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閥與接頭的連接機構,其用于經由接頭(1)將管與空氣配管中的閥的殼體(2)連接,在閥的殼體(2)上形成有用于供所述接頭(1)插入并連接所述接頭(1)的連接孔(22),在該連接孔(22)的內周面具有止動環嵌入槽(23),在接頭(1)的外周面形成有止動環收容槽(31),在接頭(1)插入殼體(2)內的插入狀態下,收容槽(31)內的止動環(3)嵌入到嵌入槽(23)中。
Connecting mechanism of valve and joint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a connecting mechanism and valve joint, the joint (1) will be used by the tube shell and the air in the piping valve (2) connected in the valve housing (2) is formed for the joint (1) is inserted and connected with the connector (1) connecting holes (22 in the connecting hole), (22) the inner peripheral surface of the snap ring is embedded in a groove (23), (1) in the joint of the outer peripheral surface of a snap ring groove is formed in the joint (31), (1) into the housing (2) is inserted into the slot (31). The snap ring (3) is embedded into the embedding slot (23).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閥與接頭的連接機構
本專利技術涉及卡車等車輛用空氣制動器配管等空氣配管中的閥與接頭的連接機構。
技術介紹
例如在大型卡車中,為了進行制動器、輔助設備的控制、驅動而使用空氣,并使用大量的閥、罐、空氣致動器等。以往,連接供空氣通過的空氣配管的管接頭利用錐狀螺紋將閥與接頭緊固。考慮到密封性、耐老化性以及耐熱性等,各個螺紋由鐵、黃銅、不銹鋼、鋁等金屬制成。在圖4中示出以往的閥與接頭的連接機構。在金屬制的閥的殼體20中,形成有在內周面設置有錐螺紋的螺紋孔220,將設置于金屬制的接頭10的外螺紋部120擰入該螺紋孔220而進行連接。另一方面,為了實現輕型化和成本降低,希望閥與接頭不由金屬制成而由樹脂制成。但是,與金屬相比樹脂的蠕變特性差,難以長期維持氣密性能。另外,也已知在接合部使用M螺紋、G螺紋等平行螺紋,并利用密封墊、O型環進行接合的情況,但樹脂制的螺紋存在因使用時的振動等而松緩的顧慮。另外,在接頭具有L字形的彎頭形狀的情況下,為了使接頭朝向任意的方向,需要具有使接頭主體部與螺紋部旋轉的機構(旋轉構造),因此構造變得復雜成本也變高。在先技術文獻專利文獻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1-280559號公報
技術實現思路
專利技術要解決的課題本專利技術的主要課題在于提供不產生氣密性的降低、連接部的松緩等問題的閥與接頭的連接機構。本專利技術的另一課題在于提供即便接頭是彎頭形狀也能夠不應用旋轉構造而使接頭向任意的方向旋轉的閥與接頭的連接機構。用于解決課題的手段本專利技術的閥與接頭的連接機構用于經由接頭將管與空氣配管中的閥的殼體連接,其特征在于,在閥的殼體上形成有用于供所述接頭插入并連接所述接頭的連接孔,在該連接孔的內周面具有止動環嵌入槽,在所述接頭的外周面形成有止動環收容槽,在所述接頭插入殼體內的插入狀態下,所述收容槽內的止動環嵌入到嵌入槽中。專利技術效果根據本專利技術,閥與接頭的連接不采用以往的螺紋緊固構造,而通過止動環使接頭卡止于閥的殼體,因此不存在因振動等而產生松緩的顧慮,能夠維持氣密性。由于本專利技術采用這種連接機構,因此閥的殼體與接頭中的一方或者兩方能夠不使用金屬而使用樹脂,能夠實現輕型化和成本降低。另外,若采用本專利技術的上述連接機構,即便是彎頭形狀的接頭,也能夠不應用旋轉構造而使配管向任意的方向旋轉。附圖說明圖1是示出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實施方式的連接前的狀態的局部剖切說明圖。圖2是示出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實施方式的連接后的狀態的局部剖切說明圖。圖3是示出彎頭形狀的接頭的一例的側視圖。圖4是示出以往的閥與接頭的連接機構的說明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利用附圖說明本專利技術的連接機構。如圖1所示那樣,本專利技術的實施方式所涉及的連接機構是對卡車等的空氣配管中的接頭1與閥的殼體2進行連接的機構。在接頭1的向殼體2內插入的前部外周面形成有沿周向延伸的止動環收容槽31。在比止動環收容槽31靠前方的位置形成有臺階部41,臺階部41的前端部的直徑變細。在該變細的臺階部41安裝有O型環4。在接頭1的后端面形成有管連接口11。O型環4具有對閥與接頭1進行密封的作用。在閥的殼體2形成有用于供接頭1插入并連接接頭1的連接孔22,空氣經由該連接孔22流動。在殼體2的內周面形成有與接頭1的止動環收容槽31對應的止動環嵌入槽23。另外,在比止動環嵌入槽23靠內側的位置形成有用于卡止O型環4的臺階部24。止動環3也被稱作卡環,其一部分從止動環收容槽31內向外側突出,突出部以收納于止動環嵌入槽23內的方式變形,通過彈簧作用而復原。止動環3具有寬度朝向前端部變細的偏心型、寬度恒定的橢圓形狀的同心型、螺旋環型等,在本專利技術中能夠采用任一類型的止動環。止動環通常使用彈簧用不銹鋼鋼絲(SUS304-WPB),但也可以使用其他金屬或者樹脂。在將接頭1與殼體2連接時,將接頭1向殼體2的連接孔22內壓入。此時,止動環收容槽31內的止動環3縮徑,在連接孔22內的止動環嵌入槽23處止動環3復原,從而能夠將接頭1與閥的殼體2連接。在圖2中示出連接狀態。此時,如圖2所示那樣,O型環4被夾在殼體2的臺階部24與接頭1的臺階部41之間,對殼體2與接頭1之間進行密封,從而維持氣密性。即,在連接狀態下,接頭1能夠繞中心軸A旋轉,但通過O型環4可靠地進行密封,并且通過止動環3防止從殼體2脫落,且不存在以往的螺紋緊固的因振動產生的松緩的顧慮。由于采用這種連接構造,因此在本專利技術中,作為接頭1以及閥的殼體2的材質,除金屬以外,也可以使用樹脂。即,接頭1以及閥的殼體2由金屬或樹脂構成,但基于輕型化、成本降低,優選至少一方由樹脂構成。作為能夠使用的樹脂,優選為滿足卡車的空氣配管所要求的耐熱性、耐壓性、耐藥性的樹脂,例如舉出列舉聚鄰苯二甲酰胺(PPA)、聚酰胺6T(PA6T)、聚酰胺9T(PA9T)、聚酰胺10T(PA10T)、聚酰胺11T(PA11T)、聚己二酰對苯二胺(PAMXD6)、聚苯硫醚(PPS)、間規聚苯乙烯(SPS)、聚酰胺6(PA6)、聚酰胺66(PA66)、聚酰胺11(PA11)、聚酰胺12(PA12)等耐熱性高的樹脂。作為能夠使用的金屬,例如舉出鋁、鐵、銅等。圖3示出彎頭形狀的接頭1’。在連接該接頭1’的情況下,在向殼體2內插入的插入部分也形成有與上述同樣的止動環收容槽31以及臺階部41,在止動環嵌入槽23嵌入有止動環3,在臺階部41安裝有O型環4,因此與上述同樣地,通過向殼體2內壓入,從而利用止動環3固定、連接接頭1’。此時,接頭1’能夠繞中心軸A旋轉,因此能夠任意地改變管連接口11的方向。除此以外與上述的實施方式相同。如以上說明那樣,本專利技術的連接機構即便不像以往那樣在接頭使用螺紋構造,也能夠通過止動環簡單且可靠地對接頭與閥進行連接,能夠長期維持O型環等的密封性。并且能夠將接頭以及/或者閥的殼體的材質設為樹脂,因此能夠實現輕型化和成本降低。工業實用性根據本專利技術,閥與接頭的連接部不存在因振動等而產生松緩的顧慮,能夠長期維持氣密性。因此,本專利技術所涉及的閥與接頭的連接機構能夠適當應用于卡車、其他各種機械類設備所使用的空氣閥、空氣罐、空氣致動器等的空氣配管中的閥與接頭的連接。特別是當閥的殼體與接頭中的一方或者兩方不使用金屬而使用樹脂時,能夠有助于卡車等的輕型化和成本降低。附圖標記說明1、1’、10接頭;2、20殼體;3止動環;4O型環;11、110管連接口;22連接孔;23止動環嵌入槽;24臺階部;31止動環收容槽;41臺階部。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閥與接頭的連接機構,其用于經由接頭將管與空氣配管中的閥的殼體連接,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閥的殼體上形成有用于供所述接頭插入并連接所述接頭的連接孔,在該連接孔的內周面具有止動環嵌入槽,在所述接頭的外周面形成有止動環收容槽,在所述接頭插入殼體內的插入狀態下,所述收容槽內的止動環嵌入到嵌入槽中。
【技術特征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2014.10.24 JP 2014-2170611.一種閥與接頭的連接機構,其用于經由接頭將管與空氣配管中的閥的殼體連接,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閥的殼體上形成有用于供所述接頭插入并連接所述接頭的連接孔,在該連接孔的內周面具有止動環嵌入槽,在所述接頭的外周面形成有止動...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谷口泰章,
申請(專利權)人:霓達株式會社,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日本,JP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