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用于檢測機車玻璃漏電的裝置,所述機車玻璃內縱向設有多根鎢絲,且鎢絲兩端連接有電極,其中,所述用于檢測機車玻璃漏電的裝置包括:基座;放置平臺,位于所述基座上方,并與所述基座連接,以放置所述機車玻璃;輔助檢測件,分別設于所述放置平臺上,以貼合所述機車玻璃的縱向兩側。通過這種方式,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可以對機車玻璃進行安全貼合全檢測,避免由于漏檢產生廢品,以造成人身安全事故。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用于檢測機車玻璃漏電的裝置
本技術涉及機車玻璃
,尤其是涉及一種用于檢測機車玻璃漏電的裝置。
技術介紹
隨著科技的高速發展,機車玻璃的使用日益增多。目前,在開發、生產機車玻璃過程中需要檢測機車玻璃的周邊是否漏電,而造成漏電是因為機車玻璃內的兩層銅箔(作為電極)間焊接著鎢絲,且銅箔位置在玻璃邊緣,在焊接第二面銅箔時,需要涂覆絕緣膠,絕緣膠是聚氨酯膠的一種,膠覆在玻璃邊緣上后需把絕緣膠刮平,膠的厚度需控制在1-2mm之間。如果鎢絲剩余過長,絕緣膠也無法覆蓋那部分剩余出來的鎢絲,而沒有把外漏的鎢絲剪掉干凈的話,玻璃合片后,通電時會造成漏電。目前常規漏電檢測的方式是:將玻璃放置在L型架子上用萬能檢測儀的一條線接在玻璃加熱線接頭上,另一條線沿著玻璃邊緣進行手動、點動的方式對玻璃周邊測量漏電。圖1為現有技術進行漏電檢測的L型裝置結構示意圖。這種方式存在如下缺點:首先是在檢測玻璃縱向兩條邊時,檢測效率慢、耗時間;其次,檢測漏電中用手動、點動方式測量會出現某段、某位置漏檢現象,這是因為間隔取點檢測,不是連續性的,會出現遺漏的現象。當有漏電卻未檢測到的,則安裝在火車時就會出現短路、漏電問題,并危害人身安全。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機車玻璃漏電裝置,可實現安全貼合全檢測,避免由于漏檢產生廢品,以造成人身安全事故。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為:提供一種用于檢測機車玻璃漏電的裝置,所述機車玻璃內縱向設有多根鎢絲,且鎢絲兩端連接有電極,其中,所述用于檢測機車玻璃漏電的裝置包括:基座;放置平臺,位于所述基座上方,并與所述基座連接,以放置所述機車玻璃;輔助檢測件,分別設于所述放置平臺上,以貼合所述機車玻璃的縱向兩側。其中,所述輔助檢測件以及機車玻璃的其中一個電極通過導線連接漏電檢測儀。所述輔助檢測件以及機車玻璃內的其中一個電極分別通過導線連接漏電檢測儀。輔助檢測件可以分別與漏電檢測儀連接,也可以相互連接后再通過導線與漏電檢測儀連接,而本技術所述的漏電檢測儀可以是萬能表或其他有源檢測儀,以在通路時,可以向電路供電。當兩個輔助檢測件緊貼合在縱向玻璃的兩側時,漏電檢測儀開始通電:若沒有鎢絲外露,即兩個電極與兩個輔助檢測件沒有連接,此時玻璃內部的回路與兩個輔助檢測件斷開,則沒有電流通過,無漏電現象產生;若有鎢絲外露,無論在一側外露,還是兩側都外露,即至少有一個電極與對應的輔助檢測件由鎢絲連接成回路,此時有電流通過,并可在鎢絲與輔助檢測件接觸的位置產生火花。而當漏電檢測儀帶有電流表功能時,則通路時(即有鎢絲外露),其上的電流指針將會擺動;斷路時(無鎢絲外露),電流指針靜止不動。操作人員可以很明顯的看到是否有火花或者是指針擺動,從而確定正在檢測的機車玻璃是否漏電。其中,所述基座包括若干根30mm×30mm的第一類方管,所述第一類方管之間進行工字型焊接,以形成框架。其中,在所述框架上方的端口處分別連接20mm×20mm的第二類方管。其中,所述第一類方管與所述第二類方管通過螺栓調整固定。其中,所述螺栓為M8螺栓,呈T字型。其中,所述輔助檢測件為夾板,所述夾板內設有導電體。其中,所述夾板為60mm×1000mm的鋁合金折制成,含有可嵌入機車玻璃縱向兩端的凹槽。其中,所述導電體為潤濕棉布。其中,所述導電體為導線板。本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區別于現有技術,本技術通過在基座上設置放置平臺,以安置機車玻璃,并用輔助檢測件貼合機車玻璃上靠近電極的兩端。通過這種方式,本技術可以對機車玻璃進行安全貼合全檢測,避免由于漏檢產生廢品,以造成人身安全事故。附圖說明圖1為現有技術中對機車玻璃漏電檢測的L型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用于檢測機車玻璃漏電的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電路結構連接示意圖。各附圖標記:1、基座,13、第一類方管,14、第二類方管,15、螺栓;2、放置平臺;3、輔助檢測件;4、漏電檢測儀;10、鎢絲,11、電極,12、引出線。具體實施方式為詳細說明本技術的
技術實現思路
、所實現目的及效果,以下結合實施方式并配合附圖予以說明。如圖3所示,首先需要說明的是,本技術所述的機車玻璃內縱向布設有多根鎢絲10,且鎢絲兩端連接有電極11,一般為銅箔電極,且電極11向外會焊接有引出線12(或稱為舌片),這樣其內部就形成回路,通電后鎢絲發熱,即可除去玻璃表面的霜霧。請參照圖2,本技術提供一種用于檢測機車玻璃漏電的裝置,其包括:基座1;放置平臺2,位于所述基座1上方,并與所述基座1連接,以放置所述機車玻璃;輔助檢測件3,分別設于所述放置平臺2上,以貼合所述機車玻璃的縱向兩側。區別于現有技術的間隔取點檢測,本技術用輔助檢測件全貼合機車玻璃上靠近電極的兩端,這樣在外接有源電路時,就可以對機車玻璃縱向兩端的整個端面進行安全貼合全檢測,是連續性的檢測,不會出現漏檢現象,就可以有效保障人身安全。而具體電路如圖3所示,所述輔助檢測件3以及機車玻璃的其中一個電極11分別通過導線連接漏電檢測儀4。輔助檢測件3可以分別與漏電檢測儀4連接,也可以相互連接后再通過導線與漏電檢測儀4連接,而本技術所述的漏電檢測儀4可以是萬能表或其他有源檢測儀,以在通路時,可以向電路供電。如圖3所示,當兩個輔助檢測件3緊貼合在縱向玻璃的兩側時,漏電檢測儀4開始通電:若沒有鎢絲外露,即兩個電極11與兩個輔助檢測件3沒有連接,此時玻璃內部的回路與兩個輔助檢測件3斷開,則沒有電流通過,無漏電現象產生;若有鎢絲外露,無論在一側外露,還是兩側都外露,即至少有一個電極11與對應的輔助檢測件3由鎢絲連接成回路,此時有電流通過,并可在鎢絲與輔助檢測件3接觸的位置產生火花。而當漏電檢測儀4帶有電流表功能時,則通路時(即有鎢絲外露),其上的電流指針將會擺動;斷路時(無鎢絲外露),電流指針靜止不動。操作人員可以很明顯的看到是否有火花或者是指針擺動,從而確定正在檢測的機車玻璃是否漏電。在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基座1可包括若干根30mm×30mm的第一類方管13,所述第一類方管13之間進行工字型焊接,以形成框架。優選地,為了可進一步固定承載機車玻璃,本技術可在所述框架上方的端口處分別連接20mm×20mm的第二類方管14。其中第二類方管14呈“7”字型,一端可套在第一類方管13的端口內,另一端向上以在4個位置固定機車玻璃,避免其晃動。同時為了可根據機車玻璃的尺寸進行適當調整,所述第一類方管13與所述第二類方管14通過螺栓15調整固定。具體地,可為M8螺栓,并呈T字型,以方便人工旋轉,當調整后可固定機車玻璃的4個角處后,旋緊M8螺栓,從而在第一類方管13內卡住第二類方管14。當機車玻璃放置穩定后,輔助檢測件即可貼合其縱向兩端,具體地,所述輔助檢測件制成夾板,如由60mm×1000mm的鋁合金折制成,其內部形成一個可嵌入機車玻璃縱向兩端的凹槽,并在凹槽處安裝有導電體,導電體可以是到導線板或任何一種可起到導電作用,并貼合玻璃端面的物件。在一個具體的實施中,所述導電體為潤濕棉布,即將棉布鋪設在凹槽內,并潤濕,由于棉布的柔軟性,可以有效的保護機車玻璃端面,以避免受刮擦,造成縱向端面上的絕緣膠破損。當棉布鋪上后,即可通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檢測機車玻璃漏電的裝置,所述機車玻璃內縱向設有多根鎢絲,且鎢絲兩端連接有電極,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檢測機車玻璃漏電的裝置包括:基座;放置平臺,位于所述基座上方,并與所述基座連接,以放置所述機車玻璃;輔助檢測件,分別設于所述放置平臺上,以貼合所述機車玻璃的縱向兩側。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用于檢測機車玻璃漏電的裝置,所述機車玻璃內縱向設有多根鎢絲,且鎢絲兩端連接有電極,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檢測機車玻璃漏電的裝置包括:基座;放置平臺,位于所述基座上方,并與所述基座連接,以放置所述機車玻璃;輔助檢測件,分別設于所述放置平臺上,以貼合所述機車玻璃的縱向兩側。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檢測機車玻璃漏電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輔助檢測件以及機車玻璃內的其中一個電極通過導線連接漏電檢測儀。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檢測機車玻璃漏電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包括若干根30mm×30mm的第一類方管,所述第一類方管之間進行工字型焊接,以形成框架。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檢測機車玻璃漏電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框架上方的端口處分別連接20m...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鐘志林,林軍,
申請(專利權)人:福耀福建巴士玻璃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福建,35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