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一種循環流化床氣化爐階梯風束布風板。它通過布風板的通氣孔曲徑設置和通氣孔出氣端聚合到同一個大孔通道,其上部為柱形孔,下部為上小下大的空心圓臺,圓臺上邊沿與氣料混合物通孔下端邊沿相接,所述圓臺設定為封帽,氣料混合物通孔的底為平面,設定為阻料臺;布風板下底面球冠拱面與氣料混合物通孔之間設有多個通氣孔,通氣孔下段設置為發散狀斜向向上,中段豎直設置,上段水平設置。本發明專利技術具有設計精巧、使用壽命長、氣流集中且有梯度變化、無漏灰等優點。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循環流化床氣化爐階梯風束布風板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循環流化床氣化爐布風板,具體涉及一種分束輸入集束輸出階梯風速的布風板,屬于煤氣化設備的專用部件。
技術介紹
布風板是循環流化床氣化爐的重要部件之一,它是氣化爐爐膛的底板,其上部為爐膛,下部與風室連接。布風板的作用是支撐氣化爐爐膛中的物料,同時使下部風室中的氣體或氣料混合物從布風板的整個區域穿過,進入爐膛。人們普遍采用在布風板出氣孔一側設大量的風帽,讓氣室中的氣體或氣料混合物進入風帽,然后再從風帽的小孔中噴出進入氣化爐爐膛。然而現有布風板一般都是為了氣體從氣室均勻進入氣化爐爐膛而進行各種改進,目的就是要進入氣化爐爐膛的氣體在氣化爐中各處均勻。隨著循環流化床氣化爐的不斷改進,尤其是循環流化床氣化爐與熱解氣化爐組合氣化的煤制氣裝置,因煤從外部進入氣化爐循環次數的減少及爐腔底部不排渣等原因,要保證煤在氣化爐爐腔內順利燃燒熱解氣化并達到不產焦油的燃燒工況,就必須實現循環流化床氣化爐內產生內循環的燃燒氣化,為了實現這一目的,要求進入氣化爐爐腔的氣體或氣料混合物為不均勻,可產生內循環的階梯風束。同時傳統的布風板因風帽設置的不合理還存在較為嚴重的漏灰現象,造成風室堵塞。為此對現有布風板的結構就提出了新的設計要求。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種循環流化床氣化爐階梯風束布風板。它通過布風板的通氣孔曲徑設置和通氣孔出氣端聚合到同一個大孔通道,實現了進入氣化爐的風為集束階梯風束,且有效地阻止了爐腔內固相物料漏入氣室。本專利技術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實施,一種循環流化床氣化爐階梯風束布風板,它是將循環流化床氣化爐的內腔上部設置為爐腔、中部設置為布風板、下部設置為混合氣室,爐腔中部設置輸煤管,輸煤管與爐腔相連通,爐腔的上部設置高溫氣料導管,高溫氣料導管的一端與爐腔相連通,另一端與下道裝置相連通;爐腔底部設置布風板,布風板的上面在爐腔內,下面為混合氣室的頂;混合氣室中部設置粉煤輸送管和含碳飛灰輸送管,粉煤輸送管和含碳飛灰輸送管與混合氣室相連通,混合氣室底部設置氣化劑導管,氣化劑導管與混合氣室相連通,布風板下底面為球冠拱面,上面中間部位設有一個較大直徑上端開通的氣料混合物通孔,其上部為柱形孔,下部為上小下大的空心圓臺,圓臺上邊沿與氣料混合物通孔下端邊沿相接,所述圓臺設定為封帽,氣料混合物通孔的底為平面,設定為阻料臺;布風板下底面球冠拱面與氣料混合物通孔之間設有多個通氣孔,通氣孔的下端與混合氣室相連通,上端與氣料混合物通孔相連通,通氣孔下段設置為發散狀斜向向上,中段豎直設置,上段水平設置,且上、中、下三段貫通;混合氣室中的氣化劑及帶有高溫飛灰的煤氣,由通氣孔的下端進入到通氣孔的上端噴出,進入氣料混合物通孔集束沖向氣化爐的爐腔。本專利技術中布風板采用非金屬耐高溫材料制成。布風板與氣化爐爐壁設計為一整體是一個技術方案。布風板與氣化爐爐壁為互相獨立的分體,且互相間采用粘結可作為另一個技術方案。通氣孔的另一個技術方案是設置成上下兩段,下段設置為發散狀斜向向上,上段水平設置。由于本設計中氣料混合物通孔的直徑較大,流過氣料混合物通孔的氣量較大,因此從氣料混合物通孔中向上沖向爐腔的氣料混合物的流速不相同,中間流速大邊緣流速小形成階梯風束。本專利技術具有設計精巧、使用壽命長、投資省、氣流集中且有梯度變化、無漏灰等優點。附圖說明附圖1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示意圖;附圖中:1為氣化爐、2為布風板、3為預熱裝置,201為通氣孔、202為阻料臺、203為氣料混合物通孔、204為封帽、205為球冠拱面、301為混合氣室,a為輸煤管、b為高溫氣料導管、c為粉煤輸送管、d為含碳飛灰輸送管、e為氣化劑導管。具體實施方式氣化爐1的內腔上部設置為爐腔、中部設置為布風板2、下部設置為混合氣室301,爐腔中部設置輸煤管a,輸煤管a與爐腔相連通,爐腔的上部設置高溫氣料導管b,高溫氣料導管b的一端與爐腔相連通,另一端與下道裝置相連通;爐腔底部設置布風板2,布風板2的上面在爐腔內,下面為混合氣室301的頂;混合氣室301中部設置粉煤輸送管c和含碳飛灰輸送管d,粉煤輸送管c和含碳飛灰輸送管d與混合氣室301相連通,混合氣室301底部設置氣化劑導管e,氣化劑導管e與混合氣室301相連通,布風板2下底面為球冠拱面205,上面中間部位設有一個較大直徑上端開通的氣料混合物通孔203,其上部為柱形孔,下部為上小下大的圓臺,圓臺上邊沿與氣料混合物通孔203下端邊沿相接,所述圓臺設定為封帽204,氣料混合物通孔203的底為平面,設定為阻料臺202;布風板2下底面球冠拱面205與氣料混合物通孔203之間設有多個通氣孔201,通氣孔201的下端與混合氣室301相連通,上端與氣料混合物通孔203相連通,通氣孔201下段設置為發散狀斜向向上,中段豎直設置,上段水平設置,且上、中、下三段貫通;混合氣室301中的氣化劑及帶有高溫飛灰的煤氣,由通氣孔201的下端進入到通氣孔201的上端噴出,進入氣料混合物通孔203集束沖向氣化爐1的爐腔。由于氣料混合物通孔203的直徑較大和流過氣料混合物通孔203的氣量較大,因此從氣料混合物通孔203中沖向爐腔的氣料混合物的流速不相同,中間流速大邊緣流速小形成階梯風束。如附圖1所示的實施例中,通氣孔201中的上、中、下三段的斜向設置可根據氣量要求和氣速要求以及氣化爐1中固相顆粒沉積速度、固相顆粒直徑、固相顆粒密度等因素來設置。實施例一如附圖1所示的是本專利技術運用在異型內循環流化床氣化爐中的情況,混合氣室301中部設置的粉煤輸送管c和含碳飛灰輸送管d將粉煤和含碳飛灰送進混合氣室301中,混合氣室301底部設置氣化劑導管e將氣化劑送進混合氣室301,粉煤和含碳飛灰與氣化劑在混合氣室301相遇并燃燒氣化,混合氣室301中的氣化劑及燃燒產生的帶有高溫飛灰的煤氣,由通氣孔201的下端進入到通氣孔201的上端噴出,進入氣料混合物通孔203集束沖向氣化爐1的爐腔。由于氣料混合物通孔203的直徑較大和流過氣料混合物通孔203的氣量較大,因此從氣料混合物通孔203中沖向爐腔的氣料混合物的流速不相同,中間流速大邊緣流速小形成階梯風束。因此進入氣化爐1的氣化劑及帶有高溫飛灰的煤氣的階梯風束流,在氣化爐1的爐腔內向上快速流動,遇爐腔中部設置的輸煤管a輸送進入爐腔的煤迅速燃燒熱解氣化,由于進入氣化爐1的是中間流速大邊緣流速小形成階梯風束,加之爐腔的特別設計,使得氣化爐1爐腔內的物料及氣流主生自上至下的菊花狀的內循環現象,從而實現了煤在氣化爐1爐腔內多次循環燃熱解氣化,保證了爐腔內的氣化溫度,提高了煤的氣化率。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循環流化床氣化爐階梯風束布風板,它是將循環流化床氣化爐的內腔上部設置為爐腔、中部設置為布風板、下部設置為混合氣室,爐腔中部設置輸煤管,輸煤管與爐腔相連通,爐腔的上部設置高溫氣料導管,高溫氣料導管的一端與爐腔相連通,另一端與下道裝置相連通;爐腔底部設置布風板,布風板的上面在爐腔內,下面為混合氣室的頂,其形狀為球冠拱面;混合氣室中部設置粉煤輸送管和含碳飛灰輸送管,粉煤輸送管和含碳飛灰輸送管與混合氣室相連通,混合氣室底部設置氣化劑導管,氣化劑導管與混合氣室相連通,其特征在于:布風板上面中間部位設有一個較大直徑上端開通的氣料混合物通孔,氣料混合物通孔上部為柱形孔,下部為上小下大的空心圓臺,圓臺上邊沿與氣料混合物通孔下端邊沿相接,所述圓臺設定為封帽,氣料混合物通孔的底為平面,設定為阻料臺;布風板下底面球冠拱面與氣料混合物通孔之間設有多個通氣孔,通氣孔的下端與混合氣室相連通,上端與氣料混合物通孔相連通,通氣孔下段設置為發散狀斜向向上,中段豎直設置,上段水平設置,且上、中、下三段貫通;混合氣室中的氣化劑及帶有高溫飛灰的煤氣,由通氣孔的下端進入到通氣孔的上端噴出,進入氣料混合物通孔集束沖向氣化爐的爐腔。...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循環流化床氣化爐階梯風束布風板,它是將循環流化床氣化爐的內腔上部設置為爐腔、中部設置為布風板、下部設置為混合氣室,爐腔中部設置輸煤管,輸煤管與爐腔相連通,爐腔的上部設置高溫氣料導管,高溫氣料導管的一端與爐腔相連通,另一端與下道裝置相連通;爐腔底部設置布風板,布風板的上面在爐腔內,下面為混合氣室的頂,其形狀為球冠拱面;混合氣室中部設置粉煤輸送管和含碳飛灰輸送管,粉煤輸送管和含碳飛灰輸送管與混合氣室相連通,混合氣室底部設置氣化劑導管,氣化劑導管與混合氣室相連通,其特征在于:布風板上面中間部位設有一個較大直徑上端開通的氣料混合物通孔,氣料混合物通孔上部為柱形孔,下部為上小下大的空心圓臺,圓臺上邊沿與氣料混合物通孔下端邊沿相接,所述圓臺設定為封帽,氣料混合物通孔的底為平面,設定為阻料臺;布風板下底面球冠拱面與氣料混合物通孔之...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連華,陳柏金,葉旺森,王季,馬海軍,楊鑒峰,
申請(專利權)人:中聚信海洋工程裝備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