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插電式混合動力環衛車冷卻系統,屬于電力電子領域,該冷卻系統包括半導體制冷裝置,上述半導體制冷裝置內部設置有制冷腔、半導體腔和散熱腔,半導體腔內設置有半導體制冷芯片,半導體制冷芯片的冷面和熱面分別通過硅膠連接制冷腔和散熱腔;該半導體制冷裝置的外側設置有控制盒。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基于半導體制冷原理可以實現迅速動力電池組降溫,有效解決混合動力汽車動力電池組存在散熱滯后、電池內部溫升過快以及在較高溫升時輸出功率受到限制等問題。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插電式混合動力環衛車冷卻系統
本技術屬于電力電子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插電式混合動力環衛車冷卻系統。
技術介紹
在混合動力汽車運行過程中,電池充放電隨時在進行,其過程伴隨著電池的生成熱。電池內部的累積熱量越多,電池溫度就越高。溫度是影響動力電池組性能、使用壽命、可靠性的重要因素。當電池大功率使用時,產生的熱量較多,會導致內部溫度急劇上升,遠大于電池表面溫度,而電池溫度大慣性、大延遲的特點使電池外表面溫度的變化要滯后一段相當長的時間。混合動力汽車使用的鎳氫或鋰離子電池在充、放電過程中產生的大量熱量會導致電池內部的溫升和電池組模塊之間溫度梯度的增大,造成電池性能不穩定,嚴重時影響到電池的使用安全與壽命。因此,為了提高電池性能的可靠性和一致性,不但要求電池的工作溫度保持在一定的臨界溫度之下,同時也要求各單體電池之間的溫差小,其溫差幅值不會引起電池性能的明顯差異,從而不影響電池組的使用性能。
技術實現思路
有鑒于此,本技術提供一種插電式混合動力環衛車冷卻系統,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基于半導體制冷原理可以實現迅速動力電池組降溫,有效解決混合動力汽車動力電池組存在散熱滯后、電池內部溫升過快以及在較高溫升時輸出功率受到限制等問題。本技術通過以下技術手段解決上述問題:一種插電式混合動力環衛車冷卻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半導體制冷裝置,所述半導體制冷裝置內部設置有制冷腔、半導體腔和散熱腔:所述半導體腔內設置有半導體制冷芯片,所述半導體制冷芯片的冷面和熱面分別通過硅膠連接所述制冷腔和散熱腔;所述制冷腔內設置有翅片式導冷塊和循環風機,所述導冷塊的基座緊貼所述半導體制冷芯片冷面端硅膠,所述循環風機設置在所述導冷塊的翅片端面上,所述制冷腔在循環風機出風口處設置有進風口,所述制冷腔在導冷塊的翅片間隙設置有回風口;所述散熱腔內設置有翅片式散熱塊和散熱風機,所述散熱塊的基座緊貼所述半導體制冷芯片熱面端硅膠,所述散熱風機設置在所述散熱塊的翅片端面上,所述散熱腔在散熱風機出風口處設置有散熱出風口,所述散熱腔在散熱塊的翅片間隙設置有散熱進風口;所述半導體制冷裝置的外側設置有控制盒,所述控制盒分別連接所述半導體制冷芯片、循環風機和散熱風機。進一步的,所述控制盒包括控制器以及與所述控制器分別連接的觸屏電路、通訊電路、電源電路、傳感器采集電路、風機驅動電路和半導體制冷電路,所述通訊電路連接上位機,所述傳感器采集電路連接溫度傳感器,所述風機驅動電路分別連接所述循環風機和散熱風機,所述半導體制冷電路連接所述半導體制冷芯片。進一步的,還包括進風管道、回風管道和動力電池箱:所述進風管道一端通過螺紋連接所述制冷腔的進風口,所述進風管道的另一端設置在所述動力電池箱內部并且端口處設置有進風過濾網;所述回風管道一端通過螺紋連接所述制冷腔的回風口,所述回風管道的另一端設置在所述動力電池箱內部并且端口處設置有回風過濾網。進一步的,所述散熱出風口和散熱進風口分別設置有散熱過濾網。進一步的,所述半導體腔內填充有隔熱泡沫。進一步的,所述動力電池箱包括殼體、動力電池組和接線端,所述動力電池組設置在所述殼體內部,所述接線端設置在所述殼體外側并與所述動力電池組連接。本技術公開了一種插電式混合動力環衛車冷卻系統,該冷卻系統包括半導體制冷裝置,上述半導體制冷裝置內部設置有制冷腔、半導體腔和散熱腔,半導體腔內設置有半導體制冷芯片,半導體制冷芯片的冷面和熱面分別通過硅膠連接制冷腔和散熱腔;該半導體制冷裝置的外側設置有控制盒。本技術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基于半導體制冷原理可以實現迅速動力電池組降溫,有效解決混合動力汽車動力電池組存在散熱滯后、電池內部溫升過快以及在較高溫升時輸出功率受到限制等問題。附圖說明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描述。圖1是本技術提供的一種插電式混合動力環衛車冷卻系統的工作原理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提供的一種插電式混合動力環衛車冷卻系統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技術提供的一種插電式混合動力環衛車冷卻系統的電路連接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將結合附圖對本技術進行詳細說明。如圖1、2所示,一種插電式混合動力環衛車冷卻系統,包括半導體制冷裝置1,所述半導體制冷裝置1內部設置有制冷腔11、半導體腔12和散熱腔13:所述半導體腔12內設置有半導體制冷芯片120,所述半導體制冷芯片120的冷面和熱面分別通過硅膠121連接所述制冷腔11和散熱腔13;所述制冷腔11內設置有翅片式導冷塊110和循環風機111,所述導冷塊110的基座緊貼所述半導體制冷芯片120冷面端硅膠121,所述循環風機111設置在所述導冷塊110的翅片端面上,所述制冷腔11在循環風機111出風口處設置有進風口112,所述制冷腔11在導冷塊110的翅片間隙設置有回風口113;所述散熱腔13內設置有翅片式散熱塊130和散熱風機131,所述散熱塊130的基座緊貼所述半導體制冷芯片120熱面端硅膠121,所述散熱風機131設置在所述散熱塊130的翅片端面上,所述散熱腔13在散熱風機131出風口處設置有散熱出風口132,所述散熱腔13在散熱塊130的翅片間隙設置有散熱進風口133;所述半導體制冷裝置1的外側設置有控制盒4,所述控制盒4分別連接所述半導體制冷芯片120、循環風機111和散熱風機131。如圖3所示,所述控制盒4包括控制器401以及與所述控制器401分別連接的觸屏電路402、通訊電路403、電源電路404、傳感器采集電路405、風機驅動電路406和半導體制冷電路407,所述通訊電路403連接上位機5,所述傳感器采集電路405連接溫度傳感器6,所述風機驅動電路406分別連接所述循環風機111和散熱風機131,所述半導體制冷電路407連接所述半導體制冷芯片120。進一步的,還包括進風管道2、回風管道3和動力電池箱4:所述進風管道2一端通過螺紋連接所述制冷腔11的進風口112,所述進風管道2的另一端設置在所述動力電池箱4內部并且端口處設置有進風過濾網201;所述回風管道3一端通過螺紋連接所述制冷腔11的回風口113,所述回風管道3的另一端設置在所述動力電池箱4內部并且端口處設置有回風過濾網301。進一步的,所述散熱出風口132和散熱進風口133分別設置有散熱過濾網133。進一步的,所述半導體腔12內填充有隔熱泡沫122。進一步的,所述動力電池箱4包括殼體400、動力電池組401和接線端402,所述動力電池組401設置在所述殼體400內部,所述接線端402設置在所述殼體400外側并與所述動力電池組401連接。實際工作時,控制箱4中的控制器401實時采集動力電池組401的溫度,根據實時溫度信息計算是否啟動冷卻系統,當冷卻系統啟動時,半導體制冷電路407控制半導體制冷芯片120制冷,半導體制冷芯片120的冷面通過熱傳導作用冷卻翅片式冷卻塊110,使得經過冷卻翅片式冷卻塊110的空氣溫度降低,冷卻空氣通過循環風機111的作用對動力電池組401合理降溫。同時半導體制冷芯片120的熱面通過熱傳導作用將熱量傳給冷卻翅片式散熱塊130,通過散熱風機131的作用進行風冷,防止半導體制冷芯片120燒壞。本技術公開了一種插電式混合動力環衛車冷卻系統,屬于電力電子領域,該冷卻系統包括半導體制冷裝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插電式混合動力環衛車冷卻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半導體制冷裝置,所述半導體制冷裝置內部設置有制冷腔、半導體腔和散熱腔:所述半導體腔內設置有半導體制冷芯片,所述半導體制冷芯片的冷面和熱面分別通過硅膠連接所述制冷腔和散熱腔;所述制冷腔內設置有翅片式導冷塊和循環風機,所述導冷塊的基座緊貼所述半導體制冷芯片冷面端硅膠,所述循環風機設置在所述導冷塊的翅片端面上,所述制冷腔在循環風機出風口處設置有進風口,所述制冷腔在導冷塊的翅片間隙設置有回風口;所述散熱腔內設置有翅片式散熱塊和散熱風機,所述散熱塊的基座緊貼所述半導體制冷芯片熱面端硅膠,所述散熱風機設置在所述散熱塊的翅片端面上,所述散熱腔在散熱風機出風口處設置有散熱出風口,所述散熱腔在散熱塊的翅片間隙設置有散熱進風口;所述半導體制冷裝置的外側設置有控制盒,所述控制盒分別連接所述半導體制冷芯片、循環風機和散熱風機。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插電式混合動力環衛車冷卻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半導體制冷裝置,所述半導體制冷裝置內部設置有制冷腔、半導體腔和散熱腔:所述半導體腔內設置有半導體制冷芯片,所述半導體制冷芯片的冷面和熱面分別通過硅膠連接所述制冷腔和散熱腔;所述制冷腔內設置有翅片式導冷塊和循環風機,所述導冷塊的基座緊貼所述半導體制冷芯片冷面端硅膠,所述循環風機設置在所述導冷塊的翅片端面上,所述制冷腔在循環風機出風口處設置有進風口,所述制冷腔在導冷塊的翅片間隙設置有回風口;所述散熱腔內設置有翅片式散熱塊和散熱風機,所述散熱塊的基座緊貼所述半導體制冷芯片熱面端硅膠,所述散熱風機設置在所述散熱塊的翅片端面上,所述散熱腔在散熱風機出風口處設置有散熱出風口,所述散熱腔在散熱塊的翅片間隙設置有散熱進風口;所述半導體制冷裝置的外側設置有控制盒,所述控制盒分別連接所述半導體制冷芯片、循環風機和散熱風機。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插電式混合動力環衛車冷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盒包括控制器以及與所述控制器分別連接的觸屏電路、通訊電路、電源電路、傳感器采集電路、風機...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秀貞,
申請(專利權)人:邢臺職業技術學院,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河北,1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