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一種空氣調節設備及其導風板的定位結構,導風板可轉動地固定在空氣調節設備上,在導風板上設置有導風連桿,定位結構包括偏置結構,偏置結構能夠對導風連桿施加朝向遠離空氣調節設備方向的并向上傾斜的偏置力。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設置偏置結構,使得導風板的出風方向可以沿上下方向任意調節,且導風板能在上下任意角度固定下來,使用戶可以根據需要調節出風方向,且出風方向可以一直保持,由此,可提升用戶體驗,便于室內溫度的調節。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導風板的定位結構及空氣調節設備
本技術涉及空氣調節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空氣調節設備及其導風板的定位結構。
技術介紹
傳統空氣調節設備,比如冷風扇的導風板沒有專門的定位結構,固定導風板時通過導風板軸與出風框的孔之間的摩擦力。長時間使用以后,軸和孔都變得光滑,摩擦力變小,使得導風板不容易固定。當需要調節導風板,調節出風方向時,由于導風板無定位結構,在重力作用下,可能導致導風板向下轉動,導致風只能向下吹,無法調節吹風方向。
技術實現思路
有鑒于此,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空氣調節設備及其導風板的定位結構,使得導風板可以固定在任意位置。本技術一個方面提供一種空氣調節設備上的導風板的定位結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空氣調節設備上的導風板的定位結構,所述導風板可轉動地固定在所述空氣調節設備上,在所述導風板上設置有導風連桿,所述定位結構包括偏置結構,所述偏置結構能夠對所述導風連桿施加朝向遠離所述空氣調節設備方向的并向上傾斜的偏置力。優選地,所述空氣調節設備上設置有出風框,所述偏置結構包括彈性部件和擠壓部件,所述彈性部件設置在所述出風框和擠壓部件之間,所述擠壓部件的一端能夠與所述導風連桿相抵接,使得所述彈性部件產生的彈力通過所述擠壓部件傳遞給所述導風連桿。優選地,所述導風連桿上設置有第一斜面,所述擠壓部件朝向所述導風連桿的一端設置有與所述第一斜面相抵接的第二斜面,且所述第二斜面能夠向斜上方支撐所述第一斜面。優選地,在所述導風連桿上設置有齒條結構,所述齒條結構具有多個齒部,所述第一斜面構成為所述齒部的下側齒面。優選地,所述擠壓部件朝向所述導風連桿的一端具有角狀結構,所述第二斜面構成為所述角狀結構的上側面。優選地,相鄰齒部間的凹處形成的角度為α,所述擠壓部件的角狀結構形成的角度為β,其中,α>β。優選地,所述α為鈍角。優選地,所述擠壓部件的上側面與水平面形成的角度β1=60°,所述擠壓部件的下側面與水平面形成的角度β2=50°。優選地,在所述出風框上設置有定位部件,所述定位部件通過卡扣結構固定到所述出風框上。優選地,所述擠壓部件遠離所述導風連桿的一端設置在所述定位部件上,并能夠沿所述定位部件向靠近或者遠離所述導風連桿的方向移動。優選地,在所述定位部件上設置有開口,在所述擠壓部件遠離所述導風連桿的一端設置有定位結構,所述定位結構能夠抵靠在所述開口的內側壁上。優選地,在所述擠壓部件遠離所述導風連桿的一端設置有凹槽,所述彈性部件設置在所述凹槽內。本技術另一個方面提供一種空氣調節設備,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空氣調節設備,所述空氣調節設備的出風口處設置有導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導風板通過本技術前面所述的導風板的定位結構進行定位。本技術提供的空氣調節設備上的導風板的定位結構,通過設置偏置結構,使得導風板的出風方向可以沿上下方向任意調節,且導風板能在上下任意角度固定下來,使用戶可以根據需要調節出風方向,且出風方向可以一直保持,由此,可提升用戶體驗,便于室內溫度的調節。附圖說明通過以下參照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的描述,本技術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優點將更為清楚,在附圖中:圖1為本技術所提供的一種冷風扇的外觀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所提供的一種冷風扇出風口局部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所提供的一種導風板的定位結構的剖面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所提供的一種導風板與出風框組裝示意圖;圖5為本技術所提供的一種導風連桿與偏置結構連接結構示意圖;圖6為本技術所提供的一種齒條結構與擠壓部件所形成的角度示意圖;圖7為本技術所提供的一種定位部件與擠壓部件、出風框組裝前的結構示意圖;圖8為本技術所提供的定位部件與出風框的組裝示意圖;1-導風板;1-1-卡軸;1-2-轉軸;2-導風連桿;3-卡槽;4-偏置結構;4-1-彈性部件;4-2-擠壓部件;5-定位部件;5-1-第一卡扣;5-2-第二卡扣;5-3第三卡扣;6-出風框;7-第一斜面;8-第二斜面;9-齒部;10-角狀結構;11-開口;12-凹槽;13-限位結構圖3中箭頭方向為出風方向具體實施方式以下基于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描述,但是本技術并不僅僅限于這些實施例。本技術提供一種空氣調節設備上的導風板1的定位結構,使得導風板1能夠穩定地保持在任意出風狀態。所述空氣調節設備可以是冷風扇、空調等能夠對空氣進行調節的設備。如圖1-2所示,所述導風板1可轉動地固定在所述空氣調節設備上,在所述導風板1的左右兩端(參見圖1中所示方位)設置有轉軸或者軸孔,在所述空氣調節設備上設置有對應的軸孔或者轉軸,導風板1通過軸孔配合可轉動地固定在空氣調節設備上。具體地,如圖4所示,在所述導風板1靠近兩端的位置設置有轉軸1-2,所述導風板1通過所述轉軸1-2可轉動地固定到所述空氣調節設備的出風框6上。在所述導風板1上設置有導風連桿2,所述定位結構包括偏置結構,所述偏置結構能夠對所述導風連桿2施加朝向遠離所述空氣調節設備方向的并向上傾斜的偏置力。這樣,使得當所述導風板1以及導風連桿2處于某一位置時,導風連桿2在該偏置力的作用下穩定地固定在該位置上,不會因為重力等外部載荷而移動或者下垂。而在調整所述導風板1以及所述導風連桿2的位置時,能夠克服該偏置力而轉動所述導風板1,進而移動所述導風連桿2,實現對導風板1的位置的調節。當導風板1的位置調整完后,導風連桿2在該偏置力的作用下再次固定在調整之后的位置,從而使得所述導風板1能夠穩定地保持在任意出風狀態。如圖3所示,在一個優選實施例中,在多個導風板1之間設置有導風連桿2,所述導風連桿2將多個導風板1連接起來,這樣,當調節多個導風板1中的一個導風板1的位置時,該導風板1將帶動所述導風連桿2上下移動,從而通過所述導風連桿2帶動其他的導風板1隨該導風板一起同步移動,實現對多個導風板1的位置、方位調節。為了實現導風板1和導風連桿2之間的連接,如圖3和5所示,在所述導風板1上設置有卡軸1-1,在所述導風連桿2上相應地設置有卡槽3,所述卡軸1-1能夠卡入所述卡槽3內,并且所述卡軸1-1能夠在所述卡槽3內轉動,方便實現對所述導風板1的位置的調節。優選地,所述卡槽3具有開口,方便所述卡軸1-1的卡入,所述開口的開口尺寸小于所述卡軸1-1的直徑,使得所述卡軸1-1卡入所述卡槽3之后不會從所述卡槽3內滑出。進一步地,如圖3所示,所述空氣調節設備上設置有出風框6,所述偏置結構包括彈性部件4-1和擠壓部件4-2,所述彈性部件4-1設置在所述出風框6和擠壓部件4-2之間,所述擠壓部件4-2的一端能夠與所述導風連桿2相抵接,使得所述彈性部件4-1產生的彈力通過所述擠壓部件4-2傳遞給所述導風連桿2。優選地,所述彈性部件4-1為彈簧,在手動調節好導風板1的吹風方向后,由于彈性部件4-1受壓產生的彈力通過擠壓部件4-2來擠壓導風連桿2,使得導風板1能夠保持在相應的位置,避免導風板1由于重力作用往下掉。從而使得所述導風板1能夠保持在任意的送風位置。進一步地,所述導風連桿2上設置有第一斜面7,所述擠壓部件4-2朝向所述導風連桿2的一端設置有與所述第一斜面7相抵接的第二斜面8,且所述第二斜面8能夠向斜上方支撐所述第一斜面7。在一個優選實施例中,在所述導風連桿1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空氣調節設備上的導風板的定位結構,所述導風板可轉動地固定在所述空氣調節設備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導風板上設置有導風連桿,所述定位結構包括偏置結構,所述偏置結構能夠對所述導風連桿施加朝向遠離所述空氣調節設備方向的并向上傾斜的偏置力。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空氣調節設備上的導風板的定位結構,所述導風板可轉動地固定在所述空氣調節設備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導風板上設置有導風連桿,所述定位結構包括偏置結構,所述偏置結構能夠對所述導風連桿施加朝向遠離所述空氣調節設備方向的并向上傾斜的偏置力。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導風板的定位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氣調節設備上設置有出風框,所述偏置結構包括彈性部件和擠壓部件,所述彈性部件設置在所述出風框和擠壓部件之間,所述擠壓部件的一端能夠與所述導風連桿相抵接,使得所述彈性部件產生的彈力通過所述擠壓部件傳遞給所述導風連桿。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導風板的定位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導風連桿上設置有第一斜面,所述擠壓部件朝向所述導風連桿的一端設置有與所述第一斜面相抵接的第二斜面,且所述第二斜面能夠向斜上方支撐所述第一斜面。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導風板的定位結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導風連桿上設置有齒條結構,所述齒條結構具有多個齒部,所述第一斜面構成為所述齒部的下側齒面。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導風板的定位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擠壓部件朝向所述導風連桿的一端具有角狀結構,所述第二斜面構成為所述角狀結構的上側面。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導風板的定位結構,其特征在于,相鄰...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孫土春,陳宇強,李曙光,侯劍飛,黃波,曾琦,蔣志勇,
申請(專利權)人: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