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包裝盒,上述包裝盒包括正面板和第一側面板,第一側面板與正面板的第一邊沿連接;正面板和第一側面板上均設置有第一、第二刀線;第一刀線包括第一、第二段,第一段位于正面板上,第一段向正面板的第二邊沿延伸;第二段的一端與第一段的遠離第二邊沿的一端相連,第二段位于正面板和第一側面板上,第二段向第二刀線傾斜,第二段與第一段之間呈鈍角,第二刀線與第一刀線對應。第一側面板上開設有開啟孔,開啟時可以由開啟孔對第一側面板施力,使第一側面板第一刀線和第二刀線被撕開,由于靠近開啟孔的第二段和第四段形成夾角,因此容易被撕開,進而方便開啟包裝。由于包裝盒被破壞性撕開后不可復原,可以保證盒內的物品為原裝品。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包裝盒
本技術涉及包裝結構的
,特別是涉及一種包裝盒。
技術介紹
傳統的包裝盒成型后其兩端用封口貼封住,不便于打開包裝,也不便于展示盒內承裝的物品,而且包裝盒打開后可以復原,無法保證盒內的物品為原裝品。一次性開啟結構的包裝盒,開啟后包裝盒的結構不可復原,可以保證盒內的物品為原裝品,但是一般的一次性開啟結構的包裝盒不方便打開包裝,也不方便展示盒內承裝的物品。
技術實現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方便打開和展示且開啟后結構不可復原的包裝盒。一種包裝盒,包括正面板和第一側面板,所述正面板包括相對的第一邊沿和第二邊沿,所述第一側面板與所述第一邊沿連接;所述正面板和所述第一側面板上均設置有第一刀線和第二刀線;所述第一刀線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位于所述正面板上,所述第一段向所述第二邊沿延伸;所述第二段的一端與所述第一段的遠離所述第二邊沿的一端相連,所述第二段位于所述正面板和所述第一側面板上,所述第二段向所述第二刀線傾斜,所述第二段與所述第一段之間呈鈍角;所述第二刀線包括第三段和第四段,所述第三段位于所述正面板上,所述第三段向所述第二邊沿延伸;所述第四段的一端與所述第三段的遠離所述第二邊沿的一端相連,所述第四段位于所述正面板和所述第一側面板上,所述第四段向所述第一刀線傾斜,所述第四段與所述第三段之間呈鈍角;所述第一側面板上開設有開啟孔,所述第二段的遠離所述第一段的一端和所述第四段的遠離所述第三段的一端均連接至所述開啟孔。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刀線的數量為兩條,兩條所述第一刀線之間具有距離,其中一條所述第一刀線為設置在所述正面板和所述第一側面板的正面的半穿刀線,另一條所述第一刀線為設置在所述正面板和所述第一側面板的反面的半穿刀線;所述第二刀線的數量為兩條,兩條所述第二刀線之間具有距離,其中一條所述第二刀線為設置在所述正面板和所述第一側面板的正面的半穿刀線,另一條所述第二刀線為設置在所述正面板和所述第一側面板的反面的半穿刀線。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二段的遠離所述第一段的一端和所述第四段的遠離所述第三段的一端均直接連接至所述開啟孔。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二段的遠離所述第一段的一端和所述第四段的遠離所述第三段的一端通過易撕刀線連接至所述開啟孔。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易撕刀線為帶圓弧形的拉鏈刀形成的刀線或者梯形的半穿刀形成的刀線。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還包括第二側面板、底面板和連接板,所述第二側面板與所述第二邊沿連接;所述底面板包括相對的第三邊沿和第四邊沿,所述第三邊沿與所述第二側面板連接,所述底面板與所述正面板相對,所述第四邊沿與所述連接板連接;所述連接板的一側與所述第一側面板的一側粘合連接。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還包括第二側面板、底面板和連接板,所述第二側面板與所述第二邊沿連接;所述底面板包括相對的第三邊沿和第四邊沿,所述第三邊沿與所述第二側面板連接,所述底面板與所述正面板相對,所述第四邊沿與所述連接板連接;所述連接板的正面與所述第一側面板的反面粘合連接,所述連接板覆蓋所述開啟孔。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連接板與所述第一側面板膠水粘合的寬度小于所述易撕刀線到所述第四邊沿的距離,所述連接板的高度大于易撕刀線到所述第四邊沿的高度。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連接板上開設有輔助孔,所述輔助孔位于所述開啟孔和所述第一邊沿之間。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輔助孔呈弓形或半圓形或梯形,所述開啟孔呈弓形或半圓形或梯形。上述包裝盒,開啟時可以由開啟孔對第一側面板施力,使第一側面板第一刀線和第二刀線被撕開,由于靠近開啟孔的第二段和第四段形成夾角,因此容易被撕開,進而方便開啟包裝。包裝盒的正面板被撕開,方便展示盒內的物品,同時,由于包裝盒被破壞性撕開,開啟后結構不可復原,可以保證盒內的物品為原裝品。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技術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實施例的附圖。圖1為一實施例中包裝盒的打開狀態的立體示意圖;圖2為圖1所示包裝盒的展開狀態示意圖;圖3為另一實施例中包裝盒的展開狀態示意圖;圖4為圖1所示包裝盒的制作過程步驟一的示意圖;圖5為圖1所示包裝盒的制作過程步驟二的示意圖;圖6為圖1所示包裝盒的制作過程步驟三的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便于理解本技術,下面將參照相關附圖對包裝盒進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圖中給出了包裝盒的首選實施例。但是,包裝盒可以以許多不同的形式來實現,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實施例。相反地,提供這些實施例的目的是使對包裝盒的公開內容更加透徹全面。除非另有定義,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術和科學術語與屬于本技術的
的技術人員通常理解的含義相同。本文中在包裝盒的說明書中所使用的術語只是為了描述具體的實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術。本文所使用的術語“及/或”包括一個或多個相關的所列項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組合。如圖1、圖2所示,一實施方式的包裝盒10包括正面板100和第一側面板200,包裝盒10的材質可以是紙張,整體可以為立方體,例如長方體、正方體,上述正面板100和第一側面板200可以是立方上的相鄰的兩個面。包裝盒10可以用于承裝藥品,例如針劑,在一些實施例中,也可以用于承裝食品。具體的,正面板100包括相對的第一邊沿120和第二邊沿140,第一側面板200與第一邊沿120連接。正面板100和第一側面板200上均設置有第一刀線160和第二刀線180。第一刀線160包括第一段162和第二段164,第一段162位于正面板100上,第一段162向第二邊沿140延伸。第二段164的一端與第一段162的遠離第二邊沿140的一端相連,第二段164位于正面板100和第一側面板200上,第二段164向第二刀線180傾斜,第二段164與第一段162之間呈鈍角。第二刀線180包括第三段182和第四段184,第三段182位于正面板100上,第三段182向第二邊沿140延伸。第四段184的一端與第三段182的遠離第二邊沿140的一端相連,第四段184位于正面板100和第一側面板200上,第四段184向第一刀線160傾斜,第四段184與第三段182之間呈鈍角。第一側面板200上開設有開啟孔220,第二段164的遠離第一段162的一端和第四段184的遠離第三段182的一端均連接至開啟孔220。開啟時可以由開啟孔220對第一側面板200施力,使第一側面板200第一刀線160和第二刀線180被撕開,由于靠近開啟孔220的第二段164和第四段184形成夾角,因此容易被撕開,進而方便開啟包裝。包裝盒10的正面板100被撕開,方便展示盒內的物品,同時,由于包裝盒10被破壞性撕開,開啟后結構不可復原,可以保證盒內的物品為原裝品。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第一刀線160的數量為兩條,兩條第一刀線160之間具有距離,其中一條第一刀線160為設置在正面板100和第一側面板200的正面的半穿刀線,另一條第一刀線160為設置在正面板100和第一側面板200的反面的半穿刀線。相應的,第二刀線180的數量為兩條,兩條第二刀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包裝盒,其特征在于,包括正面板和第一側面板,所述正面板包括相對的第一邊沿和第二邊沿,所述第一側面板與所述第一邊沿連接;所述正面板和所述第一側面板上均設置有第一刀線和第二刀線;所述第一刀線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位于所述正面板上,所述第一段向所述第二邊沿延伸;所述第二段的一端與所述第一段的遠離所述第二邊沿的一端相連,所述第二段位于所述正面板和所述第一側面板上,所述第二段向所述第二刀線傾斜,所述第二段與所述第一段之間呈鈍角;所述第二刀線包括第三段和第四段,所述第三段位于所述正面板上,所述第三段向所述第二邊沿延伸;所述第四段的一端與所述第三段的遠離所述第二邊沿的一端相連,所述第四段位于所述正面板和所述第一側面板上,所述第四段向所述第一刀線傾斜,所述第四段與所述第三段之間呈鈍角;所述第一側面板上開設有開啟孔,所述第二段的遠離所述第一段的一端和所述第四段的遠離所述第三段的一端均連接至所述開啟孔。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包裝盒,其特征在于,包括正面板和第一側面板,所述正面板包括相對的第一邊沿和第二邊沿,所述第一側面板與所述第一邊沿連接;所述正面板和所述第一側面板上均設置有第一刀線和第二刀線;所述第一刀線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位于所述正面板上,所述第一段向所述第二邊沿延伸;所述第二段的一端與所述第一段的遠離所述第二邊沿的一端相連,所述第二段位于所述正面板和所述第一側面板上,所述第二段向所述第二刀線傾斜,所述第二段與所述第一段之間呈鈍角;所述第二刀線包括第三段和第四段,所述第三段位于所述正面板上,所述第三段向所述第二邊沿延伸;所述第四段的一端與所述第三段的遠離所述第二邊沿的一端相連,所述第四段位于所述正面板和所述第一側面板上,所述第四段向所述第一刀線傾斜,所述第四段與所述第三段之間呈鈍角;所述第一側面板上開設有開啟孔,所述第二段的遠離所述第一段的一端和所述第四段的遠離所述第三段的一端均連接至所述開啟孔。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包裝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刀線的數量為兩條,兩條所述第一刀線之間具有距離,其中一條所述第一刀線為設置在所述正面板和所述第一側面板的正面的半穿刀線,另一條所述第一刀線為設置在所述正面板和所述第一側面板的反面的半穿刀線;所述第二刀線的數量為兩條,兩條所述第二刀線之間具有距離,其中一條所述第二刀線為設置在所述正面板和所述第一側面板的正面的半穿刀線,另一條所述第二刀線為設置在所述正面板和所述第一側面板的反面的半穿刀線。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包裝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段的遠離所述第一段...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鐘勝,郭欣,劉文恒,覃玲,鄔曉冬,劉永生,李樂輝,胡智德,溫學俊,張勇,
申請(專利權)人:深圳九星印刷包裝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