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synergistic probe for detecting and eliminating the plaque on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crevice. The invention uses the camera to detect the plaque in the crevice, drives the propeller by the high pressure air current, drives the brush, and brushes the surface plaque. After the plaque is driven by the airflow, the suction at the other end of the device is sucked, and the filter is enriched and filtered on the filter net. These enriched plaque are then killed thoroughly by heating the microorganisms. The invention not only can remove the plaque in the crevice, but also can eliminate the plaque on the exposed surface and the microorganism in the air.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對縫隙內表面菌斑進行探測及定向清除的增效探頭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對縫隙內表面菌斑進行探測及定向清除的增效探頭。本專利技術利用攝像頭發現縫隙內的菌斑,由高壓氣流帶動螺旋槳,傳動至毛刷,將表面菌斑刷下。之后菌斑經由氣流帶動,經過裝置另一端的負壓抽吸,過濾富集在濾網上。這些富集的菌斑塊之后通過加熱將其中的微生物徹底殺死。本專利技術不僅可以清除縫隙內的菌斑,還可以對暴露表面的菌斑、空氣中的微生物進行清除和殺滅。技術背景空間艙室,潛艇,艦船等密閉艙室內部結構和設備的材料表面附著的微生物形成菌斑,如果不及時有效清除,其不僅會危及乘員健康,而且還會腐蝕材料危及設備安全。目前,對艙室內材料表面菌斑的清除方法主要是用濕巾或者棉簽擦拭,然而采用濕巾或者棉簽擦拭方法很難觸及背板和縫隙中的菌斑,消耗性材料使用較多,且工作量大,也無法有效快速的殺滅菌斑。因此,如何利用更簡單、易行的設備和方法提高艙室內材料表面菌斑的清除效率和更徹底的清除和殺滅包括難以觸及部位的菌斑就成為了關鍵。專利CN104907284A《一種艙室內材料表面菌斑定向清除設備和方法》中提出了用高壓氣流沖刷菌斑的方法。但由于一些菌斑結合力強,光靠氣流無法清除。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上述問題,本專利技術對專利CN104907284A《一種艙室內材料表面菌斑定向清除設備和方法》中的設備和方法進行改進,巧妙地利用高壓氣流提供的動力帶動毛刷清除菌斑,在探頭上安裝的攝像頭能夠發現肉眼不易觀察到部位的菌斑,使得裝置能夠快速有效的確定菌斑位置,定向清除材料表面、背板和縫隙中的菌斑,并且將其全部殺滅。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可安裝在專利C ...
【技術保護點】
一種對縫隙內表面菌斑進行探測及定向清除的增效探頭,包括:毛刷(1)、傳動桿(2)、軟管連接座(含風柵)(3)、攝像頭(4)、外接顯示器(5)、螺旋槳(6)。毛刷(1)可與磨砂輪相互替換。毛刷(1)可與傳動桿(2)連接,方便拆卸安裝,毛刷(1)可有多種尺寸、硬度,針對不同尺寸的縫隙和表面選用。傳動桿(2)材質應為具有一定剛性又可彎曲的橡膠棒,能以不同角度對縫隙進行清潔,且能承受一定扭矩,以便傳動。軟管連接座(含風柵)(3)將整個裝置整合起來,并可以連接專利CN104907284A《一種艙室內材料表面菌斑定向清除設備和方法》中設備的出氣口,配合螺旋槳(6)將高壓氣流的動力轉換為毛刷(1)和傳動桿(2)的動力。毛刷(1)、傳動桿(2)、軟管連接座(含風柵)(3)、攝像頭(4)、外接顯示器(5)、螺旋槳(6)等部件均可以拆卸,分別進行清潔,不會產生二次污染。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對縫隙內表面菌斑進行探測及定向清除的增效探頭,包括:毛刷(1)、傳動桿(2)、軟管連接座(含風柵)(3)、攝像頭(4)、外接顯示器(5)、螺旋槳(6)。毛刷(1)可與磨砂輪相互替換。毛刷(1)可與傳動桿(2)連接,方便拆卸安裝,毛刷(1)可有多種尺寸、硬度,針對不同尺寸的縫隙和表面選用。傳動桿(2)材質應為具有一定剛性又可彎曲的橡膠棒,能以不同角度對縫隙進行清潔,且能承受一定扭矩,以便傳動。軟管連接座(含風柵)(3)將整個裝置整合起來,并可以連接專利CN104907284A《一種艙室內材料表面菌斑定向清除設備和方法》中設備的出氣口,配合螺旋槳(6)將高壓氣流的動力轉換為毛刷(1)和傳動桿(2)的動力。毛刷(1)、傳動桿(2)、軟管連接座(含風柵)(3)、攝像頭(4)、外接顯示器(5)、螺旋槳(6)等部件均可以拆...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紅,霍天翔,謝倍珍,付玉明,
申請(專利權)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北京,1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