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一種管路氣動檢漏裝置及方法,所述管路氣動檢漏裝置包括固定卡座(4)、活動卡座(5)、第一驅動機構(2)及進氣接口(3)和氣檢表,固定卡座(4)固定安裝在基座(1)上,在固定卡座(4)上開設固定卡槽(42),第一驅動機構(2)驅動活動卡座(5)相對于固定卡座(4)作往復直線運動。在進行管路檢漏時,將待測管路利用活動卡座、固定卡座鎖死,將待測管路、進氣接口、壓縮氣管依次連通,向待測管路通入壓縮氣,通過氣檢表所檢測到的管路壓力信號變化情況,即可完成待測管路檢漏作業,有效地避免了傳統的水檢方式所導致的管路潮濕、管路隱形污染等問題,具有操作容易、檢漏作業效率高等突出優點。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管路氣動檢漏裝置及方法
本專利技術涉及管路檢漏
,尤其是涉及一種管路氣動檢漏裝置及方法。
技術介紹
有些醫療器械在生產過程中需要連接有相應的管路,例如輸液袋、采血袋等醫療器械。在實際的生產過程中,為了保證這些連接管路的醫療器械產品的產品質量,確保受者安全,往往存在一個耗材檢漏的工序,尤其是針對管路的檢漏。對于管路等耗材的檢漏,傳統的檢漏方法是采用水檢方式進行檢漏作業。這種水檢方式雖然能夠實現檢漏的目的,但是,其檢漏作業效率低、操作難度大,而且,在水檢過程中,會造成管路等耗材潮濕,還可能造成檢漏用的水進入到管路等耗材中,從而導致管路等耗材的隱形污染問題,給受者帶來一定程度上的安全隱患。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管路氣動檢漏裝置及方法,避免傳統的水檢方式所導致的管路潮濕、管路隱形污染等問題。本專利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管路氣動檢漏裝置,包括固定卡座、活動卡座、第一驅動機構以及進氣接口和氣檢表,所述固定卡座固定安裝在基座上,在固定卡座上開設固定卡槽,所述第一驅動機構驅動活動卡座相對于固定卡座作往復直線運動。優選地,所述的固定卡座上開設導向槽,所述活動卡座在第一驅動機構驅動作用下與導向槽形成活動的卡合結構。優選地,所述的活動卡座上開設活動卡槽,所述的活動卡槽與固定卡座上的固定卡槽相對應。優選地,所述活動卡座上的活動卡槽、所述固定卡座上的固定卡槽分別設置若干個,且一一相互對應。優選地,還包括管路放置桿、滑塊和支柱,所述支柱固定連接在基座上,所述管路放置桿與支柱固定連接,所述滑塊與管路放置桿形成活動連接結構。優選地,還包括第二驅動機構,所述第二驅動機構固定安裝在支柱上,其動作輸出端與滑塊連接,所述第二驅動機構驅動滑塊相對于管路放置桿作往復直線運動。一種管路氣動檢漏方法,采用如權利要求1-6任一項所述的管路氣動檢漏裝置進行,將待測管路通過活動卡座配合固定卡座進行固定,將進氣接口的出口端與待測管路連通、入口端與壓縮氣管連通,通過壓縮氣管向待測管路中通入壓縮氣,通過氣檢表所檢測到的管路壓力信號的變化情況來進行管路檢漏判斷,如果一定保壓時間內的壓力信號下降,則判斷該待測管路存在泄漏。優選地,所述氣檢表與控制器電連接,所述控制器與報警器電連接,且當待測管路存在泄漏時,通過報警器發出相應的報警信號。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將待測管路利用活動卡座、固定卡座進行固定,將進氣接口的出口端與待測管路連通、入口端與壓縮氣管連通,將氣檢表接入到待測管路與壓縮氣管之間的管路中,再向待測管路中通入壓縮氣,通過氣檢表所檢測到的管路壓力信號的變化情況,即可完成待測管路的半自動檢漏作業,不僅操作容易,檢漏作業效率高,而且還能夠避免傳統的水檢方式所導致的管路潮濕、管路隱形污染等問題。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一種管路氣動檢漏裝置的構造示意圖。圖2為圖1中的鎖死結構的構造示意圖。圖中標記:1-基座,2-第一驅動機構,3-進氣接口,4-固定卡座,5-活動卡座,6-管路放置桿,7-滑塊,8-第二驅動機構,9-支柱,10-控制器,41-導向槽,42-固定卡槽,51-活動卡槽。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進行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專利技術,并不用于限定本專利技術。如圖1、圖2所示的一種管路氣動檢漏裝置,主要包括基座1、固定卡座4、活動卡座5、第一驅動機構2以及進氣接口3和氣檢表,所述的固定卡座4固定安裝在基座1上,在固定卡座4上開設U形結構的固定卡槽42,所述的第一驅動機構2驅動活動卡座5相對于固定卡座4作往復直線運動。優選地,所述第一驅動機構2可以采用氣缸,也可以采用電缸。通常,所述的第一驅動機構2設置兩個,且分別設置在活動卡座5相對兩側,其動作輸出端分別與活動卡座5連接,以有效地保證活動卡座5的運動穩定性、可靠性。在利用上述的管路氣動檢漏裝置對待測管路進行檢漏作業時,首先,將待測管路利用活動卡座5、固定卡座4進行固定。為了保證待測管路的固定可靠性,可以在固定卡座4上開設U形結構的導向槽41,且活動卡座5在第一驅動機構2驅動作用下與導向槽41形成活動的卡合結構。優選地,還可以在活動卡座5上開設U形結構的活動卡槽51,且活動卡槽51與固定卡座4上的固定卡槽42相對應,如圖2所示。其次,將進氣接口3的出口端與待測管路連通、入口端與壓縮氣管連通,并將氣檢表接入到待測管路與壓縮氣管之間的管路中。所述的氣檢表可以安裝在進氣接口3的出口端,也可以安裝在進氣接口3的入口端,只要氣檢表能夠檢測到待測管路與壓縮氣管之間的連通管路中的氣壓信號即可。最后,通過壓縮氣管向待測管路中通入壓縮氣,通過氣檢表所檢測到的管路壓力信號的變化情況,如果一定保壓時間內的壓力信號下降,則可判斷該待測管路存在泄漏,否則,即可判斷該待測管路不存在泄漏,從而可以完成待測管路的半自動檢漏作業,操作容易,檢漏作業效率高,并且,還能夠避免傳統的水檢方式所導致的管路潮濕、管路隱形污染等問題。為了能夠對待測的管路進行批量化的氣動檢漏作業,并減少人工操作,如圖1、圖2所示,可以將活動卡座5上的活動卡槽51、固定卡座4上的固定卡槽42分別設置若干個,且一一相互對應。同時,將支柱9固定連接在基座1上,在支柱9自由端固定連接管路放置桿6,并使滑塊7與管路放置桿6形成活動連接結構,所述滑塊7可以相對于管路放置桿6滑動。進一步地,所述滑塊7與第二驅動機構8的動作輸出端連接,所述第二驅動機構8固定安裝在支柱9上,通過第二驅動機構8來驅動滑塊7相對于管路放置桿6作往復直線運動。優選地,所述第二驅動機構8可以采用氣缸,或者是采用電缸。進一步地,還可以將氣檢表、第一驅動機構2、第二驅動機構8分別與控制器10電連接,所述控制器10與報警器電連接;其中,所述的控制器10優選PLC,所述的報警器優選指示燈或者蜂鳴器。通過PLC進行集中、統一控制,當待測管路存在泄漏時,通過報警器發出相應的報警信號,不僅更加節省人力,減少人工操作,而且還能有效地避免人工判斷時的誤判。在進行待測管路的檢漏作業時,可以方便地使待測管路通過堆疊的方式放置在管路放置桿6上,由第二驅動機構8驅動滑塊7相對于管路放置桿6作直線運動,可以很好地控制待測管路的位置,以方便將待測管路的鎖死一端放入到活動卡座5上的活動卡槽51與固定卡座4上的固定卡槽42之間,再由控制器10控制第一驅動機構2動作,使活動卡座5與固定卡座4相互配合并鎖死待測管路。然后,將待測管路的進氣一端插接入進氣接口3中,通過打開壓縮氣管,由壓縮氣管向待測管路中通入壓縮氣,由氣檢表檢測管路壓力信號,并輸出至PLC,如果在一定保壓時間內,PLC檢測到管路壓力下降超過設定值,則向報警器輸出信號,由報警器發出相應的報警信號,根據該報警信號,作業人員即可判斷該待測管路存在泄漏。在檢測完成后,由控制器10控制第一驅動機構2動作,使活動卡座5與固定卡座4相對打開,即可取出檢測完了的待測管路。接下來,控制器10控制第二驅動機構8并使滑塊7相對于管路放置桿6復位,以便進行下一批待測管路的檢漏作業。因此,可以減少人工操作,更加節省人力,并有效地提高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管路氣動檢漏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卡座(4)、活動卡座(5)、第一驅動機構(2)以及進氣接口(3)和氣檢表,所述固定卡座(4)固定安裝在基座(1)上,在固定卡座(4)上開設固定卡槽(42),所述第一驅動機構(2)驅動活動卡座(5)相對于固定卡座(4)作往復直線運動。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管路氣動檢漏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卡座(4)、活動卡座(5)、第一驅動機構(2)以及進氣接口(3)和氣檢表,所述固定卡座(4)固定安裝在基座(1)上,在固定卡座(4)上開設固定卡槽(42),所述第一驅動機構(2)驅動活動卡座(5)相對于固定卡座(4)作往復直線運動。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管路氣動檢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卡座(4)上開設導向槽(41),所述活動卡座(5)在第一驅動機構(2)驅動作用下與導向槽(41)形成活動的卡合結構。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管路氣動檢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動卡座(5)上開設活動卡槽(51),所述的活動卡槽(51)與固定卡座(4)上的固定卡槽(42)相對應。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管路氣動檢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動卡座(5)上的活動卡槽(51)、所述固定卡座(4)上的固定卡槽(42)分別設置若干個,且一一相互對應。5.根據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一種管路氣動檢漏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管路放置桿(6)、滑塊(7)和支柱(9)...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開宇,
申請(專利權)人:四川南格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四川,5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