位精度。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通常工藝的技術不足,提供一種用于柴油機連桿中分連接面孔齒復合加工的夾具及方法,專用于在臥式加工中心上實現通過一次裝夾校調完成中分連接面及其連接孔和連接齒的復合加工,從而省去多次裝夾校調的麻煩,減少輔助工時,提高加工效率,同時避免因此而產生的累積誤差,有效提升孔齒加工形位精度的質量保證能力。本專利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用于柴油機連桿中分連接面孔齒復合加工的夾具,該連桿包括具有中分連接面的連桿體和連桿蓋,其特征在于:所述夾具包括夾具體、大端搭壓組件、支承座組件、大端墊圈組件、小端搭壓組件、小端墊圈組件和定位座組件;所述夾具體為矩形鋼板件,所述大端墊圈組件和小端墊圈組件固定連接在所述夾具體上,用于支撐所述連桿體和連桿蓋,該大端墊圈組件的位置與連桿體的大頭的位置相對應,該小端墊圈組件的位置與所述連桿體的小頭的位置相對應;所述大端搭壓組件與所述夾具體連接且壓置于所述連桿蓋之上,將該連桿蓋和連桿體的大頭壓緊固定在所述大端墊圈組件上,所述小端搭壓組件與所述夾具體連接且壓置于所述連桿體的小頭之上,將該連桿體的小頭壓緊固定在所述小端墊圈組件上;所述支承座組件安裝固定于所述夾具體上且抵靠在所述連桿體和連桿蓋的側面,用于支承切削力;所述定位座組件安裝固定于所述夾具體上,側面設置有用以抵靠所述連桿體和連桿蓋的側面的定位面,該定位面呈階梯面結構,由位于上部的上定位面和位于下部的下定位面組成,該上定位面與下定位面在水平方向上相距所述中分連接面上連接齒的半個齒距,裝夾時所述連桿蓋的側面抵靠所述上定位面,所述連桿體的側面抵靠所述下定位面,從而使所述連桿體的中心線與所述連桿蓋的中心線錯位所述半個齒距。進一步地,所述夾具還包括有吊環螺釘,連接于所述夾具體的上平面,用于起吊整體所述夾具。進一步地,所述的大端墊圈組件的上表面和所述小端墊圈組件的上表面為支墊面,兩者的高度差確保所述連桿體能夠水平地放置在所述夾具上。本專利技術的另一技術方案為:一種通過上述夾具實現的用于柴油機連桿中分連接面孔齒復合加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夾具安裝在臥式加工中心的機床工作臺上,對所述連桿體和連桿蓋進行一次性裝夾校調,通過機床工作臺旋轉的兩個工位,完成所述連桿中分連接面及其連接孔和連接齒的復合加工。進一步地,所述的方法包括下列具體步驟:1)復驗所述夾具達到精度要求,復驗所述大端墊圈組件和小端墊圈組件的支墊面的高度差以及所述定位座組件的階梯定位面達到要求;2)在臥式加工中心的機床工作臺上安裝所述夾具;3)將工件裝夾在夾具上,將所述連桿蓋疊放在連桿體的大頭之上,使兩者的中分連接面對齊,所述連桿體和連桿蓋的外側面分別緊靠所述定位座組件的下定位面和上定位面,從而使所述連桿體的中心線與連桿蓋的中心線左右錯位半個齒距,同時使所述連桿體和連桿蓋分別緊靠所述支承座組件的側面,最后緊固所述大端搭壓組件和小端搭壓組件,將所述連桿體和連桿蓋夾固在所述夾具上;4)加工連接齒頂面和連接孔,機床主軸正對所述中分連接面,精銑所述連桿體和連桿蓋中分連接面上的齒頂面,再鉆鉸該連桿體和連桿蓋上的連接孔;5)加工連接齒,連桿隨夾具和回轉工作臺旋轉90°,然后半精銑和精銑所述中分連接面上的連接齒,至此通過一次裝夾校調完成連桿中分連接面的螺栓孔和連接齒在臥式加工中心上的復合加工。與傳統加工方法相比,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效果如下:1、只須在臥式加工中心上通過一次裝夾校調就能完成連桿中分面及其孔齒等所有要素的加工,減少了裝夾校調的次數及其輔助工時,減少了工件周轉,縮短了生產周期,大大了提高加工效率。2、降低了連桿中分面連接齒加工時的校調精度要求,避免了累積誤差的產生,有效提升了孔齒加工形位精度的質量保證能力。3、本專利技術減少了上車裝夾次數,避免了多次裝夾校調的麻煩,降低了校調要求,減輕了生產作業人員的勞動強度。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專用夾具的主視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的專用夾具的俯視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的專用夾具的左視圖。圖4為本專利技術的加工程序示意圖。圖5為本專利技術加工工位之一的示意圖。圖6為本專利技術加工工位之二的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本專利技術為中高速柴油機連桿中分面孔齒加工提供一種專用于在臥式加工中心上實現一次裝夾校調完成中分面連接孔和連接齒的復合加工的工藝方案及其專用夾具。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進行詳細闡述,但不能以此限制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請結合參閱圖1、圖2和圖3,本專利技術所述用于柴油機連桿中分連接面孔齒復合加工的夾具包括夾具體1、大端搭壓組件2、支承座組件3、大端墊圈組件4、小端搭壓組件5、小端墊圈組件6、定位座組件7和吊環螺釘8。所述夾具體1為矩形鋼板件,用于安裝所述大端墊圈組件4、小端墊圈組件6、定位座組件7和支承座組件3等夾具各功能組件,使夾具組合成一整體。四個所述吊環螺釘8連接于所述夾具體1的上平面且分布于該夾具體1的兩側邊,用于起吊整體所述夾具。所述大端墊圈組件4固定連接在所述夾具體1上,并且位置與連桿體C1的大頭的位置相對應,用于支撐所述連桿體C1和連桿蓋C2。所述小端墊圈組件6固定連接在所述夾具體1上,并且位置與所述連桿體C1的小頭的位置相對應,用于支撐所述連桿體C1。用于支墊所述連桿體C1的大端墊圈組件4的支墊面和小端墊圈組件6的支墊面之間的高度差應確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柴油機連桿中分連接面孔齒復合加工的夾具,該連桿包括具有中分連接面的連桿體和連桿蓋,其特征在于:所述夾具包括夾具體、大端搭壓組件、支承座組件、大端墊圈組件、小端搭壓組件、小端墊圈組件和定位座組件;所述夾具體為矩形鋼板件,所述大端墊圈組件和小端墊圈組件固定連接在所述夾具體上,用于支撐所述連桿體和連桿蓋,該大端墊圈組件的位置與連桿體的大頭的位置相對應,該小端墊圈組件的位置與所述連桿體的小頭的位置相對應;所述大端搭壓組件與所述夾具體連接且壓置于所述連桿蓋之上,將該連桿蓋和連桿體的大頭壓緊固定在所述大端墊圈組件上,所述小端搭壓組件與所述夾具體連接且壓置于所述連桿體的小頭之上,將該連桿體的小頭壓緊固定在所述小端墊圈組件上;所述支承座組件安裝固定于所述夾具體上且抵靠在所述連桿體和連桿蓋的側面,用于支承切削力;所述定位座組件安裝固定于所述夾具體上,側面設置有用以抵靠所述連桿體和連桿蓋的側面的定位面,該定位面呈階梯面結構,由位于上部的上定位面和位于下部的下定位面組成,該上定位面與下定位面在水平方向上相距所述中分連接面上連接齒的半個齒距,裝夾時所述連桿蓋的側面抵靠所述上定位面,所述連桿體的側面抵靠所述下定位面,從而使所述連桿體的中心線與所述連桿蓋的中心線錯位所述半個齒距。...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用于柴油機連桿中分連接面孔齒復合加工的夾具,該連桿包括具有中分連接面的連桿體和連桿蓋,其特征在于:所述夾具包括夾具體、大端搭壓組件、支承座組件、大端墊圈組件、小端搭壓組件、小端墊圈組件和定位座組件;所述夾具體為矩形鋼板件,所述大端墊圈組件和小端墊圈組件固定連接在所述夾具體上,用于支撐所述連桿體和連桿蓋,該大端墊圈組件的位置與連桿體的大頭的位置相對應,該小端墊圈組件的位置與所述連桿體的小頭的位置相對應;所述大端搭壓組件與所述夾具體連接且壓置于所述連桿蓋之上,將該連桿蓋和連桿體的大頭壓緊固定在所述大端墊圈組件上,所述小端搭壓組件與所述夾具體連接且壓置于所述連桿體的小頭之上,將該連桿體的小頭壓緊固定在所述小端墊圈組件上;所述支承座組件安裝固定于所述夾具體上且抵靠在所述連桿體和連桿蓋的側面,用于支承切削力;所述定位座組件安裝固定于所述夾具體上,側面設置有用以抵靠所述連桿體和連桿蓋的側面的定位面,該定位面呈階梯面結構,由位于上部的上定位面和位于下部的下定位面組成,該上定位面與下定位面在水平方向上相距所述中分連接面上連接齒的半個齒距,裝夾時所述連桿蓋的側面抵靠所述上定位面,所述連桿體的側面抵靠所述下定位面,從而使所述連桿體的中心線與所述連桿蓋的中心線錯位所述半個齒距。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柴油機連桿中分連接面孔齒復合加工的夾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夾具還包括有吊環螺釘,連接于所述夾具體的上平面,用于起吊整體所述夾具。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柴油機連桿中分連接面孔齒復合加工的夾具,其特...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方麗玲,汝文斌,陳仲佳,
申請(專利權)人:滬東重機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上海,3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