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佩戴裝置及穿戴裝置制造方法及圖紙

    技術編號:15707723 閱讀:3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7 18:04
    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佩戴裝置及穿戴裝置,該佩戴裝置用于附著于人體關于平面A對稱的左側或右側位置,所述佩戴裝置包括殼體以及設置于所述殼體內的內部組件,所述殼體具有關于平面B鏡面對稱的外表面,其中,所述平面A將人體分為左右對稱的兩部分,所述平面B垂直于所述平面A。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將佩戴裝置的殼體設置成鏡面對稱的結構,使得在僅開設一套模具的情況下就能夠制造出用于佩戴于人體的對稱位置的產品,并產生對稱的效果,解決了由于殼體自身為非左右對稱結構而在人體左側或右側佩戴時視覺不對稱的問題。

    Wearing device and wear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wearable device and wearable devices, the wearable device attached to the body on the plane for A symmetrical left or right position, the internal components of the wearable device comprises a casing and is arranged in the shell, the shell has a plane mirror with the outer surface of B, which are called. The plane will be divided into two parts as A body symmetrical, the plane perpendicular to the plane of A B.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the shell wearable device set structure of mirror symmetry, which can produce symmetrical position for worn on the body of the product in only provided with a set of mould, and produce symmetric effect, solve the housing itself as non about structure of the human body on the left or right to wear visual asymmetry.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佩戴裝置及穿戴裝置
    本技術涉及機械結構的對稱性設計的
    ,尤其涉及一種佩戴裝置及具有該佩戴裝置的穿戴裝置。
    技術介紹
    在可穿戴的電子產品中,常會遇到需要左右佩戴的情況(如用于佩戴于左手臂的左手表和用于佩戴于右手臂的右手表),并希望當佩戴于左右肢體時,能夠有完全對稱的視覺效果或使用功能,而多數電子產品因受外形和內部結構的限制,使得電子產品交替使用時不能產生完全對稱的視覺效果和使用功能,或者根本不能交替使用。因此,需要單獨制造對應佩戴于左右兩側的兩套電子產品(包括單獨制造電子產品的外殼和內部組件)以適用于分別佩戴于左右側的情況。相應地,加工該電子產品的模具也需要兩套,從而增加了制造成本。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佩戴裝置及具有該佩戴裝置的穿戴裝置。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的實施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佩戴裝置,用于附著于人體關于平面A對稱的左側或右側位置,所述佩戴裝置包括殼體以及設置于所述殼體內的內部組件,所述殼體具有關于平面B鏡面對稱的外表面,其中,所述平面A將人體分為左右對稱的兩部分,所述平面B垂直于所述平面A。優選地,所述殼體包括底托以及與所述底托相扣合的上殼,所述底托的下表面用于與人體貼附,其中,所述底托和所述上殼均具有關于平面B鏡面對稱的外表面。優選地,所述內部組件包括PCB板,所述PCB板以垂直于所述平面B的方式固定在所述底托上,所述PCB板上形成有安裝部,所述PCB板通過安裝部裝設于所述底托上,所述安裝部關于平面C和所述平面B均對稱,其中,所述平面C垂直于所述平面B。優選地,所述內部組件還包括功能件,所述PCB板上還設置有用于安裝所述功能件的安裝接口,所述安裝接口至少關于所述平面C對稱設置。優選地,所述內部組件還包括電池,所述電池設置于所述平面C的一側,所述PCB板還設置有用于電連接所述電池的兩對電池接口,兩對所述電池接口關于所述平面C對稱設置。本技術還公開了一種穿戴裝置,包括穿戴本體,還包括上述的佩戴裝置。優選地,所述穿戴本體為手套或衣褲,所述佩戴裝置設置于所述手套、衣褲對應于手臂、腿的位置,所述底托的左右兩側形成用于供綁帶穿設的兩穿孔,所述底托的下表面為與手臂、腿匹配的弧形面。優選地,所述功能件包括指示燈和按鍵,所述安裝接口包括兩個第一接口和兩個第二接口,兩個所述第一接口關于平面C對稱設置并用于安裝所述指示燈,兩個所述第二接口關于平面C對稱設置并用于安裝所述按鍵,且兩個所述第一接口與兩個所述第二接口關于平面B對稱設置。優選地,所述功能件還包括振子,所述安裝接口還包括關于平面C對稱設置的兩個第三接口,所述第三接口用于安裝所述振子;所述底托上還設置有兩個用于承托所述振子的承托部,兩個所述承托部關于平面B對稱設置。優選地,所述殼體內設置有電池,所述電池設置于所述平面C的一側;位于所述平面C的另一側的所述殼體上開設有分別對應于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的兩個卡槽,兩個所述卡槽關于平面B對稱設置。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佩戴裝置及穿戴裝置的有益效果是:本技術通過將佩戴裝置的殼體設置成鏡面對稱的結構,使得在僅開設一套模具的情況下就能夠制造出用于佩戴于人體的對稱位置的產品,并產生對稱的效果,解決了由于殼體自身為非左右對稱結構而在人體左側或右側佩戴時視覺不對稱的問題。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實施例提供的佩戴裝置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的實施例提供的佩戴裝置的平面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的實施例提供的佩戴裝置中的底托的平面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的實施例提供的佩戴裝置的內部結構的平面視圖。圖5為本技術的實施例提供的佩戴裝置中的底托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6為本技術的實施例提供的佩戴裝置中的PCB板上的功能件的布置示意圖。圖7為本技術的實施例提供的佩戴裝置的使用狀態示意圖。圖中:10-上殼;20-底托;21-安裝槽;22-卡條;23-穿孔;30-PCB板;31-第二接口;32-第一接口;33-電池接口;40-線纜;50-電池;61-按鍵;62-指示燈;70-振子;80-天線;100-平面A;101-平面B;102-平面C。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本領域技術人員更好的理解本技術的技術方案,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作詳細說明。如圖1至圖7所示,本技術的實施例公開了一種佩戴裝置,該佩戴裝置用于附著于人體關于平面A100對稱的左側或右側位置(平面A100在附圖7中示出),如,可附著于人體的兩上肢或兩下肢上。該佩戴裝置具體包括殼體和設置于殼體的內部組件。本技術的關鍵在于:如圖2所示,將殼體的外表面設置成關于平面B101鏡面對稱的外表面。其中,平面A100為將人體分為左右對稱的兩部分的平面,平面B101垂直于平面A100。應該解釋:上述的平面A100和平面B101并不是真實存在的平面,而是為了方便說明何為人體的對稱位置以及相對于對稱位置的殼體的設置形態。下面介紹具有鏡面對稱的外表面的殼體為加工制造所帶來的優勢?,F有技術中的用于佩戴于人體左右對稱位置的殼體由于自身為不規則的外表面,(即:至少是關于平面B101不對稱的外表面)導致用于佩戴于左側位置的殼體不能佩戴于右側位置或佩戴于右側位置時不會產生對稱的效果,因此,在加工制造殼體的過程中,需要分別開設兩套模具以便對應加工制造出分別用于佩戴左、右兩側對稱的兩個殼體。而對于本技術的殼體,由于其外表面為鏡面對稱的結構,通過自身旋轉180°在佩戴于對稱位置時能夠產生對稱效果,也就是說,本技術所限定的殼體僅需設計一種外形結構通過旋轉便可佩戴于對稱位置并產生對稱效果。從而使得,在加工制造殼體的過程中,只需要開設一套模具即可加工出能夠佩戴于左右側對稱位置的殼體。例如,佩戴裝置作為用于佩戴于手臂上的佩戴裝置,如圖7所示,當佩戴裝置的殼體佩戴于右手臂上時,該殼體被平面B101分割成前部和后部,前部和后部關于平面B101對稱,此時,前部靠近人手,后部遠離人手;將該殼體旋轉180°后,殼體的后部靠近人手,前部遠離人手,由于前部與后部對稱,使得該殼體旋轉后在佩戴于左手臂上時與佩戴于右手臂上時具有對稱的效果。因此,本技術的佩戴裝置因殼體具有鏡像對稱的外表面,在佩戴于左手臂或右手臂時產生了對稱效果,從而在加工制造殼體時,無需對應開設分別適用于左、右手臂的兩套殼體,而僅開設用于加工制造本技術的殼體的一套模具即可。本技術通過將殼體設置成鏡面對稱的結構,使得在僅開設一套模具的情況下就能夠制造出用于佩戴于人體的對稱位置的產品,產生對稱的效果,解決了由于殼體自身為非左右對稱結構而在人體左側或右側佩戴時視覺不對稱的問題。本技術通過將殼體的外表面設置成自身前后對稱,并通過旋轉使得殼體實現左右對稱的效果,設計巧妙。在多數情況下,殼體為分體結構,在本技術的一個優選實施例中,如圖1所示,佩戴裝置的殼體包括底托20和上殼10,底托20用于貼附于人體,上殼10與底托20相扣合并與底托20圍成用于安裝內部組件的空間。在該實施例中,底托20和上殼10均設置成具有鏡面對稱的外表面,從而使上殼10與底托20扣合后,上殼10與底托20的外表面均關于平面B101對稱(此時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佩戴裝置及穿戴裝置

    【技術保護點】
    一種佩戴裝置,用于附著于人體關于平面A對稱的左側或右側位置,所述佩戴裝置包括殼體以及設置于所述殼體內的內部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具有關于平面B鏡面對稱的外表面,其中,所述平面A將人體分為左右對稱的兩部分,所述平面B垂直于所述平面A。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佩戴裝置,用于附著于人體關于平面A對稱的左側或右側位置,所述佩戴裝置包括殼體以及設置于所述殼體內的內部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具有關于平面B鏡面對稱的外表面,其中,所述平面A將人體分為左右對稱的兩部分,所述平面B垂直于所述平面A。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佩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包括底托以及與所述底托相扣合的上殼,所述底托的下表面用于與人體貼附,其中,所述底托和所述上殼均具有關于平面B鏡面對稱的外表面。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佩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內部組件包括PCB板,所述PCB板以垂直于所述平面B的方式固定在所述底托上,所述PCB板上形成有安裝部,所述PCB板通過安裝部裝設于所述底托上,所述安裝部關于平面C和所述平面B均對稱,其中,所述平面C垂直于所述平面B。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佩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內部組件還包括功能件,所述PCB板上還設置有用于安裝所述功能件的安裝接口,所述安裝接口至少關于所述平面C對稱設置。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佩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內部組件還包括電池,所述電池設置于所述平面C的一側,所述PCB板還設置有用于電連接所述電池的兩對電池接口,兩對所述電池接口關于所述平面C對...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孫思然,朱曉淼,高利峰,
    申請(專利權)人:北京諾亦騰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北京,11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久久久无码Av成人影院| 亚洲?v无码国产在丝袜线观看| 永久无码精品三区在线4|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牲色|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去区首| 国产精品成人无码久久久久久 | 欧洲精品久久久av无码电影| 日韩av无码成人无码免费| 中文字幕乱码人妻无码久久 | 九九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乱人伦Av在线无码| 无码av专区丝袜专区| 国产精品无码午夜福利| 日韩少妇无码喷潮系列一二三| 国产亚洲AV无码AV男人的天堂| 无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芒果|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麻豆|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一高潮| 无码人妻精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午夜无码久久| 日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99| 曰批全过程免费视频在线观看无码 | 亚洲日韩精品A∨片无码| 国产午夜无码片在线观看影院| 亚洲av无码片区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 精品人妻大屁股白浆无码| 亚洲综合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黑人无码精品又粗又大又长| 国产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代蜜桃| 亚洲AV无码国产丝袜在线观看 | 日韩av片无码一区二区不卡电影| 色综合久久无码五十路人妻|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久久| 丰满熟妇人妻Av无码区| 亚洲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 色窝窝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色欲|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网址| 久久老子午夜精品无码| 欧洲人妻丰满av无码久久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