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汽車橡膠輪胎的生產工藝,包括煉膠、胎面壓出、簾以及帆布壓延、外胎成型、外胎硫化和內胎制造工藝。根據本發明專利技術的輪胎硫化方法和包含有該硫化方法的輪胎制造方法,輪胎硫化時在硫化模具和未硫化輪胎之間不殘留空氣,有助于未硫化輪胎緊沿著硫化模具,因此能夠抑制“缺膠”的產生;本發明專利技術增加排水動作,及時排除冷凝水,保證溫度恒定;同時也可以減少蒸汽損耗,降低生產成本。
Process for producing rubber tire of automobil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rocess for producing automobile rubber tire, including rubber, tread extrusion, rolling curtain and canvas, tire molding, tire and tube manufacturing process. According to the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ire curing method of the invention comprises the curing method and tire, tire curing without residual air between the vulcanizing mold and unvulcanized tire, helps the unvulcanized tire vulcanization die tight along, thus suppressing \lack of glue\ can be produced; the increase of drainage action, promptly eliminate condensation water, ensure a constant temperature; also can reduce the steam loss, reduce the production cost.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汽車橡膠輪胎的生產工藝
本專利技術屬于輪胎生產
,更具體地說,尤其涉及一種汽車橡膠輪胎的生產工藝。
技術介紹
輪胎行業屬于傳統的技術密集、資金密集型行業,其生產工藝復雜、物流縱橫交錯、生產設備多,不僅要考慮改善物流節奏,減少工序之間的脫節率,增加產能獲得更大的利潤,而且還需考慮減少輔助時間,.提高工序整體的協調。根據輪胎生產各個工序間的緊密銜接程度,輪胎生產大致可以分為幾個主要工序:煉膠工序、半制品工序、裁斷工序、成型工序、硫化工序和修檢工序。隨著原材料不斷上漲、人工成本,設備成本、能源成本不斷提高,光靠簡單的擴大生產難以獲得更大的利潤。只有不斷進行技術創新和信息化建設,合理利用資金,從產品的質量、生產物流的節奏上下功夫,才能夠獲得更大的利潤。以往,對于輪胎的硫化工序,使氣球狀的膠囊膨脹,從成型的未硫化輪胎內側將其壓向經加熱的硫化模具,由此來進行輪胎的硫化工序。膠囊的膨脹是通過在內部封入高溫且高壓的蒸汽來進行的,硫化模具和輪胎表面之間殘留空氣時,有時輪胎表面凹陷,產生所謂的“缺膠”等不良情況。此外,對于輪胎的硫化方法,提出了大量涉及未硫化輪胎和膠囊之間的脫模性的報告,但沒有提出有助于使未硫化輪胎緊沿著硫化模具的技術的報告。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汽車橡膠輪胎的生產工藝。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汽車橡膠輪胎的生產工藝,包括煉膠、胎面壓出、簾以及帆布壓延、外胎成型、外胎硫化和內胎制造工藝,所述外胎成型工藝為:首先在胎體鼓上制作簾布筒,然后在束層鼓上制作帶束層體,用貼法完成帶束層和胎面的貼合,最后將制作好的胎體從胎體鼓上卸下,套到成型鼓上將其膨脹至一定的尺寸,再將帶束層體套到膨脹后的成型鼓上,滾壓后制作胎胚。優選的,所述胎面壓出為將熱煉好的膠料經過壓出機加工,膠料通過壓出機機頭出口處的型板,制成具有胎面斷面、形狀的膠條,具體依次包括熱煉、供膠、壓出、打標記、冷卻、定長切割、稱量檢查和存放。優選的,所述外胎硫化方法如下:S1、向硫化膠囊中通入0.65-0.7Mpa蒸汽,處理時間為3-5min;S2、排出內壓蒸汽,通入150-160℃高壓過熱水,處理時間為0.2-0.5min;S3、繼續向硫化膠囊中通入高壓過熱水進行循環,時間為0.25-0.5min;S4、根據現有工藝通入所需的外壓蒸汽進行硫化后,將外壓蒸汽排掉;S5、排出熱水1.5-2min,使硫化膠囊內壓降至0.5MPa以下;S6、進一步排出硫化膠囊內的熱水,使硫化膠囊內壓降至0.1MPa以下;S7、對硫化膠囊進行抽真空,使硫化膠囊內壓力為零,硫化結束。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效果和優點:本專利技術提供的一種汽車橡膠輪胎的生產工藝,與傳統技術相比,根據本專利技術的輪胎硫化方法和包含有該硫化方法的輪胎制造方法,輪胎硫化時在硫化模具和未硫化輪胎之間不殘留空氣,有助于未硫化輪胎緊沿著硫化模具,因此能夠抑制“缺膠”的產生;本專利技術增加排水動作,及時排除冷凝水,保證溫度恒定;同時也可以減少蒸汽損耗,降低生產成本。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專利技術,并不用于限定本專利技術。基于本專利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專利技術保護的范圍。實施例1一種汽車橡膠輪胎的生產工藝,包括煉膠、胎面壓出、簾以及帆布壓延、外胎成型、外胎硫化和內胎制造工藝,所述外胎成型工藝為:首先在胎體鼓上制作簾布筒,然后在束層鼓上制作帶束層體,用貼法完成帶束層和胎面的貼合,最后將制作好的胎體從胎體鼓上卸下,套到成型鼓上將其膨脹至一定的尺寸,再將帶束層體套到膨脹后的成型鼓上,滾壓后制作胎胚。所述胎面壓出為將熱煉好的膠料經過壓出機加工,膠料通過壓出機機頭出口處的型板,制成具有胎面斷面、形狀的膠條,具體依次包括熱煉、供膠、壓出、打標記、冷卻、定長切割、稱量檢查和存放。所述外胎硫化方法如下:S1、向硫化膠囊中通入0.68Mpa蒸汽,處理時間為4min;S2、排出內壓蒸汽,通入155℃高壓過熱水,處理時間為0.25min;S3、繼續向硫化膠囊中通入高壓過熱水進行循環,時間為0.3min;S4、根據現有工藝通入所需的外壓蒸汽進行硫化后,將外壓蒸汽排掉;S5、排出熱水1.8min,使硫化膠囊內壓降至0.2MPa;S6、進一步排出硫化膠囊內的熱水,使硫化膠囊內壓降至0.08MPa;S7、對硫化膠囊進行抽真空,使硫化膠囊內壓力為零,硫化結束。實施例2一種汽車橡膠輪胎的生產工藝,包括煉膠、胎面壓出、簾以及帆布壓延、外胎成型、外胎硫化和內胎制造工藝,所述外胎成型工藝為:首先在胎體鼓上制作簾布筒,然后在束層鼓上制作帶束層體,用貼法完成帶束層和胎面的貼合,最后將制作好的胎體從胎體鼓上卸下,套到成型鼓上將其膨脹至一定的尺寸,再將帶束層體套到膨脹后的成型鼓上,滾壓后制作胎胚。所述胎面壓出為將熱煉好的膠料經過壓出機加工,膠料通過壓出機機頭出口處的型板,制成具有胎面斷面、形狀的膠條,具體依次包括熱煉、供膠、壓出、打標記、冷卻、定長切割、稱量檢查和存放。所述外胎硫化方法如下:S1、向硫化膠囊中通入0.65Mpa蒸汽,處理時間為3min;S2、排出內壓蒸汽,通入150℃高壓過熱水,處理時間為0.2min;S3、繼續向硫化膠囊中通入高壓過熱水進行循環,時間為0.25min;S4、根據現有工藝通入所需的外壓蒸汽進行硫化后,將外壓蒸汽排掉;S5、排出熱水1.5min,使硫化膠囊內壓降至0.5MPa;S6、進一步排出硫化膠囊內的熱水,使硫化膠囊內壓降至0.1MPa;S7、對硫化膠囊進行抽真空,使硫化膠囊內壓力為零,硫化結束。實施例3一種汽車橡膠輪胎的生產工藝,包括煉膠、胎面壓出、簾以及帆布壓延、外胎成型、外胎硫化和內胎制造工藝,所述外胎成型工藝為:首先在胎體鼓上制作簾布筒,然后在束層鼓上制作帶束層體,用貼法完成帶束層和胎面的貼合,最后將制作好的胎體從胎體鼓上卸下,套到成型鼓上將其膨脹至一定的尺寸,再將帶束層體套到膨脹后的成型鼓上,滾壓后制作胎胚。。所述胎面壓出為將熱煉好的膠料經過壓出機加工,膠料通過壓出機機頭出口處的型板,制成具有胎面斷面、形狀的膠條,具體依次包括熱煉、供膠、壓出、打標記、冷卻、定長切割、稱量檢查和存放。所述外胎硫化方法如下:S1、向硫化膠囊中通入0.7Mpa蒸汽,處理時間為5min;S2、排出內壓蒸汽,通入160℃高壓過熱水,處理時間為0.5min;S3、繼續向硫化膠囊中通入高壓過熱水進行循環,時間為0.5min;S4、根據現有工藝通入所需的外壓蒸汽進行硫化后,將外壓蒸汽排掉;S5、排出熱水2min,使硫化膠囊內壓降至0.4MPa;S6、進一步排出硫化膠囊內的熱水,使硫化膠囊內壓降至0.06MPa;S7、對硫化膠囊進行抽真空,使硫化膠囊內壓力為零,硫化結束。綜上所述:本專利技術提供的一種汽車橡膠輪胎的生產工藝,與傳統技術相比,根據本專利技術的輪胎硫化方法和包含有該硫化方法的輪胎制造方法,輪胎硫化時在硫化模具和未硫化輪胎之間不殘留空氣,有助于未硫化輪胎緊沿著硫化模具,因此能夠抑制“缺膠”的產生;本專利技術增加排水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汽車橡膠輪胎的生產工藝,包括煉膠、胎面壓出、簾以及帆布壓延、外胎成型、外胎硫化和內胎制造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胎成型工藝為:首先在胎體鼓上制作簾布筒,然后在束層鼓上制作帶束層體,用貼法完成帶束層和胎面的貼合,最后將制作好的胎體從胎體鼓上卸下,套到成型鼓上將其膨脹至一定的尺寸,再將帶束層體套到膨脹后的成型鼓上,滾壓后制作胎胚。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汽車橡膠輪胎的生產工藝,包括煉膠、胎面壓出、簾以及帆布壓延、外胎成型、外胎硫化和內胎制造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胎成型工藝為:首先在胎體鼓上制作簾布筒,然后在束層鼓上制作帶束層體,用貼法完成帶束層和胎面的貼合,最后將制作好的胎體從胎體鼓上卸下,套到成型鼓上將其膨脹至一定的尺寸,再將帶束層體套到膨脹后的成型鼓上,滾壓后制作胎胚。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汽車橡膠輪胎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胎面壓出為將熱煉好的膠料經過壓出機加工,膠料通過壓出機機頭出口處的型板,制成具有胎面斷面、形狀的膠條,具體依次包括熱煉、供膠、壓出、打標記、冷卻、定長切割、稱量檢查和存放。3...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轉周,
申請(專利權)人:遵義師范學院,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貴州,5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