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用于風力發電機的塔筒,包括:塔筒基礎,所述塔筒基礎的至少一部分設置在地面下方;塔筒本體,所述塔筒本體包括沿上下方向依次連接的多個塔筒段,所述塔筒本體為強度等級達歐標C60/75的自密實混凝土結構;轉接頭,所述轉接頭為金屬件,所述轉接頭設在所述塔筒本體的頂部。根據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塔筒,采用自密實的混凝土來澆筑塔筒段,可達到降低制造難度、提高制造精度的目的,省去了振搗的工序后也會降低施工成本。在塔筒頂端設置轉接頭,能承受風機頭較大的重量及扭矩,從而保障了塔筒的安全性。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用于風力發電機的塔筒
本技術涉及風力發電技術設備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用于風力發電機的塔筒。
技術介紹
相關技術公開的混凝土塔筒結構中,有的塔筒采用鋼結構,有的塔筒采用混凝土結構。鋼結構塔筒由于成本較高、運輸困難,因此難以滿足大截面高塔筒的建造要求。而預制混凝土塔筒能夠經濟地建造大型風力發電機組,因而得到了廣泛關注。一般的混凝土塔筒結構的塔筒段在制造時,先是制作出鋼筋籠,將鋼筋籠置于塔筒模具中,然后將混凝土澆筑在模具內,使鋼筋籠與混凝土結合成一體。現有的操作過程仍然較費時費力,不利于降低施工成品。
技術實現思路
本申請是基于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為此,本技術旨在提出一種用于風力發電機的塔筒,該塔筒每個塔筒段建造時省時省力,可降低施工成本。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用于風力發電機的塔筒,包括:塔筒基礎,所述塔筒基礎的至少一部分設置在地面下方;塔筒本體,所述塔筒本體包括沿上下方向依次連接的多個塔筒段,所述塔筒本體為強度等級達歐標C60/75的自密實混凝土結構;轉接頭,所述轉接頭為金屬件,所述轉接頭設在所述塔筒本體的頂部。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用于風力發電機的塔筒,采用自密實的混凝土來澆筑塔筒段,可達到降低制造難度、提高制造精度的目的,省去了振搗的工序后也會降低施工成本。在塔筒頂端設置轉接頭,能承受風機頭較大的重量及扭矩,從而保障了塔筒的安全性。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塔筒本體采用的混凝土的擴展度為680±50mm。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塔筒本體采用的混凝土原料中,采用的水泥為強度等級達52.5的普通硅酸鹽水泥。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塔筒本體采用的混凝土原料中,采用的砂為水洗砂。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塔筒本體采用的混凝土原料中,采用的石子包括顆粒大小為5-12mm的碎石以及顆粒大小為5-12mm的石英石。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塔筒本體采用的混凝土原料中水膠比為0.22-0.25。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塔筒本體采用的混凝土原料中砂率為44-48%。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塔筒本體采用的混凝土的適配強度為85MPa。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塔筒本體采用的混凝土的抗壓強度為7天69-73MPa。本技術的附加方面和優點將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給出,部分將從下面的描述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技術的實踐了解到。附圖說明本技術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優點從結合下面附圖對實施例的描述中將變得明顯和容易理解,其中:圖1是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塔筒在地面上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塔筒在塔筒基礎與塔筒本體連接處的示意圖;圖3是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塔筒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相鄰整環塔筒段之間的裝配示意圖;圖5是圖4中圈示K處放大圖;圖6是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塔片的結構示意圖;圖7是圖6中圈示A處放大圖;圖8是圖6中圈示B處放大圖;圖9是圖6中圈示C處放大圖;圖10是圖6中圈示D處放大圖;圖11是圖6中圈示E處放大圖;圖12是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塔片的俯視圖;圖13是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整環塔筒段的結構示意圖;圖14是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組裝塔筒段的俯視示意圖;圖15是圖14中圈示J處放大圖;圖16是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轉接頭的立體圖;圖17是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轉接頭的豎向截面示意圖;圖18是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塔筒基礎與塔筒本體連接處的定位方式示意圖。附圖標記:塔筒1000、塔筒基礎1、基座11、連接臺12、塔筒基礎上的預應力孔道13、塔筒本體2、塔筒段20、組裝塔筒段21、塔片211、連接側壁2111、整環塔筒段22、連接孔231、垂直接縫連接柱232、連接桿233、螺紋孔2331、連接套筒234、定位槽235、增強凹槽241、隔擋件251、灌漿間隙252、灌漿凹槽253、塔筒段上的預應力孔道261、定位孔262、定位凹槽263、定位螺桿264、頭部2641、桿部2642、定位柱265、螺紋段2651、導錐段2652、調平凹槽271、調平墊片272、預應力套筒281、轉接頭3、上法蘭31、底盤32、豎向連壁33、軒接頭上的預應力孔道34、法蘭孔35、定位導桿5、地面2000。具體實施方式下面詳細描述本技術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釋本技術,而不能理解為對本技術的限制。下面參考附圖描述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用于風力發電機的塔筒1000。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用于風力發電機的塔筒1000,如圖1所示,包括:塔筒基礎1、塔筒本體2和轉接頭3。其中,塔筒基礎1的至少一部分設置在地面2000的下方,也就是說,塔筒基礎1的一部分埋在地下,或者塔筒基礎1全部埋在地下。塔筒基礎1用于支撐整個塔筒1000,以保證整個塔筒1000的結構穩定性。參照圖1,塔筒本體2為混凝土結構,塔筒本體2形成為柱形筒形狀。轉接頭3設在塔筒本體2的頂部,轉接頭3為金屬件,轉接頭3可以形成為與塔筒本體2形狀一致的柱形筒形狀。風力發電機包括風機(圖未示出),風機的機頭可以直接固定在轉接頭3上,風機的機頭也可以通過支撐架固定在轉接頭3上。在本技術實施例中,塔筒基礎1、塔筒本體2和轉接頭3均是塔筒1000的重要組成部分,三者缺一不可,下面將結合附圖分別描述這三個組成部分的結構。在本技術實施例中,如圖3所示,塔筒本體2包括沿上下方向依次連接的多個塔筒段20,塔筒本體2為強度等級達歐標C60/75的自密實混凝土結構,也就是說,每個塔筒段20均由強度等級達歐標C60/75的自密實混凝土預制而成。具體地,塔筒本體2采用的混凝土的攪拌方法為機械攪拌,且該混凝土通過自密實的方式振實。塔筒本體2為鋼筋混凝土結構,每個塔筒段20內設有鋼筋籠,混凝土澆筑前鋼筋籠置于塔筒模具內,混凝土澆筑后,鋼筋籠與混凝土結合成一體。這里需要說明的是,普通的混凝土澆筑時總會夾帶進來一些空氣,空氣量多少與拌合料的干稀程度、模板的形狀尺寸、鋼筋的配置情況以及混凝土下料入模方法等都有很大關系。相關技術公開的混凝土施工中方案中,通常都是通過抹壓、振搗等方式將混凝土振實,但是如果采用上述抹壓、振搗等方式振實各模具內混凝土,不僅會受鋼筋籠的干涉影響導致操作困難,還會因上述操作造成塔筒段的澆筑模具的移位,最終導致塔筒段制造精度差。因此本技術實施例中,采用自密實的混凝土來澆筑塔筒段20,可達到降低制造難度、提高制造精度的目的,省去了振搗的工序后也會降低施工成本。另外,經技術人在塔筒實際使用情況及維護情況來看,現有的風力發電機的塔筒存在塔壁浸蝕、剝落等諸多問題,給風力發電機的使用帶來了一定風險。這些問題可能是自然環境引起的,也有可能是塔筒的自然老化、負荷過重等因素引起的。為提高塔筒1000的質量,延長塔筒1000的使用壽命,因此本技術實施例中將塔筒本體2采用強度等級達歐標C60/75的自密實混凝土制造。其中,強度等級達歐標C60/75,意思是指,塔筒本體2采用的混凝土應滿足歐洲標準EN206-9以及中國C60至C75自密實混凝土標準的要求。其中,參見下方表1和表2,可以看出,強度等級達歐標C60/7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風力發電機的塔筒,其特征在于,包括:塔筒基礎,所述塔筒基礎的至少一部分設置在地面下方;塔筒本體,所述塔筒本體包括沿上下方向依次連接的多個塔筒段,所述塔筒本體為強度等級達歐標C60/75的自密實混凝土結構;轉接頭,所述轉接頭為金屬件,所述轉接頭設在所述塔筒本體的頂部。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用于風力發電機的塔筒,其特征在于,包括:塔筒基礎,所述塔筒基礎的至少一部分設置在地面下方;塔筒本體,所述塔筒本體包括沿上下方向依次連接的多個塔筒段,所述塔筒本體為強度等級達歐標C60/75的自密實混凝土結構;轉接頭,所述轉接頭為金屬件,所述轉接頭設在所述塔筒本體的頂部。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風力發電機的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塔筒本體采用的混凝土的擴展度為680±50mm。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風力發電機的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塔筒本體采用的混凝土原料中,采用的水泥為強度等級達52.5的普通硅酸鹽水泥。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風力發電機的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塔筒本體采用的混凝土原料中,采用的砂...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鄭家寧,李亮,
申請(專利權)人:霍爾果斯新國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新疆,65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