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鍛壓模具上模的夾持裝置制造方法及圖紙

    技術編號:15558814 閱讀: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09 16:12
    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鍛壓模具上模的夾持裝置,包括限位座、連于限位座上端的上墊板以及第一螺桿,所述上墊板與鍛壓機相連,所述限位座開有供上模的上部插入的容納部,所述限位座的側壁開設多個通連容納部的第一螺孔,所述第一螺桿裝于所述第一螺孔,擰轉所述第一螺桿至與所述上模的上部相抵時,可將上模夾緊。顯然,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可用于夾緊多種外徑小于容納部的上模,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可大幅度降低生產和設計成本,并避免大量夾持裝置的浪費。

    Clamping device for upper die of forging di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orging mould clamping device comprises a limiting seat, even in the limiting seat of the upper end plate and a first screw is connected to the upper plate and forging machine, the limiting seat is provided with a holding part for the upper mold insert, the first screw the side wall of a seat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accommodating part of the connection, the first screw arranged on the first screw, twist the screw to the first and the upper die even when the upper mold clamping. Obviously, the utility model can be used for clamping an upper die with a plurality of outer diameters smaller than a receiving part, which has good versatility, greatly reduces production and design costs, and avoids the waste of a large number of clamping devices.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鍛壓模具上模的夾持裝置
    本技術涉及一種鍛壓
    ,特別是一種鍛壓模具上模的夾持裝置。
    技術介紹
    目前,鍛壓模具的上模外形主要為圓柱形,外徑大小根據待鍛壓產品的大小而設定。其在鍛壓機機臺上的裝夾較為麻煩,且沒有一款通用于不同外徑大小的夾持裝置。現有的做法是,每一款外徑大小的上模設計一套對應大小的夾持裝置,顯然,現有的做法存在生產和設計成本較高的問題。并且,當產品停產后,對應的夾持裝置作廢,造成大量夾持裝置的浪費。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種具有通用性的鍛壓模具上模的夾持裝置。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出一種鍛壓模具上模的夾持裝置,包括限位座、連于限位座上端的上墊板以及第一螺桿,所述上墊板與鍛壓機相連,所述限位座開有供上模的上部插入的容納部,所述限位座的側壁開設多個通連容納部的第一螺孔,所述第一螺桿裝于所述第一螺孔,擰轉所述第一螺桿至與所述上模的上部相抵時,可將上模夾緊。本技術技術方案在限位座開設可供上模的上部插入的容納部,并在限位座的側壁開設第一螺孔并安裝第一螺桿,根據上模外徑的不同大小擰轉第一螺桿至與上模的上部相抵后,即可將上模夾緊,因此,本技術可用于夾緊多種外徑小于容納部的上模,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可大幅度降低生產和設計成本,并避免大量夾持裝置的浪費。優選地,所述容納部為圓形孔,所述第一螺孔繞所述容納部的軸線分布。優選地,所述第一螺孔的數量為兩個、三個、四個或者五個,其繞所述容納部的軸線均勻分布,所述第一螺桿的數量與所述第一螺孔相對應。優選地,所述上墊板通過螺釘固緊于所述限位座的上端,優選地,所述上墊板和所述限位座一體成型。進一步地,所述容納部內還設有上墊塊,當所述上模的上部插入所述容納部后,所述上模與所述上墊塊的底面相抵。優選地,所述容納部為盲孔或者通孔,當所述容納部為盲孔時,所述上墊塊的頂面與所述容納部的頂壁相抵;而當所述容納部為通孔時,所述上墊塊的頂面則與所述上墊板的底面相抵。優選地,所述上墊塊通過螺釘與所述上墊板固連。優選地,所述限位座的側壁對應所述上墊塊的位置開設繞所述容納部的軸線分布的第二螺孔,所述第二螺孔通連所述容納部并安裝第二螺桿,擰轉所述第二螺桿至與所述上墊塊相抵時,可將所述上墊塊夾緊。優選地,所述第二螺孔的數量為兩個、三個、四個或者五個,其繞所述容納部的軸線均勻分布,所述第二螺桿的數量與所述第二螺孔相對應。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的使用狀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需要說明,若本技術實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例如上、下、左、右、前、后……),則該方向性指示僅用于解釋在某一特定姿態(如附圖所示)下各部件之間的相對位置關系、運動情況等,如果該特定姿態發生改變時,則該方向性指示也相應地隨之改變。本技術提出一種鍛壓模具上模的夾持裝置。如圖1、圖2所示,本技術實施例中,該鍛壓模具上模的夾持裝置,包括限位座1、連于限位座1上端的上墊板2以及第一螺桿3。其中,上墊板2與鍛壓機相連,限位座1開有供上模100的上部插入的容納部11,容納部11的尺寸盡量設計得較大,以使更多外徑尺寸的上模100的上部能插入其內。限位座1的側壁開設多個通連容納部11的第一螺孔,第一螺桿3裝于第一螺孔上,且擰轉第一螺桿3可使第一螺桿3沿第一螺孔在與上模100的上部相抵以及分離的位置之間運動,當擰轉第一螺桿3至與上模100的上部相抵時,可將上模夾緊,完成上模100的裝配,而需要拆卸上模100時,則將第一螺桿3擰轉至與上模100分離后,即可將上模取下。顯然,本技術可用于夾緊多種外徑小于容納部11的上模,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可大幅度降低生產和設計成本,并避免大量夾持裝置的浪費。具體地,如圖2所示,容納部11為圓形孔,第一螺孔繞容納部11的軸線分布,以保證第一螺桿3與上模100的上部相抵后,上模100上部受力的均勻性。更具體地,第一螺孔的數量為兩個、三個、四個或者五個等,其繞容納部11的軸線均勻分布,第一螺桿3的數量與第一螺孔相對應,以進一步保證上模受力的均勻性。在本技術實施例中,如圖2所示,上墊板2通過螺釘固緊于限位座1的上端。而考慮到結構的穩定性以及成型的方便性,上墊板2和限位座1也可以一體成型。在本技術實施例中,如圖2所示,容納部11內還設有上墊塊4,當上模100的上部插入容納部11后,上模100與上墊塊4的底面相抵。可以理解的是,容納部11可以為盲孔或者通孔,當容納部11為盲孔時,上墊塊4的頂面與容納部11的頂壁相抵;而當容納部11為通孔時,上墊塊4的頂面則與上墊板2的底面相抵。進一步地,如圖1、圖2所示,上墊塊4通過螺釘與上墊板固連,通過螺釘連接的方式,結構簡單,拆裝方便。應當說明的是,上墊塊4也可直接放置在容納部11內,且不直接或者通過任何中間連接件與上模100、上墊板2或者限位座1連接,以便于拆裝上模100。在本技術一實施例中,如圖1、圖2所示,限位座1的側壁對應上墊塊4的位置開設繞容納部11的軸線分布的第二螺孔,第二螺孔通連容納部11并安裝第二螺桿5,擰轉第二螺桿5可使第二螺桿5沿第二螺孔在與上墊塊4的相抵以及分離的位置之間運動,當擰轉第二螺桿5至與上墊塊4相抵時,可將上墊塊4夾緊,以提高結構的穩定性。具體地,第二螺孔的數量為兩個、三個、四個或者五個等,其繞容納部11的軸線均勻分布,第二螺桿5的數量與第二螺孔相對應。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的優選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術的專利范圍,凡是在本技術的專利技術構思下,利用本技術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變換,或直接/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
    均包括在本技術的專利保護范圍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
    鍛壓模具上模的夾持裝置

    【技術保護點】
    鍛壓模具上模的夾持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限位座、第一螺桿、以及連于所述限位座上端的上墊板,所述上墊板與鍛壓機相連,所述限位座開有供上模的上部插入的容納部,所述限位座的側壁開設多個通連所述容納部的第一螺孔,所述第一螺桿裝于所述第一螺孔,擰轉所述第一螺桿至與所述上模的上部相抵時將所述上模夾緊。

    【技術特征摘要】
    1.鍛壓模具上模的夾持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限位座、第一螺桿、以及連于所述限位座上端的上墊板,所述上墊板與鍛壓機相連,所述限位座開有供上模的上部插入的容納部,所述限位座的側壁開設多個通連所述容納部的第一螺孔,所述第一螺桿裝于所述第一螺孔,擰轉所述第一螺桿至與所述上模的上部相抵時將所述上模夾緊。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鍛壓模具上模的夾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納部為圓形孔,所述第一螺孔繞所述容納部的軸線分布。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鍛壓模具上模的夾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孔的數量為兩個、三個、四個或者五個,其繞所述容納部的軸線均勻分布,所述第一螺桿的數量與所述第一螺孔相對應。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鍛壓模具上模的夾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墊板通過螺釘固緊于所述限位座的上端。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鍛壓模具上模的夾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墊板和所述限位座一體成型。6.如權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項所述的鍛壓模具上模的...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蔡曉彬
    申請(專利權)人:廣東長盈精密技術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東,44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免费无码大片A毛片抽搐色欲| 国产高清无码二区 | 久久久无码精品人妻一区| 大桥久未无码吹潮在线观看|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厂| 人妻aⅴ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网站 | 亚洲人成无码www久久久| 一本大道无码日韩精品影视|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综合 | 精品无码成人片一区二区98| 精品少妇人妻av无码久久|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边打电话| 免费看成人AA片无码视频羞羞网 | 欧洲黑大粗无码免费| 国产日韩精品无码区免费专区国产| 少妇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 国产精品久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网| 激情无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寂寞少妇做spa按摩无码| 无码熟妇人妻在线视频|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精品区| 无码专区一va亚洲v专区在线 |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久久影院午夜理论片无码| 人妻丰满熟妇无码区免费| 中文字幕韩国三级理论无码| 无码熟熟妇丰满人妻啪啪软件| 亚洲AV无码成人专区| 中文字幕无码第1页| 夜夜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午夜鲁丝片AV无码免费| 人妻丰满熟妇AV无码区免| 少妇极品熟妇人妻无码| 精品无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无码精品午夜|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久久同性男| 无码8090精品久久一区| 亚洲国产综合无码一区 | 黄桃AV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