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采用涉及一種防雷裝置,包括底座,外蓋和防雷模塊,防雷模塊設置在底座上,所述防雷模塊包括氣體放電管,第一熱敏電阻,第二熱敏電阻,第一線路和第二線路,所述第一、第二熱敏電阻分別設置在第一線路和第二線路中,所述第一線路包括第一接入端和第一輸出端,第二線路包括第二接入端和第二輸出端,所述氣體放電管包括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所述第一端口接入第一接入端和第一熱敏電阻之間的線路,所述第二端口接入第二接入端與第二熱敏電阻之間的線路,所述第三端口接地,所述第一、第二端口并聯有過熱保護模塊。本發明專利技術能夠防止電氣設備受到雷擊時損毀,同時防止雷擊過后的感應電流對電路的破壞。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防雷裝置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防雷裝置。
技術介紹
防雷裝置的作用是用來保護電力系統中各種電器設備免受雷電過電壓、操作過電壓、工頻暫態過電壓沖擊而損壞的一種電器?,F有技術中,常見的防雷裝置是通過設置金屬氧化物變阻器(MetalOxideVaristor,MOV)的元件,用來轉移多余的電壓。MOV將火線和地線連接在一起。MOV由三部分組成:中間是一根金屬氧化物材料,由兩個半導體連接著電源和地線。這些半導體具有隨著電壓變化而改變的可變電阻。當電壓低于某個特定值時,半導體中的電子運動將產生極高的電阻。反之,當電壓超過該特定值時,電子運動會發生變化,半導體電阻會大幅降低。如果電壓正常,MOV會閑在一旁。而當電壓過高時,MOV可以傳導大量電流,消除多余的電壓。但MOV避雷裝置的失效有短路和開路兩種形式,強大的雷電流可能將避雷裝置擊壞,形成開路故障,這時避雷模塊的外形往往會被破壞。避雷裝置也可能因時間長材料老化而動作電壓下降,當動作電壓下降到低于線路工作電壓的水平時,避雷裝置通過交流電流增加,避雷裝置發熱,最終會破壞MOV器件的非線性特性,導致避雷器部分短路燒毀。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為了解決現有技術的問題,提供了一種有效避免電氣設備遭受雷擊時受損的防雷裝置。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防雷裝置,包括底座,外蓋和防雷模塊,所述防雷模塊設置在底座上,所述防雷模塊包括氣體放電管,第一熱敏電阻,第二熱敏電阻,第一線路和第二線路,所述第一、第二熱敏電阻分別設置在第一線路和第二線路中,所述第一線路包括第一接入端和第一輸出端,所述第二線路包括第二接入端和第二輸出端,所述氣體放電管包括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所述第一端口接入第一接入端和第一熱敏電阻之間的線路,所述第二端口接入第二接入端與第二熱敏電阻之間的線路,所述第三端口接地,所述第一、第二端口并聯有過熱保護模塊。以下為本專利技術的附屬技術方案。所述底座上設有固定架和接地板,所述防雷模塊設置在固定架上,并通過螺栓將地線與接地板連接。所述底座上設有支撐部,所述外蓋可套設在底座上并支撐在支撐部上,底座和外蓋之間密閉連接。所述第一熱敏電阻和第二熱敏電阻均為正溫度系數熱敏電阻。所述氣體放電管內設有惰性氣體。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效果:本專利技術的防雷裝置能夠防止電氣設備受到雷擊時損毀,同時防止雷擊過后的感應電流對電路的破壞;此外,通過設置底座和外蓋使得防雷裝置能夠便于更換安裝,隔絕外部濕氣對內部電氣元件的影響。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防雷裝置的示意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防雷模塊的電路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實例對本專利技術的實質性特點和優勢作進一步的說明,但本專利技術并不局限于所列的實施例。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施例的防雷裝置包括底座1,外蓋2和防雷模塊3,所述防雷模塊3設置在底座1上,防雷模塊3可避免電氣設備受到雷擊時線路過載而損壞。所述防雷模塊3包括氣體放電管33,第一熱敏電阻31,第二熱敏電阻32,第一線路34和第二線路35。所述第、第二熱敏電阻31、32分別設置在第一線路34和第二線路35中,第一、第二線路34、35是用于連接防雷裝置兩側的電器設備。所述第一線路34包括第一接入端L1和第一輸出端I1,所述第二線路35包括第二接入端L2和第二輸出端I2,所述氣體放電管33包括第一端口a,第二端口b和第三端口c,所述第一端口a接入第一接入端L1和第一熱敏電阻31之間的線路,所述第二端口b接入第二接入端L2與第二熱敏電阻32之間的線路,所述第三端口c與地線4連接。當電氣設備遭受到雷擊時,氣體放電管33使得第一、第二接入端L1、L2與第三端口c間形成低電阻狀態,從而可將雷電導入地面;隨后,當產生異常電流或雷擊感應電流時,第一、第二熱敏電阻31、32由于流過其電流增加造成溫度上升,從而使得第一、第二熱敏電阻31、32形成高電阻,從而降低雷擊感應電流對電路的影響。當雷擊消失后,上升氣體放電管33、第一熱敏電阻31和第二熱敏電阻32均能恢復到初始狀態。所述第一、第二端口并聯有過熱保護模塊5。使得若雷擊持續或雷擊感應電流在短時間(一般為幾分鐘)內無法消失,則過熱保護模塊5可直接將第一、第二接入端L1、L2斷路,從而避免持續放電造成氣體放電管33產生高溫而燒毀。如圖1和圖2所示,進一步的,所述底座1上設有固定架11和接地板12,所述防雷模塊3設置在固定架11上,并通過螺栓13將地線14與接地板12連接,使得地線14能夠與接地板12牢固連接,通過設置固定架11便于防雷模塊3與底座1連接。所述底座11上設有支撐部111,所述外蓋2可套設在底座11上并支撐在支撐部111上,底座1和外蓋2之間密閉連接,通過底座1和外蓋2之間的密閉連接,使得防雷裝置可設置在潮濕地區。所述第一熱敏電阻31和第二熱敏電阻32均為正溫度系數熱敏電阻,從而使其能夠隨溫度升高而增大阻值。所述氣體放電管33內設有惰性氣體,當受到雷擊時,氣體放電管33被擊穿,從而釋放電流。本實施例的防雷裝置能夠防止電氣設備受到雷擊時損毀,同時防止雷擊過后的感應電流對電路的破壞;此外,通過設置底座和外蓋使得防雷裝置能夠便于更換安裝,隔絕外部濕氣對內部電氣元件的影響。以上所述僅是本專利技術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
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專利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防雷裝置,包括底座,外蓋和防雷模塊,所述防雷模塊設置在底座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雷模塊包括氣體放電管,第一熱敏電阻,第二熱敏電阻,第一線路和第二線路,所述第一、第二熱敏電阻分別設置在第一線路和第二線路中,所述第一線路包括第一接入端和第一輸出端,所述第二線路包括第二接入端和第二輸出端,所述氣體放電管包括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所述第一端口接入第一接入端和第一熱敏電阻之間的線路,所述第二端口接入第二接入端與第二熱敏電阻之間的線路,所述第三端口接地,所述第一、第二端口并聯有過熱保護模塊。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防雷裝置,包括底座,外蓋和防雷模塊,所述防雷模塊設置在底座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雷模塊包括氣體放電管,第一熱敏電阻,第二熱敏電阻,第一線路和第二線路,所述第一、第二熱敏電阻分別設置在第一線路和第二線路中,所述第一線路包括第一接入端和第一輸出端,所述第二線路包括第二接入端和第二輸出端,所述氣體放電管包括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所述第一端口接入第一接入端和第一熱敏電阻之間的線路,所述第二端口接入第二接入端與第二熱敏電阻之間的線路,所述第三端口接地,所述第一、第二...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建軍,張靖,梁文德,
申請(專利權)人:天津市吉濤防雷電器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天津,1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