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一種多孔熱管制造技術

    技術編號:15703797 閱讀: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6 03:49
    為克服現有單孔熱管傳熱效率較低的問題,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多孔熱管,所述多孔熱管的兩端封閉以形成第一封閉端及第二封閉端,所述多孔熱管內部具有相互獨立的多個微通道孔,所述第一封閉端內側設置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二封閉端的內側設置有第二空腔,所述多個微通道孔的一端與所述第一空腔連通,所述多個微通道孔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空腔連通;所述多孔熱管的橫截面上,所述多個微通道孔的截面呈非直線的規則或不規則點陣排布。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的多孔熱管將多個微通道孔點陣排布,提高了微通道孔之間的換熱效率,進而提高了熱傳導效率。

    Porous heat pipe

    In order to overcome the low efficiency of the existing heat transfer tube single hole heat problem,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porous heat pipe, both ends of the porous heat pipe is closed to form a closed end of the first and two closed end, the porous heat pipe with internal independent multiple channel, the first closed end the insid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inner cavity, the closed end of the second set of second cavities, wherein one end of a plurality of micro channel holes and the first cavity is connected, the other end of the plurality of micro channel hole communicated with the second cavity; the cross section of the porous heat pipe, the a micro channel hole section is non linear or irregular lattice. The porous heat pipe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is arranged with a plurality of micro channel hole array so as to improve the heat exchange efficiency between the micro channel holes, thereby improving the heat conduction efficiency.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多孔熱管
    本專利技術屬于熱管理
    ,具體涉及一種多孔熱管。
    技術介紹
    在電動汽車、工業電子、消費類電子、機房、數據服務器等領域,設備或者器件在工作時會產生大量的熱,這種熱量如果不能及時散走,會使設備的溫度或者環境溫度不斷上升,高溫會嚴重影響到設備的運行穩定性和壽命,因此需要進行各種熱管理,使得設備在適合的溫度范圍內進行工作。熱管理包含傳熱和散熱,其中一種傳熱裝置為多孔熱管,多孔熱管的內部微通道的數量在2個以上,這些微通道的數量直接影響到熱管的導熱效率。目前市場上主要采用的熱管為單孔熱管,導熱效率較低。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現有單孔熱管傳熱效率較低的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多孔熱管。本專利技術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提供一種多孔熱管,所述多孔熱管的兩端封閉以形成第一封閉端及第二封閉端,所述多孔熱管內部具有相互獨立的多個微通道孔,所述第一封閉端內側設置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二封閉端的內側設置有第二空腔,所述多個微通道孔的一端與所述第一空腔連通,所述多個微通道孔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空腔連通;在所述多孔熱管的橫截面上,所述多個微通道孔的截面多排多列的二維陣列排布。進一步的,所述多孔熱管的橫截面上,所述多個微通道孔的截面呈矩形陣列排布、環形陣列排布或放射性點陣排布。進一步的,所述多孔熱管的橫截面為矩形或圓形。進一步的,所述多孔熱管的一端焊接形成第一封閉端,所述多孔熱管的另一端焊接形成第二封閉端,所述第一空腔形成在所述多孔熱管的一端端面的內側,所述第二空腔形成在所述多孔熱管的另一端端面的內側。進一步的,所述多孔熱管的一端密封套設有第一蓋帽以形成第一封閉端,所述第一空腔形成在所述多孔熱管的一端端面與所述第一蓋帽之間。進一步的,所述多孔熱管的另一端密封套設有第二蓋帽以形成第二封閉端,所述第二空腔形成在所述多孔熱管的另一端端面與所述第二蓋帽之間。進一步的,所述第一蓋帽上設置有工質注入柱,所述工質注入柱的中心位置設置有工質注入孔,所述工質注入孔的一端與外部連通,另一端與所述第一腔室連通。進一步的,所述微通道孔的內側壁上設置有齒狀結構。根據本專利技術提供的多孔熱管,多孔熱管的兩端封閉以形成第一封閉端及第二封閉端,多孔熱管內部具有相互獨立的多個微通道孔,第一封閉端內側設置有第一空腔,第二封閉端的內側設置有第二空腔,多個微通道孔的一端與第一空腔連通,多個微通道孔的另一端與第二空腔連通。由此,多個微通道孔在多孔熱管相互連通,有效地提升了該多孔熱管的傳熱效率;另一方面,在多孔熱管的橫截面上,多個微通道孔的截面呈非直線的規則或不規則點陣排布,即多個微通道孔相互之間呈一定的空間結構排布,從而增大了不同微通道孔的孔壁之間的熱傳導面積,有利于提高熱傳導效率。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第一實施例提供的多孔熱管的截面圖;圖2是圖1中A-A面的剖面圖;圖3是圖2中B處的放大圖;圖4是圖2中C處的放大圖;圖5是本專利技術第三實施例提供的多孔熱管的截面圖;圖6是本專利技術第四實施例提供的多孔熱管的截面圖;圖7是本專利技術第五實施例提供的多孔熱管的截面圖。說明書附圖中的附圖標記如下:1、多孔熱管;11、第一封閉端;12、第二封閉端;13、微通道孔;14、第一空腔;15、第二空腔;2、多孔熱管;21、微通道孔;3、多孔熱管;31、微通道孔;4、多孔熱管;41、微通道孔。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本專利技術所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專利技術,并不用于限定本專利技術。參見圖1和圖2所示,為本專利技術第一實施例提供的多孔熱管,所述多孔熱管1的兩端封閉以形成第一封閉端11及第二封閉端12,所述多孔熱管1內部具有相互獨立的多個微通道孔13,所述第一封閉端11內側設置有第一空腔14,所述第二封閉端12的內側設置有第二空腔15,所述多個微通道孔13的一端與所述第一空腔14連通,所述多個微通道孔13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空腔15連通;所述多孔熱管1的橫截面上,所述多個微通道孔13的截面呈多排多列的二維陣列排布。所述多孔熱管1的橫截面指的是其與微通道孔13延伸方向相垂直的截面。多排多列的二維陣列排布指的是,所述多個微通道孔13的截面不在同一直線上,而是呈二維方向進行排布,且所述二維陣列排布可以是規則的或是不規則的,即多個微通道孔13在多孔熱管所在空間上呈三維設置。在本實施例中,如圖1所示,所述多孔熱管1的橫截面上,所述多個微通道孔13的截面呈矩形陣列排布,即所述多個微通道孔13以相互垂直的行和列形式進行排布,行與行之間間距相等,列與列之間間距相等。所述多孔熱管1的橫截面為扁平化的矩形,以其橫截面邊長長度較大的側面作為與發熱元件接觸的表面,該種矩形橫截面的多孔熱管1適用于發熱表面較為平整的發熱元件。在本實施例中,如圖2~4所示,所述多孔熱管1的一端焊接形成第一封閉端11,所述多孔熱管1的另一端焊接形成第二封閉端12。所述多孔熱管1內部具有相互獨立的多個微通道孔13,所述第一封閉端11內側設置有第一空腔14,所述第二封閉端12的內側設置有第二空腔15,所述多個微通道孔13的一端與所述第一空腔14連通,所述多個微通道孔13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空腔15連通。在本實施例中,第一空腔14形成在所述多孔熱管1的一端端面的內側,而第二空腔15形成在所述多孔熱管1的另一端端面的內側。在本實施例中,多孔熱管1為微通道多孔扁管,多孔熱管1內裝入一定量的制冷劑作為工作介質。制冷劑具有低沸點的特性,以在吸收發熱元件的熱量時能夠汽化。所述微通道孔13的內側壁上設置有齒狀結構。一方面,齒狀結構能夠在微通道孔13的孔徑不增大的情況下,增大制冷劑與微通道孔13的接觸面積,進一步提升熱傳導效率。另一方面,微通道孔13的內側壁的齒狀結構類似于毛細結構,使得微通道孔13形成類似的毛細孔,有利于液化的制冷劑由散熱端回流至吸熱端,以形成循環。上述實施例的多孔熱管1其工作原理如下:多孔熱管1的吸熱端接入一發熱元件,發熱元件的熱量傳導至多孔熱管1,以使得多孔熱管1吸熱端中的工作介質受熱汽化,形成氣體,在汽化過程中吸收大量的熱量,氣體從多孔熱管1的吸熱端經多個微通道孔13進入多孔熱管1的散熱端,通過與散熱器接觸,氣體冷卻并釋放熱量。熱量由散熱器散發。然后,冷卻后的液體工作介質回流到多孔熱管1的吸熱端。如此循環反復,以將發熱元件的熱量通過多孔熱管1傳導之后,經散熱器散發。根據本實施例提供的多孔熱管1,多孔熱管1的兩端封閉以形成第一封閉端11及第二封閉端12,多孔熱管1內部具有相互獨立的多個微通道孔13,第一封閉端11內側設置有第一空腔14,第二封閉端12的內側設置有第二空腔15,多個微通道孔13的一端與第一空腔14連通,多個微通道孔13的另一端與第二空腔15連通。由此,多個微通道孔13在多孔熱管1相互連通,有效地提升了該多孔熱管1的傳熱效率;另一方面,在多孔熱管的橫截面上,多個微通道孔13的截面呈非直線的規則或不規則點陣排布,即多個微通道孔13相互之間呈一定的空間結構排布,從而增大了不同微通道孔13的孔壁之間的熱傳導面積,有利于提高熱傳導效率。本專利技術第二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多孔熱管,與第一實施例不同之處在于: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多孔熱管的一端密封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一種多孔熱管

    【技術保護點】
    一種多孔熱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熱管的兩端封閉以形成第一封閉端及第二封閉端,所述多孔熱管內部具有相互獨立的多個微通道孔,所述第一封閉端內側設置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二封閉端的內側設置有第二空腔,所述多個微通道孔的一端與所述第一空腔連通,所述多個微通道孔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空腔連通;在所述多孔熱管的橫截面上,所述多個微通道孔的截面呈多排多列的二維陣列排布。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多孔熱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熱管的兩端封閉以形成第一封閉端及第二封閉端,所述多孔熱管內部具有相互獨立的多個微通道孔,所述第一封閉端內側設置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二封閉端的內側設置有第二空腔,所述多個微通道孔的一端與所述第一空腔連通,所述多個微通道孔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空腔連通;在所述多孔熱管的橫截面上,所述多個微通道孔的截面呈多排多列的二維陣列排布。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熱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熱管的橫截面上,所述多個微通道孔的截面呈矩形陣列排布、環形陣列排布或放射性點陣排布。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孔熱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熱管的橫截面為矩形或圓形。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熱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熱管的一端焊接形成第一封閉端,所述多孔熱管的另一端焊接形成第...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肖立峰田雪濤
    申請(專利權)人:深圳市邁安熱控科技有限公司肖立峰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廣東,44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码里番纯肉h在线网站| 国产精品爆乳奶水无码视频| 国产午夜av无码无片久久96|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一区不卡 | 亚洲另类无码专区丝袜|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区BBBBXXXX|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亚洲Av片无码v| 无码日韩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桃花庵| 日韩精品无码人妻免费视频| 无码欧精品亚洲日韩一区|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不卡| 久久青青草原亚洲av无码app|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 国产莉萝无码AV在线播放| 久久久久av无码免费网|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sm|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果冻传媒|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麻豆丫| 亚洲AV无码男人的天堂|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午夜无码片免费| 国产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人妻中文无码AV在线| 亚洲另类无码专区丝袜| 亚洲AV日韩AV永久无码色欲| 曰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综合部| 亚洲av无码不卡| 日韩精品无码一本二本三本|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裸奔|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网址|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精品无码 | 在线观看成人无码中文av天堂| 麻豆aⅴ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人妻丰满熟妞av无码区| 亚洲av片不卡无码久久| 亚洲一区二区无码偷拍| 免费无码又黄又爽又刺激| 影院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 人妻丰满?V无码久久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