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reinforced concrete test, in particular to a beam column beam loading test device includes an external frame fixing device, loading device and a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the beam column joints installed in the specimen loading device, the controller controls the hydraulic oil source for vertical adjustment dynamic vertical travel of the beam column joint specimens in the non loaded state placed; through the computer design parameters by the controller and the actuator to the vertical jack beam column joints under the applied load and load test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until the specimen breaks, beam column joints and multi channel strain acquisition instrument acquisition test in the process of specimen vertical force P (T) and vertical displacement produced by S (T), drawing of beam column joints of hysteretic curves, hysteretic performance analysis. The beam end loading method of the invention can study the plastic hinge and the shear resistance of the core zone at the same time of simulating the earthquake action, and has great significance.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梁柱節(jié)點梁端加載測試裝置及其測試方法
本專利技術屬于鋼筋混凝土建筑測試的
,尤其涉及到一種梁柱節(jié)點梁端加載測試裝置及其測試方法。
技術介紹
在土木工程領域,梁柱節(jié)點的力學性能的研究中,滯回性能的測試十分重要。含有梁柱節(jié)點的建筑結構中,節(jié)點的受力性能往往是比較薄弱的,滯回性能可以反映整個結構的抗震性能,梁柱節(jié)點的滯回性能的測量可以反映出梁柱節(jié)點的變形能力、延性和耗能能力。目前對于梁柱節(jié)滯回性能的研究主要采用擬靜力試驗,擬靜力試驗可以模擬地震作用下節(jié)點試件的抗震性能,但是,大多數的擬靜力試驗所采用的加載方式是柱端加載,柱端加載的擬靜力試驗主要研究的是柱端的塑性鉸,從單一方面的柱端不能完整的表現出節(jié)點在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本專利技術的梁端加載方式,在模擬地震作用的同時,可以研究梁端的塑性鉸和核心區(qū)抗剪,彌補了長期以來單純的柱端加載情況下的節(jié)點滯回性能的研究,能夠更加完整地研究節(jié)點的抗震性能,對于節(jié)點抗震性能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針對當前梁柱節(jié)滯回性能的研究中采用擬靜力試驗中單一的梁柱節(jié)點的柱端加載方法存在的缺陷,提供了一種梁端加載裝置,在模擬地震作用的同時,可以研究梁端的塑性鉸和核心區(qū)抗剪的情況的一種梁柱節(jié)點梁端加載裝置及測試方法。本專利技術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梁柱節(jié)點梁端加載測試裝置,包括外部框架固定裝置、試件加載裝置和數據采集系統(tǒng),所述外部框架固定裝置包括工字型鋼梁承臺、工字型橫梁、工字型第一立柱和工字型第二立柱,所述工字型鋼梁承臺與所述工字型橫梁平行設置,所述工字型第一立柱和工字型第二立柱的下端垂直固定連接在 ...
【技術保護點】
一種梁柱節(jié)點梁端加載測試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部框架固定裝置、試件加載裝置和數據采集系統(tǒng),所述外部框架固定裝置包括工字型鋼梁承臺(1)、工字型橫梁(2)、工字型第一立柱(3)和工字型第二立柱(4),所述工字型鋼梁承臺(1)與所述工字型橫梁(2)平行設置,所述工字型第一立柱(3)和工字型第二立柱(4)的下端垂直固定連接在所述工字型鋼梁承臺(1)的兩端上,所述工字型第一立柱(3)和工字型第二立柱(4)的上端垂直固定連接在所述工字型橫梁(2)的兩端上;所述試件加載裝置包括設置在所述工字型橫梁(2)中部的千斤頂(12)和兩個對稱設置在所述千斤頂(12)兩側的豎向作動器(10),所述工字型鋼梁承臺(1)和工字型橫梁(2)之間設置有梁柱節(jié)點試件,所述梁柱節(jié)點試件下端通過小球鉸(14)活動設置在所述工字型鋼梁承臺(1)的中部,所述梁柱節(jié)點試件上端通過小球鉸(14)活動連接著所述千斤頂(12)的下端,兩個所述豎向作動器(10)的下端分別通過大球鉸(15)活動連接在所述梁柱節(jié)點試件兩側橫梁上,兩個所述豎向作動器(10)的上端分別通過大球鉸(15)活動連接在所述工字型橫梁(2)上;所述數據采集系統(tǒng)包括控 ...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梁柱節(jié)點梁端加載測試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部框架固定裝置、試件加載裝置和數據采集系統(tǒng),所述外部框架固定裝置包括工字型鋼梁承臺(1)、工字型橫梁(2)、工字型第一立柱(3)和工字型第二立柱(4),所述工字型鋼梁承臺(1)與所述工字型橫梁(2)平行設置,所述工字型第一立柱(3)和工字型第二立柱(4)的下端垂直固定連接在所述工字型鋼梁承臺(1)的兩端上,所述工字型第一立柱(3)和工字型第二立柱(4)的上端垂直固定連接在所述工字型橫梁(2)的兩端上;所述試件加載裝置包括設置在所述工字型橫梁(2)中部的千斤頂(12)和兩個對稱設置在所述千斤頂(12)兩側的豎向作動器(10),所述工字型鋼梁承臺(1)和工字型橫梁(2)之間設置有梁柱節(jié)點試件,所述梁柱節(jié)點試件下端通過小球鉸(14)活動設置在所述工字型鋼梁承臺(1)的中部,所述梁柱節(jié)點試件上端通過小球鉸(14)活動連接著所述千斤頂(12)的下端,兩個所述豎向作動器(10)的下端分別通過大球鉸(15)活動連接在所述梁柱節(jié)點試件兩側橫梁上,兩個所述豎向作動器(10)的上端分別通過大球鉸(15)活動連接在所述工字型橫梁(2)上;所述數據采集系統(tǒng)包括控制器(18)、多通道應變采集儀(19)和電腦(17),所述控制器(18)和多通道應變采集儀(19)分別通過四芯導線(20)線路連接所述電腦(17);所述豎向作動器(10)通過作動器專用油管(22)連接著液壓油源(21),所述液壓油源(21)通過四芯導線(20)線路連接所述控制器(18),所述千斤頂(12)通過線路連接控制器(18),所述千斤頂(12)上設置有豎向荷載傳感器(13),所述豎向荷載傳感器(13)通過線路連接所述多通道應變采集儀(19)。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梁柱節(jié)點梁端加載測試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梁柱節(jié)點試件的上、下端均通過試件固定座(16)固定連接所述小球鉸(14)。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梁柱節(jié)點梁端加載測試裝置,其特征在于:與所述梁柱節(jié)點試件下端活動連接的小球鉸(14)通過高強螺栓(7)固定連接在所述工字型鋼梁承臺(1)上。4.根據權...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楊曌,劉勇,李佳佳,呂偉,包亮,王宜,溫曉暉,
申請(專利權)人:武漢科技大學,
類型:發(fā)明
國別省市:湖北,4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