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屬于船艇靠幫防撞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船艇靠幫防撞裝備的壓載設施。包括壓載本體、吊耳,繩索,所述吊耳與壓載本體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繩索的一端與吊耳連接,繩索的另一端與防撞裝備的底部連接。本發明專利技術的壓載設施外部不銹鋼箱體及不銹鋼吊耳,焊接工藝簡單,連接可靠,耐腐蝕。體積小,壽命長,安全可靠,受環境因素影響較小,制作簡單,拆卸方便、便于修補。
Ballast assembly for ship collision avoidance equipment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he collision prevention of a boat support, and discloses a ballast facility for a boat support anti-collision device. The suspension lug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ballast body, one end of the ro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lug,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ro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bottom of the anticollision device. The stainless steel case and the stainless steel lug of the ballast facility of the invention have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welding process, reliable connection and corrosion resistanc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mall size, long service life, safety and reliability, less affected by environmental factors, simple manufacture, convenient disassembly and easy repair.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船艇靠幫防撞裝備的壓載設施
本專利技術涉及船艇靠幫防撞
,具體的講是一種船艇靠幫防撞裝備的壓載設施。
技術介紹
傳統的中空橡膠防撞裝備往往以水平姿態漂浮于水面上,放置于船舶-船舶,船舶-船艇、船艇-碼頭之間,起到有效的安全防護作用。但是,隨著船舶的發展,尤其是水下裝備的革新,新一代船舶及水下裝備對于水下結構體的防護要求越來越高,導致傳統的防撞裝備無法滿足新一代船艇的實際使用需求。在此發展要求下,豎直放置于船舶-船舶,船舶-船艇、船艇-碼頭之間,并具備自身液位調節能力的新型防撞裝備應運而生。但是,這種新型裝備存在波浪中姿態調整困難及姿態穩性不足等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為解決新型防撞裝備存在的在波浪中姿態調整困難及姿態穩性不足等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船艇靠幫防撞裝備的壓載設施,該設施體積小,耐腐蝕,壽命長,安全可靠,受環境因素影響較小,制作簡單,拆卸方便、便于修補。本專利技術目的是由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船艇靠幫防撞裝備的壓載設施,包括壓載本體、吊耳,繩索,所述吊耳與壓載本體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繩索的一端與吊耳連接,繩索的另一端與防撞裝備的底部連接。進一步的,本專利技術目的還可以由以下技術方案實現:所述壓載本體、吊耳及壓載本體與吊耳的連接處均勻鋪設一層聚脲層。所述聚脲層的厚度包括10mm。所述壓載本體包括鉛質壓載芯材、不銹鋼外箱體。所述不銹鋼外箱體通過焊接將六塊不銹鋼板拼接成型。所述不銹鋼外箱體包括304不銹鋼,厚度包括20mm。所述吊耳所用材料包括304不銹鋼。所述吊耳包括四個,通過焊接均勻對稱固定于不銹鋼外箱體上表面的四角。所述吊耳包括一塊帶孔的40mm厚母板及兩塊5mm厚的腹板焊接形成,母板上的孔用于繩索固定。所述母板下端與外箱體連接處開設V型坡口。該設施存放在補給船上,在進行操作作業時,將本設施布放在補給船/救援船上,利用繩索固定吊耳,將壓載設施與防撞裝備底部連接。壓載設施通過自身重力,能夠根據海況、補給船/救援船及事故船舶的自身浮態,通過補給船/救援船水氣供應系統,自助調節防撞碰墊自身吃水,平衡防撞裝備的受力狀態,達到穩定防撞裝備姿態的效果。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1)連接方式:傳統壓載塊一般通過剛性固定在船體或壓載裝備上進行連接,本專利技術通過繩索吊裝方式與防撞裝備連接,這種設計不僅操作簡便,可行性強,且這種柔性連接能夠有效減小波浪運動對設備的損傷。2)聚脲層能夠有效防腐,保護壓載設施的內部結構。3)材質優勢:傳統壓載設施的主要壓載物質是混凝土或者鑄鐵塊,混凝土密度相對較小,同等質量的壓載塊,混凝土體積較大,導致占用的船艇空間大,工作時對船艇運動干擾嚴重。鑄鐵塊相對于鉛除了密度較小外還極易腐蝕,不適用于水下作業。而本壓載設施是以鉛為主壓載物質外包不銹鋼防腐。鉛質壓載芯材密度大,體積小,儲存時占用的船艇空間小,工作時對船艇運動的干擾小。本專利技術的壓載設施外部不銹鋼箱體及不銹鋼吊耳,焊接工藝簡單,連接可靠,耐腐蝕。最外層聚脲層涂層能夠有效保護內部結構,同時增加壓載裝備的耐腐蝕性。本壓載設施懸掛在防撞裝備端部,能夠有效調整防撞裝備中心,控制其在波浪中的穩性。在3級及以下海況下,能夠保持良好穩態,滿足不同狀況下船舶并靠的防撞防護需求,保證船舶結構體的安全。該設施體積小,耐腐蝕,壽命長,安全可靠,受環境因素影響較小,制作簡單,拆卸方便、便于修補。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一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專利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的B-B向剖視圖。圖3為圖1中所述局部位置I的放大結構示意圖。圖4為圖1的俯視圖。圖5為圖1中所述吊耳的放大結構示意圖。圖6為圖5的A-A向剖視圖。圖7為圖5的左視圖。圖中標號:1為壓載本體,11為鉛質壓載芯材,12為不銹鋼外箱體,2為吊耳,21為母板,22為腹板,23為V型坡口,3為聚脲層。具體實施方式為使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專利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專利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專利技術保護的范圍。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如圖1~7所示為本專利技術的一種船艇靠幫防撞裝備的壓載設施的一種實施方式,包括壓載本體1、吊耳2所述吊耳2與壓載本體1的上表面固定連接,使用時,吊耳2通過繩索與防撞裝備的底部連接。傳統壓載塊一般通過剛性固定在船體或壓載裝備上進行連接,本專利技術通過繩索吊裝方式與防撞裝備連接,這種設計不僅操作簡便,可行性強,且這種柔性連接能夠有效減小波浪運動對設備的損傷。進一步的,本實施例所述壓載本體1、吊耳2及壓載本體1與吊耳2的連接處均勻鋪設一層聚脲層3。聚脲層能夠有效防腐,還能保護壓載設施的內部結構。進一步的,本實施例所述聚脲層3的厚度包括10mm。聚脲層厚度為10mm時更適合目前的使用年限要求及防碰撞需求。實際應用中可根據需要選擇其它合適的厚度。進一步的,本實施例所述壓載本體1包括鉛質壓載芯材11、不銹鋼外箱體12。傳統壓載設施的主要壓載物質是混凝土或者鑄鐵塊,混凝土密度相對較小,同等質量的壓載塊,混凝土體積較大,導致占用的船艇空間大,工作時對船艇運動干擾嚴重。鑄鐵塊相對于鉛除了密度較小外還極易腐蝕,不適用于水下作業。而本壓載設施是以鉛為主壓載物質外包不銹鋼防腐。鉛質壓載芯材密度大,體積小,儲存時占用的船艇空間小,工作時對船艇運動的干擾小。進一步的,本實施例所述不銹鋼外箱體12通過焊接將六塊不銹鋼板拼接成型。不銹鋼焊接工藝簡單。實際應用中可根據需要采用鑄造等其它方法制作不銹鋼外箱體。進一步的,本實施例所述不銹鋼外箱體12包括304不銹鋼,厚度包括20mm。304不銹鋼厚度為20mm時更適合結構承載需求。實際應用中可根據需要選擇其它厚度的304不銹鋼或者其它不銹鋼材質。進一步的,本實施例所述吊耳2所用材料包括304不銹鋼。不銹鋼箱體及吊耳,焊接工藝簡單,連接可靠,耐腐蝕。進一步的,本實施例所述吊耳2包括四個,通過焊接對稱固定于不銹鋼外箱體12上表面的四角。壓載塊配置4個吊耳,使用時能夠更好的控制其在波浪中的穩性,而且能更好的與配套防撞裝備橡膠結構體懸掛吊耳配套,實際使用中也可以根據需要設定1個或者2個等其它合適數量的吊耳。進一步的,本實施例所述吊耳2包括一塊帶孔的40mm厚母板21及兩塊5mm厚的腹板22焊接形成,母板上的孔用于繩索固定。此結構設計的吊耳強度更合適,而且便于操作。進一步的,本實施例所述母板21下端與外箱體12連接處開設V型坡口23。V型坡口23便于焊接。該設施存放在補給船上,在進行操作作業時,將本設施布放在補給船/救援船上,利用繩索固定吊耳,將壓載設施與防撞裝備底部連接。壓載設施通過自身重力,能夠根據海況、補給船/救援船及事故船舶的自身浮態,通過補給船/救援船水氣供應系統,自助調節防撞碰墊自身吃水,平衡防撞裝備的受力狀態,達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船艇靠幫防撞裝備的壓載設施,其特征在于,包括壓載本體(1)、吊耳(2)所述吊耳(2)與壓載本體(1)的上表面固定連接,使用時,吊耳(2)通過繩索與防撞裝備的底部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船艇靠幫防撞裝備的壓載設施,其特征在于,包括壓載本體(1)、吊耳(2)所述吊耳(2)與壓載本體(1)的上表面固定連接,使用時,吊耳(2)通過繩索與防撞裝備的底部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船艇靠幫防撞裝備的壓載設施,其特征在于,所述壓載本體(1)、吊耳(2)及壓載本體(1)與吊耳(2)的連接處均勻鋪設一層聚脲層(3)。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船艇靠幫防撞裝備的壓載設施,其特征在于,所述聚脲層(3)的厚度包括10mm。4.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一種船艇靠幫防撞裝備的壓載設施,其特征在于,所述壓載本體(1)包括鉛質壓載芯材(11)、不銹鋼外箱體(12)。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船艇靠幫防撞裝備的壓載設施,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銹鋼外箱體(12)通過焊接將六塊不銹鋼板拼接成型...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周立濤,李平,王鳳云,崔巖,
申請(專利權)人:青島哈工程船舶科技有限公司,哈爾濱工程大學船舶裝備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山東,37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