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鋼軌檢測技術領域,提供一種測量鋼軌端部軌底扭曲度的裝置,包括機座、直線位移傳感器、傳感器固定座、機柜以及控制臺;所述機柜中設置有交換機,控制臺設置有計算機、鍵盤、顯示器,所述直線位移傳感器與交換機連接,交換機與計算機通過千兆網(wǎng)連接;在機座前端、距機座前端1m處、機座尾端、距機座尾端1m處,在鋼軌兩側底部各通過傳感器固定座布置直線位移傳感器,共8個直線位移傳感器,每組4個位移傳感器分別測量鋼軌首部和尾部的扭曲度;所述傳感器固定座與第一氣缸相連。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能夠有效地在焊前對鋼軌扭曲度進行檢測。
Device for measuring rail bottom twist degree of rail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rail detection, providing end device of rail distortion of a measuring rail, which comprises a base, a linear displacement sensor, a sensor fixing seat, cabinet and console; have set the switch cabinet, the console is equipped with a computer, the keyboard and the monitor, the linear displacement sensor is connected with the switches. The switch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mputer through the Gigabit network; on the base from the front end, the front end of the machine seat at 1m, a tail end, from the base end at 1m, in the bottom of each rail on both sides of the fixed seat through the sensor arrangement of the linear displacement sensor, a total of 8 linear displacement sensor, displacement sensor were measured with 4 rail head and tail twist; the the fixed seat and the cylinder connected to the first sensor.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and convenient operation, and can effectively detect the distortion of the rail before welding.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一種測量鋼軌端部軌底扭曲度的裝置
本技術涉及鋼軌檢測
,具體涉及一種測量鋼軌端部軌底扭曲度的裝置。
技術介紹
目前我國的交通運輸方式中鐵路運輸占有極多比重,鐵軌的質量直接影響鐵路運輸?shù)陌踩浴⑹孢m性及列車速度。尤其是在鐵路全面提速的當下,鐵軌的平直度、扭曲度等各項參數(shù)應當受到更加嚴格的控制。而傳統(tǒng)的方式主要以手工工具檢測為主,甚至存在工人直接肉眼觀測的現(xiàn)象,這種條件下鐵軌的質量要求極難得到滿足。所以一種精確而又自動化的鐵軌扭曲度檢測方法亟待開發(fā)。鋼軌軌底扭曲度是影響鋼軌質量的重要因素。原因如下:其一,焊接前的兩根鋼軌扭曲度直接影響焊接后鋼軌的扭曲度和平直度,進一步影響成品鋼軌的質量。其二,較大的扭曲度會增加焊接后打磨的工作量,對調直工藝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增加了后續(xù)工作的周期。所以焊前鋼軌的扭曲度的控制對成品鋼軌的質量水平至關重要。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為了克服上述
技術介紹
的不足,提供一種測量鋼軌端部軌底扭曲度的裝置,以便更好地在焊前對鋼軌扭曲度進行檢測。為了實現(xiàn)以上目的,本技術一種測量鋼軌端部軌底扭曲度的裝置,包括機座、直線位移傳感器、傳感器固定座、機柜以及控制臺;所述機柜中設置有交換機,控制臺設置有計算機、鍵盤、顯示器,所述直線位移傳感器與交換機連接,交換機與計算機通過千兆網(wǎng)連接;在機座前端、距機座前端1m處、機座尾端、距機座尾端1m處,在鋼軌兩側底部各通過傳感器固定座布置直線位移傳感器,共8個直線位移傳感器,每組4個位移傳感器分別測量鋼軌首部和尾部的扭曲度;所述傳感器固定座與第一氣缸相連。當鋼軌位于待測量位置時,直線位移傳感器在壓縮氣缸驅動下上升,頂住軌底時停止。每組4個位移傳感器分別得出軌底的測量數(shù)據(jù),并且通過交換機獲取直線位移傳感器所采集到的數(shù)據(jù),然后通過網(wǎng)口通信將其傳輸?shù)接嬎銠C,計算機將采集到的數(shù)據(jù)轉化為坐標。通過每組4個傳感器測量得到軌底4個點的坐標,計算每個點和其他3個點所構成的平面之間的距離,取其最大值為軌底平面的扭曲度。檢測精度0.02mm。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本裝置包括托輥及鋼軌導向機構、鋼軌對中及壓緊機構,沿鋼軌設置3個托輥及鋼軌導向機構,其中每2個托輥及鋼軌導向機構的中間安裝1個鋼軌對中及壓緊機構。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托輥及鋼軌導向機構由托輥、位于托輥下方的彈簧組件、與托輥連接的第二氣缸,以及布置在鋼軌兩側的一對可以通過手柄調節(jié)位置的導向滾輪組成。在正常狀態(tài)下,托輥的輥輪處于托起狀態(tài),保證鋼軌在輥道線上移動時不會撞到測量裝置上的各部件,當鋼軌處于待測量位置時,托輥上的氣缸會將輥輪下拉,鋼軌落在相應的檢測平臺基準面上,以實現(xiàn)同一檢測基準。導向滾輪通過旋轉手柄調整鋼軌中心位置。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鋼軌對中及壓緊機構包括對中機構和壓緊機構,對中機構由布置在鋼軌兩側的一對氣缸組成,所述一對氣缸為一個大氣缸和一個小氣缸,所述壓緊機構由布置在鋼軌軌底兩側的擺桿以及與擺桿連接的第三氣缸組成。當鋼軌到待測量位置時,大氣缸前推,推動鋼軌軌底至氣缸極限位;之后小氣缸前推,使軌底處于大小氣缸之間,確保鋼軌的中心位置滿足測量要求。壓緊機構可通過擺桿將鋼軌軌底壓在檢測基準面上,保證檢測基準的唯一性。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機座主要由型材焊接而成,用于支承各個測量部件,為各測量部件提供水平基準。本技術測量鋼軌端部軌底扭曲度的裝置,采用8個直線位移傳感器,通過位移傳感器接觸到軌底的位移狀態(tài),得到四個位移數(shù)據(jù),之后通過軟件對其中三個數(shù)據(jù)構建平面,計算另外一點距離該平面的距離,實現(xiàn)對軌底扭曲度的測量。實時顯示測量結果,并將檢測結果上傳到焊軌生產(chǎn)管理系統(tǒng),便于對鋼軌焊前質量進行分析。本技術優(yōu)點如下:1.該裝置結構簡單、效率較高,直接將直線位移傳感器采集到的數(shù)據(jù)轉化為坐標,然后在上位機中計算每個點和其他3個點所構成的平面之間的距離,取其最大值為軌底平面的扭曲度。2.當鋼軌位于待檢測位置時,直線位移傳感器分別得出軌底的測量數(shù)據(jù),從而實現(xiàn)流水線上連續(xù)的測量,測量點數(shù)較多,檢測精度0.02mm,完全符合軌標扭曲度小于0.45mm的精度要求,誤差極小。3.通過上位機內部編寫的程序對采集到的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可在上位機上實時顯示測量結果并且保存結果,即可及時發(fā)現(xiàn)不合格鋼軌,并及時進行處理,避免鋼軌焊接后帶來的安全隱患。4.采用網(wǎng)口通信,可使一臺上位機與多個直線位移傳感器相連,減少上位機端口的使用,即減少上位機的數(shù)量,較大的節(jié)約了成本。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總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中的直線位移傳感器布置示意圖。圖3是本技術的托輥及鋼軌導向機構示意圖。圖4是本技術的鋼軌對中及壓緊機構示意圖。圖5為本技術的軌底扭曲度檢測原理示意圖。其中:1直線位移傳感器,2傳感器固定座,3托輥及鋼軌導向機構,4鋼軌對中及壓緊機構,5機座,6鋼軌,3.1托棍,3.2彈簧組件,3.3導向滾輪,4.1大氣缸,4.2小氣缸,4.3擺桿。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但該實施例不應理解為對本技術的限制。如圖1、2所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一種測量鋼軌端部軌底扭曲度的裝置,包括機座5、直線位移傳感器1、傳感器固定座2、機柜以及控制臺;所述機柜中設置有交換機,控制臺設置有計算機、鍵盤、顯示器,所述直線位移傳感器與交換機連接,交換機與計算機通過千兆網(wǎng)連接;在機座前端、距機座前端1m處、機座尾端、距機座尾端1m處,在鋼軌兩側底部各通過傳感器固定座2布置直線位移傳感器1,共8個直線位移傳感器,每組4個分別測量鋼軌首部和尾部的扭曲度,所述傳感器固定座2與第一氣缸相連。在上述實施例中,本裝置包括托輥及鋼軌導向機構3、鋼軌對中及壓緊機構4,沿鋼軌設置3個托輥及鋼軌導向機構3,其中每2個托輥及鋼軌導向機構3的中間安裝1個鋼軌對中及壓緊機構4。如圖3所示,本實施例中托輥及鋼軌導向機構3由托輥3.1、位于托輥下方的彈簧組件3.2、與托輥連接的第二氣缸,以及布置在鋼軌兩側的一對可以通過手柄調節(jié)位置的導向滾輪3.3組成。如圖4所示,本實施例中所述鋼軌對中及壓緊機構4包括對中機構和壓緊機構,對中機構由布置在鋼軌兩側的一對氣缸組成,所述一對氣缸為一個大氣缸4.1和一個小氣缸4.2,所述壓緊機構由布置在鋼軌軌底兩側的擺桿4.3以及與擺桿連接的第三氣缸組成。如圖5所示,為本技術實施例的軌底扭曲度檢測原理示意圖。通過每組4個傳感器測量得到軌底4個點的坐標,并將其通過交換機傳輸?shù)絇C機,軟件程序計算每個點和其他3個點所構成的平面之間的距離,取其最大值為軌底平面的扭曲度。本實施例的軟件部分主要包含以下部分:網(wǎng)口通信程序,即首先創(chuàng)建負責監(jiān)聽的IP地址以及端口號,然后建立連接并且開始接收數(shù)據(jù),進而將采集到的數(shù)據(jù)通過網(wǎng)線直接傳輸?shù)缴衔粰C,減少對上位機端口的使用;數(shù)據(jù)采集程序,當點擊采集按鈕時,上位機將8個直線位移傳感器采集到的數(shù)據(jù)通過上位機內部編寫的算法轉化為對應的坐標存儲在計算機內部;扭曲度計算程序,上位機將采集到的數(shù)據(jù)轉化為對應的坐標后,計算每組中每個點和其他3個點所構成的平面之間的距離,取其最大值為軌底平面的扭曲度。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術,凡在本技術的精神本文檔來自技高網(wǎng)...

【技術保護點】
一種測量鋼軌端部軌底扭曲度的裝置,其特征是:包括機座、直線位移傳感器、傳感器固定座、機柜以及控制臺;所述機柜中設置有交換機,控制臺設置有計算機、鍵盤、顯示器,所述直線位移傳感器與交換機連接,交換機與計算機通過千兆網(wǎng)連接;在機座前端、距機座前端1m處、機座尾端、距機座尾端1m處,在鋼軌兩側底部各通過傳感器固定座布置直線位移傳感器,共8個直線位移傳感器,所述傳感器固定座與第一氣缸相連。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測量鋼軌端部軌底扭曲度的裝置,其特征是:包括機座、直線位移傳感器、傳感器固定座、機柜以及控制臺;所述機柜中設置有交換機,控制臺設置有計算機、鍵盤、顯示器,所述直線位移傳感器與交換機連接,交換機與計算機通過千兆網(wǎng)連接;在機座前端、距機座前端1m處、機座尾端、距機座尾端1m處,在鋼軌兩側底部各通過傳感器固定座布置直線位移傳感器,共8個直線位移傳感器,所述傳感器固定座與第一氣缸相連。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測量鋼軌端部軌底扭曲度的裝置,其特征是:包括托輥及鋼軌導向機構、鋼軌對中及壓緊機構,沿鋼軌設置3個托輥及鋼軌導向...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王學華,李存榮,張保軍,江惠生,張麒,
申請(專利權)人:武漢利德測控技術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湖北,4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