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氣囊式蓄能器制造技術

    技術編號:15676425 閱讀: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3 03:08
    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氣囊式蓄能器,包括氣體入口、氣體控制閥、氣體出口、外殼、囊體、彈簧、閥體座、緩沖頭和液壓管路,所述氣體入口的外端圍繞有一圈防護外殼,所述氣體出口與囊體的內(nèi)部相連通,所述氣體控制閥包括左閥端、右閥端、閥門卡槽和閥門凸口,所述外殼中的內(nèi)倉體中安置有氣囊,所述外接氣體囊包括擠壓端和氣囊體,所述外殼的下端安裝有閥體座,所述閥芯設置在內(nèi)倉體內(nèi)部的氣囊正下方,所述下壓柱的下端安置有緩沖頭,所述閥體座的內(nèi)兩側(cè)貫穿設置有回液管。該氣囊式蓄能器,結(jié)合現(xiàn)有的蓄能器結(jié)構(gòu)進行創(chuàng)新設計,對于傳統(tǒng)的蓄能器不能進行自動增壓的問題進行了很好的解決,同時在和液壓管道的連接處設置有回液管,十分的實用。

    Air bag accumulato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bag type accumulator, including gas entrance, gas control valve, a gas outlet, a shell, a bag body, a spring, valve seat, buffer head and hydraulic pipeline, the gas entrance of the outer end of a circle around the enclosure, the inside of the gas outlet and the vesicle phase with the gas control valve includes a valve end left and right valve, the valve and the valve end of the slot in the convex mouth, the shell of the bin body is arranged in the air bag, the outer air bag body comprises an extrusion end and an airbag, lower the housing is installed on the valve seat, the valve set the inner body of the airbag warehouse just below, the lower end of the lower pressure column is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cushion, within the valve seat is arranged through a liquid return pipe. The accumulator, the accumulator with the existing structure of innovative design, the traditional accumulator can not automatic pressurization problems were solved well, at the same time in the joint and the hydraulic pipeline is provided with a liquid return pipe, is very practical.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氣囊式蓄能器
    本技術涉及蓄能器裝置
    ,具體為一種氣囊式蓄能器。
    技術介紹
    蓄能器是液壓氣動系統(tǒng)中的一種能量儲蓄裝置。它在適當?shù)臅r機將系統(tǒng)中的能量轉(zhuǎn)變?yōu)閴嚎s能或位能儲存起來,當系統(tǒng)需要時,又將壓縮能或位能轉(zhuǎn)變?yōu)橐簤夯驓鈮旱饶芏尫懦鰜?,重新補供給系統(tǒng)。當系統(tǒng)瞬間壓力增大時,它可以吸收這部分的能量,以保證整個系統(tǒng)壓力正常。但是現(xiàn)有的相關蓄能器在氣體加入的結(jié)構(gòu)上不能進行自動的控制,來達到氣囊內(nèi)部的壓強穩(wěn)定控制要求,使得蓄能的效果達不到。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氣囊式蓄能器,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的現(xiàn)有的相關蓄能器在氣體加入的結(jié)構(gòu)上不能進行自動的控制,來達到氣囊內(nèi)部的壓強穩(wěn)定控制要求,使得蓄能的效果達不到的問題。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氣囊式蓄能器,包括氣體入口、防護外殼、氣體控制閥、外接氣體囊、氣體出口、內(nèi)倉體、外殼、氣囊、囊體、閥芯、彈簧、下壓柱、閥體座、回液管、緩沖頭和液壓管路,所述氣體入口的外端圍繞有一圈防護外殼,且其貫穿連接氣體出口,所述氣體出口與囊體的內(nèi)部相連通,且氣體出口的中央貫穿設置有氣體控制閥,其氣體控制閥為滑動裝置,所述氣體控制閥包括左閥端、右閥端、閥門卡槽和閥門凸口,所述外殼中的內(nèi)倉體中安置有氣囊,且氣囊的左右兩端連通安置有外接氣體囊,所述外接氣體囊包括擠壓端和氣囊體,所述外殼的下端安裝有閥體座,且閥體座的下端連通有液壓管路,所述閥芯設置在內(nèi)倉體內(nèi)部的氣囊正下方,且氣囊的下端緊密連接安置有彈簧和下壓柱,所述下壓柱的下端安置有緩沖頭,所述閥體座的內(nèi)兩側(cè)貫穿設置有回液管。優(yōu)選的,所述氣體控制閥和外接氣體囊連接組成的結(jié)構(gòu)關于氣體出口左右對稱安置有兩處。優(yōu)選的,所述閥門卡槽和閥門凸口之間相互卡合。優(yōu)選的,所述氣體入口中進入到囊體中的氣體為氮氣。優(yōu)選的,所述回液管關于下壓柱左右對稱安置有兩處。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該氣囊式蓄能器,結(jié)合現(xiàn)有的蓄能器結(jié)構(gòu)進行創(chuàng)新設計,對于傳統(tǒng)的蓄能器不能進行自動增壓的問題進行了很好的解決,使得整個氣囊得到安全的增壓,同時在和液壓管道的連接處設置有回液管,使得液體得到收集,方便后期的補充使用,十分的實用。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結(jié)構(gòu)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氣體控制閥和外接氣體囊連接結(jié)構(gòu)示意圖。圖中:1、氣體入口,2、防護外殼,3、氣體控制閥,301、左閥端,302、右閥端,303、閥門卡槽,304、閥門凸口,4、外接氣體囊,401、擠壓端,402、氣囊體,5、氣體出口,6、內(nèi)倉體,7、外殼,8、氣囊,9、囊體,10、閥芯,11、彈簧,12、下壓柱,13、閥體座,14、回液管,15、緩沖頭,16、液壓管路。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jié)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請參閱圖1-2,本技術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氣囊式蓄能器,包括氣體入口1、防護外殼2、氣體控制閥3、外接氣體囊4、氣體出口5、內(nèi)倉體6、外殼7、氣囊8、囊體9、閥芯10、彈簧11、下壓柱12、閥體座13、回液管14、緩沖頭15和液壓管路16,氣體入口1的外端圍繞有一圈防護外殼2,且其貫穿連接氣體出口5,氣體出口5與囊體9的內(nèi)部相連通,且氣體出口5的中央貫穿設置有氣體控制閥3,其氣體控制閥3為滑動裝置,氣體入口1中進入到囊體9中的氣體為氮氣,氮氣的穩(wěn)定性較高,氣體控制閥3包括左閥端301、右閥端302、閥門卡槽303和閥門凸口304,閥門卡槽303和閥門凸口304之間相互卡合,起到控制氣體進入的作用,外殼7中的內(nèi)倉體6中安置有氣囊8,且氣囊8的左右兩端連通安置有外接氣體囊4,外接氣體囊4包括擠壓端401和氣囊體402,兩者相互連通,使囊體9中的氣壓得到緩沖,作用到左閥端301和右閥端302上,進而控制氣體控制閥3起到作用,外殼7的下端安裝有閥體座13,且閥體座13的下端連通有液壓管路16,氣體控制閥3和外接氣體囊4連接組成的結(jié)構(gòu)關于氣體出口5左右對稱安置有兩處,且其兩者相互卡合連接,閥芯10設置在內(nèi)倉體6內(nèi)部的氣囊8正下方,且氣囊8的下端緊密連接安置有彈簧11和下壓柱12,下壓柱12的下端安置有緩沖頭15,使得下壓柱12下壓的壓力得到緩沖,不會反作用到閥芯10上,閥體座13的內(nèi)兩側(cè)貫穿設置有回液管14,回液管14關于下壓柱12左右對稱安置有兩處。工作原理:在使用該氣囊式蓄能器之前,需要對整個氣囊式蓄能器進行結(jié)構(gòu)上的簡單了解,首先通過氣體入口1將氮氣放入其中,然后經(jīng)過氣體出口5進入囊體9中,使得囊體9中的氣壓升高,達到一定的程度時就會使得氣囊8擴大,然后對閥芯10進行擠壓,同時閥芯10作用到彈簧11和下壓柱12上得到壓力的緩沖,同時,在液壓管中的壓力升高時,就會出現(xiàn)液壓管路16中的壓力高于內(nèi)倉體6中的壓力,使得液壓管路16中的液體通過回液管14運送到內(nèi)倉體6中進行儲存,待后期的使用,就這樣整個蓄能的過程得到有效的完成。盡管已經(jīng)示出和描述了本技術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技術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技術的范圍由所附權(quán)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檔來自技高網(wǎng)...
    氣囊式蓄能器

    【技術保護點】
    一種氣囊式蓄能器,包括氣體入口(1)、防護外殼(2)、氣體控制閥(3)、外接氣體囊(4)、氣體出口(5)、內(nèi)倉體(6)、外殼(7)、氣囊(8)、囊體(9)、閥芯(10)、彈簧(11)、下壓柱(12)、閥體座(13)、回液管(14)、緩沖頭(15)和液壓管路(16),其特征在于:所述氣體入口(1)的外端圍繞有一圈防護外殼(2),且其貫穿連接氣體出口(5),所述氣體出口(5)與囊體(9)的內(nèi)部相連通,且氣體出口(5)的中央貫穿設置有氣體控制閥(3),其氣體控制閥(3)為滑動裝置,所述氣體控制閥(3)包括左閥端(301)、右閥端(302)、閥門卡槽(303)和閥門凸口(304),所述外殼(7)中的內(nèi)倉體(6)中安置有氣囊(8),且氣囊(8)的左右兩端連通安置有外接氣體囊(4),所述外接氣體囊(4)包括擠壓端(401)和氣囊體(402),所述外殼(7)的下端安裝有閥體座(13),且閥體座(13)的下端連通有液壓管路(16),所述閥芯(10)設置在內(nèi)倉體(6)內(nèi)部的氣囊(8)正下方,且氣囊(8)的下端緊密連接安置有彈簧(11)和下壓柱(12),所述下壓柱(12)的下端安置有緩沖頭(15),所述閥體座(13)的內(nèi)兩側(cè)貫穿設置有回液管(14)。...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氣囊式蓄能器,包括氣體入口(1)、防護外殼(2)、氣體控制閥(3)、外接氣體囊(4)、氣體出口(5)、內(nèi)倉體(6)、外殼(7)、氣囊(8)、囊體(9)、閥芯(10)、彈簧(11)、下壓柱(12)、閥體座(13)、回液管(14)、緩沖頭(15)和液壓管路(16),其特征在于:所述氣體入口(1)的外端圍繞有一圈防護外殼(2),且其貫穿連接氣體出口(5),所述氣體出口(5)與囊體(9)的內(nèi)部相連通,且氣體出口(5)的中央貫穿設置有氣體控制閥(3),其氣體控制閥(3)為滑動裝置,所述氣體控制閥(3)包括左閥端(301)、右閥端(302)、閥門卡槽(303)和閥門凸口(304),所述外殼(7)中的內(nèi)倉體(6)中安置有氣囊(8),且氣囊(8)的左右兩端連通安置有外接氣體囊(4),所述外接氣體囊(4)包括擠壓端(401)和氣囊體(402),所述外殼(7)的...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毛敏岳曹鈞書,
    申請(專利權(quán))人:寧波奉化江口精儀液壓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浙江,33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码专区6080yy国产电影| 无码福利写真片视频在线播放| 曰产无码久久久久久精品| 人妻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无码AV波多野结衣久久| 无码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成人| 午夜麻豆国产精品无码| 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伊人天堂av无码av日韩av| 亚洲日产无码中文字幕| 性色AV无码中文AV有码VR| 亚洲熟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人妻无码人妻有码中文字幕| 日韩人妻无码免费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日产欧洲无码视频无遮挡| 亚洲va无码专区国产乱码| 国产日产欧洲无码视频| 亚洲另类无码专区首页| 无码人妻黑人中文字幕| 国产综合无码一区二区辣椒|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代蜜桃| 免费一区二区无码东京热| r级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内射无码午夜多人| 无码人妻av一区二区三区蜜臀| 青青爽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无码爆乳护士让我爽|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 日韩av无码中文字幕| 色窝窝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久AV无码免费网站| 熟妇人妻中文av无码| 亚洲欧洲无码AV电影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美日韩AV中文字幕无码成人| 天码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麻豆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精品| 精品无码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 人妻无码久久精品| 台湾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