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濕式離合器轂高速狀態變形量試驗測量方法,其特征在于,A、將離合器轂安裝在可轉動的轉軸上,采用旋轉驅動裝置驅動轉軸以及離合器轂勻速旋轉;B、通過設置在離合器轂徑向方向上的位移傳感器實時檢測離合器轂邊緣的變形量,直到該變形量穩定不變時,記錄該變形量;C、將上述變形量與預設的離合器轂邊緣所允許的最大變形量進行比較,若上述變形量小于該最大變形量,提高驅動轉軸以及離合器轂的轉速,重復步驟B和C,直到上述變形量大于該最大變形量,或離合器轂爆裂。本發明專利技術具有可以記錄得到待測試離合器轂在不同轉速下其邊緣的變形量,得到待測試離合器轂所能承受的最高轉速等優點。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濕式離合器轂高速狀態變形量試驗測量方法
本專利技術屬于汽車零部件試驗
,涉及汽車動力傳動系中離合器轂性能測量試驗方法,更具體地說,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濕式離合器轂高速狀態變形量試驗測量方法。
技術介紹
離合器總成是駕駛員控制汽車動力輸出的重要部件。該總成能夠隨著駕駛員踩踏和輕抬踏板,起到中斷(或者減小動力輸出)和傳遞動力(增大動力輸出)的作用,從而實現了駕駛員對動力傳遞的有效控制。我們都知道濕式離合器靠裝在離合器外轂上的對偶鋼片與內轂上的摩擦片相互壓緊產生摩擦力矩(其中包括滑動摩擦力矩或者靜摩擦力矩)來傳遞動力的。然而,離合器的外轂是通過傳動軸直接與發動機相連,具有與發動機相同的高轉速。因此,由于高轉速離心力的作用,離合器外轂會產生一定的變形,其動力傳遞特性也會隨之發生變化。目前,對于濕式離合器外轂的變形,無論是設計還是試驗過程中,都忽略了離合器外轂變形對轉矩傳遞的影響,而事實上當離合器外轂達到一定轉速時,變形量是不可忽略不計的。在外轂生產過程中,可能出現質量分布不均的情況,導致外轂變形不均勻,直接影響對偶鋼片的受力,變形過大還會出現對偶鋼片脫落等情況,從而影響離合器的整體性能。如何對濕式離合器外轂進行耐高速測量試驗,實現對濕式離合器外轂變形的檢測,提高濕式離合器的整體性能,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如何提供一種能夠用于檢測濕式離合器轂在不同轉速下的變形情況,確定濕式離合器轂正常工作時的最大轉速,有利于改進離合器轂,提高離合器轂的質量的濕式離合器轂高速狀態變形量試驗測量方法。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采用了如下的技術方案:一種濕式離合器轂高速狀態變形量試驗測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A、將離合器轂安裝在可轉動的轉軸上,采用旋轉驅動裝置驅動轉軸以及離合器轂勻速旋轉;B、通過設置在離合器轂徑向方向上的位移傳感器實時檢測離合器轂邊緣的變形量,直到該變形量穩定不變時,記錄該變形量;C、將上述變形量與預設的離合器轂邊緣所允許的最大變形量進行比較,若上述變形量小于該最大變形量,提高驅動轉軸以及離合器轂的轉速,重復步驟B和C,直到上述變形量大于該最大變形量,或離合器轂爆裂。采用上述方法,可以記錄得到待測試離合器轂在不同轉速下其邊緣的變形量,有利于分析濕式離合器轂的變形規律,為濕式離合器轂的改進提供依據。還可以得到待測試離合器轂所能承受的最高轉速。作為優化,試驗前,先獲取如下結構的濕式離合器轂高轉速變形量測量試驗系統,該濕式離合器轂高轉速變形量測量試驗系統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設置有離合器轂安裝架以及旋轉驅動裝置;所述離合器轂安裝架包括架體以及用于固定安裝待測試離合器轂的轉軸,所述轉軸沿水平方向設置,且兩端可轉動地安裝在所述架體上;所述架體上還設置有位置傳感器,所述位置傳感器位于待測試離合器轂在所述轉軸上的安裝位置的徑向方向上;所述旋轉驅動裝置包括驅動電機,所述驅動電機的輸出軸同軸連接至所述轉軸,并能夠驅動所述轉軸旋轉;還包括測控系統,所述測控系統包括計算機,以及用于控制所述驅動電機的電機控制器和用于采集所述位置傳感器所檢測到的位置信號的數據采集器,所述電機控制器和數據采集器均電連接至所述計算機;試驗時,將待測試離合器轂安裝在所述轉軸上,所述計算機通過電機控制器控制驅動電機勻速旋轉,驅動所述轉軸以及待測試離合器轂旋轉,所述位置傳感器對待測試離合器轂邊緣的變形量進行實時檢測,并通過所述數據采集器進行采集,所述數據采集器將采集到的變形量輸送到計算機中進行記錄,并與計算機內預設的離合器轂邊緣所允許的最大變形量進行對比;若上述變形量小于該最大變形量,所述計算機通過電機控制器控制驅動電機提高轉速,重復上述步驟,直到上述變形量大于該最大變形量,或離合器轂爆裂,所述計算機通過電機控制器控制驅動電機停止。作為優化,所述濕式離合器轂高轉速變形量測量試驗系統中,所述旋轉驅動裝置還包括升速箱,所述升速箱的輸入軸與所述驅動電機的輸出軸同軸連接,所述升速箱的輸出軸與所述轉軸同軸連接;所述測控系統還包括用于控制所述升速箱切換速比的升速箱控制器,所述升速箱控制器電連接至所述計算機;試驗時,若上述變形量小于該最大變形量,所述計算機可以通過所述升速箱控制器控制所述升速箱提高速比,提高所述轉軸以及待測試離合器轂的轉速。作為優化,所述濕式離合器轂高轉速變形量測量試驗系統中,所述旋轉驅動裝置還包括轉速傳感器,所述轉速傳感器安裝在所述驅動電機與所述轉軸之間,用于檢測輸入到所述轉軸上的轉速;所述轉速傳感器電連接至所述數據采集器。作為優化,所述濕式離合器轂高轉速變形量測量試驗系統中,所述轉軸的兩端通過軸承支撐在所述架體上,所述轉軸朝向所述驅動電機一端的軸承的軸承座上設置加速度傳感器,所述加速度傳感器電連接至所述數據采集器。作為優化,所述濕式離合器轂高轉速變形量測量試驗系統中,所述離合器轂安裝架還包括繞周向圍繞在所述轉軸外側的呈環狀的防護罩,所述位置傳感器設置在所述防護罩的內側。作為優化,所述濕式離合器轂高轉速變形量測量試驗系統中,所述位置傳感器沿所述轉軸的徑向方向對稱地成對設置,且所述防護罩上設置有若干對所述位置傳感器;試驗時,計算機對沿所述轉軸的徑向方向對稱地成對設置的所述位置傳感器所檢測到的變形量進行加權,并將加權后的最大的變形量與預設的離合器轂邊緣所允許的最大變形量進行對比。作為優化,所述濕式離合器轂高轉速變形量測量試驗系統中,所述位置傳感器沿所述防護罩的周向方向均勻布置有四個。綜上所述,本專利技術具有如下優點:1、該方法可以記錄得到待測試離合器轂在不同轉速下其邊緣的變形量,有利于分析濕式離合器轂的變形規律,為濕式離合器轂的改進提供依據。還可以得到待測試離合器轂所能承受的最高轉速。2、該方法中采用沿徑向方向成對設置的位置傳感器同時進行測量,可以消除在試驗過程中由于轉軸徑向擺動或變形對離合器轂的變形量所造成的影響,才而能夠得到更加精確的變形量數據,提高檢測的精度。3、該方法中設置升速箱,可以測試濕式離合器轂在更寬的速度范圍下的變形量的變化規律。同時,利用升速箱控制器調節升速箱的速比,可以快速實現不同轉速下的切換,有利于提高試驗的效率。4、該方法采用計算機進行控制,降低了對試驗操作人員的要求,同時能夠提高試驗操作的安全性。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方法的流程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方法所采用的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2中測控系統部分的原理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具體實施時:如圖1所示,一種濕式離合器轂高速狀態變形量試驗測量方法,包括如下步驟:A、將離合器轂安裝在可轉動的轉軸上,采用旋轉驅動裝置驅動轉軸以及離合器轂勻速旋轉;B、通過設置在離合器轂徑向方向上的位移傳感器實時檢測離合器轂邊緣的變形量,直到該變形量穩定不變時,記錄該變形量;C、將上述變形量與預設的離合器轂邊緣所允許的最大變形量進行比較,若上述變形量小于該最大變形量,提高驅動轉軸以及離合器轂的轉速,重復步驟B和C,直到上述變形量大于該最大變形量,或離合器轂爆裂。采用上述方法,可以記錄得到待測試離合器轂在不同轉速下其邊緣的變形量,有利于分析濕式離合器轂的變形規律,為濕式離合器轂的改進提供依據。還可以得到待測試離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濕式離合器轂高速狀態變形量試驗測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A、將離合器轂安裝在可轉動的轉軸上,采用旋轉驅動裝置驅動轉軸以及離合器轂勻速旋轉;B、通過設置在離合器轂徑向方向上的位移傳感器實時檢測離合器轂邊緣的變形量,直到該變形量穩定不變時,記錄該變形量;C、將上述變形量與預設的離合器轂邊緣所允許的最大變形量進行比較,若上述變形量小于該最大變形量,提高驅動轉軸以及離合器轂的轉速,重復步驟B和C,直到上述變形量大于該最大變形量,或離合器轂爆裂。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濕式離合器轂高速狀態變形量試驗測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A、將離合器轂安裝在可轉動的轉軸上,采用旋轉驅動裝置驅動轉軸以及離合器轂勻速旋轉;B、通過設置在離合器轂徑向方向上的位移傳感器實時檢測離合器轂邊緣的變形量,直到該變形量穩定不變時,記錄該變形量;C、將上述變形量與預設的離合器轂邊緣所允許的最大變形量進行比較,若上述變形量小于該最大變形量,提高驅動轉軸以及離合器轂的轉速,重復步驟B和C,直到上述變形量大于該最大變形量,或離合器轂爆裂。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濕式離合器轂高速狀態變形量試驗測量方法,其特征在于,試驗前,先獲取如下結構的濕式離合器轂高轉速變形量測量試驗系統,該濕式離合器轂高轉速變形量測量試驗系統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設置有離合器轂安裝架(2)以及旋轉驅動裝置(3);所述離合器轂安裝架(2)包括架體(21)以及用于固定安裝待測試離合器轂的轉軸(22),所述轉軸(22)沿水平方向設置,且兩端可轉動地安裝在所述架體(21)上;所述架體(21)上還設置有位置傳感器(23),所述位置傳感器(23)位于待測試離合器轂在所述轉軸(22)上的安裝位置的徑向方向上;所述旋轉驅動裝置(3)包括驅動電機(31),所述驅動電機(31)的輸出軸同軸連接至所述轉軸(22),并能夠驅動所述轉軸(22)旋轉;還包括測控系統(4),所述測控系統(4)包括計算機(41),以及用于控制所述驅動電機(31)的電機控制器(42)和用于采集所述位置傳感器(23)所檢測到的位置信號的數據采集器(43),所述電機控制器(42)和數據采集器(43)均電連接至所述計算機(41);試驗時,將待測試離合器轂安裝在所述轉軸(22)上,所述計算機(41)通過電機控制器(42)控制驅動電機勻速旋轉,驅動所述轉軸(22)以及待測試離合器轂旋轉,所述位置傳感器(23)對待測試離合器轂邊緣的變形量進行實時檢測,并通過所述數據采集器(43)進行采集,所述數據采集器(43)將采集到的變形量輸送到計算機(41)中進行記錄,并與計算機(41)內預設的離合器轂邊緣所允許的最大變形量進行對比;若上述變形量小于該最大變形量,所述計算機(41)通過電機控制器(42)控制驅動電機提高轉速,重復上述步驟,直到上述變形量大于該最大變形量,或離合器轂爆裂,所述計算機(41)通過電機控制器(42)控制驅動電機停止。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濕式離合器轂高速狀態變形量試...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志剛,鄒婷婷,石曉輝,許東,趙金璐,宋錦,鄭燕杰,
申請(專利權)人:重慶理工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重慶,50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