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防震蓄電池殼體結構,解決了現有技術中蓄電池的殼體結構不合理、防撞性能差的不足。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的一種防震蓄電池殼體結構,殼體上一體式設有防震筋和防震棱,在殼體上還設有輔助筋,防震筋、防震棱和輔助筋的設置可有效地提高殼體的強度,殼體在受到意外碰撞時,防震筋、防震棱和輔助筋可以有效地對殼體起到保護作用,避免殼體破裂而造成殼體漏液,凸棱的設置進一步提高了殼體的強度,并且,凸棱沿分隔板的延長線方向設置,進一步提高了殼體的強度,延長了殼體的使用壽命。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防震蓄電池殼體結構
本技術涉及蓄電池配件,尤其涉及一種防震蓄電池殼體結構。
技術介紹
蓄電池為儲蓄電能的一種裝置,在生活中得到廣泛應用。蓄電池包括殼體及設置在殼體內的極板等結構。殼體起到保護極板和容納電解液的作用,殼體的強度及性能制約著蓄電池的性能。在實際使用時,應保證殼體具有一定的強度和一定的防撞性能,以避免殼體損壞造成蓄電池漏液。現有技術中用于蓄電池的殼體,結構簡單,為滿足殼體的強度及防撞性能,現有技術中均通過加厚殼體厚度的方法來提高殼體的強度,這種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滿足殼體的強度需求,但是,這種結構的殼體在耐撞方面表現不理想,并且,整體加厚殼體的厚度造成蓄電池的殼體生產成本高。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提供的一種防震蓄電池殼體結構,旨在克服現有技術中蓄電池的殼體結構不合理、防撞性能差的不足。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防震蓄電池殼體結構,包括殼體,所述殼體具有內腔,所述內腔內設有將內腔分隔為至少兩個腔體的分隔板,所述殼體的外側壁上一體式設有防震筋,所述防震筋沿殼體的高度方向設置,并且,所述防震筋凸出殼體的外側壁,所述殼體上還設有防震棱,所述防震棱與殼體為一體式結構,并且,所述防震棱凸出殼體的外側壁,所述防震棱與防震筋垂直,所述防震棱上一體式設有凸棱,所述凸棱位于分隔板的延長線上,所述凸棱與防震棱為一體式結構,所述殼體上還設有輔助筋,所述輔助筋凸出殼體的外側壁,所述防震棱、防震筋、輔助筋凸出殼體外側壁的高度相等。一種可選的方案,所述殼體的形狀為長方體,所述防震筋設置在殼體的拐角處。在殼體的拐角處設置防震筋可以大大提高殼體的強度,并且,蓄電池在實際應用時拐角處容易被碰撞,防震筋設置在殼體的拐角處,提高了殼體的防震性能。一種可選的方案,相鄰兩條防震筋之間形成槽體,所述槽體內粘接有緩沖體,所述緩沖體的厚度大于槽體的深度1毫米至2毫米。緩沖體的設置大大提高了殼體的防震性能,從而可以有效地延長殼體的使用壽命。一種可選的方案,所述輔助筋的橫截面形狀為小于1/2的圓形。在殼體受到意外碰撞時,輔助筋可以將碰撞形成的作用力分散開,提高了殼體的防震性能。一種可選的方案,所述凸棱的橫截面形狀為小于1/2的圓形。有利于凸棱將意外碰撞產生的作用力分散開,提高了殼體的防震性能。一種可選的方案,所述防震筋凸出殼體外側壁的高度為2毫米至5毫米。該參數在降低殼體制造成本的同時,可以有效地提高殼體的強度及防震性能。一種可選的方案,所述殼體的上端一體式設有延伸部。延伸部的設置便于殼體與設置于殼體上的蓋體連接,殼體結構更加合理。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提供的一種防震蓄電池殼體結構,具有如下優點:殼體上一體式設有防震筋和防震棱,在殼體上還設有輔助筋,防震筋、防震棱和輔助筋的設置可有效地提高殼體的強度,殼體在受到意外碰撞時,防震筋、防震棱和輔助筋可以有效地對殼體起到保護作用,避免殼體破裂而造成殼體漏液,凸棱的設置進一步提高了殼體的強度,并且,凸棱沿分隔板的延長線方向設置,進一步提高了殼體的強度,延長了殼體的使用壽命。附圖說明附圖1是本技術一種防震蓄電池殼體結構的軸測圖;附圖2是本技術一種防震蓄電池殼體結構的主視圖;附圖3是本技術一種防震蓄電池殼體結構的俯視圖;附圖4是附圖3中A處放大圖;附圖5是附圖3中B處放大圖;附圖6是本技術一種防震蓄電池殼體結構實施例二的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一種防震蓄電池殼體結構作進一步說明。以下實施例僅用于幫助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本技術,并非是對本技術的限制。蓄電池在使用過程中,一般將若干個蓄電池串聯在一起進行供電,多個蓄電池放置在一個電池盒內,以簡化蓄電池的供電電路。這種設置,在使用過程中蓄電池之間可能會由于振動而發生碰撞,該碰撞可能會造成蓄電池的殼體1破裂,進而造成蓄電池漏液,使得蓄電池無法使用。蓄電池的形狀一般為長方體,碰撞產生時,蓄電池殼體1的拐角處更容易被碰撞。蓄電池的殼體1壽命,決定著蓄電池的使用壽命。實施例一如圖1、圖3所示,一種防震蓄電池殼體結構,包括殼體1,所述殼體1具有內腔2,所述內腔2內設有將內腔2分隔為至少兩個腔體的分隔板3,分隔板3與殼體1為一體式結構,分隔板3由蓄電池的結構所決定,其設置方式參照現有技術,在此不再敘述,以避免本領域技術人員將分隔板3的設置技術與本技術的技術方案相混淆,所述殼體1的上端一體式設有延伸部,該延長部的設置使得殼體1便于與設置在殼體1上的蓋體相連接,蓄電池便于裝配,降低了蓄電池的制造成本;如圖1、圖2、圖3、圖5所示,所述殼體1的外側壁上一體式設有防震筋4,所述防震筋4沿殼體1的高度方向設置,并且,所述防震筋4凸出殼體1的外側壁,所述殼體1的形狀為長方體,所述防震筋4設置在殼體1的拐角處,殼體1的拐角處在使用過程中容易被碰撞,將防震筋4設置在殼體1的拐角處,優化了殼體1的使用性能;如圖1、圖2所示,所述殼體1上還設有防震棱5,所述防震棱5與殼體1為一體式結構,并且,所述防震棱5凸出殼體1的外側壁,所述防震棱5與防震筋4垂直,防震棱5的橫截面形狀可以為矩形;如圖1、圖2、圖3、圖4所示,所述防震棱5上一體式設有凸棱6,所述凸棱6位于分隔板3的延長線上,所述凸棱6與防震棱5為一體式結構,所述凸棱6的橫截面形狀為小于1/2的圓形,凸棱6位于分隔板3的延長線上,大大提高了殼體1的強度,延長了殼體1的使用壽命;如圖1所示,所述殼體1上還設有輔助筋7,所述輔助筋7凸出殼體1的外側壁,所述輔助筋7的橫截面形狀為小于1/2的圓形,輔助筋7的設置進一步提高了殼體1的強度;所述防震棱5、防震筋4、輔助筋7凸出殼體1外側壁的高度相等,所述防震筋4凸出殼體1外側壁的高度為2毫米至5毫米,該數值范圍使得殼體1具有較高的防震性能,并且殼體1制造成本低。上述技術方案中,輔助筋7和凸棱6的橫截面形狀均為小于1/2的圓形,在碰撞產生時,可以分散碰撞產生的作用力,延長了殼體1的使用壽命。相對于現有技術,本技術公開的殼體1具有良好的防撞性能,延長了殼體1的使用壽命,并且,優化了蓄電池的使用性能。實施例二如圖6所示,本實施例相對于實施例一的不同之處在于,相鄰兩條防震筋4之間形成槽體,所述槽體內粘接有緩沖體8,所述緩沖體8的厚度大于槽體的深度1毫米至2毫米。緩沖體8可由橡膠等材料制得。緩沖體8的設置使得蓄電池在發生碰撞時,緩沖體8可以起到減振效果,進一步起到保護殼體1的作用,延長了殼體1的使用壽命。以上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部分實施例進行了介紹。顯而易見的,本領域技術人員在閱讀本說明書后,在實際應用時,基于本技術的技術方案做出改變是可以的。如,防震筋4、防震棱5、輔助筋7的橫截面形狀可以根據需要進行改變。另外,防震筋4、防震棱5、輔助筋7的具體設置位置也可以根據需要而進行改變。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防震蓄電池殼體結構,包括殼體(1),所述殼體(1)具有內腔(2),所述內腔(2)內設有將內腔(2)分隔為至少兩個腔體的分隔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1)的外側壁上一體式設有防震筋(4),所述防震筋(4)沿殼體(1)的高度方向設置,并且,所述防震筋(4)凸出殼體(1)的外側壁,所述殼體(1)上還設有防震棱(5),所述防震棱(5)與殼體(1)為一體式結構,并且,所述防震棱(5)凸出殼體(1)的外側壁,所述防震棱(5)與防震筋(4)垂直,所述防震棱(5)上一體式設有凸棱(6),所述凸棱(6)位于分隔板(3)的延長線上,所述凸棱(6)與防震棱(5)為一體式結構,所述殼體(1)上還設有輔助筋(7),所述輔助筋(7)凸出殼體(1)的外側壁,所述防震棱(5)、防震筋(4)、輔助筋(7)凸出殼體(1)外側壁的高度相等。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防震蓄電池殼體結構,包括殼體(1),所述殼體(1)具有內腔(2),所述內腔(2)內設有將內腔(2)分隔為至少兩個腔體的分隔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1)的外側壁上一體式設有防震筋(4),所述防震筋(4)沿殼體(1)的高度方向設置,并且,所述防震筋(4)凸出殼體(1)的外側壁,所述殼體(1)上還設有防震棱(5),所述防震棱(5)與殼體(1)為一體式結構,并且,所述防震棱(5)凸出殼體(1)的外側壁,所述防震棱(5)與防震筋(4)垂直,所述防震棱(5)上一體式設有凸棱(6),所述凸棱(6)位于分隔板(3)的延長線上,所述凸棱(6)與防震棱(5)為一體式結構,所述殼體(1)上還設有輔助筋(7),所述輔助筋(7)凸出殼體(1)的外側壁,所述防震棱(5)、防震筋(4)、輔助筋(7)凸出殼體(1)外側壁的高度相等。2.根據...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開明敏,楊繁科,許國強,
申請(專利權)人:浙江長興金太陽電源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浙江,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