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gear lever machine by meshing rotation passage comprises a shell, an input device, an output device and a positioning device; the input device comprises a driving gear; the output device includes a support frame and a driven gear group; the positioning device comprises a fixed supporting force of the gear; gear driven gear set comprises a layer and at least one bridge gear; supporting shaft axis of each transmission gear driven gear set the output device in the sub branch point, between the drive gear of each transmission gear and the respective adjacent meshes form two mesh point, the branch point and two meshing points to form a triangular thrust zone, at least two connected triangle thrust zone the formation of a fixed force from the drive gear to the gear meshing bending torque output path goes lever type connecting transmission, the gear group speed of rotation And then reduce the speed, increase torque,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gear transmission.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一種利用嚙合推移轉動的齒輪杠桿機
本技術涉及機械傳動裝置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利用嚙合推移轉動的齒輪杠桿機。
技術介紹
在機械傳動領域中,齒輪的使用頗為廣泛。在齒輪與齒輪嚙合傳遞速度和扭力時,大齒輪傳動小齒輪時,小齒輪的轉速會提高,但是大齒輪給于的驅(qū)動力大于小齒輪的輸出力;若用小齒輪傳動大齒輪時,大齒輪的轉速會降低,但是小齒輪給予的驅(qū)動力小于大齒輪的輸出力,若要保持較高的扭力,需要相應的降低轉速,通常技術為減速增扭,機械行業(yè)內(nèi)技術人員普遍想提升現(xiàn)有齒輪傳動效率,其采用的方式主要有:1、提高精度;2、減少齒輪嚙合摩擦力。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本技術的第一個目的是設計減少齒對齒傳動,采用嚙合加推移的傳動方式,以較小的驅(qū)動齒輪推移大齒輪組正向或反向升速旋轉,當驅(qū)動齒輪旋轉一圈時,從動齒輪組轉動達到1至96.67圈以上,繼而降速增扭。本技術的第二個目的是通過設計過橋齒輪的排列形成杠桿式的推力角,提高扭矩,同時根據(jù)輸出輸入速度比設定齒數(shù)比例,形成有效推力增扭。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采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一種利用嚙合推移轉動的齒輪杠桿機,包括:殼體,被殼體所收容的輸入裝置,輸出裝置及定位裝置;輸入裝置包括至少一個被可轉動設置的驅(qū)動齒輪;輸出裝置包括至少一個支撐架,該支撐架中設置若干個支撐軸支撐至少一組可活動轉動的從動齒輪組;定位裝置包括至少一個在輸出裝置轉動過程中形成轉動支點并被殼體所固定的固定支力齒輪;該從動齒輪組包括轉層齒輪以及至少一個過橋齒輪;該轉層齒輪包括上轉層齒輪部與下轉層齒輪部,上轉層齒輪部與驅(qū)動齒輪的總齒數(shù)為M,下轉層齒輪部與固定支力齒輪的總齒數(shù)為N,M與N不等 ...
【技術保護點】
一種利用嚙合推移轉動的齒輪杠桿機,其特征在于,包括:殼體,被殼體所收容的輸入裝置,輸出裝置及定位裝置;輸入裝置包括至少一個被可轉動設置的驅(qū)動齒輪;輸出裝置包括至少一個支撐架,該支撐架中設置若干個支撐軸支撐至少一組可活動轉動的從動齒輪組;定位裝置包括至少一個在輸出裝置轉動過程中形成轉動支點并被殼體所固定的固定支力齒輪;該從動齒輪組包括轉層齒輪以及至少一個過橋齒輪,該轉層齒輪包括上轉層齒輪部與下轉層齒輪部,上轉層齒輪部與驅(qū)動齒輪的總齒數(shù)為M,下轉層齒輪部與固定支力齒輪的總齒數(shù)為N,M與N不等同配置;驅(qū)動齒輪直接或者通過過橋齒輪與上轉層齒輪部相嚙合,下轉層齒輪部直接或者通過過橋齒輪與固定支力齒輪相嚙合,以在驅(qū)動齒輪的驅(qū)動下使從動齒輪組能夠圍繞固定支力齒輪作行星式嚙合推移轉動,并通過支撐軸帶動支撐架轉動,所述輸出裝置中的從動齒輪組中的每個傳動齒輪的支撐軸軸心為子支力點,其中每個傳動齒輪與各自相鄰的傳動齒輪之間相嚙合形成兩個嚙合點,該支力點與兩個嚙合點形成三角推力區(qū),至少兩個首尾連接的三角推力區(qū)形成一個從驅(qū)動齒輪向固定支力齒輪彎曲連接傳動的嚙合推移杠桿式的扭力輸出路徑。
【技術特征摘要】
2015.02.03 CN 20152009033951.一種利用嚙合推移轉動的齒輪杠桿機,其特征在于,包括:殼體,被殼體所收容的輸入裝置,輸出裝置及定位裝置;輸入裝置包括至少一個被可轉動設置的驅(qū)動齒輪;輸出裝置包括至少一個支撐架,該支撐架中設置若干個支撐軸支撐至少一組可活動轉動的從動齒輪組;定位裝置包括至少一個在輸出裝置轉動過程中形成轉動支點并被殼體所固定的固定支力齒輪;該從動齒輪組包括轉層齒輪以及至少一個過橋齒輪,該轉層齒輪包括上轉層齒輪部與下轉層齒輪部,上轉層齒輪部與驅(qū)動齒輪的總齒數(shù)為M,下轉層齒輪部與固定支力齒輪的總齒數(shù)為N,M與N不等同配置;驅(qū)動齒輪直接或者通過過橋齒輪與上轉層齒輪部相嚙合,下轉層齒輪部直接或者通過過橋齒輪與固定支力齒輪相嚙合,以在驅(qū)動齒輪的驅(qū)動下使從動齒輪組能夠圍繞固定支力齒輪作行星式嚙合推移轉動,并通過支撐軸帶動支撐架轉動,所述輸出裝置中的從動齒輪組中的每個傳動齒輪的支撐軸軸心為子支力點,其中每個傳動齒輪與各自相鄰的傳動齒輪之間相嚙合形成兩個嚙合點,該支力點與兩個嚙合點形成三角推力區(qū),至少兩個首尾連接的三角推力區(qū)形成一個從驅(qū)動齒輪向固定支力齒輪彎曲連接傳動的嚙合推移杠桿式的扭力輸出路徑。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嚙合推移轉動的齒輪杠桿機,其特征在于,與固定支力齒輪相嚙合的過橋齒輪或者轉層齒輪與支撐架呈同向升速轉動。3.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利用嚙合推移轉動的齒輪杠桿機,其特征在于,以驅(qū)動齒輪與過橋齒輪或轉層齒輪的嚙合點為驅(qū)動點,以過橋齒輪或者轉層齒輪與固定支力齒輪的嚙合點為支力點,以支撐架與位于最外側的支撐軸的軸心所形成的交點為輸出力點;位于最外側的支撐軸的軸心隨該支撐架轉動時所形成的運動軌跡的直徑不小于驅(qū)動齒輪直徑的1.2倍。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嚙合推移轉動的齒輪杠桿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架通過若干支撐軸支撐至少兩組可活動轉動的從動齒輪組,所述從動齒輪組相對于驅(qū)動齒輪軸對稱設置。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嚙合推移轉動的齒輪杠桿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架通過若干支撐軸支撐至少三組可活動轉動的從動齒輪組,所述從動齒輪組相對于驅(qū)動齒輪的支撐軸呈中心對稱設置。6.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4或5所述的利用嚙合推移轉動的齒輪杠桿機,其特征在于,每一組從動齒輪組包括偶數(shù)個過橋齒輪。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利用嚙合推移轉動的齒輪杠桿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橋齒輪的數(shù)量為2個或4個或6個或8個。8.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4或5所述的利用嚙合推移轉動的齒輪杠桿機,其特征在于,每一組從動齒輪組包括奇數(shù)個過橋齒輪。9.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利用嚙合推移轉動的齒輪杠桿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橋齒輪的數(shù)量為1個或3個或5個或7個。10.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嚙合推移轉動的齒輪杠桿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組從動齒輪組中轉層齒輪設置有至少1個。11.根據(jù)權利要求10所述的利用嚙合推移轉動的齒輪杠桿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組從動齒輪組中轉層齒輪設置有2個。1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嚙合推移轉動的齒輪杠桿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轉層齒輪部的齒數(shù)與下轉層齒輪部的齒數(shù)為等同配置,且驅(qū)動齒輪的齒數(shù)與固定支力齒輪的齒數(shù)不等同配置。1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嚙合推移轉動的齒輪杠桿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轉層齒輪部的齒數(shù)與下轉層齒輪部的齒數(shù)不等同配置,且驅(qū)動齒輪的齒數(shù)與固定支力齒輪的齒數(shù)呈等同配置。1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嚙合推移轉動的齒輪杠桿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轉層齒輪部的齒數(shù)與下轉層齒輪部的齒數(shù)不等同配置,且驅(qū)動齒輪的齒數(shù)與固定支力齒輪的齒數(shù)呈不等同配置。15.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13或14所述的利用嚙合推移轉動的齒輪杠桿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轉層齒輪部的齒數(shù)與下轉層齒輪部的齒數(shù)相差至少兩個齒。16.根據(jù)權利要求15所述的利用嚙合推移轉動的齒輪杠桿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轉層齒輪部的齒數(shù)與下轉層齒輪部的齒數(shù)相差四個齒或六個齒或八個齒或者十二個齒或至少十八個齒。17.根據(jù)權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利用嚙合推移轉動的齒輪杠桿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驅(qū)動齒輪的齒數(shù)與固定支力齒輪的齒數(shù)至少相差兩個齒。18.根據(jù)權利要求15所述的利用嚙合推移轉動的齒輪...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