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專利技術(shù)公開了一種確定碾壓混凝土中MgO安定摻量的方法。該方法是將使用不同MgO摻量M制成的水泥砂漿試件對應的壓蒸膨脹率E和抗壓強度C分別繪制成E~M曲線、C~M曲線。若C~M曲線上曲率最大的拐點位于E~M曲線上曲率最大的拐點的左側(cè),則以C~M曲線上曲率最大的拐點對應的MgO摻量作為碾壓混凝土的MgO安定摻量;反之,以E~M曲線上曲率最大的拐點對應的MgO摻量作為碾壓混凝土的MgO安定摻量;若兩條曲線上曲率最大的拐點對應的MgO摻量相同,則二者都可作為碾壓混凝土的MgO安定摻量。在相同條件下,本發(fā)明專利技術(shù)確定的碾壓混凝土的MgO安定摻量比傳統(tǒng)方法提高3?6個百分點,且碾壓混凝土的抗壓強度不會因為MgO摻量的增加而明顯下降。
【技術(shù)實現(xiàn)步驟摘要】
一種確定碾壓混凝土中MgO安定摻量的方法
本專利技術(shù)涉及一種確定碾壓混凝土中MgO安定摻量的方法,屬于水利水電工程混凝土
技術(shù)介紹
在碾壓混凝土中摻入一定的特制氧化鎂(MgO)拌制而成的外摻MgO碾壓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延遲微膨脹特性。利用這種特性,可以達到提高碾壓混凝土的抗裂能力、降低運行期維護費用的目的。目前使用較多的確定碾壓混凝土中MgO安定摻量的方法(以下簡稱“傳統(tǒng)方法”),是按照《水泥壓蒸安定性試驗方法(GB/T750-1992)》(以下簡稱“GB/T750-1992”)拌和、成型、養(yǎng)護水泥凈漿壓蒸試件和進行壓蒸實驗,以及計算試件的壓蒸膨脹率,并以壓蒸膨脹率為0.5%時對應的MgO摻量作為安定摻量。按此方法確定的MgO摻量偏少,其MgO摻量按占膠凝材料(水泥+粉煤灰)總量的百分比計算一般為2%-4%,摻入碾壓混凝土后,產(chǎn)生的膨脹量與設計要求存在較大差距。為了適當提高混凝土的MgO安定摻量,在中國專利文獻上曾公開過名稱為“一種確定水工混凝土中MgO安定摻量的方法”(專利號為ZL201210328969.2)和“采用砂子模擬方式來確定水工混凝土中MgO安定摻量的方法”(專利號為ZL201410556935.8)的兩項專利技術(shù)專利的技術(shù)方案。但是,由于碾壓混凝土相對于和易性好、膠凝材料用量較多的常態(tài)水工混凝土而言,它屬于干硬性、膠凝材料用量少的混凝土,施工時需要使用重型振動碾才能壓實,這與采用振搗器振搗就能振實的常態(tài)水工混凝土在施工工藝上存在顯著差異,且碾壓混凝土的粉煤灰摻量比常態(tài)水工混凝土顯著增多,導致利用前述的兩項專利技術(shù)專利確定的MgO安定摻量生產(chǎn)的碾壓混凝土的抗壓強度明顯下降。換言之,前述的兩項專利技術(shù)專利不宜用于確定碾壓混凝土的MgO安定摻量,需要研究一種既能適當提高碾壓混凝土的MgO安定摻量、又不明顯降低碾壓混凝土抗壓強度的新方法。
技術(shù)實現(xiàn)思路
本專利技術(shù)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適合于碾壓混凝土使用的、既能夠適當提高MgO摻量、又不會造成抗壓強度明顯下降的確定碾壓混凝土中MgO安定摻量的方法,以克服現(xiàn)有技術(shù)的不足。本專利技術(shù)的一種確定碾壓混凝土中MgO安定摻量的方法的技術(shù)方案為:在確定由水泥、粉煤灰、砂石骨料和水拌制而成的碾壓混凝土的MgO安定摻量時,采用實際工程擬使用的碾壓混凝土的水膠比、灰砂比和粉煤灰摻率計算配制水泥砂漿壓蒸試件所需的水泥、粉煤灰、砂和水,再根據(jù)國家標準GB/T750-1992制作壓蒸試件,并按照常規(guī)方法在砂漿拌和物中摻入MgO。壓蒸試件成型后,將試件連同試模一同放置于溫度為20±2℃、相對濕度大于95%的標準養(yǎng)護箱中養(yǎng)護48h。之后,拆除試模,并將拆模后的壓蒸試件放入20±2℃的恒溫室內(nèi)靜置1h-2h后,量測試件的初始長度Ls;接著將壓蒸試件放入沸煮箱中沸煮3h,待水溫降至室溫后,取出壓蒸試件,將其放入20±2℃的恒溫室內(nèi)靜置12±3h。然后,將壓蒸試件放入壓蒸釜中壓蒸,其壓蒸條件為壓力2.0±0.05MPa、溫度215.7±1.3℃、恒壓壓蒸時間3h。在壓蒸完畢且壓蒸釜內(nèi)壓力降至0.1MPa以下后排放壓蒸釜內(nèi)蒸汽,待釜內(nèi)溫度降至室溫20±2℃后,取出試件,再次將其放入20±2℃的恒溫室內(nèi)靜置12±3h,接著量測其長度Lf,用Lf與Ls之差除以試件的有效長度250mm,即得到該試件的壓蒸膨脹率E。然后,將做完壓蒸實驗的試件放置于壓力機上,緩慢開動壓力機,測試試件的抗壓強度C。之后,將對應不同MgO摻量M制作的水泥砂漿壓蒸試件的壓蒸膨脹率E和抗壓強度C分別繪制成壓蒸膨脹率E隨MgO摻量M變化的E~M曲線、抗壓強度C隨MgO摻量M變化的C~M曲線。若C~M曲線上曲率最大的拐點位于E~M曲線上曲率最大的拐點的左側(cè),則以C~M曲線上曲率最大的拐點對應的MgO摻量作為碾壓混凝土的MgO安定摻量;若C~M曲線上曲率最大的拐點位于E~M曲線上曲率最大的拐點的右側(cè),則以E~M曲線上曲率最大的拐點對應的MgO摻量作為碾壓混凝土的MgO安定摻量;若C~M曲線和E~M曲線上曲率最大的拐點對應的MgO摻量相同,則兩條曲線上曲率最大的拐點對應的MgO摻量都可作為碾壓混凝土的MgO安定摻量。上述方法中,所用的砂子為相應工程使用的砂子,砂子的細度模數(shù)宜為2.2-2.8。上述方法中,所用的MgO為水工混凝土專用MgO,該MgO的燒成溫度為1050℃-1150℃,MgO摻量按占膠凝材料總量的百分比計算。上述方法中,所述的膠凝材料為水泥與粉煤灰的混合物。上述方法中,成型后的試件尺寸為25mm×25mm×280mm。本專利技術(shù)的優(yōu)點在于:采用上述技術(shù)方案后,在相同條件下,本專利技術(shù)確定的碾壓混凝土的MgO安定摻量比傳統(tǒng)方法提高3-6個百分點,并且碾壓混凝土的抗壓強度不會因為MgO摻量的增加而明顯下降。同時,該方法操作簡便、判斷直觀。附圖說明圖1為采用本專利技術(shù)的方法與采用傳統(tǒng)方法確定碾壓混凝土的MgO安定摻量時,試件的壓蒸膨脹率E、抗壓強度C隨MgO摻量M變化的曲線比較圖。具體實施方式為使本專利技術(shù)的目的、技術(shù)方案和優(yōu)點表述得更加清楚,下面結(jié)合附圖和實例對本專利技術(shù)作進一步的說明。本專利技術(shù)的實例:在使用本專利技術(shù)來確定碾壓混凝土中MgO的安定摻量時,所用MgO為水工混凝土專用MgO,其燒成溫度為1050℃-1150℃,MgO摻量按占膠凝材料(水泥+粉煤灰)總量的百分比計算,碾壓混凝土所采用的原材料、配合比、生產(chǎn)流程、碾壓設備與工藝均與現(xiàn)有技術(shù)一樣。在具體確定由水泥、粉煤灰、砂石骨料、水等原材料拌制而成的碾壓混凝土的MgO安定摻量時,需要首先根據(jù)國家標準GB/T750-1992成型水泥砂漿壓蒸試件,而不是傳統(tǒng)方法使用的水泥凈漿壓蒸試件。配制水泥砂漿壓蒸試件所用的水泥、粉煤灰、砂和水的數(shù)量,是由實際工程擬使用的碾壓混凝土配合比的水膠比、灰砂比和粉煤灰摻率換算而來。在原材料用量計算好后,即可根據(jù)國家標準GB/T750-1992稱量、攪拌、成型水泥砂漿壓蒸試件,并同時按照常規(guī)方法在砂漿拌和物中摻入MgO。試件成型后,將試件連同試模一同放置于溫度為20±2℃、相對濕度大于95%的標準養(yǎng)護箱中養(yǎng)護48h,然后拆除試模,并將拆模后的試件放入20±2℃的恒溫室內(nèi)靜置1h-2h后,量測試件的初始長度Ls;接著將試件放入沸煮箱中沸煮3h,待水溫降至室溫后,取出試件,將其放入20±2℃的恒溫室內(nèi)靜置12±3h。然后,將試件放入壓蒸釜中壓蒸,其壓蒸條件為壓力2.0±0.05MPa、溫度215.7±1.3℃、恒壓壓蒸時間3h。在壓蒸完畢且壓蒸釜內(nèi)壓力降至0.1MPa以下后排放壓蒸釜內(nèi)蒸汽,待釜內(nèi)溫度降至室溫20±2℃后,取出試件,再次將其放入20±2℃的恒溫室內(nèi)靜置12±3h,接著量測其長度Lf,用Lf與Ls之差除以試件的有效長度250mm,即得到該試件的壓蒸膨脹率E。然后,將做完壓蒸實驗的試件放置于壓力機上,緩慢開動壓力機,測試試件的抗壓強度C。之后,將對應不同MgO摻量M制作的水泥砂漿壓蒸試件的壓蒸膨脹率E和抗壓強度C分別繪制成E隨M變化的E~M曲線、C隨M變化的C~M曲線。若C~M曲線上曲率最大的拐點位于E~M曲線上曲率最大的拐點的左側(cè),則以C~M曲線上曲率最大的拐點對應的MgO摻量作為碾壓混凝土的MgO安定摻量;若C~M曲線上曲率最大的拐點位于E~M曲線本文檔來自技高網(wǎng)...

【技術(shù)保護點】
一種確定碾壓混凝土中MgO安定摻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確定由水泥、粉煤灰、砂石骨料和水拌制而成的碾壓混凝土的MgO安定摻量時,采用實際工程擬使用的碾壓混凝土的水膠比、灰砂比和粉煤灰摻率計算配制水泥砂漿壓蒸試件所需的水泥、粉煤灰、砂和水,再根據(jù)國家標準GB/T750?1992制作壓蒸試件,并按照常規(guī)方法在砂漿拌和物中摻入MgO;壓蒸試件成型后,將壓蒸試件連同試模一同放置于溫度為20±2℃、相對濕度大于95%的標準養(yǎng)護箱中養(yǎng)護48h;之后,拆除試模,并將拆模后的壓蒸試件放入20±2℃的恒溫室內(nèi)靜置1h?2h后,量測試件的初始長度L
【技術(shù)特征摘要】
1.一種確定碾壓混凝土中MgO安定摻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確定由水泥、粉煤灰、砂石骨料和水拌制而成的碾壓混凝土的MgO安定摻量時,采用實際工程擬使用的碾壓混凝土的水膠比、灰砂比和粉煤灰摻率計算配制水泥砂漿壓蒸試件所需的水泥、粉煤灰、砂和水,再根據(jù)國家標準GB/T750-1992制作壓蒸試件,并按照常規(guī)方法在砂漿拌和物中摻入MgO;壓蒸試件成型后,將壓蒸試件連同試模一同放置于溫度為20±2℃、相對濕度大于95%的標準養(yǎng)護箱中養(yǎng)護48h;之后,拆除試模,并將拆模后的壓蒸試件放入20±2℃的恒溫室內(nèi)靜置1h-2h后,量測試件的初始長度Ls;接著將壓蒸試件放入沸煮箱中沸煮3h,待水溫降至室溫后,取出壓蒸試件,將其放入20±2℃的恒溫室內(nèi)靜置12±3h;然后將壓蒸試件放入壓蒸釜中壓蒸,其壓蒸條件為壓力2.0±0.05MPa、溫度215.7±1.3℃、恒壓壓蒸時間3h;在壓蒸完畢且壓蒸釜內(nèi)壓力降至0.1MPa以下后排放壓蒸釜內(nèi)蒸汽,待釜內(nèi)溫度降至室溫20±2℃后,取出試件,再次將其放入20±2℃的恒溫室內(nèi)靜置12±3h,接著量測其長度Lf,用Lf與Ls之差除以試件的有效長度250mm,即得到該試件的壓蒸膨脹率(E);再將做完壓蒸實驗的試件放置于壓力機上,緩慢開動壓力機,測試試件的抗壓強度(C);之后,將對應不同MgO摻量(M)制作的水泥砂漿...
【專利技術(shù)屬性】
技術(shù)研發(fā)人員:陳昌禮,
申請(專利權(quán))人:貴州師范大學,
類型:發(fā)明
國別省市:貴州,5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