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模擬人體咽喉部位對主流煙氣的仿生吸收交互裝置,其包括以下零部件:卷煙夾持器(2),其通過第一閥門(3)與煙氣進氣管(4)連通;瓶體(8),整體為密封的圓筒狀,其一端筒底密封連通所述煙氣進氣管(4);管體(9),其一端與所述瓶體(8)另一端筒底密封連通,所述管體(9)一端密封連通吸煙機連接管(12);所述管體(9)內壁有模擬人工咽喉部粘膜內壁層(10)。本發明專利技術的吸收裝置可以模擬主流煙氣流經吸煙者口腔,并在咽喉中發生擴散、吸收、平衡、溶解等交互作用,最終被吐出體外的過程。
Bionic absorption interactive device for simulating main throat of human body throa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bionic simulated human throat on mainstream smoke absorption interaction device,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parts: cigarette holder (2), the first valve (3) and the flue gas inlet pipe (4) communicated with the bottle body; (8) as a whole, the cylindrical seal, one end of the cylinder bottom the seal communicated with the flue gas inlet pipe (4); the tube body (9), the end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cylinder body (8) bottom seal connected, the tube body (9) is sealed connected smoking machine connecting pipe (12); the tube (9) inner artificial throat the inner layer (10) adhesive film. The absorption device of the invention can simulate the interaction that the mainstream smoke flows through the mouth of the smoker and diffuses, absorbs, balances and dissolves in the throat so as to finally be spit out of the body.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模擬人體咽喉部位對主流煙氣的仿生吸收交互裝置
本專利技術屬于卷煙煙氣化學分析設備
,具體涉及一種模擬人體咽喉部位對主流煙氣的仿生吸收交互裝置。
技術介紹
卷煙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最為廣泛的煙草制品,它作為一種吸食消費品,相比于其它日常消費食品來說具有其特殊性,卷煙消費者在吸食卷煙時,更注重的是通過吸食所帶來感官感受。因此,卷煙煙氣的抽吸感受和反應,是評價卷煙產品的基本準則,也是消費者認可和接受卷煙產品的基礎和根本驅動力。當前,人體在抽吸卷煙時,常常伴隨有口腔灼熱、燥刺、咽喉不適等反應,并且容易引發咳嗽、多痰、甚至多喘等不良抽吸感受,這與煙氣的化學成分所帶來的刺激性息息相關。因此,對主流煙氣化學成分在吸煙者咽喉部位中的捕集、吸收等過程的研究對于卷煙生理感官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和指導作用。目前,在卷煙煙氣捕集和吸收研究方面,研究者們一直通過自動吸煙機模擬人體抽吸卷煙的過程,并利用劍橋濾片捕集主流煙氣的主要化學成分。這種方法只涉及到主流煙氣未進入口腔及咽喉前的成分情況(特別是粒相部分),并未反映主流煙氣進入口腔、暴露于咽喉后的狀況,不能完全對應于人體實際抽吸卷煙的真實情況(煙氣通過口腔、咽喉,經氣管、支氣管到達肺部,再由肺部經過支氣管、氣管及咽喉,由口腔和鼻腔呼出)。具體來說,當主流煙氣暴露于咽喉中,與咽喉部粘膜短暫作用后,部分特征化學成分通過咽喉部粘膜進行接觸、吸附、溶解、吸收、轉化等,從而引起感官感受,這與劍橋濾片直接攔截是有一定差異的。主流煙氣在與人體咽喉部位進行交互作用后,只有最終殘留在咽喉內的特征化學成分才是煙氣引起感官生理反應的核心與關鍵,對這一部分物質從抽吸到擴散,到平衡,再到相互作用的過程研究清楚,才能更好的、客觀的指導煙氣成分對于消費者抽吸感官感受的研究。因此,整個過程研究的基礎和核心就是對這部分化學成分的捕集,只有在貼近實際抽吸情況下對煙氣進行仿生吸收和捕集,才能最大可能的模擬人實際抽吸時各個煙氣成分的作用和過程。因此,建立新型的可用于研究主流煙氣在咽喉部位的仿生吸收交互裝置和方法就變得十分重要,這樣就可以將捕集到的特征煙氣化學成分與人體抽吸卷煙的感官感受進行相關聯,從而為卷煙新產品的生產研發、煙草煙氣化學、吸煙與健康等相關研究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持和發展基礎。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建立了一種能有效模擬主流煙氣暴露在人體咽喉部位過程的仿生吸收交互裝置。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本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模擬人體咽喉部位對主流煙氣的仿生吸收交互裝置,包括以下零部件:--卷煙夾持器(2),其通過第一閥門(3)與煙氣進氣管(4)連通;--瓶體(8),整體為密封的圓筒狀,其一端筒底密封連通所述煙氣進氣管(4);--管體(9),其一端與所述瓶體(8)另一端筒底密封連通,所述管體(9)一端密封連通針筒(12);所述管體(9)內壁有模擬人工咽喉部粘膜內壁層(10)。優選地,所述煙氣進氣管(4)連通煙氣吐氣管(5),所述煙氣吐氣管(5)通過第二閥門(6)與真空泵(7)連通。優選地,所述瓶體(8)外側壁通過第三閥門(14)與大氣連接管(15)密封連通。優選地,所述煙氣進氣管(4)、煙氣吐氣管(5)和針筒連接管(11)為彈性硅膠管。優選地,所述管體(9)為玻璃管。本專利技術的一種模擬人體咽喉部位對主流煙氣的仿生吸收交互裝置工作原理如下:卷煙煙支1放入卷煙夾持器2中,點燃煙支,通過第一真空泵13抽吸卷煙,此時第一閥門3處于打開狀態,第二閥門6與第三閥門11處于關閉狀態,煙氣進氣管4與針筒連接管11暢通,煙氣通過煙氣進氣管4流經瓶體8進入到管體9中,并在管體9中發生擴散,與浸潤了人工唾液的模擬人工咽喉部粘膜內壁層10進行接觸,由模擬人工咽喉部粘膜內壁層10進行煙氣的吸收、溶解等過程,其余的煙氣被暫時儲存在針筒12里。待煙氣在瓶體及玻璃管中短暫停駐后,在卷煙抽吸間隔期內,關閉第一閥門3,打開第二閥門6,利用第二真空泵7對瓶體8及管體9中的煙氣進行抽排,煙氣通過煙氣吐氣管5被吐出;然后關閉第二真空泵7,打開第三閥門14,使瓶體8與大氣連通,待瓶體8內恢復到大氣壓強后,關閉第二閥門6與第三閥門14,打開第一閥門3進行再一次煙支抽吸;如此往復操作,直到卷煙抽吸過程結束。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具有如下優點:本專利技術模擬人體咽喉部位對主流煙氣的仿生吸收交互裝置可以模擬主流煙氣流經吸煙者口腔,并在咽喉中擴散、吸收、溶解,最終被吐出體外的過程。目前,對卷煙主流煙氣化學成分的仿生捕集是一項異常困難卻又十分關鍵的技術,也是煙氣成分與感官生理反應研究的基礎和核心。目前的研究主要采用劍橋濾片捕集,或者直接通入人工唾液中進行煙氣捕集,大部分煙氣模擬吸收裝置設計的過于復雜,沒有考慮到煙氣在人體內的往復過程,無法完全對應人體實際抽吸卷煙的真實情況(煙氣通過口腔、咽喉,經氣管、支氣管到達肺部,再由肺部經過支氣管、氣管及咽喉,由口腔和鼻腔呼出),并且沒有考慮到煙氣與咽喉部位的交互作用過程,可靠性和科學性不佳。本專利技術能夠較為貼合實際的模擬主流煙氣經口腔,在咽喉中發生擴散、吸收、平衡、溶解等交互作用,最終被吐出體外的往復過程,裝置集成度高,且具有較強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可為卷煙新產品的生產研發、煙草煙氣化學、吸煙與健康等相關研究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持和發展基礎。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模擬人體咽喉部位對主流煙氣的仿生吸收交互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模擬仿生吸收交互裝置的抽煙過程示意圖;圖3為本模擬仿生吸收交互裝置的吐煙過程示意圖。附圖標記為:1-卷煙煙支,2-卷煙夾持器,3-第一閥門,4-煙氣進氣管,5-煙氣吐氣管,6-第二閥門,7-第二真空泵,8-瓶體,9-管體,10-模擬人工咽喉部粘膜內壁層,11-針筒連接管,12-針筒,13-第一真空泵,14-第三閥門,15-大氣連接管。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卷煙煙支1放入卷煙夾持器2中,點燃煙支,通過第一真空泵13抽吸卷煙,此時第一閥門3處于打開狀態,第二閥門6與第三閥門11處于關閉狀態,煙氣進氣管4與針筒連接管11暢通,煙氣通過煙氣進氣管4流經瓶體8進入到管體9中,并在管體9中發生擴散,與浸潤了人工唾液的模擬人工咽喉部粘膜內壁層10進行接觸,由模擬人工咽喉部粘膜內壁層10進行煙氣的吸收、溶解等過程,其余的煙氣被暫時儲存在針筒12里。待煙氣在瓶體及玻璃管中短暫停駐后,在卷煙抽吸間隔期內,關閉第一閥門3,打開第二閥門6,利用第二真空泵7對瓶體8及管體9中的煙氣進行抽排,煙氣通過煙氣吐氣管5被吐出;然后關閉第二真空泵7,打開第三閥門14,使瓶體8與大氣連通,待瓶體8內恢復到大氣壓強后,關閉第二閥門6與第三閥門14,打開第一閥門3進行再一次煙支抽吸;如此往復操作,直到卷煙抽吸過程結束。操作過程中,模擬吸煙者抽吸卷煙的裝置為自主搭建的針筒與真空泵聯動裝置,抽吸條件優選的方案為:抽吸頻率:1口/min,抽吸持續時間為:2s,抽吸容量:35mL/口。所述的管體9中的模擬人工咽喉部粘膜內壁層10為人工唾液層,所用人工唾液的具體配方為:NaCl10.00mM、MgCl1.50mM、CaCl1.50mM、KH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模擬人體咽喉部位對主流煙氣的仿生吸收交互裝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零部件:??卷煙夾持器(2),其通過第一閥門(3)與煙氣進氣管(4)連通;??瓶體(8),整體為密封的圓筒狀,其一端筒底密封連通所述煙氣進氣管(4);??管體(9),其一端與所述瓶體(8)另一端筒底密封連通,所述管體(9)一端密封連通針筒(12);所述管體(9)內壁有模擬人工咽喉部粘膜內壁層(10)。
【技術特征摘要】
2017.01.14 CN 20171002680801.一種模擬人體咽喉部位對主流煙氣的仿生吸收交互裝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零部件:--卷煙夾持器(2),其通過第一閥門(3)與煙氣進氣管(4)連通;--瓶體(8),整體為密封的圓筒狀,其一端筒底密封連通所述煙氣進氣管(4);--管體(9),其一端與所述瓶體(8)另一端筒底密封連通,所述管體(9)一端密封連通針筒(12);所述管體(9)內壁有模擬人工咽喉部粘...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欣,李晶,李雪梅,王曉輝,高茜,管瑩,倪朝敏,伊奧爾,徐濟倉,
申請(專利權)人:云南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云南,5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