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DC插頭及其內管制造技術

    技術編號:15693750 閱讀: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4 08:43
    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DC插頭及其內管,包括所述的內管、外管以及填充在兩者之間的絕緣管,所述絕緣管的端部開設有讓位缺口,所述尾針管部分置于讓位缺口內,由一體成型的內管設置簡化整個DC插頭的生產工藝,提高生產效率;其次在絕緣管端部上所開設的讓位缺口使得尾針管的外壁露出在外界,進而方便導線與尾針管的焊接,且焊接后兩者固定更為牢靠,結合一體成型的內管提高了整個DC插頭傳輸性能。

    DC plug and its inner pip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DC plug and the inner tube, including the inner pipe and outer pipe and fill insulation pipe between the two, the end part of the insulating tube is provided with a seat gap, the needle tail part in the changing gap within the integrated inner tube is equipped with the entire DC simplify the production process plug, improve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in the second insulating tube arranged on the end of the outer wall of the needle tail makes the changing gap exposed on the outside, then the welding wire and the tail needle is convenient, and more reliable after welding are fixed, with the integrated inner tube improves the transmission performance of DC plug.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DC插頭及其內管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電源連接器,特別涉及一種DC插頭及其內管。
    技術介紹
    DC插頭廣泛應用于電腦周邊/消費性電子中的一種低壓直流電電源連接器?,F有的DC插頭如圖1所示,包括由口管11以及尾管12通過鉚壓而形成的內管、外管14以及在內管、外管14之間所填充的注塑管13組成,尾管12的部分置于在注塑管13的外部作為接線端子與導線連接。DC插頭在使用時一般與DC插座2進行配合,DC插座2包括中心針21以及外圍的接觸片22,DC插頭1插入到DC插座2時,中心針21與接觸片22分別與口管11以及外管14接觸以達到傳輸功能。上述DC插頭的內管由于是分體設置,電流在流經內管連接處時連接部位容易發熱而生產微小的變形,影響到信號的傳輸。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第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一體成型的DC插頭內管,提高傳輸性能。本專利技術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一種DC插頭內管,包括一體成型的口管以及尾針管,所述口管與尾針管呈階梯分布且兩者內部互相連通形成插針通道,其中口管包括位于端部的導入部,所述導入部包括呈錐形且大口端朝外的喇叭段以及一體連接在喇叭段的外緣且向外徑向延伸的穩固環;所述尾針管包括用于封閉插針通道的封閉部。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口管與尾針管采用一體成型方式首先省去了兩者組裝的工序,其次在口管以及尾針管的連接處壁厚減少導致電流經過時發熱量降低,內管的變形量大幅降低,并且在口管端部所設置的導入部除了插接時中心針方便導入到口管外,利用在錐形設置的喇叭段以及在其外緣設置的穩固環在中心針插入后能將其包覆,并在導入部內壁與中心針外壁之間形成一個隔離腔,電流經過中心針后能進行分流,一部分從導入部經過利用導入部上的穩固環與插座上的接地部分連接,起到保護作用,同時還能提高整個口管的穩固性,整體上提高了傳輸性能,最后尾針管上的封閉部設置避免了在二次注塑過程中注塑料進入到插針通道內,影響傳輸。作為優選地,所述口管與尾針管的連接處設置有錐形段。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口管與尾針管首先呈階梯分布提高了整個內管的拉拔力不容易發生變形,其次通過在口管與尾針管的連接處所設置的錐形段提高兩者之間的連接強度,更進一步的提升內管的拉拔力。作為優選地,所述尾針管的直徑與口管的直徑比在0.65~0.71之間。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口管與尾針管的直徑比設計綜合到整個內管的抗彎曲強度、抗變形能力以及拉拔力的大小,提高內管的使用壽命。作為優選地,所述內管為均勻壁厚,內管的壁厚在0.14~0.19mm之間。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內管各部設置成均勻壁厚保證電流在內管上流動時的大小,提高傳輸時的穩定性;其次通過內管的壁厚在保證一定結構強度的同時,進一步提高拉拔力。本專利技術的第二個目的是提供一種傳輸穩定且安全的DC插頭。本專利技術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一種DC插頭,包括所述的內管、外管以及填充在兩者之間的絕緣管,所述絕緣管的端部開設有讓位缺口,所述尾針管部分置于讓位缺口內。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由一體成型的內管設置簡化整個DC插頭的生產工藝,提高生產效率;其次在絕緣管端部上所開設的讓位缺口使得尾針管的外壁露出在外界,進而方便導線與尾針管的焊接,且焊接后兩者固定更為牢靠,結合一體成型的內管提高了整個DC插頭傳輸性能。作為優選地,所述絕緣管包括依次相連的第一連接段、第二連接段以及第三連接段,其中第二連接段的直徑均要小于第一連接段以及第三連接段的直徑并在絕緣管上形成用于限位外管的限位槽。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限位槽的形成使得外管在軸向上得到限位,提高了外管的拉拔力,同時提升了傳輸性能。作為優選地,所述導入部收容在第一連接段內且導入部的端面與第一連接段的端面相平齊。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導入部中的喇叭段以及徑向延伸的穩固環增大了與絕緣管之間的接觸面積,提高了內管的固定性;其次由于導入部以及第一連接段的端面平齊使得增大了與插座內壁的接觸面積,進而在DC插頭與DC插座連接后提升了穩定性,減少兩者插接后DC插頭產生的晃動。作為優選地,所述外管包括從端部向絕緣管一側徑向延伸的固定環,所述固定環位于第一連接段與第二連接段的連接處。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固定環的設置進一步的提高了外管軸向上的固定同時周向上也得到限位,提高了外管的拉拔力使得傳輸性能得到提升。綜上所述,本專利技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過一體成型的內管簡化了整個DC插頭的生產工序,其次絕緣管在端部所開設的讓位缺口使得尾針管能置于在讓位缺口中方便后續的接線,提升了生產效率,并降低了生產成本;2、通過設置均勻壁厚的內管使得流經內管的電流大小保持一致,同時口管以及尾針管直徑比設定呈現出階梯設置,提高了內管的拉拔力,其次外管限位在絕緣管的限位槽且在端部設置的固定環進一步提高外管的軸向以及周向上的固定性,并提升了外管的拉拔力,整體提升了與插座插接時傳輸的性能。附圖說明圖1為現有技術中DC插頭與DC插座的插接示意圖;圖2為本實施例中DC插頭的剖視圖。圖3為本實施例中內管的正視圖;圖4為本實施例中DC插頭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DC插頭;10、內管;11、口管;111、錐形段;112、導入部;1121、喇叭段;1122、穩固環;12、尾針管;121、封閉部;13、絕緣管;131、第一連接段;132、第二連接段;1321、限位槽;133、第三連接段;1331、讓位缺口;14、外管;141、固定環;15、插針通道;2、DC插座;21、中心針;22、接觸片。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參見圖2與圖3,一種DC插頭1,包括一體成型的內管10、外管14以及填充在內管10與外管14之間的絕緣管13。整個內管10為均勻壁厚,壁厚為0.16mm,且內管10的內部具有一個貫通的插針通道15,包括呈階梯狀分布的口管11以及連接在口管11一端的尾針管12,其中口管11的直徑要大于尾針管12的直徑,尾針管12的直徑與口管11的直徑比0.69,且在口管11與尾針管12的連接處通過一錐形段111連接??诠?1包括設置在遠離尾針管12一端上的導入部112,導入部112包括大口端朝外且呈錐形的喇叭段1121以及一體連接在喇叭段1121的外緣且向外徑向延伸的穩固環1122,喇叭段1121母線與內管10中軸線的夾角a為45°。尾針管12在靠近錐形段111的一端設置有封閉部121,該封閉部121通過壓扁尾針管12的外壁使得將插針通道15封閉。絕緣管13由壓注而成,包括依次相連的第一連接段131、第二連接段132以及第三連接段133,第二連接段132的直徑要小于第一連接段131以及第三連接段133的直徑,使得絕緣管13位于第二連接段132的部位上形成一限位槽1321,所述的外管14限位在該限位槽1321內,并且外管14的兩端面分別抵觸在第一連接段131以及第三連接段133的端面上。上述的外管14呈圓筒狀,在其中一端面上設置有向絕緣管13一側徑向延伸的固定環141,該固定環141未與內管10的外壁接觸。絕緣管13的成型后,導入部112位于第一連接段131內,且穩固環1122的端面與絕緣環的端面相平齊;另外尾針管12上的封閉部121位于第二連接段132內。結合圖2與圖3,第三連接段133開設有一讓位缺口1331,尾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DC插頭及其內管

    【技術保護點】
    一種DC插頭內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體成型的口管(11)以及尾針管(12),所述口管(11)與尾針管(12)呈階梯分布且兩者內部互相連通形成插針通道(15),其中口管(11)包括位于端部的導入部(112),所述導入部(112)包括呈錐形且大口端朝外的喇叭段(1121)以及一體連接在喇叭段(1121)的外緣且向外徑向延伸的穩固環(1122);所述尾針管(12)包括用于封閉插針通道(15)的封閉部(121)。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DC插頭內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體成型的口管(11)以及尾針管(12),所述口管(11)與尾針管(12)呈階梯分布且兩者內部互相連通形成插針通道(15),其中口管(11)包括位于端部的導入部(112),所述導入部(112)包括呈錐形且大口端朝外的喇叭段(1121)以及一體連接在喇叭段(1121)的外緣且向外徑向延伸的穩固環(1122);所述尾針管(12)包括用于封閉插針通道(15)的封閉部(121)。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DC插頭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管(11)與尾針管(12)的連接處設置有錐形段(111)。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DC插頭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針管(12)的直徑與口管(11)的直徑比在0.65~0.71之間。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DC插頭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內管(10)為均勻壁厚,內管(10)的壁厚在0.14~0.19mm之間。5.一種DC插頭,其特征在于,包括權利要求1~4任...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俞紅春,
    申請(專利權)人:慈溪市佳晶電子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浙江,3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野外 | 日韩少妇无码喷潮系列一二三 | 人妻少妇乱子伦无码视频专区| 亚洲日韩v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午夜无码精品免费看动漫| 久久成人无码国产免费播放|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 | 精品无码国产污污污免费网站 | 成人午夜亚洲精品无码网站|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毛片| 亚洲av无码av制服另类专区|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国产| 亚洲熟妇无码爱v在线观看| 国产综合无码一区二区辣椒|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片毛片| 午夜人性色福利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无码任你躁久久久久久久| 无码毛片内射白浆视频| 啊灬啊别停灬用力啊无码视频| 成人午夜亚洲精品无码网站 |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系列| 性色av无码不卡中文字幕| av无码久久久久久不卡网站| 熟妇无码乱子成人精品| 国产精品va无码一区二区| 成年无码av片完整版|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片在线观看 |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午友在线 | 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成人|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无码AV片在线观看免费| 99久久无码一区人妻a黑|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免费视频| 无码中文字幕日韩专区| 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吞精| 无码成A毛片免费| 永久免费AV无码国产网站| 亚洲精品9999久久久久无码| 亚洲AV无码资源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