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熱源塔自吸附過濾器,屬于熱源塔技術領域,包括構支撐筋、自吸附過濾網構成的主體部分、圍繞所述主體部分設置的雜質收集槽,所述的結構支撐筋構成主體部分的骨架,所述自吸附過濾網為帶有傾斜面的構造,設置在骨架之間,與結構支撐筋連為一體,所述雜質收集槽為U型的構造,與自吸附過濾網的底部連為一體。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不僅結構簡單,制作方便,可高效過濾熱源塔內循環流體中樹葉、絮狀等雜質,清除雜質時中無需中斷熱源塔流體運行,實現不間斷運行,使用極其方便。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熱源塔自吸附過濾器
本技術涉及一種熱源塔循環流體系統設備,具體涉及一種熱源塔循環流體自吸附過濾裝置。
技術介紹
冬季熱源塔中的溶液在與空氣進行換熱的過程中,空氣以及熱源塔周圍環境中的雜質將可能進入溶液中,溶液很容易摻進樹葉、毛絮等雜質,含有樹葉、毛絮等雜質的溶液從熱源塔流出被泵吸入進入系統后,將導致換熱器換熱惡化、系統流動阻力增加甚至管道整體堵塞,造成停機等故障,且難以清除。同時,溶液相比于熱源塔夏季運行時的水,其價格更高,常規因雜質清理所導致的溶液損失的成本更高,因此對熱源塔中的溶液過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常規的過濾裝置通常安裝在熱源塔出口與泵入口之間的管道上,因過濾器直接安裝在管道上,受制于管道的管徑,過濾網片的過濾面積較小,少量的雜質即可將過濾網堵塞,造成阻力增大、流量迅速降低,使得過濾網清洗頻繁。同時因過濾網在主體流動管道中,拆卸清洗過濾網時,過程繁瑣,清洗不便,并且熱源塔、泵和主機必須停止工作,導致系統運行中斷。因此,如何滿足熱源塔中更高的過濾要求,避免常規過濾裝置存在的過濾面積小,清洗頻繁等弊端,克服現有過濾裝置拆卸清洗過濾網過程繁瑣,清洗不便并且系統運行必須中斷等不足設計出一種新型高效的熱源塔循環流體過濾裝置成為本領域技術人員迫切需要解決的技術難題。
技術實現思路
技術問題:本技術提供一種可滿足熱源塔中溶液的高過濾要求,并具有過濾面積大,清洗間隔時間長,清洗便利且可保證清洗過程中系統連續運行不中斷的熱源塔自吸附過濾器。技術方案:本技術的熱源塔自吸附過濾器,包括結構支撐筋、自吸附過濾網構成的主體部分、圍繞所述主體部分設置的雜質收集槽,所述的結構支撐筋構成主體部分的骨架,所述自吸附過濾網為帶有傾斜面的構造,設置在骨架之間,與結構支撐筋連為一體,所述雜質收集槽為U型的構造,與自吸附過濾網的底部連為一體。進一步的,本技術裝置中,所述自吸附過濾網為半球形、圓臺形、棱臺形或者方形,具有對其表面雜質的自吸附作用,雜質收集槽用以收集自吸附過濾網表面落下的雜質。進一步的,本技術裝置中,所述雜質收集槽的底部設置有固定環。進一步的,本技術裝置中,雜質收集槽的底部設置的固定環是圓環形,或者是不連續的、分段的安裝在雜質收集槽底部。進一步的,本技術裝置中,所述固定環為磁性環,對于鋼制熱源塔,能夠利用其磁性將熱源塔自吸附過濾器固定在熱源塔流體出口處。進一步的,本技術裝置中,同時對于非鋼制熱源塔,固定環也可為重力環,能夠依靠重力壓在雜質收集槽的底部,使得熱源塔自吸附過濾器固定在熱源塔流體出口。進一步的,本技術裝置中,主體部分頂部設置有拎環。進一步的,本技術的熱源塔自吸附過濾器可應用于熱源塔流體出口在熱源塔側面或底部的各種情況。進一步的,本技術的熱源塔自吸附過濾器也可應用于各種存在與空氣進行直接接觸、有雜質過濾需求的裝置中,如冷卻塔。本技術的具體作用原理與方法是:熱源塔自吸附過濾器安裝在熱源塔流體出口處,對于鋼制熱源塔,可利用帶磁性的固定環(對于非鋼制熱源塔,可利用帶有一定重量的固定環)將過濾裝置自吸于熱源塔流體出口,保證流體流出熱源塔時,先經過熱源塔自吸附過濾器的自吸附過濾網,實現將流體中的雜質過濾,雜質將滯留在自吸附過濾網上,當自吸附過濾網上的雜質較多時,通過拎環,人工可將整個裝置向上拎起,自吸附過濾網上的雜質因自吸附過濾網上的傾斜角的存在,大部分將滯留在自吸附過濾網上,其余小部分雜質在裝置向上拎起的過程中,被雜質收集槽收集,不會再掉回流體中,從而使得所有過濾的雜質能夠全部被清理出流體中,將熱源塔自吸附過濾器拿出熱源塔,清理裝置上所有雜質后,再將該裝置放回原來的熱源塔流體出口處,即可實現對雜質的再次過濾。在熱源塔自吸附過濾器的雜質清理過程中,熱源塔中的流體仍可正常工作,不需中斷系統的運行。同時因熱源塔自吸附過濾器不是安裝在流體管道上,其具有較大的過濾器面積,因此其流動阻力較小,且一次清理允許滯留的雜質量較大,降低了該裝置的雜質清理的頻率。同時因雜質清理過程中,不需拆卸管路及附件,因此清理極其方便。有益效果:本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本技術所述的熱源塔自吸附過濾器,具有結構簡單,制作方便等特點,同時在使用過程中因不需安裝在流體管道上,因此具有不受管道的管徑限制,過濾網片的過濾面積大,流通阻力小,對雜質允許滯留量大等優點,可大幅降低雜質的清理頻率,在雜質清理過程中,不需拆卸管路及附件,清理及其便捷,同時在過濾裝置的雜質清理過程中,熱源塔中的流體仍可正常工作,不需中斷系統運行,大大的提高了系統的運行效率。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整體視圖;圖2為本技術的正視圖;圖3為本技術的俯視圖;圖4為本技術的放置圖;圖5為本技術的圓臺形外觀整體視圖;圖6為本技術在熱源塔流體出口在側面時的整體視圖。圖中有:結構支撐筋1,自吸附過濾網2,拎環3,雜質收集槽4,固定環5。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進一步描述本技術的技術方案,但要求保護的范圍不僅局限于所述實施例。如圖1~4所示,本技術所述的熱源塔自吸附過濾器,包括結構支撐筋1,自吸附過濾網2,拎環3,雜質收集槽4,固定環5,所述的結構支撐筋1和自吸附過濾網2構成了過濾裝置的主體部分,在自吸附過濾網2的底部裝有U型的雜質收集槽4,固定環5安裝在雜質收集槽4的底部,拎環3安裝在裝置的頂部。所述自吸附過濾網2是傾斜面的,半球形、圓臺形、棱臺形或者方形,因其傾斜的表面使得在拎起整個裝置時自吸附過濾網2上的雜質大部分仍可滯留在自吸附過濾網2上,小部分掉落的雜質可沿著自吸附過濾網2落到雜質收集槽4中。所述的固定環5安裝在雜質收集槽4的底部,因其具有磁性可將熱源塔自吸附過濾器固定在鋼制熱源塔的流體出口處,或作為重物將熱源塔自吸附裝置固定在非鋼制的熱源塔流體出口處,不論熱源塔的流體出口處在熱源塔的底部還是側面均可實現對熱源塔自吸附過濾器的固定作用。所述的拎環3焊接在結構支撐筋1的頂部,可通過拎環3拎起整個熱源塔自吸附過濾器。本技術的工作過程:參見圖4,在熱源塔運行中,由空氣或環境中吸入熱源塔進入流體中的雜質與流體一起,將經過熱源塔自吸附過濾器從熱源塔流體出口流出,在這過程中,溶液將先經過熱源塔自吸附過濾器的自吸附過濾網2,溶液中的雜質將被自吸附過濾網2過濾吸附,滯留在自吸附過濾網2表面,過濾了雜質的溶液將經過自吸附過濾網2從熱源塔流體出口處流出熱源塔。當自吸附過濾網2上的雜質較多時,人工拎起拎環3,自吸附過濾網2上的雜質大部分仍可滯留在自吸附過濾網2上,少量掉落的雜質可沿著自吸附過濾網2落到雜質收集槽4中,不會再掉回流體中,從而使得所有過濾的雜質能夠全部被清理出流體中,將熱源塔自吸附過濾器拿出熱源塔,清理裝置上所有雜質后,再將該裝置放回原來的熱源塔流體出口處,即可實現對雜質的再次過濾。該熱源塔自吸附過濾器也可應用于各種存在與空氣進行直接接觸、有雜質過濾需求的裝置中,如冷卻塔。上述實施例僅是本技術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
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等同替換,這些對本技術權利要求進行改進和等同替換后的技術方案,均落入本技術的保護范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熱源塔自吸附過濾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結構支撐筋(1)、自吸附過濾網(2)構成的主體部分、圍繞所述主體部分設置的雜質收集槽(4),所述的結構支撐筋(1)構成主體部分的骨架,所述自吸附過濾網(2)為帶有傾斜面的構造,設置在骨架之間,與結構支撐筋(1)連為一體,所述雜質收集槽(4)為U型的構造,與自吸附過濾網(2)的底部連為一體。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熱源塔自吸附過濾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結構支撐筋(1)、自吸附過濾網(2)構成的主體部分、圍繞所述主體部分設置的雜質收集槽(4),所述的結構支撐筋(1)構成主體部分的骨架,所述自吸附過濾網(2)為帶有傾斜面的構造,設置在骨架之間,與結構支撐筋(1)連為一體,所述雜質收集槽(4)為U型的構造,與自吸附過濾網(2)的底部連為一體。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熱源塔自吸附過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吸附過濾網(2)為半球形、圓臺形、棱臺形或者方形,具有對其表面雜質的自吸附作用,所述雜質收集槽(4)用以收集自吸附過濾網(2)表面落下的雜質。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熱源塔自吸附過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雜質收集槽(4)的底部設置有固定環(5)。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熱源塔自吸附過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環(5)是圓環形,或者是不連續的、分段的安裝在...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梁彩華,陳睿,張小松,
申請(專利權)人:東南大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