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被配置為接收電子器件的柔性印刷電路板,所述柔性印刷電路板包括電絕緣柔性元件(10),所述電絕緣柔性元件被配置為支承導電的連接器件的跡線,所述柔性元件還被配置為按照彎曲部(11)彎曲,所述印刷電路板還包括電絕緣增強元件(22),所述電絕緣增強元件機械地固定在柔性元件(10)上、在所述彎曲部的一側上延伸,并且包括兩個部分:?基本平坦的第一部分(220);?第二部分(221),所述第二部分呈現預定的曲率、布置在柔性元件(10)的彎曲部(11)的一側,所述增強元件(22)被布置為使柔性元件(10)的自由部(11)按照所述彎曲部彎曲。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柔性印刷電路板以及包括該印刷電路板的用于機動車輛的燈模塊
本專利技術的主題為柔性印刷電路板。其特別地適用于柔性印刷電路板在動態和/或彎曲的燈模塊(尤其是用于機動車輛的照明前照燈)中的安裝的背景下。
技術介紹
印刷電路板通常用于確保電子器件的安裝和相互連接。它們一般由硬質塑料和金屬基底組成,導電跡線沉積在金屬基底上,電子器件焊接在導電跡線上。在應用需要時使用柔性印刷電路板是已知的作法,所述柔性印刷電路板通常使用由高效柔性塑料(例如聚酰亞胺)制成的基底制造。例如,文獻EP2298599A1公開了一種裝配有電連接件的光學模塊,所述電連接件包括結合有導電體的柔性元件。然而,在機械環境嚴格受限的僅有較小可用空間的一些應用中,施加在柔性印刷電路上的彎曲半徑可能非常小和危險,尤其是在動態的背景下,換句話說,當印刷電路板連接兩個相對于彼此運動的電子器件時,損壞印刷電路板及其導電跡線。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通過獲得簡單的、具有小體積、需要最少的附加零件、成本低的方案解決該難題,同時取得令人滿意的可靠性和安裝它的裝置的各個元件的簡易的以及由此的快速組裝。為此,本專利技術的主題為一種被配置為接收電子器件的柔性印刷電路板,所述柔性印刷電路板包括電絕緣柔性元件,所述電絕緣柔性元件被配置為支承導電的連接器件的跡線,所述柔性元件還被配置為按照彎曲部彎曲,所述印刷電路板還包括至少一個電絕緣增強元件,所述至少一個電絕緣增強元件機械地固定在柔性元件上、在所述彎曲部的一側上延伸,并且包括兩個部分:-基本平坦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呈現預定的曲率、布置在柔性元件的彎曲部的一側,增強元件被布置為使柔性元件的自由部按照所述彎曲部彎曲。這樣,增強元件在其兩個部分上跟隨柔性元件的彎曲部(曲率,curvature),同時能夠限制它,并且能夠精確地管理其余的彎曲部,然后柔性元件的彎曲半徑和可用長度被確定,因而避免可能損壞柔性元件的過小的彎曲半徑,并且因而提高組裝的可靠性。根據本專利技術的能夠一起采用或單獨采用的不同實施例:-所述印刷電路板還包括至少一個硬化元件,所述至少一個硬化元件布置在所述柔性元件的自由部的與所述增強元件相同的側上并且固定在所述柔性元件上或所述增強元件上;-增強元件布置在柔性元件的內表面上;-增強元件布置在柔性元件的外表面上;-所述印刷電路板包括第二增強元件,增強元件中的每一個在所述彎曲部的任一側上延伸,并且增強元件被布置為使柔性元件的自由部在增強元件之間按照所述彎曲部彎曲;-所述印刷電路板包括至少兩個硬化元件,所述至少兩個硬化元件布置在所述柔性元件的自由部的任一側上,并且每一個硬化元件固定在所述柔性元件上或者分別固定在增強元件中的一個上;-所述印刷電路板包括四個增強元件,所述四個增強元件面對所述柔性元件的任一側布置;-所述柔性元件包括聚酰亞胺;-所述柔性元件具有約110微米的厚度;-增強元件包括聚酰亞胺;-增強元件具有約100至600微米的厚度。本專利技術還涉及一種用于尤其是機動車輛的照明和/或信號指示裝置的燈模塊,所述燈模塊包括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印刷電路板,硬化元件還固定在所述模塊的器件上。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另一個實施例,硬化元件中的一個硬化元件固定在所述模塊的固定器件上,并且硬化元件中的另一個硬化元件固定在所述模塊的活動器件上。也可能的是,一個硬化元件固定在所述模塊的第一器件上,并且另一個硬化元件固定在所述模塊的第二器件上,所述模塊的兩個器件被設置為相對于彼此運動。在該后面的實施例中,其中具有移動的、或動態的、機械環境,本專利技術能夠跟隨與模塊的器件(或多個器件)的移動關聯的彎曲部的移動,并且因而避免印刷電路板的可能損壞它的任何幾何形狀。附圖說明通過閱讀下面以示例方式給出的和由附圖圖示的詳細說明,本專利技術的其它特點和優點將顯現出來,所述附圖表示:-圖1為根據本專利技術的柔性印刷電路板的實施例的示意性平面圖;-圖2為圖1的印刷電路板的示意性立體圖。在這些不同的附圖中,相同的附圖標記涉及相同的元件。具體實施方式圖1表示從上方示意性地觀察的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印刷電路板的實施例。印刷電路板包括電子器件(未示出)和電絕緣柔性元件10,電絕緣柔性元件在其表面中的一個或兩個上支承導電跡線(也未示出),導電跡線用于彼此相互連接器件,并且與印刷電路板外部的電子電路相互連接。柔性元件10例如包括諸如聚酰亞胺的高效塑料基底。其厚度按慣例可以為約111微米。在附圖中,柔性元件的一部分被示出在在其中心部11中的大彎曲部(大于90°)的每側上。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印刷電路板優選地包括至少兩個增強元件22和24。它們布置在柔性元件10的中心部11的每側上,例如在其相同的表面上,例如在關于彎曲部的內表面13上,通過離開柔性元件的中心部11。兩個增強元件22和24也可能被放置在關于彎曲部的外表面12上或者相反的表面上。在圖1中,裝置包括四個增強元件,附加的兩個元件21和23被放置在柔性元件的另一個表面(附圖標記12表示的外表面)上,分別面對元件22和24。這些元件21-24中的每一個都是電絕緣的,并且例如通過粘結機械地固定在柔性元件10上。它們被用于增強在彎曲部11附近的柔性元件10的機械強度。它們例如為聚酰亞胺,例如具有約100至600微米的厚度。增強元件21-24中的每一個包括至少兩個部分,基本平坦的第一部分(附圖標記220表示)和第二部分(附圖標記221表示),第二部分呈現大于中心部的彎曲半徑的預定的彎曲半徑。該彎曲部221的功能是通過在增強元件的端部避免可能損壞柔性元件10以及其所支承的導電跡線的任何尖銳的折邊而開啟彎曲部。應當注意,該彎曲半徑無需是恒定的,并且可以隨著距離第一部分的距離的增大而減小。為此目的,通常地,第二部分的彎曲半徑不能小于5mm。最后,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印刷電路板還包括分別位于柔性元件10的彎曲部11的每側上的至少兩個硬化元件31和32。這些硬化件例如具有至少一個基本平坦的表面,并且它們每個例如由硬質金屬件(例如為鋁)形成。一方面,硬化元件31和32通過其平坦表面例如在外表面12側上固定在印刷電路板上。如果印刷電路板不包括增強元件21和23,它們直接固定在柔性元件10上,或者如果存在增強元件,它們固定在增強元件21和23上。硬化元件31和32也通過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印刷電路板固定在電路承載件的機械環境上,例如固定在機動車輛的燈模塊的器件(例如殼體)上,并且因此通過任何已知的方式固定,例如卡合或卷曲銷、夾持、鉚接或粘附。硬化元件中的一個硬化元件32例如固定在機械環境的活動件上,而另一個硬化元件31例如固定在該環境的固定件上。該構造例如可以為用于機動車輛的前照明的旋轉前照燈的構造。更特別地,在上述的印刷電路板的一部分是活動的、由硬化元件32驅動的實例中,其呈現出增強元件21-24避免了在硬化元件依賴于環境的移動被固定的區域可能損壞印刷電路板的任何過大的變形和任何過小的彎曲半徑;此外,通過其略微彎曲的第二部分,該在增強元件的端部發生的變形被避免,如上所示,由此提高了相應的電子安裝的可靠性。該結果通過較少的附加零件獲得,因此是廉價的,產生的板也不具有實質增大的體積,這在受限的機械環境中是重要的。增強元件21-24的厚度,如同它們的長度以及柔性元件的自由中心部的長度顯然可以根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被配置為接收電子器件的柔性印刷電路板,所述柔性印刷電路板包括電絕緣柔性元件(10),所述電絕緣柔性元件被配置為支承導電的連接器件的跡線,所述柔性元件還被配置為按照彎曲部(11)彎曲,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電路板還包括至少一個電絕緣增強元件(21、22、23、24),所述至少一個電絕緣增強元件機械地固定在柔性元件(10)上、在所述彎曲部的一側上延伸,并且包括兩個部分:?基本平坦的第一部分(220);?第二部分(221),所述第二部分呈現預定的曲率、布置在柔性元件(10)的彎曲部(11)的一側,所述至少一個增強元件(21、22、23、24)被布置為使柔性元件(10)的自由部(11)按照所述彎曲部彎曲。
【技術特征摘要】
2015.10.21 FR 15600461.一種被配置為接收電子器件的柔性印刷電路板,所述柔性印刷電路板包括電絕緣柔性元件(10),所述電絕緣柔性元件被配置為支承導電的連接器件的跡線,所述柔性元件還被配置為按照彎曲部(11)彎曲,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電路板還包括至少一個電絕緣增強元件(21、22、23、24),所述至少一個電絕緣增強元件機械地固定在柔性元件(10)上、在所述彎曲部的一側上延伸,并且包括兩個部分:-基本平坦的第一部分(220);-第二部分(221),所述第二部分呈現預定的曲率、布置在柔性元件(10)的彎曲部(11)的一側,所述至少一個增強元件(21、22、23、24)被布置為使柔性元件(10)的自由部(11)按照所述彎曲部彎曲。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電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元件(10)還包括至少一個硬化元件(31),所述至少一個硬化元件布置在所述柔性元件的自由部的與所述至少一個增強元件(21、22、23、24)相同的側上并且固定在所述柔性元件(10)上或所述至少一個增強元件(21、22、23、24)上。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印刷電路板,其特征在于,至少一個增強元件(22、24)布置在柔性元件(10)的內表面(13)上。4.根據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印刷電路板,其特征在于,至少一個增強元件(21、23)布置在柔性元件(10)的外表面上。5.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印刷電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電路板包括第二增強元件(24),增強元件(22、24)中的每一個在所述彎曲部的任一側上延伸,并且增強元件(22、24)被布置為使柔性元件(10)的自...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奧利維爾·巴迪亞,
申請(專利權)人:法雷奧照明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法國,FR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