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當前位置: 首頁 > 專利查詢>重慶大學專利>正文

    一種外接冷水盤管的熱回收新風換氣機制造技術

    技術編號:15697065 閱讀: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4 13:46
    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外接冷水盤管的熱回收新風換氣機,其包括外殼,并在外殼上設置有回風入口、送風出口、新風入口和排風出口;回風入口和送風出口設置在室內(nèi)的一側,新風入口和排風出口設置在室外的一側;其特征在于:在外殼內(nèi)設置有回風通道和新風通道,回風入口、排風出口在回風通道的兩端,新風入口、送風出口在新風通道的兩端,在回風通道上設置有加濕降溫裝置和排風風機,在新風通道上設置有過濾裝置、新風風機和冷水盤管;加濕降溫裝置利用冷水對從回風入口抽吸入加濕降溫裝置的室內(nèi)氣體進行加濕降溫處理,過濾裝置對從新風入口抽吸入加濕降溫裝置的外部清新空氣進行過濾;在外殼內(nèi)設置有換熱芯體,換熱芯體內(nèi)設置有兩組氣體管道,分別與加濕降溫裝置和過濾裝置之后的回風通道和新風通道連通,兩組氣體管道之間相互隔離、能進行熱交換。

    Heat recovery fresh air ventilator with externally connected cold water coil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heat recovery fresh air ventilator with a chilled water coil, which comprises a housing, and a return air entrance, air outlet, air entrance and exhaust outlet is arranged on the shell; the air entrance and the air outlet is arranged on one side of the indoor air, entrance and exhaust outlet is arranged on the exterior side the;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shell is arranged in the air channel and air channel, air entrance, exhaust air outlet at both ends of the return air channel, air entrance, air outlet ends in the air channel, the air return passage is provided with a humidifying cooling device and an exhaust fan, the air channel is provided with a filtering device the fresh air fan coil, and cold water; humidification and cooling device on the indoor air suction humidifying cooling device from the entrance of air humidification and cooling by cold water from the air filtering device for entrance To filter external fresh air suction humidifying cooling device; the shell is arranged in the heat exchanger cores, the heat exchange core body is provided with two groups of gas pipeline, which are respectively communicated with the cooling humidifying device and filter air channel and air channel,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gas pipelines are isolated and can exchange heat.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一種外接冷水盤管的熱回收新風換氣機
    本技術涉及空氣處理的新風換氣機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外接冷水盤管的熱回收新風換氣機。
    技術介紹
    隨著人們對室內(nèi)空氣質(zhì)量要求的提高,家庭安裝新風換氣設備的比例增大。傳統(tǒng)用于工業(yè)的新風換氣機一方面因體型過大而導致安裝不便且影響美觀。另一方面,其把建筑物里面相對污濁的空氣直接排走,雖然使室內(nèi)空氣得以更新,但排風中的冷或熱能量沒有進行回收利用,造成能源極大浪費的同時,也影響到空調(diào)制冷和采暖功能的使用感受。間接蒸發(fā)冷卻技術作為一種成熟的節(jié)能技術,在新風換氣機中應用已非常廣泛,但是,利用加濕降溫裝置和換熱芯體的間接蒸發(fā)冷卻,處理新風溫濕度的能力有限,并不能承擔全部的新風負荷,市面上急需一種高效的、具有更好空氣處理能力的新風換氣設備。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本技術為了解決現(xiàn)有技術重存在的上述問題,提供一種外接冷水盤管的熱回收新風換氣機。本技術的技術方案:一種外接冷水盤管的熱回收新風換氣機,包括外殼,在外殼上設置有回風入口、送風出口、新風入口和排風出口;其特征在于:在外殼內(nèi)設置有獨立的回風通道和新風通道,回風入口、排風出口分別位于回風通道的兩端,新風入口、送風出口分別位于新風通道的兩端,在回風通道上設置有加濕降溫裝置和排風風機,在新風通道上設置有過濾裝置、新風風機和冷水盤管;加濕降溫裝置利用冷水對從回風入口抽吸入加濕降溫裝置的室內(nèi)氣體進行加濕降溫處理,過濾裝置對從新風入口抽吸入加濕降溫裝置的外部清新空氣進行過濾;在外殼內(nèi)設置有換熱芯體,換熱芯體內(nèi)設置有兩組氣體管道,分別與加濕降溫裝置和過濾裝置之后的回風通道和新風通道連通,兩組氣體管道之間相互隔離、能進行熱交換。進一步的特征是:所述加濕降溫裝置由噴霧裝置,或噴霧裝置與高分子吸水性復合材料濕膜組成。換熱芯體采用鋁箔芯體。所述過濾裝置為組合式,由上至下分別為粗效過濾器、靜電除塵器、中效過濾器和高效過濾器。所述冷水盤管為制冷系統(tǒng)中的翅片式蒸發(fā)器,翅片式蒸發(fā)器包括一段豎直安置、呈蛇形環(huán)繞的蒸發(fā)器換熱管,制冷劑從下方入口流入,吸收空氣中熱量后從上方出口流出。加濕降溫裝置上方開有補水孔,下方開有泄水孔。回風入口和送風出口設置在室內(nèi)的一側,新風入口和排風出口設置在室外的一側。相比現(xiàn)有方法,本技術具有如下有益結果:本技術的回風通道內(nèi)的回風由加濕降溫裝置降溫;新風先通過組合過濾裝置,在換熱芯體內(nèi)與已經(jīng)加濕降溫裝置降溫的回風進行熱交換而降溫;接著經(jīng)冷水盤管進一步降溫后進入室內(nèi)。本技術采用間接蒸發(fā)冷卻技術提高換熱芯體的熱回收效率,能降低新風負荷,結構簡單合理,熱回收效率高,安裝維修簡便。本技術采用獨特的排布方式,大大降低了新風機組的高度,可以吊掛在房間頂板下面,噪聲更低,風機出口風向平行于頂板,使吊頂?shù)某鲲L口更隱蔽美觀,出風更舒適;還可做成立式安裝。附圖說明圖1本技術換氣機的結構示意圖;圖2給出本技術的左視圖;圖3給出本技術的右視圖。附圖中:1—外殼,2—回風入口,3—送風出口,4—新風入口,5—排風出口,6—加濕降溫裝置,7—過濾裝置,8—換熱芯體,9—排風風機,10—新風風機,11—冷水盤管,12—補水孔,13—泄水孔。具體實施方式為能詳細說明本技術的技術特征及功效,并可依照本說明書的內(nèi)容來實現(xiàn),下面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實施方式進一步說明。圖1中,OA表示室外新風,EA表示室外排風,RA表示室內(nèi)回風,SA表示室內(nèi)送風,箭頭表示回風或新風的流動方向。本技術外接冷水盤管的熱回收新風換氣機,包括外殼1,在外殼1上設置有回風入口2、送風出口3、新風入口4和排風出口5;通常回風入口2和送風出口3設置在室內(nèi)的一側,便于室內(nèi)的空氣從回風入口2進入換氣機,清新空氣從送風出口3排入到室內(nèi);新風入口4和排風出口5設置在室外的一側,便于室外的清新空氣從新風入口4進入換氣機,廢氣從排風出口5排出換氣機。在外殼1內(nèi)設置有獨立的回風通道和新風通道,回風通道和新風通道相互間隔離開,回風入口2、排風出口5分別位于回風通道的兩端,新風入口4、送風出口3分別位于新風通道的兩端,在回風通道上設置有加濕降溫裝置6和排風風機9,在新風通道上設置有過濾裝置7、新風風機10和冷水盤管11,加濕降溫裝置6利用冷水對從回風入口2抽吸入加濕降溫裝置6的室內(nèi)氣體進行加濕降溫處理,過濾裝置7對從新風入口4抽吸入加濕降溫裝置6的外部清新空氣進行過濾;在外殼1內(nèi)設置有換熱芯體8,換熱芯體8內(nèi)設置有兩組氣體管道,分別與加濕降溫裝置6和過濾裝置7之后的回風通道和新風通道連通,兩組氣體管道之間相互隔離,但能進行熱交換;兩組氣體管道內(nèi)的兩種氣體進行熱交換,降低新風通道內(nèi)氣體的溫度。加濕降溫裝置6可采用以植物纖維為基材,經(jīng)過樹脂處理燒結形成波紋狀交叉重疊的高分子復合材料,具有極強的吸水性、很好的自我清潔能力,提供水分與空氣間最大的接觸面積;加濕降溫裝置6由噴霧裝置或高分子強吸水性復合材料濕膜單獨或聯(lián)合組成。換熱芯體8可以采用但不限于鋁箔芯體,新回風的風量范圍在60—80000m3/h。過濾裝置7可以是組合式,由上至下分別為粗效過濾器、靜電除塵器、中效過濾器和高效過濾器,高效過濾器采用超細玻璃纖維紙作濾料;過濾裝置7可以全部依次采用,也可部分選用前述粗效過濾器、靜電除塵器、中效過濾器和高效過濾器。換熱芯體8安裝在本技術的中部,有兩組氣體管道,來自室內(nèi)的回風與經(jīng)過過濾凈化的室外的新風匯集到換熱芯體8中,通過回風通道以及新風通道進行無混流的熱交換之后,回風通過排風出口5排出室外,新風經(jīng)冷水盤管10降溫后,由送風出口3送入室內(nèi)。冷水盤管11即為制冷系統(tǒng)中的翅片式蒸發(fā)器,該翅片式蒸發(fā)器包括一段豎直安置、呈蛇形環(huán)繞的蒸發(fā)器換熱管,制冷劑從下方入口流入,吸收空氣中熱量后從上方出口流出;在換熱管上套有一定數(shù)量的翅片,本實施例中共有三十排翅片,翅片與換熱管相互垂直,緊密連接,增強換熱管傳熱能力。在夏季制冷工況下,本技術承擔為室內(nèi)提供新風的任務。新風風機10和排風風機9均啟動運行,室外的新風通過新風風機9進入過濾裝置7進行過濾之后進入換熱芯體8與回風通道中的室內(nèi)溫度較低的氣體進行熱交換,然后經(jīng)新風通道進入冷水盤管10,經(jīng)冷水盤管10再次降溫后,經(jīng)送風出口3送入室內(nèi)。來自于室內(nèi)的回風則由回風入口3進入回風通道,然后通過加濕降溫裝置6中冷凝水的蒸發(fā)冷卻作用對回風進行降溫,降溫后的回風通過換熱芯體8與新風換熱,之后通過排風風機9排出室外。在換熱芯體8中,新風和回風呈交叉流動,中間通過親水鋁箔隔開。在一些實施例中,加濕降溫裝置6上方開有補水孔12,以補充被回風帶走的水分。在一些實施例中,加濕降溫裝置6下方開有泄水孔13,以便在室內(nèi)濕負荷較大的情況下,回風因冷凝水量較大而無法全部使冷凝水蒸發(fā),余下部分由泄水孔13排出新風機組。最后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技術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技術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技術技術方案的宗旨和范圍,其均應涵蓋在本技術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本文檔來自技高網(wǎng)...
    一種外接冷水盤管的熱回收新風換氣機

    【技術保護點】
    一種外接冷水盤管的熱回收新風換氣機,包括外殼(1),在外殼(1)上設置有回風入口(2)、送風出口(3)、新風入口(4)和排風出口(5);其特征在于:在外殼(1)內(nèi)設置有獨立的回風通道和新風通道,回風入口(2)、排風出口(5)分別位于在回風通道的兩端,新風入口(4)、送風出口(3)分別位于新風通道的兩端,在回風通道上設置有加濕降溫裝置(6)和排風風機(9),在新風通道上設置有過濾裝置(7)、新風風機(10)和冷水盤管(11);加濕降溫裝置(6)利用冷水對從回風入口(2)抽吸入加濕降溫裝置(6)的氣體進行加濕降溫處理,過濾裝置(7)對從新風入口(4)抽吸入加濕降溫裝置(6)的外部空氣進行過濾;在外殼(1)內(nèi)設置有換熱芯體(8),換熱芯體(8)內(nèi)設置有兩組氣體管道,分別與加濕降溫裝置(6)和過濾裝置(7)之后的回風通道和新風通道連通,兩組氣體管道之間相互隔離、能進行熱交換。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外接冷水盤管的熱回收新風換氣機,包括外殼(1),在外殼(1)上設置有回風入口(2)、送風出口(3)、新風入口(4)和排風出口(5);其特征在于:在外殼(1)內(nèi)設置有獨立的回風通道和新風通道,回風入口(2)、排風出口(5)分別位于在回風通道的兩端,新風入口(4)、送風出口(3)分別位于新風通道的兩端,在回風通道上設置有加濕降溫裝置(6)和排風風機(9),在新風通道上設置有過濾裝置(7)、新風風機(10)和冷水盤管(11);加濕降溫裝置(6)利用冷水對從回風入口(2)抽吸入加濕降溫裝置(6)的氣體進行加濕降溫處理,過濾裝置(7)對從新風入口(4)抽吸入加濕降溫裝置(6)的外部空氣進行過濾;在外殼(1)內(nèi)設置有換熱芯體(8),換熱芯體(8)內(nèi)設置有兩組氣體管道,分別與加濕降溫裝置(6)和過濾裝置(7)之后的回風通道和新風通道連通,兩組氣體管道之間相互隔離、能進行熱交換。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外接冷水盤管的熱回收新風換氣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濕降溫裝置(6)由噴霧裝置,或噴霧裝置與高分子吸水性復合材料濕膜組成。3.根據(jù)權利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盧軍王玨常紫凌柯瑤方超李無言盧芳琪何海暢
    申請(專利權)人:重慶大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重慶,50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日韩亚洲AV无码| 久久久久亚洲Av片无码v|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蜜桃| 永久免费av无码入口国语片|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网站| 亚洲成无码人在线观看| 最新亚洲人成无码网www电影|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免费看| 免费无码AV片在线观看软件| 在线高清无码A.|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网站| 亚洲精品~无码抽插| 人妻无码一区二区视频| 91久久九九无码成人网站|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无码素人福利免费| 亚洲av无码不卡久久|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播放|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麻豆丫| 亚洲AV无码久久| 成年无码av片在线| 国产精品无码免费播放| 最新无码人妻在线不卡|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久久久无码精品午夜|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DVD|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天堂无码|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va无码va在线va天堂| 久久av高潮av无码av喷吹| 亚洲aⅴ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无码中文字幕日韩专区视频| 亚洲第一极品精品无码久久|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白峰美 | 成年午夜无码av片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日韩av无码| 全免费a级毛片免费看无码| 丰满少妇人妻无码专区| 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