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水產養殖精準投喂控制系統及方法,系統包括喂食對象(即魚類)的行為探測傳感器、單片機、步進電機和電源;單片機分別與傳感器、步進電機連接,電源分別為傳感器、單片機、步進電機提供電力;在飼料投喂區一定范圍的水域中,布置一組傳感器,用于獲取魚群的活動頻度信息,并將獲取的活動頻度信息傳遞給所述單片機;所述單片機根據魚群的活動頻度信息,控制所述步進電機的開啟和關閉,進而實現控制飼料機的開啟和關閉。本發明專利技術結構簡單、安裝簡單、維護方便,傳感器僅用一些彈性纖維或彈簧片即可實現,在水體下不需要任何電氣設備,安裝、維護(更新)都非常便利。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水產養殖精準投喂控制系統及方法
本專利技術屬于養殖設備
,具體涉及一種水產養殖精準投喂控制系統及方法。
技術介紹
我國是一個漁業大國,在水產養殖中,養殖活動所產生的經濟效益及生態效益,往往與養殖的方式有密切關系。目前,漁民喂魚通常是按照自己的經驗,來判斷飼料的投喂量和投喂時間,這種方式存在諸多問題:魚的食量不僅與魚的生長階段、每日的喂養時段有關,還與天氣、水溫及魚的實時狀態有關,使得投喂量和投喂時間無法精準把控,一方面漁民不知道魚的準確“食量”,但又擔心魚吃不飽,所以要不出現魚的挨餓現象,要不加大投喂量,而過量的飼料在水中未被魚群進食,沉入水底分解成氮、磷化合物,對水體造成污染,這都使得。為了實現精準投喂自動控制,已有的一些方法,存在不少局限性,如基于水下攝像頭觀察法,往往受到水體的顏色、渾濁度的影響。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的一種自動實現精準投喂,避免造成了飼料的浪費,避免過量飼料給水體帶來的污染,同時也保證了魚達到"飽食"點水產養殖精準投喂控制系統及方法。本專利技術的系統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水產養殖精準投喂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對喂食對象的行為進行探測的傳感器、單片機、步進電機和電源;所述單片機分別與所述傳感器、步進電機連接,所述電源分別為所述傳感器、單片機、步進電機提供電力;在飼料投喂區一定范圍的水域中,布置一組所述傳感器,用于獲取魚群的活動頻度信息,并將獲取的活動頻度信息傳遞給所述單片機;所述單片機根據魚群的活動頻度信息,控制所述步進電機的開啟和關閉,進而實現控制飼料機的開啟和關閉。本專利技術的方法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水產養殖精準投喂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步驟1:開啟飼料機,開始投飼;步驟2:魚群觸碰所述傳感器,記錄每一個傳感器的每一個時間點T上被觸碰的次數F;步驟3:根據觸碰頻次F,繪制時間T-頻次F曲線,從而獲取飼料機最佳停止時間點。與傳統人工投喂的方式相比,本專利技術技術方案具有下述明顯優點:1、人工喂食依賴于人的經驗(如根據魚的生長階段、魚的總量決定投喂量),如魚的即時狀態、水體環境都會影響魚的攝食量都會對實際投喂需求產生較大影響,而本方法依據魚的本身行為,可精準探測魚群“飽食”點,避免傳統人工方式依賴于人的經驗而導致的不準確性。2、自動實現精準投喂,避免造成了飼料的浪費,避免過量飼料給水體帶來的污染,同時也保證了魚達到"飽食"點。3、節省了人工成本,不需要漁民每天幾次都到養殖區去投喂,尤其是大型的水產養殖區,這套系統將能夠節省大量的人工。與其它自動投喂系統如水下攝像頭方式相比,本專利技術技術方案也具有下述優勢:1、基于魚的行為模式獲取“飽食”點,避免其它方式依賴于環境因素(如光照)的弊端。2、結構簡單、安裝簡單、維護方便,傳感器僅用一些彈性纖維或彈簧片即可實現,在水體下不需要任何電氣設備,安裝、維護(更新)都非常便利。附圖說明圖1: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傳感器陣列采用并聯連接示意圖。圖2: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傳感器陣列采用串聯連接示意圖。圖3: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時間-頻次(T-F)曲線。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便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理解和實施本專利技術,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實施示例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專利技術,并不用于限定本專利技術。本專利技術提供的一種水產養殖精準投喂控制系統,包括包括對喂食對象的行為進行探測的傳感器、單片機、步進電機和電源;單片機分別與傳感器、步進電機連接,電源分別為傳感器、單片機、步進電機提供電力;在飼料投喂區一定范圍的水域中,布置一組傳感器,用于獲取魚群的活動頻度信息,并將獲取的活動頻度信息傳遞給單片機;單片機根據魚群的活動頻度信息,控制步進電機的開啟和關閉,進而實現控制飼料機的開啟和關閉。單片機控制系統實現傳感器頻率自動計數裝置。有并行檢測和串行檢測兩種方式。觸碰探測開關固定在上固定面上,可分為若干組,每組對應固定面的一行,在并行檢測時,當該組的任意一個觸碰開關被觸發(連通),單片機將按照該組觸碰開關被觸碰的個數進行累計計數(圖1),當進行串行檢測時,在同一時間,當同一組的兩個或多個觸碰開關被同時觸碰時,僅計數一次(圖2),并行檢測的精度高,但對單片機的IO輸入接口數要求較高,串行檢測精度稍差,但可以用最簡單的51單片機就可以完成。對于上述內容中的傳感器部分的內容,可以采用拉線法和懸多叉樹法兩種方案。對于單片機控制系統,可以采用經驗頻率拐點或穩定時間點法。單片機控制系統實現傳感器頻率自動計數裝置,可以有串聯和并聯法。本專利技術提供的一種水產養殖精準投喂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步驟1:開啟飼料機,開始投飼;當魚群聽到飼料機響起,游到投喂區域時,魚群會觸碰傳感器;步驟2:魚群觸碰所述傳感器,記錄每一個傳感器的每一個時間點T上被觸碰的次數F;步驟3:當魚群飽食之后,會慢慢散去,離開投喂區域時也會傳感器進行計數。根據觸碰頻次F,繪制時間T-頻次F曲線,從而獲取飼料機最佳停止時間點。連續記錄從投喂開始的傳感器計數,形成時間-頻次(T-F)曲線,分析T-F曲線,采用F對T的數學拐點(一階導數最大時對應的T)、經驗頻率拐點(如當F=20%*Max(F)時,F值所對應的時間點T)或F低于某個閾值且相對穩定時的時間點T,根據養殖對象的特點,可采用經驗頻率拐點或穩定時間點作為魚的“飽食”點,并在此時單片機給步進電機(飼料機)傳遞一個結束投喂信號。請見圖3,本實施例的時間-頻次(T-F)曲線攝食行為模式理論,以時間為橫坐標、頻率為縱坐標,形成的反映攝食活躍程度的曲線,可分為4個區域:始食區、爭食區、過渡區和飽食區。其中始食區時間較短,很快進入爭食區,經歷過渡區(頻率快速下降),到達飽食區。基于時間-頻次(T-F)曲線計算經驗頻率拐點、穩定時間點的方法,并以此確定魚的“飽食”點。圖3中,計算過渡區的方法,先用3次(或n次,n>=3)移動平均獲取移動平均曲線,計算曲線的一階導數,獲取最小一階導數值對應的T作為拐點,之后再計算連續兩個頻率采樣點的一階導數接近0(滿足>-0.05且<0.05)時對應的T作為進入飽食區的入口點(即穩定時間點)。此處采用n次平均的目的,是避免T-F曲線的不平滑導致求導困難。本專利技術設計的一套以傳感器為信息獲取源、以單片機為控制器、以步進電機為反饋控制的三部件精準養殖投喂控制系統,傳感器部件是該系統的核心部件,基本原理是基于魚的攝食行為模式,即在飼料投喂區一定范圍的水域中,布置一組傳感器,當投喂開始時,飼料投入水體中,此時魚處在最饑餓狀態下,魚群在投喂區的活動將快速而頻繁,這種運動通過魚體與傳感器的相互接觸而被感應到,獲取到最大活動頻度(Max(F)),系統持續打開投喂開關進行飼料投喂,傳感器持續監測并記錄魚的活動頻率(F),而當一定時間后魚群“吃飽”了,魚群開始離開投喂區域,且魚體的游動速度變緩,此時也會被傳感器感應到,通過繪制時間-活動頻率曲線,形成隨投喂時間(T)逐漸降低的F值曲線,通過分析T-F曲線,就可以發現魚被“喂飽”的經驗頻率拐點(如當F=20%*Max(F)的時間點T)或穩定時間點T,從而單片機給飼料機的步進電機開關發出停止信號,控制電機關閉,飼料機停止投喂。相比傳統方式,這套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水產養殖精準投喂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對喂食對象的行為進行探測的傳感器、單片機、步進電機和電源;所述單片機分別與所述傳感器、步進電機連接,所述電源分別為所述傳感器、單片機、步進電機提供電力;在飼料投喂區一定范圍的水域中,布置一組所述傳感器,用于獲取魚群的活動頻度信息,并將獲取的活動頻度信息傳遞給所述單片機;所述單片機根據魚群的活動頻度信息,控制所述步進電機的開啟和關閉,進而實現控制飼料機的開啟和關閉。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水產養殖精準投喂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對喂食對象的行為進行探測的傳感器、單片機、步進電機和電源;所述單片機分別與所述傳感器、步進電機連接,所述電源分別為所述傳感器、單片機、步進電機提供電力;在飼料投喂區一定范圍的水域中,布置一組所述傳感器,用于獲取魚群的活動頻度信息,并將獲取的活動頻度信息傳遞給所述單片機;所述單片機根據魚群的活動頻度信息,控制所述步進電機的開啟和關閉,進而實現控制飼料機的開啟和關閉。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產養殖精準投喂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傳感器通過彈性纖維或彈簧片布設在投喂區水域。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產養殖精準投喂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傳感器采用串聯或并聯連接,組成傳感器陣列。4.根據權利要求1-3任意一項所述的水產養殖精準投喂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傳感器采用拉線法和懸多叉樹法布設在投喂區水域中。5.一種水產養殖精準投喂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步驟1:開啟飼料機,開始投飼;步驟2:魚群觸碰所述傳感器,記錄每一個傳感器的每一個時間點T上被觸碰的次數F;步驟3:根據觸碰頻次F,繪制時間T-頻次F曲線,從而計算飼料機最佳停止時間點。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水產養殖精準投喂控制方法,其...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沙宗堯,王春芳,
申請(專利權)人:武漢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湖北,4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