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組合式永磁體結構
本專利技術涉及永磁體
,尤其涉及組合式永磁體結構。
技術介紹
增強永磁體的磁通量能夠提高永磁體的性能,除了材料配方及生產工藝等方面的改進以增強永磁體的磁通量之外,進行組合式永磁體的研究也是重要方向之一,如何獲得結構簡單、磁通量增強明顯的組合式永磁體,一直是行業內所希望實現的,現有的組合式永磁體存在結構復雜,磁通量增強效果差,且不能進行磁量補充的缺點。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而提出的組合式永磁體結構。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組合式永磁體結構,包括主磁體,所述主磁體內設有腔室,所述腔室內對稱設有兩個第一次磁體與兩個第二次磁體,所述第一次磁體與第二次磁體之間設有鎖緊裝置,所述鎖緊裝置包括固定在腔室上端側壁的第一連接塊與固定在腔室下端側壁的第二連接塊,所述第一連接塊與第二連接塊之間設有兩個連接桿,兩個所述連接桿之間設有螺桿,所述螺桿與兩個連接桿上套接有移動臺,所述螺桿的一端與第一連接塊轉動連接,所述螺桿的另一端依次貫穿移動臺、第二連接塊與主磁體并連接有轉動桿,所述螺桿與移動臺之間螺紋連接,且所述螺桿與第二連接塊之間轉動連接,所述腔室的側壁上設有充磁裝置,所述充磁裝置通過固定裝置固定,所述固定裝置包括固定在充磁裝置靠近主磁體一側的固定塊,所述固定塊上轉動連接有兩個限位板,兩個所述限位板與固定塊之間均設有彈性裝置,所述主磁體內的側壁上設有與固定裝置對應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內設有推動裝置。優選地,所述第一連接塊與移動臺相對的一側均設有橡膠板。優選地,所述彈性裝置采用彈簧。優選地,所述推動 ...
【技術保護點】
組合式永磁體結構,包括主磁體(7),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磁體(7)內設有腔室,所述腔室內對稱設有兩個第一次磁體(1)與兩個第二次磁體(2),所述第一次磁體(1)與第二次磁體(2)之間設有鎖緊裝置,所述鎖緊裝置包括固定在腔室上端側壁的第一連接塊(3)與固定在腔室下端側壁的第二連接塊(6),所述第一連接塊(3)與第二連接塊(6)之間設有兩個連接桿(13),兩個所述連接桿(13)之間設有螺桿(4),所述螺桿(4)與兩個連接桿上套接有移動臺(5),所述螺桿(4)的一端與第一連接塊(3)轉動連接,所述螺桿(4)的另一端依次貫穿移動臺(5)、第二連接塊(6)與主磁體(7)并連接有轉動桿,所述螺桿(4)與移動臺(5)之間螺紋連接,且所述螺桿(4)與第二連接塊(6)之間轉動連接,所述腔室的側壁上設有充磁裝置(8),所述充磁裝置(8)通過固定裝置固定,所述固定裝置包括固定在充磁裝置(8)靠近主磁體(7)一側的固定塊(9),所述固定塊(9)上轉動連接有兩個限位板(11),兩個所述限位板(11)與固定塊(9)之間均設有彈性裝置(10),所述主磁體(7)內的側壁上設有與固定裝置對應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內設有推動 ...
【技術特征摘要】
1.組合式永磁體結構,包括主磁體(7),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磁體(7)內設有腔室,所述腔室內對稱設有兩個第一次磁體(1)與兩個第二次磁體(2),所述第一次磁體(1)與第二次磁體(2)之間設有鎖緊裝置,所述鎖緊裝置包括固定在腔室上端側壁的第一連接塊(3)與固定在腔室下端側壁的第二連接塊(6),所述第一連接塊(3)與第二連接塊(6)之間設有兩個連接桿(13),兩個所述連接桿(13)之間設有螺桿(4),所述螺桿(4)與兩個連接桿上套接有移動臺(5),所述螺桿(4)的一端與第一連接塊(3)轉動連接,所述螺桿(4)的另一端依次貫穿移動臺(5)、第二連接塊(6)與主磁體(7)并連接有轉動桿,所述螺桿(4)與移動臺(5)之間螺紋連接,且所述螺桿(4)與第二連接塊(6)之間轉動連接,所述腔室的側壁上設有充磁裝置(8),所述充磁裝置(8)通過固定裝置固定,所述固定裝置包括固定在充磁裝置(8)靠近主磁體(7)一側的固定塊(9),所述固定塊(9)上轉...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然,高雪花,
申請(專利權)人:成都課迪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四川,5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