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圖案形成裝置及襯底支承裝置本申請是PCT國際申請號為PCT/JP2013/057062、申請日為2013年3月13日、專利技術名稱為“襯底支承裝置及曝光裝置”、國家申請號為201380043800.5的專利技術專利申請的分案申請。
本專利技術涉及將通過處理裝置處理的撓性襯底的一部分以彎曲狀態或平坦狀態進行支承的襯底支承裝置、以及通過該支承裝置支承的撓性襯底的曝光裝置。本申請基于2012年8月28日申請的日本特愿意2012-188116號主張優先權,并在此援引其內容。
技術介紹
近年來,作為平板顯示器,除了液晶方式和等離子體方式外,有機EL方式也受到關注。在是有源矩陣方式的有機EL(AMOLED)顯示器的情況下,在包括驅動各像素的薄膜晶體管(TFT)、驅動電路、各種信號線等的背板上,層疊有包括由有機EL形成的像素發光層及透明電極層等的上板。在由有機EL形成的顯示器的制造方式中,作為以更低成本且高量產性的方式之一,提出了如下方法:將可撓性(柔性)的樹脂材料、塑料或金屬箔形成為厚度在200μm以下的長條狀的薄片(薄膜),并在其上以卷對卷(RolltoRoll)方式直接制造出顯示器的背板和上板(專利文獻1)。在專利文獻1中,公開如下的制造方法:將構成各像素用TFT的電極層、半導體層、絕緣膜等、以及用于形成像素發光層、布線層的流動性材料通過噴墨方式等的印刷機連續地形成在可撓性的長條薄片(PET(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薄膜等)上,由此低成本地制造顯示器。而且,在專利文獻1中還提出了如下方案:為了精密地加工出夾著絕緣層而上下層疊的TFT的 ...
【技術保護點】
一種圖案形成裝置,對沿長邊方向輸送的撓性的片狀襯底進行光學處理來形成圖案,其特征在于,包括:襯底支承部件,其具有:基材,用于將所述片狀襯底以彎曲狀態或平坦狀態進行支承;膜體,形成于支承所述片狀襯底的所述基材的表面;通過層差形成在所述膜體上的基準圖案;圖案曝光部,其投射第一光而將所述圖案曝光,所述第一光用于對被所述襯底支承部件所支承的所述片狀襯底進行光學處理;以及光學檢測部,為了光學檢測所述基準圖案,投射與所述第一光不同波長的第二光來檢測來自所述基準圖案的反射光,調整所述膜體的厚度,將所述膜體的相對于所述第一光的反射率設定為小于相對于所述第二光的反射率。
【技術特征摘要】
2012.08.28 JP 2012-1881161.一種圖案形成裝置,對沿長邊方向輸送的撓性的片狀襯底進行光學處理來形成圖案,其特征在于,包括:襯底支承部件,其具有:基材,用于將所述片狀襯底以彎曲狀態或平坦狀態進行支承;膜體,形成于支承所述片狀襯底的所述基材的表面;通過層差形成在所述膜體上的基準圖案;圖案曝光部,其投射第一光而將所述圖案曝光,所述第一光用于對被所述襯底支承部件所支承的所述片狀襯底進行光學處理;以及光學檢測部,為了光學檢測所述基準圖案,投射與所述第一光不同波長的第二光來檢測來自所述基準圖案的反射光,調整所述膜體的厚度,將所述膜體的相對于所述第一光的反射率設定為小于相對于所述第二光的反射率。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圖案形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由以鐵或鋁為主成分的金屬材料制成,所述膜體作為2層以上的多層膜形成在所述基材的表面,所述膜體相對于所述第一光的反射率為20%以下。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圖案形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層膜是形成在所述基材的表面上的基底層和形成在所述基底層之上的頂層的雙層構造,所述基底層的厚度大于所述頂層的厚度。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圖案形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層為鉻(Cr)、銅(Cu)、鋁(Al)、銀(Ag)或金(Au)中的任一個,所述頂層為氧化鉻(Cr2O3、CrO)、氧化鈦(TiO)、鋯石、氧化鉿、類金剛石(DLC)中的任一個。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圖案形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層由鉻(Cr)構成,所述頂層由厚度為30nm~150nm的氧化鉻(Cr2O3、CrO)構成。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圖案形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層由銅(Cu)構成,所述頂層由厚度為0.5μm以上的類金剛石(DLC)構成。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圖案形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準圖案通過微小層差形成于所述基底層,所述頂層沿著所述基底層的微小層差層疊。8.根據權利要求1~7中任一項所述的圖案形成裝置,其特征在于,設所述第一光的中心波長為λ1、m為包括零的任意整數、所述基準圖案的層差量為ΔDP時,設定為如下范圍:λ1·(m+1/8)/2≦ΔDP≦λ1·(m+7/8)/2,或者λ1·(m+1/4)/2≦ΔDP≦λ1·(m+3/4)/2。9.根據權利要求1~7中任一項所述的圖案形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為紫外波段的光,所述第二光為可視波段~紅外波段的波長區域的光。10.一種圖案形成裝置,在沿長邊方向輸送的具有光透過性的撓性的片狀襯底的感光層形成圖案,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轉滾筒,其以外周面的一部分支承所述片狀襯底,所述外周面自中心線以一定半徑彎曲成圓筒面狀,并且所述旋轉滾筒為了沿長邊方向輸送所述片狀襯底而繞所述中心線旋轉;圖案曝光部,其將曝光用光投射于由所述旋轉滾筒支承著的所述片狀襯底的感光層,將圖案曝光,所述曝光用光包括使所述片狀襯底的感光層曝光的波長;對準系統,其照射與所述曝光用光不同波長的對準用光,檢測在由所述旋轉滾筒支承著的所述片狀襯底上形成的對準用標記,所述旋轉滾筒具有膜體和基準圖案,所述膜體被調整厚度,以使相對于所述對準用光的反射率大于相對于所述曝光用光的反射率,所述基準圖案通過層差形成于所述膜體上,以便能夠由所述對準系統檢測。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圖案形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滾筒由具有圓筒狀外周面的基材形成,所述基材由以鐵或鋁為主成分的金屬材料制成,所述膜體是以2層以上形成在所述基材的外周面之上的多層膜,所述膜體的相對于所述曝光用光的反射率為20%以下。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圖案形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層膜是形成在所述基材的外周面之上的基底層和形成在所述基底層之上的頂層的雙層構造,所述基底層的厚度大于所述頂層的厚度。1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圖案形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層為鉻(Cr)、銅(Cu)、鋁(Al)、銀(Ag)或金(Au)中的任一個,所述頂層為氧...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加藤正紀,鬼頭義昭,堀正和,木內徹,
申請(專利權)人:株式會社尼康,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日本,JP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