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制冷裝置制造方法及圖紙

    技術編號:15703702 閱讀:2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6 03:14
    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制冷裝置,所述制冷裝置包括:第一壓縮機、第二壓縮機、第一換熱器、第二換熱器和閃發器;所述閃發器連接在所述第一換熱器的一端與所述第二換熱器的一端之間,且所述閃發器的排氣端口與所述第一壓縮機的吸氣口相連;所述第一換熱器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一壓縮機的排氣口相連且與所述第二壓縮機的排氣口可選擇性地相連;所述第二換熱器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壓縮機的吸氣口相連且與所述第一壓縮機的吸氣口可選擇性地相連;所述第二壓縮機的排氣口與所述第一換熱器的所述另一端可選擇性地相連。本發明專利技術實施例的制冷裝置,具有多種工作模式,以適應各種負荷要求,運行范圍廣,且制冷裝置的實際運行能效高,節能效果好。

    Refrigerating plan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ooling device, the cooling device comprises a first compressor, second compressor, a first heat exchanger and the second heat exchanger and economizer; between the end of the economizer heat exchanger is connected at the first end of the heat exchanger and the second, and the exhaust port the flash device with the first compressor suction exhaust outlet is connected; the first heat exchanger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first opening of the compressor is connected and sel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exhaust port of the compressor; the second heat exchanger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second air compressor mouth connected and sel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compressor suction port; the exhaust port of the second compressor with the first heat exchanger and the other end can be selectively connected. The refrigerating device of the embodiment of the invention has a plurality of working modes to meet various load requirements, has a wide operating range, and has high practical energy efficiency and good energy saving effect of the refrigerating device.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制冷裝置
    本專利技術屬于制冷
    ,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制冷裝置。
    技術介紹
    為了提高制冷裝置在超低溫環境下的穩定性,一部分的制冷裝置選擇了兩級壓縮系統,其缺點是綜合應用能效低。專利技術人研究發現,相關技術中,兩級壓縮系統無法根據負荷情況選擇工作模式,導致能效低,影響能效的重要原因是,運行環境復雜多變,而兩級壓縮的高壓側和低壓側的壓縮機缸比固定,而兩級壓縮系統在壓比較低的工況下,能效不高。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旨在至少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專利技術提出一種,所述根據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制冷裝置,包括:第一壓縮機、第二壓縮機、第一換熱器、第二換熱器和閃發器;所述閃發器連接在所述第一換熱器的一端與所述第二換熱器的一端之間,且所述閃發器的排氣端口與所述第一壓縮機的吸氣口相連;所述第一換熱器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一壓縮機的排氣口相連且與所述第二壓縮機的排氣口可選擇性地相連;所述第二換熱器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壓縮機的吸氣口相連且與所述第一壓縮機的吸氣口可選擇性地相連;所述第二壓縮機的排氣口與所述第一換熱器的所述另一端可選擇性地相連。根據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制冷裝置,具有多種工作模式,以適應各種負荷要求,運行范圍廣,且制冷裝置的實際運行能效高,節能效果好。根據本專利技術一個實施例的制冷裝置,還包括:截止閥,所述截止閥連接在所述第一壓縮機的吸氣口與所述第二換熱器的所述另一端之間,且位于所述第一壓縮機的吸氣口與所述第二壓縮機的吸氣口之間,其中在所述第二壓縮機關閉時,所述截止閥處于連通狀態,在所述第二壓縮機運行時,所述截止閥處于切斷狀態。具體地,所述截止閥為電磁閥。根據本專利技術一個實施例的制冷裝置,還包括:切換閥,所述切換閥包括閥口a、閥口b、閥口c,所述閥口a與所述第二壓縮機的排氣口相連,所述閥口b與所述第一壓縮機的吸氣口相連,所述閥口c與所述第一換熱器的所述另一端相連,所述閥口a可選擇性地與所述閥口b或所述閥口c連通。可選地,所述閥口b與所述閃發器相連且通過所述閃發器的所述排氣端口與所述第一壓縮機的吸氣口連通。進一步地,所述閃發器具有端口d,所述端口d浸沒在所述閃發器內的冷媒液面下。可選地,所述閥口b與所述第一壓縮機的吸氣口直接連通。可選地,所述的制冷裝置還包括:混合罐,所述閃發器的所述排氣端口、所述閥口b、所述第二換熱器的所述另一端均通過所述混合罐與所述第一壓縮機的吸氣口相連。根據本專利技術一個實施例的制冷裝置,所述閃發器具有端口e和端口f,所述端口e和所述端口f均浸沒在所述閃發器內的冷媒液面下,且所述端口e與所述第二換熱器的所述一端相連,所述端口f與所述第一換熱器的所述一端相連。根據本專利技術一個實施例的制冷裝置,所述閃發器的所述排氣端口與所述第一壓縮機的吸氣口之間設有從所述閃發器到所述第一壓縮機單向導通的逆止元件。根據本專利技術一個實施例的制冷裝置,還包括:控制閥,所述控制閥具有閥口h、閥口i、閥口j、閥口k,所述閥口h與所述第一壓縮機的排氣口相連且與所述第二壓縮機的排氣口可選擇性地相連,所述閥口i與所述第一換熱單元的所述另一端相連,所述閥口j與所述第二換熱單元的所述另一端相連,所述閥口k與所述第二壓縮機的吸氣口相連且與所述第一壓縮機的吸氣口可選擇性地相連。根據本專利技術一個實施例的制冷裝置,還包括:設置在所述第一換熱器上的第一溫度傳感器和設置在所述第二換熱器的進風處的第二溫度傳感器,在制熱模式下,T2≤t2,且T1≥t1時,所述第二壓縮機的排氣口與所述第一壓縮機的吸氣口連通,其中,T1為所述第一溫度傳感器的檢測值,T2為所述第二溫度傳感器的檢測值,t1為第一預設溫度值,t2為第二預設溫度值。優選地,滿足:t1≥45℃,t2≤-5℃。根據本專利技術一個實施例的制冷裝置,所述第一壓縮機和所述第二壓縮機均為定速壓縮機,滿足:0.20≤V1/V2≤0.85,V1為所述第一壓縮機的排氣容積,V2為所述第二壓縮機的排氣容積。根據本專利技術一個實施例的制冷裝置,所述第一壓縮機為定速壓縮機,所述第二壓縮機為變頻壓縮機,滿足:V1≤V25,V1為所述第一壓縮機的排氣容積,V2為所述第二壓縮機的排氣容積。根據本專利技術一個實施例的制冷裝置,所述第一壓縮機為定速壓縮機,所述第二壓縮機為定速雙缸變容壓縮機,滿足:0.20≤V1/V2≤0.70,0.05≤V1/V3≤0.35,V1為所述第一壓縮機的排氣容積,V2為所述第二壓縮機的最小排氣容積,V3為所述第二壓縮機的最大排氣容積。根據本專利技術一個實施例的制冷裝置,所述第一壓縮機為定速壓縮機,所述第二壓縮機為定速雙缸變容壓縮機,滿足:0.50≤V1/V2≤0.85,0.25≤V1/V3≤0.55,V1為所述第一壓縮機的排氣容積,V2為所述第二壓縮機的最小排氣容積,V3為所述第二壓縮機的最大排氣容積。根據本專利技術一個實施例的制冷裝置,所述第一壓縮機為定速雙缸變容壓縮機,所述第二壓縮機為變頻變容壓縮機,滿足:V1≤V3,V2≤V4,V1為所述第一壓縮機的最小排氣容積,V2為所述第一壓縮機的最大排氣容積,V3為所述第二壓縮機的最小排氣容積,V4為所述第二壓縮機的最大排氣容積。根據本專利技術一個實施例的制冷裝置,所述制冷裝置具有第一工作模式,且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所述第一壓縮機運行,所述第二壓縮機關閉,所述第一壓縮機的吸氣口與所述第二換熱器的所述另一端連通。根據本專利技術一個實施例的制冷裝置,所述制冷裝置具有第二工作模式,且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所述第二壓縮機運行,所述第一壓縮機關閉,所述第一壓縮機的吸氣口與所述第二換熱器的所述另一端切斷,所述第二壓縮機的排氣口與所述第一換熱器的所述另一端連通。根據本專利技術一個實施例的制冷裝置,所述制冷裝置具有第三工作模式,且在所述第三工作模式下,所述第一壓縮機和所述第二壓縮機均運行,所述第一壓縮機的吸氣口與所述第二換熱器的所述另一端切斷,所述第二壓縮機的排氣口與所述第一壓縮機的吸氣口連通。本專利技術的附加方面和優點將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給出,部分將從下面的描述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專利技術的實踐了解到。附圖說明本專利技術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優點從結合下面附圖對實施例的描述中將變得明顯和容易理解,其中:圖1是根據本專利技術一種實施例的制冷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根據本專利技術另一種實施例的制冷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根據本專利技術又一種實施例的制冷裝置的結構示意圖。附圖標記:制冷裝置100,第一壓縮機1,第二壓縮機2,第一換熱器3,第二換熱器4,閃發器5,截止閥6,切換閥7,控制閥8,逆止元件9,混合罐10,第一節流元件11,第二節流元件12,第一溫度傳感器13,第二溫度傳感器14。具體實施方式下面詳細描述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僅用于解釋本專利技術,而不能理解為對本專利技術的限制。在本專利技術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一個或者更多個該特征。在本專利技術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說明,“多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在本專利技術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制冷裝置

    【技術保護點】
    一種制冷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壓縮機、第二壓縮機、第一換熱器、第二換熱器和閃發器;所述閃發器連接在所述第一換熱器的一端與所述第二換熱器的一端之間,且所述閃發器的排氣端口與所述第一壓縮機的吸氣口相連;所述第一換熱器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一壓縮機的排氣口相連且與所述第二壓縮機的排氣口可選擇性地相連;所述第二換熱器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壓縮機的吸氣口相連且與所述第一壓縮機的吸氣口可選擇性地相連;所述第二壓縮機的排氣口與所述第一換熱器的所述另一端可選擇性地相連。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制冷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壓縮機、第二壓縮機、第一換熱器、第二換熱器和閃發器;所述閃發器連接在所述第一換熱器的一端與所述第二換熱器的一端之間,且所述閃發器的排氣端口與所述第一壓縮機的吸氣口相連;所述第一換熱器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一壓縮機的排氣口相連且與所述第二壓縮機的排氣口可選擇性地相連;所述第二換熱器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壓縮機的吸氣口相連且與所述第一壓縮機的吸氣口可選擇性地相連;所述第二壓縮機的排氣口與所述第一換熱器的所述另一端可選擇性地相連。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截止閥,所述截止閥連接在所述第一壓縮機的吸氣口與所述第二換熱器的所述另一端之間,且位于所述第一壓縮機的吸氣口與所述第二壓縮機的吸氣口之間,其中在所述第二壓縮機關閉時,所述截止閥處于連通狀態,在所述第二壓縮機運行時,所述截止閥處于切斷狀態。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止閥為電磁閥。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切換閥,所述切換閥包括閥口a、閥口b、閥口c,所述閥口a與所述第二壓縮機的排氣口相連,所述閥口b與所述第一壓縮機的吸氣口相連,所述閥口c與所述第一換熱器的所述另一端相連,所述閥口a可選擇性地與所述閥口b或所述閥口c連通。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制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閥口b與所述閃發器相連且通過所述閃發器的所述排氣端口與所述第一壓縮機的吸氣口連通。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制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閃發器具有端口d,所述端口d浸沒在所述閃發器內的冷媒液面下。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制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閥口b與所述第一壓縮機的吸氣口直接連通。8.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制冷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混合罐,所述閃發器的所述排氣端口、所述閥口b、所述第二換熱器的所述另一端均通過所述混合罐與所述第一壓縮機的吸氣口相連。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閃發器具有端口e和端口f,所述端口e和所述端口f均浸沒在所述閃發器內的冷媒液面下,且所述端口e與所述第二換熱器的所述一端相連,所述端口f與所述第一換熱器的所述一端相連。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閃發器的所述排氣端口與所述第一壓縮機的吸氣口之間設有從所述閃發器到所述第一壓縮機單向導通的逆止元件。11.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控制閥,所述控制閥具有閥口h、閥口i、閥口j、閥口k,所述閥口h與所述第一壓縮機的排氣口相連且與所述第二壓縮機的排氣口可選擇性地相連,所述閥口i與所述第一換熱單元的所述另一端相連,所述閥口j與所述第二換熱單元的所述另一端相連,所述閥口k與所述第二壓縮機的吸氣口相連且與所述第一壓縮機的吸氣口可選擇性地相連。1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設置在所述第一換熱器上的第一...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馮利偉廖四清李傲寒
    申請(專利權)人:廣東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廣東,44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av无码有乱码在线观看| 无码人妻品一区二区三区精99| 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伊人久久无码精品中文字幕| 色欲狠狠躁天天躁无码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av无码一二三区电影| 久久伊人亚洲AV无码网站 |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无码 | 亚洲动漫精品无码av天堂| 孕妇特级毛片WW无码内射|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AV| 91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五月天| 狠狠躁狠狠爱免费视频无码| 中文字幕乱偷无码av先锋蜜桃| 国产Av激情久久无码天堂| 日本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白峰美 | 精品无码国产污污污免费| 西西午夜无码大胆啪啪国模| 亚洲国产91精品无码专区| 亚洲AV无码久久久久网站蜜桃|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色欲aⅴ亚洲情无码AV蜜桃|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乱孑伦AS| 国产精品va无码二区| 成人免费一区二区无码视频| 精品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中文字幕丰满乱孑伦无码专区| 国产精品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无码av片在线观看不卡|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 亚洲爆乳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无码午夜福利片69| 免费无码国产V片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成H人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无码av| 成人无码网WWW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