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thermoplastic composite laminate, which in turn contains: (a) from the top of at least one piece of polycarbonate pieces; (b) containing aromatic polyamide fiber and adhesive agent fabric consisting of fabric layer; and (c) from the bottom of at least one piece of polycarbonate film composed of them; the adhesive agent contains a weight average molecular weight polycarbonate oligomers of about 6500 or less. Also disclosed are articles comprising the thermoplastic composite laminate, or articles made from the thermoplastic composite laminate.
【技術(shù)實現(xiàn)步驟摘要】
熱塑性復(fù)合層合體和由其制備的制品
本專利技術(shù)涉及具有改進的粘合強度的熱塑性復(fù)合層合體以及由其制備的可用作移動電子裝置的外殼或保護罩的制品。
技術(shù)介紹
近來,聚碳酸酯樹脂已被廣泛地用作行李箱與電氣電子裝置的外殼或保護罩,這歸因于聚碳酸酯樹脂的耐用性、高強度、外觀悅目以及重量輕。在要求更高的耐沖擊性的運動產(chǎn)品和工業(yè)產(chǎn)品的一些應(yīng)用中,采用包含作為外殼的聚碳酸酯片和由芳族聚酰胺纖維組成的增強織物層的復(fù)合層合體似乎是很好的解決方案。因為由熱固性樹脂所組成的復(fù)合材料可以通過由芳族聚酰胺纖維制成的增強織物層來提高這些復(fù)合材料的耐沖擊性是廣泛已知的。但存在的一個技術(shù)難題在于芳族聚酰胺纖維是表面惰性的,特別是對于聚碳酸酯樹脂而言。由于聚碳酸酯樹脂與由芳族聚酰胺纖維組成的織物之間的粘合強度不足,相比于熱固性復(fù)合層合體,熱塑性復(fù)合層合體可能表現(xiàn)出較差的機械性能和分層的問題。一種解決方法是用表面活化劑預(yù)處理惰性的芳族聚酰胺纖維,并使用粘接層(tielayer)來確保在聚碳酸酯片與增強織物層之間的優(yōu)異的粘合,從而避免分層問題。例如,CN204172454U公開了熱塑性復(fù)合層合體,其依次包含:(a)由至少一層熱塑性膜組成的頂層;(b)第一粘接層;(c)由包含芳族聚酰胺纖維和表面活化劑的織物所組成的織物層;(d)第二粘接層;和(e)由至少一層熱塑性膜組成的底層。但對于上述專利技術(shù)的復(fù)合層合體的具有改進粘合強度和良好機械性能的技術(shù)方案仍然存在需求。
技術(shù)實現(xiàn)思路
本專利技術(shù)提供了熱塑性復(fù)合層合體,其依次包含:(a)由至少一片聚碳酸酯片組成的頂層;(b)由包含芳族聚酰胺纖維和粘合助劑的織物組成 ...
【技術(shù)保護點】
熱塑性復(fù)合層合體,其依次包含:(a)由至少一片聚碳酸酯片組成的頂層;(b)由包含芳族聚酰胺纖維和粘合助劑的織物組成的織物層;和(c)由至少一片聚碳酸酯片組成的底層;其中:所述頂層(a)粘合至所述織物層(b)的第一表面,并且所述底層(c)粘合至所述織物層(b)的第二表面;所述芳族聚酰胺纖維由聚對苯二甲酰對苯二胺均聚物、聚對苯二甲酰對苯二胺共聚物、聚間苯二甲酰間苯二胺均聚物、聚間苯二甲酰間苯二胺共聚物、聚砜酰胺均聚物、聚砜酰胺共聚物、或它們的混合物制備;所述粘合助劑包含重均分子量為6500或更小的聚碳酸酯低聚物;并且與對于織物層(b)具有相同的織物但沒有粘合助劑的比較層合體相比,所述熱塑性復(fù)合層合體的剪切強度增加30%或更高,其中所述剪切強度是根據(jù)GB7124的方法測量。
【技術(shù)特征摘要】
1.熱塑性復(fù)合層合體,其依次包含:(a)由至少一片聚碳酸酯片組成的頂層;(b)由包含芳族聚酰胺纖維和粘合助劑的織物組成的織物層;和(c)由至少一片聚碳酸酯片組成的底層;其中:所述頂層(a)粘合至所述織物層(b)的第一表面,并且所述底層(c)粘合至所述織物層(b)的第二表面;所述芳族聚酰胺纖維由聚對苯二甲酰對苯二胺均聚物、聚對苯二甲酰對苯二胺共聚物、聚間苯二甲酰間苯二胺均聚物、聚間苯二甲酰間苯二胺共聚物、聚砜酰胺均聚物、聚砜酰胺共聚物、或它們的混合物制備;所述粘合助劑包含重均分子量為6500或更小的聚碳酸酯低聚物;并且與對于織物層(b)具有相同的織物但沒有粘合助劑的比較層合體相比,所述熱塑性復(fù)合層合體的剪切強度增加30%或更高,其中所述剪切強度是根據(jù)GB7124的方法測量。2.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熱塑性復(fù)合層合體,其中,所述熱塑性復(fù)合層合體的總厚度是0.1mm至10mm。3.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熱塑性復(fù)合層合體,其中,用作所述織物層(b)的織物包含5重量%至70重量%的粘合助劑,并且所述重量%是基于所述織物的總重量。4.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熱塑性復(fù)合層合體,其中,所述頂層(a)和/或所述底層(c)的聚碳酸酯片包含通式1的雙酚A型聚碳酸酯聚合物:其中n是50至200的整數(shù)。5.如權(quán)利要求4所述的熱塑性復(fù)合層合體,其中,所述粘合助劑包含通式2的聚碳酸酯低聚物:其中m是2至25的整數(shù)。6.如權(quán)利要求1...
【專利技術(shù)屬性】
技術(shù)研發(fā)人員:杜敏,梁清,宋濤,
申請(專利權(quán))人:杜邦公司,
類型:發(fā)明
國別省市:美國,US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