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aterial delivery system applied to a die casting machine, which comprises a container module, a first mold module, a feeding module and a pressing module. The container module includes a container housing. The first die module includes a first inlet structure partially embedded in the interior of the container housing and a second inlet structure partially embedded in the interior of the container housing. The feeding module includes a feed assembly first arranged on the first inlet structure, and a second feeding assembly disposed on the second inlet structure. A pressure relief module is provided on the container housing to lower the first feed assembly and the second feed assembly. Thereby, the first feed assembly can be firmly positioned on the first inlet structure by downward pressure reduction of the pressure relief module. The second feeding assembly can be firmly positioned on the second entry structure by downward pressure reduction of the pressure relief module.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應用于壓鑄機的射料系統
本技術涉及一種射料系統,尤指一種應用于壓鑄機的射料系統。
技術介紹
壓鑄法是將熔凝性較好的金屬鋁、鋅、鎂、銅等熔融合金,以高速機械性質注入耐高熱金屬模具內,并利用鋼模以較低溫度急速凝固成型的鑄造方式。現有技術的射出頭結構,是設有一位于射出頭的中央處的容置孔,射出頭一側設有連通容置孔的入料孔,射出頭的另一側設有一射料孔,且射料孔能通過一流道以連通至容置孔。射出頭的頂緣處分別設有相對應的固定板。當射出頭浸于高溫的金屬熔液槽中進行作業時,利用一油壓缸推壓一柱塞桿,并使金屬熔液槽中的金屬熔液從入料孔進入容置孔內,最后沿著射料孔經由一噴嘴注入一金屬模具內,并利用鋼模以較低溫度急速凝固成型。然而,現有的射料系統在使用上仍然具有可改善的空間。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應用于壓鑄機的射料系統。為了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技術所采用的其中一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應用于壓鑄機的射料系統,其包括:一容器模組、一第一模具模組、一第二模具模組、一管路模組、一送料模組以及一抵壓模組。所述容器模組包括一容器殼體件。所述第一模具模組包括一嵌設于所述容器殼體件的內部的第一模具結構、一設置在所述第一模具結構上且部分地嵌設于所述容器殼體件的內部的第一入口結構以及一設置在所述第一模具結構上且部分地嵌設于所述容器殼體件的內部的第二入口結構,其中,所述第一入口結構具有一第一上表面,且所述第二入口結構具有一第二上表面。所述第二模具模組包括一第二模具結構。所述管路模組包括一連接于所述第一模具結構與所述第二模具結構之間且嵌設于所述容器殼體件的內部的 ...
【技術保護點】
一種應用于壓鑄機的射料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應用于壓鑄機的射料系統包括:一容器模組,所述容器模組包括一容器殼體件;一第一模具模組,所述第一模具模組包括一嵌設于所述容器殼體件的內部的第一模具結構、一設置在所述第一模具結構上且部分地嵌設于所述容器殼體件的內部的第一入口結構以及一設置在所述第一模具結構上且部分地嵌設于所述容器殼體件的內部的第二入口結構,其中,所述第一入口結構具有一第一上表面,且所述第二入口結構具有一第二上表面;一第二模具模組,所述第二模具模組包括一第二模具結構;一管路模組,所述管路模組包括一連接于所述第一模具結構與所述第二模具結構之間且嵌設于所述容器殼體件的內部的第一管體以及一連接于所述第二模具結構的第二管體;一送料模組,所述送料模組包括一具有一第一壓板的第一送料組件以及一具有一第二壓板的第二送料組件,其中,所述第一壓板和所述第二壓板分別位于所述第一送料組件的最頂端和所述第二送料組件的最頂端,所述第一送料組件設置在所述第一入口結構的所述第一上表面上且流體連通于所述第一入口結構,且所述第二送料組件設置在所述第二入口結構的所述第二上表面上且流體連通于所述第二入口結構;以及一抵壓模 ...
【技術特征摘要】
2016.11.09 TW 1052170801.一種應用于壓鑄機的射料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應用于壓鑄機的射料系統包括:一容器模組,所述容器模組包括一容器殼體件;一第一模具模組,所述第一模具模組包括一嵌設于所述容器殼體件的內部的第一模具結構、一設置在所述第一模具結構上且部分地嵌設于所述容器殼體件的內部的第一入口結構以及一設置在所述第一模具結構上且部分地嵌設于所述容器殼體件的內部的第二入口結構,其中,所述第一入口結構具有一第一上表面,且所述第二入口結構具有一第二上表面;一第二模具模組,所述第二模具模組包括一第二模具結構;一管路模組,所述管路模組包括一連接于所述第一模具結構與所述第二模具結構之間且嵌設于所述容器殼體件的內部的第一管體以及一連接于所述第二模具結構的第二管體;一送料模組,所述送料模組包括一具有一第一壓板的第一送料組件以及一具有一第二壓板的第二送料組件,其中,所述第一壓板和所述第二壓板分別位于所述第一送料組件的最頂端和所述第二送料組件的最頂端,所述第一送料組件設置在所述第一入口結構的所述第一上表面上且流體連通于所述第一入口結構,且所述第二送料組件設置在所述第二入口結構的所述第二上表面上且流體連通于所述第二入口結構;以及一抵壓模組,所述抵壓模組包括一定位在所述容器殼體件上的第一樞接座、一定位在所述容器殼體件上的第二樞接座、兩個分別能樞接地設置在所述第一樞接座和所述第二樞接座上以同時向下抵壓所述第一壓板的第一抵壓結構、一能轉動地設置在兩個所述第一抵壓結構之間以調整兩個所述第一抵壓結構之間的間距的第一調整件、兩個分別能樞接地設置在所述第一樞接座和所述第二樞接座上以同時向下抵壓所述第二壓板的第二抵壓結構以及一能轉動地設置在兩個所述第二抵壓結構之間以調整兩個所述第二抵壓結構之間的間距的第二調整件;其中,所述第一壓板通過兩個所述第一抵壓結構的向下抵壓,以將所述第一送料組件穩固地定位在所述第一入口結構的所述第一上表面上;其中,所述第二壓板通過兩個所述第二抵壓結構的向下抵壓,以將所述第二送料組件穩固地定位在所述第二入口結構的所述第二上表面上。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應用于壓鑄機的射料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調整件的兩相反末端部上分別具有兩個第一螺紋結構,且兩個所述第一螺紋結構分別穿過兩個所述第一抵壓結構且分別能轉動地與兩個所述第一抵壓結構相互配合,其中,所述第二調整件的兩相反末端部上分別具有兩個第二螺紋結構,且兩個所述第二螺紋結構分別穿過兩個所述第二抵壓結構且分別能轉動地與兩個所述第二抵壓結構相互配合。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應用于壓鑄機的射料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壓板具有一流體連通于所述第一送料組件的第一開口以及一鄰近所述第一開口以供兩個所述第一抵壓結構進行向下抵壓的第一抵壓區域,且所述第二壓板具有一流體連通于所述第二送料組件的第二開口以及一鄰近所述第二開口以供兩個所述第二抵壓結構進行向下抵壓的第二抵壓區域,其中,所述容器殼體件具有一內表面,所述第一入口結構的所述第一上表面與所述容器殼體件的所述內表面彼此齊平,且所述第二入口結構的所述第二上表面與所述容器殼體件的所述內表面彼此齊平。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應用于壓鑄機的射料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殼體件具有一置料空間,所述第一模具結構具有一第一內導通道、一連通于所述第一內導通道的第一左側入口、一連通于所述第一內導通道的第一右側入口以及一連通于所述第一內導通道的第一出口,所述第一入口結構具有一連通于所述置料空間與所述第一左側入口之間的第一連通口,且所述第二入口結構具有一連通于所述置料空間與所述第一右側入口之間的第二連通口,其中,所述第二模具結構具有一第二內導通道、一連通于所述第二內導通道的第二入口以及一與所述第二入口相對設置且連通于所述第二內導通道的第二出口,所述第一管體具有一嵌設于所述第一模具結構內且連通于所述第一模具結構的所述第一出口的第一連接部以及一嵌設于所述第二模具結構內且連通于所述第二入口的第二連...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林于寶,
申請(專利權)人:中傳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中國臺灣,7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