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一種覆蓋件拉延模具制造技術

    技術編號:15671756 閱讀: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2 18:25
    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覆蓋件拉延模具。所述覆蓋件拉延模具所述覆蓋件拉延模具包括凹模(1)和壓料板,在所述凹模(1)和壓料板上的臨近凸起角部處的非產品位置處設置有拉延筋,拉延筋包括基本拉延筋(3a)、調整拉延筋(3b)和末端拉延筋(3c),調整拉延筋(3b)與凸起角部的外側邊之間的夾角小于等于15度,所述末端拉延筋(3c)平行于所述基本拉延筋(3a),調整拉延筋(3b)分別與基本拉延筋(3a)、末端拉延筋(3c)圓弧連接。在本發明專利技術中,通過設置臨近凸起角部位置的拉延筋來控制板料的進給,且調整拉延筋大體上平行于凸起角部的外側邊,從而,能夠較好地控制凸起角部處的進料,由此減少或甚至避免角部起皺現象。

    Drawing die for cover panel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drawing die for a cover. The panel drawing die the panel drawing die comprises a concave die (1) and the pressure plate, the die (1) non product position and the pressure plate near the convex corners of the setting of drawbead drawbead, including basic drawbeads (3a), the adjustment of drawbead (3b) and the end (3C), the adjustment of drawbead drawbead (3b) angle between the lateral edge and the convex corner is less than or equal to 15 degrees, the end of drawbeads (3C) parallel to the basic drawbead drawbead adjustment (3a), (3b) respectively and drawbeads (3a) and at the end of drawbeads (3C) arc connection. In the invention, the feed drawbeads near the convex corner position by setting the control sheet, and the adjustment of drawbead substantially parallel to the lateral convex corner edge, thus, can better control the feeding bulge at the corners, thereby reducing or even avoiding the corner wrinkling phenomenon.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覆蓋件拉延模具
    本專利技術涉及沖壓模具設計
    ,特別是涉及一種覆蓋件拉延模具。
    技術介紹
    汽車覆蓋件的制造工藝一般包括拉延、修邊沖孔、側修邊沖孔、整形等序。對覆蓋件表面質量起至關重要作用的就是第一工序:拉延工序。拉延工序是利用拉伸模使平面板料變為所需形狀的沖壓工序。如圖1所示拉延時,凹模下行,使料片壓在凹模和壓料板中間。然后,凹模和壓料板夾住料片繼續下行,接觸到凸模時產品開始拉伸成型。直至凸凹模完全閉合,產品拉延成型完畢。在現有技術中,在凹模1的覆蓋件角部2處設置的拉延筋3為直線型的。在拉延成型后,在工件的覆蓋件的凸起角部位置處容易出現起皺現象,影響產品的外觀質量和強度。因此,希望有一種技術方案來克服或至少減輕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覆蓋件拉延模具來克服或至少減輕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中的至少一個。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覆蓋件拉延模具,所述覆蓋件拉延模具包括凹模和壓料板,且所述覆蓋件具有凸起角部,其中,在所述凹模和壓料板上的臨近所述凸起角部處的非產品位置處設置有拉延筋,所述拉延筋包括依次相連的基本拉延筋、調整拉延筋和末端拉延筋,其中所述調整拉延筋與所述凸起角部的外側邊之間的夾角小于等于15度,所述末端拉延筋平行于所述基本拉延筋,所述調整拉延筋分別與所述基本拉延筋、所述末端拉延筋圓弧連接。優選地,在從所述調整拉延筋向所述末端拉延筋延伸的方向上,所述調整拉延筋與所述凸起角部的外側邊之間的距離單調逐漸增大。優選地,所述調整拉延筋與所述基本拉延筋之間的連接圓弧的半徑大于所述凸起角部的外側邊和內側邊之間的連接圓弧的半徑。優選地,在所述凹模上設置有可拆裝的凹模調整鑲塊,其中,所述調整拉延筋至少部分地設置在所述凹模調整鑲塊上。優選地,整個所述調整拉延筋設置在所述凹模調整鑲塊上。優選地,所述凹模調整鑲塊與最終產品邊緣之間的最小距離大于等于8毫米。優選地,在所述凹模上,拉延筋成凸形布置,在所述壓料板上,對應拉延筋成凹形布置。優選地,所述凹模上的拉延筋以焊接方式設置,在所述壓料板上設置有并行的至少兩條對應調整拉延筋,在所述凹模設置有僅僅一條調整拉延筋,在使用時,所述凹模上的調整拉延筋與所述壓料板上的至少兩條對應調整拉延筋中的一條配合。優選地,所述壓料板上的所述至少兩條對應調整拉延筋相互平行設置,或者所述壓料板上的所述至少兩條對應調整筋之間成均勻的角度間隔設置。優選地,如果所述凹模的調整拉延筋與所述壓料板上的至少兩條對應調整拉延筋中的一條配合進行拉延時,在所述覆蓋件具有凸起角部出現起皺,加工去除所述凹模上的所述調整拉延筋,并焊接設置另一調整拉延筋,以與所述壓料板上的另一相應調整拉延筋配合。在本專利技術中,通過設置臨近凸起角部位置的拉延筋來控制板料的進給,且調整拉延筋大體上平行于凸起角部的外側邊,從而,能夠較好地控制凸起角部處的進料,由此減少或甚至避免角部起皺現象。附圖說明圖1是根據現有技術的覆蓋件拉延模具凹模的示意圖。圖2是根據本專利技術一實施例的覆蓋件拉延模具凹模的示意圖。附圖標記:1凹模2b內側邊2凸起角部3a基本拉延筋3拉延筋3b調整拉延筋4凹模調整鑲塊3c末端拉延筋2a外側邊具體實施方式在附圖中,使用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在本專利技術的描述中,術語“中心”、“縱向”、“橫向”、“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專利技術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專利技術保護范圍的限制。圖1是根據本專利技術一實施例的覆蓋件拉延模具的凹模的示意圖。圖中所示為覆蓋件拉延模具的凹模1。在凹模1上具有凸起角部2,凸起角部2具有臨近外側的外側邊2a和臨近內側的內側邊2b。外側邊2a和內側邊2b大體相互垂直。需要指出的是,凸起角部是指在最終沖壓成型的覆蓋件上凸起的角部。實際上對凹模1本身而言,凸起角部2通常是向下凹入的角部。但是,為了便于描述,在本專利技術中,將凸模1上的用于形成產品上的凸起角部的凹部,稱為凸起角部。根據本專利技術一個實施例的覆蓋件拉延模具包括凹模1和壓料板(未圖示)。所述覆蓋件具有凸起角部,例如,所述覆蓋件是輪罩。在所述凹模1和壓料板上的臨近所述凸起角部處的非產品位置處設置有拉延筋,以控制板料的進給。在所述凹模1和壓料板上的臨近所述凸起角部處的非產品位置處設置有拉延筋,所述拉延筋包括依次相連的基本拉延筋3a、調整拉延筋3b和末端拉延筋3c?;纠咏?a、調整拉延筋3b和末端拉延筋3c大體為直線延伸,但是也可以彎曲延伸,例如,為圓弧延伸。在彎曲情況下,各段拉延筋之間的夾角則是指各段拉延筋端點之間連線的夾角。拉延筋是指在模具的非產品部位所設置的筋,通常設置在凹模和壓料板上。拉延筋在拉延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參見圖2,基本拉延筋3a大體沿著平行于凹模外側輪廓線延伸。此外,拉延筋的截面形狀也是非常重要的。在一個備選實施例中,所述拉延筋的截面形狀為方形。在另一備選實施例中,所述拉延筋的截面形狀為半圓形。半圓形的拉延筋具有加工方便、壓緊效果好的優點。經過對比試驗發現,本專利技術的向內側彎折的拉延筋,具有更好的防止起皺效果。也就是說,優選的是,拉延筋向內側彎曲。此處的內側是指,臨近最終產品的一側。有利的是,基本拉延筋及其延長線與凸起角部2最接近處的距離在10mm-20mm之間。有利的是,調整拉延筋3b與凸起角部的外側邊之間的夾角小于等于15度,末端拉延筋3c平行于所述基本拉延筋3a,調整拉延筋3b分別與基本拉延筋3a、所述末端拉延筋3c圓弧連接。由于調整拉延筋3b與凸起角部2的外側邊2a之間的夾角較小,大體平行,從而,能夠較均勻地控制凸起角部2處的板料進給,有利于減少或甚至消除板料起皺。在一優選實施例中,在從所述調整拉延筋3b向所述末端拉延筋3c延伸的方向上,所述調整拉延筋3b與所述凸起角部的外側邊之間的距離單調逐漸增大。這有利于凸起角部的順利成型。這在凸起角部具有加到的凸起傾角是尤其有利的。進一步優選的是,調整拉延筋3b與所述基本拉延筋3a之間的連接圓弧的半徑大于所述凸起角部2的外側邊2a和內側邊2b之間的連接圓弧的半徑。參見圖2,在凹模1上設置有可拆裝的凹模調整鑲塊4,其中,所述調整拉延筋3b至少部分地設置在所述凹模調整鑲塊4上。優選地,整個所述調整拉延筋3b設置在所述凹模調整鑲塊4上。從而,可以更換不同的鑲塊來對調整拉延筋3b的設置位置進行調整。在一個備選實施例中,末端拉延筋也設置在凹模調整鑲塊4上??梢岳斫獾氖?,凹模調整鑲塊4的具體形狀和安裝結構可以根據需要采用任何適當結構。另外,也可以在壓料板上設置調整鑲塊。優選地,所述凹模調整鑲塊4與最終產品邊緣之間的最小距離大于等于8毫米。優選地,在所述凹模上,拉延筋成凸形布置,在所述壓料板上,對應拉延筋成凹形布置??梢岳斫獾氖?,在壓料板上也相應地形成有與凹模上拉延筋對應的對應拉延筋。凹模2上的拉延筋有利地以焊接方式設置。從而,便于此在所述壓料板上設置有并行的至少兩條對應調整拉延筋,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一種覆蓋件拉延模具

    【技術保護點】
    一種覆蓋件拉延模具,包括凹模(1)和壓料板,且所述覆蓋件具有凸起角部(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凹模(1)和壓料板上的臨近所述凸起角部處的非產品位置處設置有拉延筋,所述拉延筋包括依次相連的基本拉延筋(3a)、調整拉延筋(3b)和末端拉延筋(3c),其中所述調整拉延筋(3b)與所述凸起角部(2)的外側邊(2a)之間的夾角小于等于15度,所述末端拉延筋(3c)平行于所述基本拉延筋(3a),所述調整拉延筋(3b)分別與所述基本拉延筋(3a)、所述末端拉延筋(3c)圓弧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覆蓋件拉延模具,包括凹模(1)和壓料板,且所述覆蓋件具有凸起角部(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凹模(1)和壓料板上的臨近所述凸起角部處的非產品位置處設置有拉延筋,所述拉延筋包括依次相連的基本拉延筋(3a)、調整拉延筋(3b)和末端拉延筋(3c),其中所述調整拉延筋(3b)與所述凸起角部(2)的外側邊(2a)之間的夾角小于等于15度,所述末端拉延筋(3c)平行于所述基本拉延筋(3a),所述調整拉延筋(3b)分別與所述基本拉延筋(3a)、所述末端拉延筋(3c)圓弧連接。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覆蓋件拉延模具,其特征在于,在從所述調整拉延筋(3b)向所述末端拉延筋(3c)延伸的方向上,所述調整拉延筋(3b)與所述凸起角部的外側邊之間的距離單調逐漸增大。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覆蓋件拉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調整拉延筋(3b)與所述基本拉延筋(3a)之間的連接圓弧的半徑大于所述凸起角部(2)的外側邊(2a)和內側邊(2b)之間的連接圓弧的半徑。4.如權利要求1-3中任一項所述的覆蓋件拉延模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凹模(1)上設置有可拆裝的凹模調整鑲塊(4),其中,所述調整拉延筋(3b)至少部分地設置在所述凹模調整鑲塊(4)上。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覆蓋件拉延模具,其...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段莉娜,
    申請(專利權)人: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北京,11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66| 成人免费a级毛片无码网站入口 | 中文字幕无码不卡免费视频 |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牲色| 亚洲AⅤ永久无码精品AA| 日韩av无码中文无码电影|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 | 一本大道无码人妻精品专区| 日韩精品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青春草无码精品视频在线观| 免费无码成人AV在线播放不卡| 精品亚洲成α人无码成α在线观看| 人妻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亚洲欧洲精品无码AV|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人妻| 91精品日韩人妻无码久久不卡| 黄A无码片内射无码视频 | 国产在线精品无码二区二区| 日韩无码系列综合区| 精品久久久无码人妻字幂|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秋霞电影秋 | 国产精品热久久无码av| 日韩欧精品无码视频无删节| 中文无码日韩欧免费视频| 无码VA在线观看| 孕妇特级毛片WW无码内射|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日韩VA无码中文字幕|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无码麻豆 | 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果冻不卡| 国产精品成人无码久久久久久 | 人妻少妇看A偷人无码电影|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一二三区| 红桃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无码AV| 天堂无码久久综合东京热| 无码国内精品久久人妻麻豆按摩 |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毛片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亚洲精品9999久久久久无码| 久久国产精品成人无码网站| 国模无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